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蝴蝶泉,阅读理解的答案 正文

蝴蝶泉,阅读理解的答案

2016-11-26 14:46:2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文言文蝴蝶泉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文言文蝴蝶泉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文言文蝴蝶泉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①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②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③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1.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选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下列打括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与生蝶无【异】 父【异】焉

B.过五月乃【已】 余闻之【已】久

C.【或】言以花形相似 【或】王命急宣

D.【自】树颠倒悬而下 【自】李唐来

3.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部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仆】投何巢阿所栖僧舍 B.【大树】即发花如蝴蝶

C.【大树】与生蝶无异 D.【游人】群而观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

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

5.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作者急于看蝴蝶泉的句子是

(2)作者描写山泉水清的句子是:

(3)描写蝴蝶景象的句子是:

文言文蝴蝶泉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层抵进,写出蝴蝶泉的景象

2(D)

3(C)

4.稍微向东它下面有有一棵小树,仍有一眼小山泉,也从树根中冲荡出来

5(1)而余独从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2)东向漱根窍而出,

(3)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这篇文言文蝴蝶泉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二:7 《蝴蝶泉》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7 蝴蝶泉①

(山麓)有树大合抱②,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③漱④根窍而出,清冽可鉴(jiàn)⑤。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jiá)蝶,须翅栩然⑥,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⑦。游人俱⑧从此月,群⑨观之,过五月乃已⑩。

【注释】

①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作者是明代的徐霞客,题目为编者所加。蝴蝶泉,在云南苍山神摩山麓。

② 有树大合抱:这里的树是合欢树。合抱,张开两臂合围,多形容树木的粗大。

③ 东向:向东。

④ 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 ⑤ 可鉴:可以当镜子照。

⑥ 须翅栩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

⑦ 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

⑧ 俱:都。

⑨ 群:成群结队。

⑩ 已:停歇。

学习小建议

根据注释读读这篇古文,领略一下蝴蝶泉泉水的清冽、树的奇特、蝶的优美,背诵喜欢的语句。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冽可鉴。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观之,过五月乃已。

【对小学生来讲,语法现象可不讲,但对教师来讲,应该清楚,以便好钻九角尖的学生询问。】

【四行式注释】

1} 有树○2 大 合抱, 【 原文 】{ 山麓○

{山脚下 } (有) (一棵树) (粗)(两臂合拢)(抱住),【词语解释】 {山脚下}有一棵树粗要两臂环抱, 【 译文 】

1上文有“抵山麓”,因此根据承前省,此句的主语“山麓”就给省掉了,翻[语法分析:○

2古代名词前的数量词译时必须补上。○“一棵”往往省掉,翻译时必须补上]【语法分析】

2耸立,下有 泉○3, 1 } 倚 崖而○{ ○

{大树}(随着)(山崖)(不译)(高而直)(立)(下)(有)(一泓泉水) 大树随着山崖高高地直立着,下有一泓泉水

1 承前省“树”字。○2修饰性连词,不译。○3 同上句○2。] [语法分析:○

1 漱 根 窍而○2出, 东向○

(向东)(冲刷着)(树根)(孔洞)(不译) (流出)

向东冲刷着树根的孔洞而流出,

1“东向”古代习惯性倒装,应译成“向东”2顺接连词,不译。] [语法分析:○。○

1 }清 冽 可鉴○2。 { ○

{泉水}(清澈)(寒冷)(可以)(当镜子照)

泉水清澈而寒冷可以当镜子照。

1承前省”泉水”。○2名词作动词“当镜子照”] [语法分析:○

1四 月 初, 即 发 花 如 蛱蝶, 泉上 大 树,当○

(泉水)(上)(大)(树)(在)(四)(月)(初) (就)(开)(花)(像)(蝴蝶) 泉水上的大树,在农历四月初,就开花像蝴蝶,

1“当”介词,在。] [语法分析:○

须 翅栩 然, 与 生蝶 无 异。 (触须)(翅膀)(生动传神)(的样子)(和)(活)(蝴蝶)(没有)(不一样) 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和活的蝴蝶没什么不一样的。

1, 又 有 真蝶千 万, 连须 钩 足○

(又)(有)(真)(蝴蝶)(千)(万)(连着)(触须)(倒钩)(脚)

又有成千上万的真蝴蝶,连着和倒钩着触须和脚,

1“连须钩足”,应译成互文,“连着和倒钩着触须和脚”。] [语法分析:○

自 树巅倒 悬 而下, 及 于 泉 面, (从)(树)(顶端)(倒)(挂)(着)(垂下)(达到)(不译)(泉水)(水面) 从树的顶端倒挂着垂下,达到泉面,

1}缤纷○2 络绎○3, 五色 焕{○

然。

{无数的蝶串}(繁多而杂乱)(连续不断;往来不绝)(各种颜色)(光彩夺目)(的样子。)

无数的蝶串繁多而杂乱连续不断,往来不绝,各种颜色光彩夺目的样子。

3连绵词连绵词] 1承前省“无数的蝶串”○2连绵词连绵词○[语法分析:○

1 }{○2○3} 此月, 游 人 俱从 { ○

(旅游)(人)(都)(跟随){众人}{ 于 }(这个)(月)

旅游的人都在这个月跟随着众人,

1习惯性省略宾语“众人”2 惯性省略介词于 ○3介宾短语后置] [语法分析:○。○

1} 过 五 月 乃已。 群 观之, {○

(聚集在一起)(观赏)(这个壮观){ }(过)(五)(月)(才)(停歇) 成群结队前来观看这个壮观,{这种现象}过了农历五月才停歇

1承前省主语“这种现象”。] [语法分析:○

篇三:五年级语文下册 蝴蝶泉 1一课一练(无答案) 沪教版

7、蝴蝶泉

知识要点:能结合文后的注释及译文,读懂短文的意思。知道课文描写了蝴蝶泉的清冽、树

的奇特、蝶的优美。

基础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麓( )倚崖( ) 耸立( ) ...

漱根窍而出( )倒悬而下( )缤纷络绎( ) ....

二、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倚崖而耸立( )东向漱根窍而出( ) ....

清冽可鉴( )( )须翅栩然 ( ) .....

及于泉面( ) 五色焕然() ...

三、积累带有“然”字的四字词语,如“五色焕然”。

四、读课文,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蝴蝶泉景物的特点。

泉: 树:蝶:

五、从文中分别摘录一句比喻句,一句拟人句。

比喻句:

拟人句:

六、读了课文,请你结合文中语句,来赞一赞蝴蝶泉的美景。 拓展练习: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

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 方:( )

欲 ( ) 还:(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句子 :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三、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四、发挥想象把《铁杵磨针》扩写成400字的小故事。


蝴蝶泉,阅读理解的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20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蝴蝶泉,阅读理解的答案
相关文章
  • 蝴蝶泉,阅读理解的答案

    文言文蝴蝶泉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文...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