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论文

“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论文

2016-10-15 14:12:1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老子道德经期末论文

试卷编号:QR34010-01

《老子道德经》期末试卷(论文)

任课教师姓名:黄胜海副教授

考试限时:第十八周随堂进行80分钟

考试时间:2013-2014学年度 上学期;2013年 12月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论文/作文 满分:100分

论文/作文题:

考核书面表达能力。自定论文/作文写法;自拟论文/作文题目;字数不限,建议3000字(3-4页纸)左右。要求立足理论学术前沿鼓励创新作品,遵照写作规范。

姓名: 学院班级:

学号: 上课时间:

论文/作文题目:

老子道德经/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

论文

浅谈道德经

其实,刚开始我选课时,并没有抢到这门课。在不选的时候,恰恰好有一个空余的位子,我就很幸运的选到了这门课。让我能在喧嚣的社会里,寻到一扇门,通往相对宁静的世界。

通过上道德经这门课,使得我对《道德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此书净化了我的身心。

对于《道德经》内容的认识,最粗浅的就是对老子的主要思想的认识,而道德经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

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再说说在道德经中对 “尊重规律”的浅显感受。

尊重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

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现在的一些人,毫不尊重规律。破坏生态平衡。

捕杀珍惜动物作为盘中餐,鱼翅燕窝,甚至各种野生珍稀动物,在餐桌上随处可见,破坏了海洋森林生态平衡,珍惜动物急剧减少。在餐桌背后的是血淋淋的杀戮。不用多说,鲨鱼失去鱼翅,必死无疑;普通的燕窝评不能满足人类的欲望,因此出现了血燕;

活剥珍惜动物皮毛来“美丽”自己,各种皮草近几年疯狂流行。各种动物皮毛成了时装界的“宠儿”。从活剥浣熊皮毛、狐狸皮毛、老虎豹子皮毛、貂皮等等这些,杀害珍稀保护动物来美化温暖人类自己。毫无知觉的残害无辜生命。

不负责任的饲养宠物后遗弃。现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除了满足衣食住行之外,还要满足人类的爱心和同情心。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人,却并非真正爱护小动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之快。毫无责任感。在喂养宠物之前不考虑清楚,头脑发热的就将这些宠物用来填补人类内心实际万恶的那一面。在新鲜感过后,不再照顾它们,甚至遗弃它们。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流浪猫狗不断地大量地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规律。

生态链面临断裂。进一步影响了全球气候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因为自己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重视而面临威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道德经》两个观点。

一、对立统一之辩证关系。“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这是说,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可爱美丽的小猫小狗,大家都喜欢,所以都想把他们留在身边,但是加上部分人类的无责任感,导致流浪猫狗剧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是大道运化之必然,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篇二:道德经论文

浅析《道德经》中的天人观念

摘要:《道德经》凝聚着我国道教思想的精髓,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许多可取之处,老子的自然观在这一理念中有着突出的体现。老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总体来看,老子的天人观念不仅为中国古典哲学贡献了优秀的思想成分,对当代社会的生态理论建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探析《道德经》中天人观念的内涵,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 天人合一 自然观 和谐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和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重点探讨的话题,“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天”是一种复杂、模糊而深刻的存在,古人对天抱持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古代知识分子更是不断地思索、探究天人渊源。《道德经》作为道教的最高经典,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代表性阐发,是中国文学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它以凝练的文字,表达了含蕴深远的东方哲学观,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观念渗透其中。探究老子哲学中的天人观念,对理解中国古典哲学和指导现世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可以说,不论是哪本中国古典哲学著作,都无法具体而微地讲清楚古人所崇敬的“天”是什么,这不仅符合哲学自身朦胧的美感,也符合东方哲学言简意深的蕴藉特点。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相对明确的范畴来概括“天”的意义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道德经》中,“天”被认为是遵照大道规律运行的一种神秘力量。天具有操控世间万物的不可抗力,然而天并非宇宙间的最高存在,大道才是,大道是天地间的最高主宰。《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在“天”之上,道的神圣力量通过天来传达。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构成了这幻化无常的人世。普通民众不足以理解哲人眼中的“道”,在他们看来,造成世事更迭的就是天,是冥冥中决定了世人命运的老天爷。五谷丰登的好年头是上天的恩赐,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的歉年是天道对世人孽行的惩罚;王朝的更

迭也是天所发挥的神力的显现,是天对君王作为的评判和决断。总之,天是凌驾于君主之上、遵循大道而行的“统治者”,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是一旦被触发就会迸发出惊人威力的隐形力量。

天人合一,是《道德经》中重点阐释的思想精髓之一。在这个观念中,天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天就等同于自然。季羡林对“天人合一”的概念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自然力对人类的影响是十分惊人的,因此民众对自然持有深重的敬畏之心。老子重视道,认为道是万物之源,但并不认为道产生于虚空。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可知,老子认为道的力量源于自然,人们各行其是,世间万物各司其法,其实都是游走在自然规律构建的框架之内。

天人合一的意义有两层:一是指天和人具有一致性,宇宙天地是一个大的自然系统,而人自身可以视为一个小的自然系统,这两者具有相通性;另外一层含义是指天和人相互联系、呼应,即“天人感应”。天虽然存在于无形,但天时时能感应到人世间的种种作为,并给出反馈。在《道德经》中,“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或者说,要求做到“道法自然”,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老子强调人应该顺应天意,即人与自然应该达到和谐统一。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其固有规律有序地运行,早在人类诞生之初,自然就为人类制定出了不可逾越的生存框架。在老子眼中,人类是卑微而渺小的存在,人类具备劳动的力量,但劳动是在顺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假使人类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生存权也会随之丧失。这种古老的顺应自然的观念,和我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的“人定胜天”观念截然相反。人是自然的产物,盲目地挑战自然,妄图随心所欲地控制自然,是罔顾人类生存发展规律的行为,也是人类思想上的一种倒退。

为践行天人合一的信念,老子提出了他的看法。老子主张效法自然,无为而治,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不提倡人们出于自己的意愿去改造自然,而是希望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放手让自然按照其固有的法则去运行,自然自会给人类结果。《道德经》中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即是说,老子希望人的心灵能达到虚空的境

界,在静谧中体会自然之道;世间万物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才是符合道的做法,才能长久。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历史文化渊源就可以追溯到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具体表现在科学发展观中的自然观。2013年召开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把科学发展观中的自然观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首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是国人对自己生存态度的审视和反思,是对自身和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一次新的重要定位。处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将自然破坏得千疮百孔,被自然教训的惨痛例子不胜枚举,因而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重拾先人的智慧,从古代先贤的经典中找寻拯救现代社会、指导今后发展的方法。

在《道德经》中,渗透着一种重视“和谐”的思想。老子所推崇的天和人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通达的关系。人按照天意行事,尊崇自然规律,不反其道,不逆其法,即是达到了和谐的理想状态。人和自然之间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尤其是自然系统的修复能力具有一定的承受范围,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显而易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单从人类的利益出发,而是更多地从自然的角度着想,规划人类的生产生活,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符合我国一以贯之的“和谐”文化传统。《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等多重层面,而天人和谐是连缀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一个重要层面。《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 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在这里老子强调了一种他所热爱的圆满的状态:以张弓为喻,将多余处除去,将缺憾处补足,达到一种均衡、恰好的境界。这里描绘的是自然内部的调节机制,是天道运行的规律,凭此达到天地自然的和谐圆满。人的行为不破坏这种天地自然的和谐,就是达到了天人的和谐。中国文化历来追求和谐、圆满,崇尚“和为贵”,喜欢圆满中正,希冀天时地利人和,祈盼天、地、人之间维持一片祥和。这种传统思想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时要照顾到自然本身的需求,不打破其自身秩序,构建不伤害自然且利于人类发展的整体和谐氛围。

老子哲学将自然之道摆到了十分崇高的地位,在以上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希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来源于自然,

在自然的哺育下构建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繁荣如斯,便应该不忘初心,应经常使心灵回归到自然的本真状态,得到自然的净化。自然是既真且纯的,而人类社会是面临种种诱惑的,人类在匆忙的发展向前中和自己的本真状态渐行渐远,甚至被禁锢在不断的向前奔跑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自然的抚慰焕发出其弥足珍贵的精神意义。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庄子学派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美好等待我们人类去发现;“法天贵真”是对人们回归本真、不忘初心的召唤。

我们肯定《道德经》中的天人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现世意义,但也不能否认,这种天人观念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为了顺应天人合一,老子倡导无为而治,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类发展进化于斯,早已不等同于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的动物,而是具有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需求,渴望创造,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身与自然界的互动行为。进行创造,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本能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要求人类无所作为,人类社会将无法运行,一塌糊涂。我们对无为而治思想的运用,应该是批判性的,有选择性的。另外,回归自然、感悟天道绝不能是剑走偏锋。现在有一些以解放心性为名的“灵修”课程,打着净化心灵、体悟宇宙奥秘的幌子,实际上是以敛财为目的,散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毒害社会。我们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汲取优秀古典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不良文化的影响。

庄子有言:“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上天运行的规律无法更改。古人敬畏天,敬畏按其法则默然运行的天道,追求天人和谐的生活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和普及,今人对于“天”的态度更为理性,也更为淡漠。对于天道失去了敬畏之心的我们,现在却屡屡感受到天道的威力。不得不说,我们已经在追求快速发展的步伐中迷失了自我,损坏了我们赖以生存却不自知的根本。若不知悔改,长此以往,留待子孙后代的只有一条绝路。如今我们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都是我们迷途知返、亡羊补牢的举措。探析《道德经》中的天人观念,笔者深悟,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从自然界中来,且要回归到自然中去;“人与天地为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是我们追求的永恒境界。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周旋.从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9 年3 月

[3]陈晓春.略论《道德经》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性.中华文化论坛.2001°2

[4]陈钰业.老子《道德经》所蕴含的自然观.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3期

[5]张桂叶.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道德经》中的和谐理念.科技信息.(时间 不详)

篇三:道德经究竟说什么

道德经究竟说什么?

自从《道德经》问世后两千年来,无数不甘心平庸了此一生的炎黄子孙不避艰辛孜孜以求,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能够得“道”是他们终其一生的最高理想,因为从古至今,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神秘,而对个人和社会最重要的,恰恰是这个不解之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处?人只是一架思维机器,还是具有所谓“灵魂”的载体?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这关系到每个人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正如《中国哲学发展史》所说:“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生命是否还在以其他方式继续?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么人生前的行为对死后有什么影响?这一切,都要落实到人生前应如何行动,应当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一生。”对此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答卷,而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则成为整个社会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宇宙万物的源泉?正是这个无形无相的“道”,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如来藏”,才产生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间世界。2500年前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亲证了这个“道”亦即“如来藏”的真实不虚,在余下生命中49年,他通过讲经说法的方式孜孜不倦地告诉世人他所发现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及如何验证的各种方法,这,正是佛陀来到这个世间的“一件大事因缘”。《契经》中这样记载:佛云:“金刚藏如来常住恆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槃界,亦名法界”。

有意思的是,老子是在佛陀灭度百余年后的中国战国时代诞生,后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贤世”,意思是圣贤出现的时代。基督、穆哈默德安拉以及西方的亚里斯多德等也都诞生于这一时期。他们一生中向世人展现出悲天悯人的普世精神和无与伦比的才华,但是象老子一样全面系统的论及这个神秘的“道”者,却未曾闻。可以肯定,老子当时并没有接触佛学,完全*自参自悟,得出对于“道”也就是“如来藏”与释伽牟尼几乎同样的认识,对“道”的论述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大道相通,所见略同,果然如佛所说;万法归一,大道不二。

“道”与我们同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坛经》),就是说;你想得到的一切,原本就已经存在你的“道”你的如来藏之中,何须向外求?

如同佛在《胜鬘经》中所说:“若於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於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

不论现在,过去,将来,“道”都永远和我们同在,无论你想不想认识它,它都不会把你抛弃,此有彼有,此无彼无。“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即灭,幻心灭故,幻尘即灭,幻尘灭故,幻灭即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圆觉经》,“不灭”的是什么,正是这个“道”亦即如来藏,因为有了“道”,所以才有这个世间,世間一切有情生命,都无法离开“道”而独立存在,哪怕是仅仅一剎那。说到底,山河大地,万物生灵,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道”在外部世界的投射而已。也许是这个缘故,有人将“道”亦即“如来藏”当作一神教中的“灵魂”,此言差矣,前者是世出世间的无为法,而后者仍然是“未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的轮回六道有为之法,怎么能相提并论?是故佛在《入楞伽经》卷三中说:‘大慧菩萨摩诃萨云:“如来亦说如来藏乃至不变。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不依诸缘自然而有,周遍不灭,若如是者,如来外道说无差别”。‘佛告圣者大慧 菩萨曰:“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故如来藏真如法身住于五隂身中,若有佛子说言:‘真如遍滿虚空,周遍不灭’。即是佛门外道,心外求法故”。您瞧,已经把话说到这了,难道还有诤的必要吗?所以说 “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39章),“道”通天地,天地万物离不开“道”,一个人如果得到这个“一”也就是“道”亦即“如来

藏”,就等于你的慧命得到新生。才算真正入了佛门,然后悟后起修,地地增上,你这辈子没有白来;见了“道”,你就发现自己此生的价值(同时并不耽误你所从事的事业,反而能做的更好,因为你的心态比别人好,又有智慧),找到了“道”,你就点燃了自己的智慧心灯,不会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一不留神堕入万劫不复的三恶道;你就死而无憾,要不孔老夫子为什么信誓旦旦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六、“道”为今用

当今时代,做为一个不甘随波逐流的华夏后人,重读《道德经》,依然倍感亲切,纵览全球,多少人还处于愚昧之中,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物质进步,一方面是破坏环境,犯罪增加,瘟疫流行。一方面是科学昌明,教育普及,另一方面则是精神贫乏,内心空虚,宗教信仰多为仰仗神灵救赎的“一神教”。相形之下,伟大智慧的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大胆指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为天下母――――这个“道,”超越一切国家民族,超越一切文化,超越一切时空界限,从不依附于任何包括“天神”在内的外在之物,永远独自运行不坏,永远不会改变自己,“道,”是创造和养育天地人间宇宙万物的母亲和源泉。老子这个一言九鼎的论断,彻底否定了万物由某个“造物主”创造的神话,为后来的人类思想家提供了永不衰竭的源头活水。

在一个商风日帜人欲横流的年代,也许我们有必要在夜半人深的时候静下心来反思自我,回答老子的亲切询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同样是一辈子,为什么有的人活的痛苦,有的人活的自在?有的人活的有价值,有的人活的没价值?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孰利孰害,皆由自择。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车轮走到当今之日,思想解放,社会宽容,广开言论,百家争鸣,现在是时候了,应该让这个能生万物而又不自主的“道”,从文人墨客的书斋里,从冰冷阴森的帝王后宫,从专家学者们的象牙之塔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广袤无垠而生生不息的人间沃土,回到勃勃生机而问题四伏的有情生命中,重申老子的真实愿望,再现《道德经》的本来面目。

《道德经》与当今“和谐社会”观之间关系何在?纵观历史长河,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在研究驭民之术,但把“以人为本”以及“和谐社会”做为重大治国方略提出,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尚属首次,是时代的巨大进步,亦暗合于“道”,因为“和”乃道之用,“和”不但能生财,亦能安身立命,能治国安邦,能健康长寿,世间一切种种“不和”之音,皆与“道”相违。以是意故,200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寻根溯源,“和谐”观念来自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和道教“天人合一”理论。阐明“道”之本体,倡导和平和谐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惟利是图,身为物役”的人一副清凉剂,在全社会人群中形成巨大的道德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和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以佛教“和合”精神和以道家“和光同尘”理论为重要依托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继承和创新,成为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类崇尚强盛,自然崇尚柔弱。老子认为,那些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之物皆为表面现象。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最厉害的反而是柔弱的,低姿态的。诚如斯言,自然界里大海姿态最低,最后容纳百川,普天下的水尽入囊中;曾几何时,恐龙占据地球几个世纪,如今它庞大的身躯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方得一见,柔弱并非无能,只是不会强加于人,利万物而无我,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道之大用。邓公当年莫非得自老子真传,制定出“韬光养晦”这一大国崛起之雄滔大略?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受之,万物将自宾”(《道德经》32章),“道”

无处不在,无法给它一个恰当的名字,虽然小到不可见,但天下却没有能臣服于它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要有“道”,就会得道多助,人家自会心服口服地尊敬你,向你臣服,这正是“和平崛起”的用意所在,也正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说到底,能够让一个民族延续千载而不消亡的关键因素,不是物质文明(当然必不可少),不是铁骑千乘(敢战方能言和),正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核心凝聚力,这种跨越时代跨越阶级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有人总想着称王称霸,四处用兵,自我称大,动辄依*武力强加于人,他一定将会落得“失道寡助”下场,成了人人鄙弃的过街老鼠,可以断言;在它如日中天登峰造极之日,便是江河日下走向灭亡之时,盛极而衰,好战必亡,古今一理,岂有它哉。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万物都具备阴阳两个方面,客观规律常作用于阴阳两个方面使事物达到和谐。和乃“道”之本,乃立国之本,乃发展之本,乃事物之本,是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阴阳消长相辅相成的结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彼此只要在大的基本原则方面(和平、进步、生存等)有了共同的认识,就完全可以在具体问题上求同存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同样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历史关头,理论研究若能从佛学和道家文化中吸收融合弥补不足,无疑将成为独具中国特色之学说,再现辉煌于世界。果真如此,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人类社会幸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8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论文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