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经典语录 正文

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经典语录

2016-11-26 15:39:0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天道》的经典语录2

《天道》的哲味台词

标签: 左小青 王志文 豆豆 天道 电视剧 2009-08-06 15:26

神即道,道法自然, 如来(注: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

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豆豆以她的才华,探问一个有机的、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放的爱情故事创造出了一种超然背叛的意志、而这意志是那样的静谧、清明。一个作家的品质,在

豆豆身上达到了极至,作品主题的睿智和简约。出色地表现出佛学的光耀和不蓄意的使人震惊!

豆豆,女,著名作家。已出版有长篇小说《背叛》(改编拍摄成同名电视连续剧)、《遥远的救世主》(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天道》)

2008年,商战剧《天道》将在内地电视界掀起风云。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天道》堪称商人必看的教科书,出其不意的商战技巧,另类经典的台词,再加上动人的爱情调味,绝对是部让人大呼过瘾的作品。

《天道》改编自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这是天润传媒继推出《孝子》、《马大帅》、《居家男人》等多部影视剧后的又一大动作,在此剧中,王志文饰演男一号丁元英,有着“中国式梦中情人”之称的当红女星左小青(b饰演女刑警芮小丹。两人的搭档被该剧漂亮而干练的女制片人人称为“绝配”,她介绍说,选择王志文是因为“一开始就想着是他,没有谁比他更合适”,而选择左小青则是因为“她眼睛里有别的演员所没有的干净。”

《天道》讲述了这样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效力于德国一家私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将从德国募集的资金投进中国股市,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后来又良心发现,退出了公司,但退出是要受

到惩罚的,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所有分红被冻结,甚至穷到天天吃方便面。回到古城“隐居”时,认识了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队任职的女刑警队员芮小丹。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从一对音响发烧友演变成了一对爱情发烧友,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传奇的天国之恋。据悉,《天道》是一部集爱情、商战于一身的电视剧,涉及到政治、商战、爱情等诸多方面,一位资深业界人士指出,这是一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女人看爱情,商人看商战的好戏,不同的人可以从中找出自己不同的东西,可以领受到不同的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天道》是一部比较另类的作品,是一部电视剧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电视剧,它是一部发烧友必看的活教材,而它所描述的商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尤其是商界怪才丁元英那不按常规出牌的商人手腕,又可以让众多商人学到许多东西,因此,《天道》又被称为商人必看的教科书。

在这部比较另类的电视剧中,王志文饰演的丁元英另类得简直出类拔萃,他的言语、举止……一切的一切都超出别人的想像,甚至显得十分怪异,无论任何事他都不按常规出牌,所有的语言经他嘴里说出来就完全变了味。用剧中人物肖亚文的话说就是“说他是鬼可以,说他是魔也可以,就是不能把他当人。”

对于这部即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播出的电视剧,有业界人士分析说,凄美的爱情故事、想像不到的商战技巧、剧中人物的另类、精彩绝伦的台词,以及大巧若拙的拍摄方式,都是它未播先热的理由。

演员:左小青

凭借《中国式离婚》中娟子一角而红遍全国的当红女星左小青刚刚入主《天道》剧组,和“戏精”王志文一起演绎一段传奇浪漫的爱情故事。该剧是张导继《和平年代》《亮剑》后的又一倾心之作,改编自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在《天道》一剧中,左小青饰演的女刑警“芮小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漂亮聪明,性感直率,感情纯粹,思想高尚。不仅是一个优秀出色的女刑警,整日生活在枪林弹雨中。还要卧底破案,从做台小姐到二奶无所不能。角色的巨大反差对小青来说挑战很大。

对王志文饰演的“丁元英”情有独衷,这是左小青与王志文的第一次合作,双方都很认可彼此对于角色的契合度。剧本中两人的爱情故事可谓生死相许荡气回肠,两个高智商,高品质的痴情男女演绎了一段另类传奇的浪漫爱情故事。据悉,《天道》的两位主角是中国电视剧史上不曾出现过的人物,具有非凡的独道性和吸引力。

在没看这电视剧之前,光看名字`就对我产生了很强大的吸引力。人活着不就为了活个明白吗?我就想看看什么叫天

道。看了几集,喜欢里面的男主人公,那说话,那气质,那思维,我要是个女的,估计早就被征服了。人跟人比,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是思维逻辑。只能说影响思维逻辑的因素有很多,外界环境,经历阅历。父母家长,良师益友,等等等等。

《天道》中的男主角丁元英既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金融大鳄,又是大彻大悟的悲悯之人;他是一个可以驰骋商场的实用主义者,又是一个能够与世无争的都市大隐;他深知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又深刻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是个不动声色的生活旁观者,又是义无返顾的大情人;他是一个事不关己的多余人,又是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者……总之,许许多多的看似矛盾的观念,集于他一身,使他成一个智者的形象。再复杂多变的世界,都能在他那里轻而易举疏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再大的困难,似乎都难不了他,只要他愿意去解决。丁元英是一个女性心目中似神似魔诡异智慧的化身。

1.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

2. 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3. 尼采的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

篇二:《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这几天重读《遥远的救世主》,感慨很多。这里说下自己的见解。 本书作者豆豆,我以为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作者,全书都在阐明的思想是人应不昧因果,如是观照。而我认为这句话的以上就是不因为原因和结果的好坏去憧憬或担忧,只看事实。因为事实不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力为转移。这不用说是一个实用且遥不可及的理想状态,就连作者设定的主角丁元英都无法完全做到,在芮小丹死时一样去祈祷,心存侥幸。

为体现这一思想,作者设定了芮小丹的“礼物”,王庙村的“扶贫”事件。纵观这一事件,我认为这个“礼物”已经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并认为这是真正的扶贫。因为扶贫是帮助贫困大众走向富裕。而丁元英只是帮助王庙村村民建立起一个机柜生产体系,并用破坏性方式强迫乐圣公司帮助其销售。而王庙村农民并没有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从长远看这还是一种输血式的扶贫。丁元英应该帮助王庙村的村民树立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并帮助其从根上的创新能力,即书中的强势文化。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愚见。一种承袭了千年的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文化,不是一个人、一段时间能够改变的。我认为,文化制度这种东西,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提高缓慢,一个制度或者文化一旦确立适应,能沿袭千年;而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更是一日千里,一个观念可能也就是10来年就过时。如果不能改变

老的观念必定会被市场淘汰。而中国是一个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中国人讲究尊古,这势必阻碍新观念的传播。从这一方面看文化大革命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因为它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封建儒家文化形式上的沿袭。

而不昧因果,如是观照,即实事求是正是我们民族的发展的一剂良药。所有的事物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做事寻求发展才是正途。不唯任何的固有观念,想方设法提高生产力,确立生产关系。在这里我要谢谢作者豆豆,她的书籍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本人获益良多。

赦己

2016年4月22

篇三:关于原著作者豆豆的可靠消息

关于原著作者豆豆的可靠消息

李雪:笔名豆豆,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中篇小说处女作《死比活着容易》1993年在天津《小说家》杂志发表,同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后转入中国石油作家协会。2000年《啄木鸟》杂志一至四期连载了她的长篇小说《背叛》,然后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由北京同乐影视公司拍成同名20集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及各省卫星台连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洛阳纸贵,长篇小说《背叛》甚至出现盗版。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然后由北京天润影视公司拍成24集电视连续剧《天道》,豆豆亲任该剧编剧,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豆豆的创作及创作模式已引起文学界重视,“豆豆现象”值得我们很好的总结。

豆豆是怎样一个女子,能通晓佛理道德,又是如何练得如此逻辑性强,思维清晰的?

答:谢谢你的夸奖,我很普通,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棒。或许我是跟普通的、大多数的女人有些不大一样,我比较喜欢思辨和写作,这跟个人喜好有关系,也跟我的经历和生活、成长环境有关系,但这些在我看来都不重要,说到底我只是做了一件我喜欢做,而且也适合我做的事情。重要的是它有意义,当然这种有意义的判断是在我个人的价值体系下做出的,在我看来它的意义就在于我的作品也许会有人喜欢,也许会有人能从中得到点什么、想到点什么,当然他们得到的越多,我眼中的意义也就越大。按照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观念,幸福的含义就是快乐+有意义,所以要我说豆豆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我会说:她就是一个已经找到了幸福,而且是属于自己的最终极的幸福的女人。

至于你提到的其他的几个疑问,我想是否可以把它们都归结成、转化成另一个问题:你的信息渠道都有哪些?你是怎么萃取和筛选、吸收这些信息的?

我的信息来源大概有这么几类,第一是文字信息,报纸、杂志、书籍,还有少量的社会科学类的学术性刊物,说它少量,是因为国内的学术刊物真能让人看懂的的确是不太多,呵呵。第二类是交流,我有许多的朋友,他们也爱观察、思考和研究,而且其中有不少人的观点独具匠心、别具一格。这样的人在相互的交流、沟通中碰发出火花是很正常的事,有时星火还会燎原,你比如有的朋友吃斋念佛,有的朋友对此不屑一顾,见了面就会互相盘道、说理和质疑,此时的理就会变形成为某种信念的新衣—皇帝的新衣,这也有点像炼钢,淬火、浇水、敲打、去杂质,百炼百辩的结果是使得我们每个参与之中都会有所觉、有所悟。第三是思考,无论是文字,还是话语,它所能承载的信息只会让我们有所觉,你必须还得再思考和加工,把它彻底的内化和并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中去,之后还需不断的去用,在实践中去改良和验证它。前者有点像反刍,听到了、知道了、明白了,不代表它就会成了你身体中的一个部分;后者有点像是挖宝藏,你有了藏宝图,未必就一定能挖到宝藏,

图错了或是你看不懂图,你一样是找不到宝藏的。

至于该如何吸收?这个大体上无非也就是那么几种,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验证、多交流。这里可以谈的问题很多,比如选什么样的书,怎么做笔记,怎么去观察和验证,与谁去交流,怎么样去说理辩论,等等。就拿你所问到这几个具体的东西来说,道德,佛理,逻辑性和思维。常人看起来很神秘,实则它们也都很实在啊,社会科学原本就有很多的分类啊,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很多啊,你有没有去寻几本拿来瞧瞧、翻翻?先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读人物传记、回忆录、史料、民俗风情等相关的资料,然后再用自己的知识体系、眼力、思考力去拆解跟剥离那些现象以及潜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事实上,我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所罗列的那些闪光点,也都不是我原创的,它们原本就有,我只不过是用一根线把它们都穿了起来,同时又往里面加了些其他的元素跟单元。你比如王庙村扶贫,公司加农户的机制,这个在2003年前后学术界、新闻界都是热点啊,蓝田股份当时搞的很红火啊。再比如村民自管自洽,只收取每道工序的加工费,以小民经济治小农意识,这也是早就上了北大mba组织学的案例书了,楼百金制衣厂案例。再有格律与乐圣的这场战斗,不也早就登上过银幕了吗?《大染坊》中的宏巨与上海的虞美人。价格战、倾销、反倾销、做霸盘、作秀、山寨机,这样的新闻不是经常会看到的嘛。这有点像做菜,我只不过是把材料都搜集在一起,然后再用不同的手法把它们煲层一锅汤、一道菜而矣,有时为了加重戏剧效果、突出个人风格,我还会多加些佐料、夸大一下。

这些都是鱼,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东西是渔,捕鱼的能力。说它重要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不容易获得,少则金贵嘛;二是一旦获得,作用明显。我在小说中也说过,靠的文化当然是弱势文化,可不靠别人只靠自己就果真是强势文化了吗?NO!我在林雨峰与丁元英见面的那场戏中提过,“救主的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觉悟。”可如何才能觉悟呢?在我看来,那只能是靠自己来参、来思考、来体会。可觉悟这东西的确是真不容易,否则我也不会非要在小说的书名‘救世主’的前加上‘遥远的’修饰词了。套用物理科学中有关原子的理论,原子周围的电子要想能级跃迁是需要能量的,书、信息、知识对于我们的思维来说就是能量,但这里有一个转换率的问题,思考力强的人相对来说转换率就会高一些。量变不难,慢慢积累就可以了,难的是质变,你得有天赋、灵性、洞察力、想象力、严谨性,同时也需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高EQ和韧性。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时间、经历、阅历的问题,年龄太小,没有经验也就没有觉,年龄太大,处处都是烙印,想要再融汇出新就难了。信息、知识、规律这些都是鱼,洞察力、分辨力、适应力、思考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感受力,那些才是渔啊,有了它们,救世主也就离我们不再那么远了。

? 【长篇小说《背叛》在本刊1-4期作为特别推荐作品连载之后,引起社会广

泛反响,20多家影视单位争购改编权。有读者感言:“很多年没读过这么好的小说了。”但同时也有读者质问:“用如此多的版面,发这种不入圈的小

说,是不是浪费?”而更多的读者关注的核心则是:《背叛》是怎样浮出水面的?作者何许人也?

?

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十七岁时因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个好朋友李红英(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维方式都给作者产生了重要影响)。1990年,李到欧洲定居,此后李不断寄给豆豆大量的参考资料,每次回国都给作者讲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会生活。作者于1995年6月动笔创作长篇小说《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书在杂志《啄木鸟》2000年1—4期连载。2000年作者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个可以长相思守的丈夫。

声明:以上资料均来源于杂志《啄木鸟》2000年第6期第132页。

关于豆豆为什么要写《背叛》?——《背叛》作者与责任编辑的对话

原载于《啄木鸟》2000.6

【长篇小说《背叛》在本刊1-4期作为特别推荐作品连载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反响,20多家影视单位争购改编权。有读者感言:“很多年没读过这么好的小说了。”但同时也有读者质问:“用如此多的版面,发这种不入圈的小说,是不是浪费?”而更多的读者关注的核心则是:《背叛》是怎样浮出水面的?作者何许人也? 在此,责任编辑张西、易孟林与作者豆豆作过一次谈话,他们之间的坦诚对话,也许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某种解答。】

易——易孟林

张——张西

豆——豆豆

易: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

豆:任何人,只要一动笔就说明他有了表达思想、观点或意图的冲动,我也一样。另一方面,写作可以使我较为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人,进而增加知识、充实生活,并且有可能通过这个过程得到一点成就感。

张:以你的年龄、资历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作品?

豆:我想,你指的是作品的主题、题材与我的实际生活环境距离较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我的一个女朋友李红英。

我从十七岁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李姐,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她的人格、品德和思维方式都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990年她到欧洲定居后,不断给我寄回大量的参考资料,每次回国都给我讲述一些我所陌生的社会生活,这使我有可能用另一种非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关注事物和评价事物。

易:主人公是否确有其人?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男主人公?

豆:主人公当然是虚构的,是根据生活和个人的理解想像出来的人物,是出于故事和主题的需要。塑造这样的男主人公,肯定要涉及到女人对男人的评价和要求,涉及到男人的社会定位和女人的社会定位,不是一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塑造这样的男主人公,至少表达了我对“男人形象”的一种理解。

张:谈谈你对女主人公的理解?

豆:女人的社会角色是一个老话题了,理论有理论的说法,生活有生活的说法。我曾试图让女主人公有完全的自主意识和自主权利,但生活不答应,可能女主人公自己也不会答应。例如女主人公的结局,很难抛开男主人公的命运而独立存在,这里面有一个生命支撑点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她离开了那个男人就不能生存,而是有更深层、更复杂的原因,包括情感的、价值观的等等。从我个人的理解,如果不打碎一些东西给人看,会不会影响作品的主题思想呢?我担心这一点。

易:写这部作品是否有什么背景?

豆:这部作品是从1995年6月开始动笔的,写了两年多,到1997年8月完稿,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使我想表达一些东西之外,没有其它的个人背景,有了一种写作冲动,就写了。

张:相对传统小说而言,这部作品是不是一种背叛?

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包括写作的方法和格式也比较传统,没有半点背叛的动机,所以我不认为这部作品是对传统小说的一种背叛。

易:你是否在女主人公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思想?

豆:我想,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有一些,但不能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女主人公有她特定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她的行为和思想有独属于她的轨迹,虽然我以我的理解去假设她应该怎样,虽然这里面有我无意识地强加给她的东西,但出发点还是要建立在女主人公的生存基础上。

易:男主人公如果有其它的结局是否更让人容易接受一些?

豆:关于作品的结局是否应该让男主人公死去,这个问题自始至终一直困扰着我。从我个人的愿望出发,我喜欢男主人公这个人物,不想让他死,但是,又没有

好的解决办法,似乎怎么处理都不行。抛开这个人物的个人心理承受力不言,仅从法律方面讲,他犯的罪不是坐牢的问题,而是杀头的问题。我个人除了对这个人物的结局很难过之外,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张:你认为作品中存在着哪些不足?

豆:应该把“不足”换成“失败”更确切一些。现在再来看这个作品,正面展示较少,侧笔、曲笔、插空引出的东西太多。除此之外,作品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切取生活面还是不太得当等。

关于创作这部作品的一些基本指导思想,这里就不敢妄言了,愿望肯定是好的。

我希望在以后的作品里能够逐步克服这些问题,有一个进步。

易:可以透露一下你个人的情况吗?

豆:我是1970年生人,高中文化程度,现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个可以长相厮守的丈夫。我开始写《背叛》时是25岁。

张:你的身后是否站着一位高人?

豆:这个问题还是不回答吧。

易:你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豆:我感谢《啄木鸟》杂志和群众出版社给我的这次机会和支持,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感受。


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经典语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25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经典

    《天道》的经典语录2《天道》的哲味台词标签:左小青王志文豆豆天道电视剧2009-08-0615:26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注: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