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理解的答案 正文

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理解的答案

2016-11-26 14:25:2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 读 先 生 所 评 诸 书 领 异 标 新 迥 出 意 表 觉 千 百 年 来至 此 始 开 生 面 。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④,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文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余,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廖燕《二十七松堂集》)

【注】①排:批驳。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③鼎革:指明清易代。④金圣叹因哭庙案罪被冤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示:指示

B. 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顾:回头看。

C. 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遣返

D. 读书著述为务 务,追求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在颜渊为叹圣/子为父死,无所恨

B. 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斧斤以时如山林

C.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蔺相如者,赵人也

D. 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欤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金圣叹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一组是

①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③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④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⑤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⑥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3.断句和翻译。(12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划波浪线部分断句。(4分)

予 读 先 生 所 评 诸 书 领 异 标 新 迥 出 意 表 觉 千 百 年 来至 此 始 开 生 面

(2)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①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4分)

译文:

②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4分)

译文:

篇二: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①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③权子母: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⑤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辄起而排之 排:分开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意:料到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 迥:远

D.顾不伟耶 顾:难道

10.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3分)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 1.下列叙述赏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3分) 译:

(2)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3分) 译:

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9.A(批驳)

10.C(④是获罪的原因,⑤是别人的感受。)

11.D(没有批判)

12.

(1)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财奴的名声罢了,我已经替您打发掉它们了。(适1分,为1分,句意1分,共3分)

(2)那么先生的灾祸,大概也有一些招致它的原因吧!(则1分,其1分,有以1分,共3分)

金圣叹先生传译文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爱好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引述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理会。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一千两银子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借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财奴的名声罢了,我已经替您打发掉它们了。王斫山笑了笑没当回事。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颜渊感叹孔子,孔子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

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它的评论还有很多,如今流传社会上的著作,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刊刻版本。

传说先生在解读杜甫的诗时,他自己说有人在他的梦中传话说:各种诗都可以评论,只是不能评论《古诗十九首》。先生于是把这个梦作为戒律。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面对行刑时感叹道:砍头是最痛苦的事,没想到我在无意中竟受到了这种痛苦。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远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开拓出极有生气的一面。唉!多么优秀啊!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然而评价他的人说文章奥妙的秘诀,就是天地奥妙的秘诀,如果阐明得太透彻,不可避免会触犯鬼神的忌讳,那么先生的灾祸,大概也有一些招致它的原因吧!但是先生画龙点睛的评论,教人写作诗文的方法,使普天下后来求学的人,完全领悟写文章布局构思的方法,这是先生的功劳啊,这功劳又怎么会小呢!他的灾祸虽然冤屈一时,但是他的功劳确实为以后千年万代开拓了局面,难道不卓异吗!我路过吴门,去拜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凭吊先生,并写下象这样一篇关于

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这篇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三:福建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福建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古代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金块珠砾, ( 杜牧《阿房宫赋》)

(2) ,往来无白丁。 ( 刘禹锡《陋室铭》)

(3)商旅不行, (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5)当余之从师也,。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于则为君助灯火,可平??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臵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速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

③权子母:以资本经济或借贷生息。

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⑤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

针度人”。度,授与。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辄起而排之排:分开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意:料到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 迥:远

D.顾不伟耶顾:难道

3.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离奇”的一组是( )(3分)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4.下列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好朋友千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

D.本文作者既批判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自己内心的

感伤。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3分)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途经秦始皇墓

唐 许浑

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帝。

(1)这首诗中“势入浮云亦是崩”熔铸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请结合诗歌一、二句作简要分

析。(3分)

(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涅赫柳多夫来到彼得堡全力为马斯洛娃上诉。他十分反感贵族社会,没有住在姨妈

家,而在旅店租了一间套房。参政院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参政官以上诉理由不充

分而驳回上诉。

B.涅赫柳多夫认为土地私有制是不合理的,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他首先把继承的母亲

的田庄土地贱价出租给农民,后来看见农民苦难的生活,又放弃姑妈家的土地所有

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要求农民拿出一些钱用于公共事业,但农民并不十分满意。

C.马斯洛娃三岁时,母亲病死了,外婆无力抚养她,涅赫柳多夫的两个姑姑便收养她,

取名卡秋莎。妹妹索菲娅是她的教母,收养她为养女,姐姐玛丽娅让她成为侍女。

卡秋莎过着一半养女,一半侍女的生活。

D.“难怪你忽然对两位姑妈恋恋不舍,在她们家住了一个礼拜。”申包克看到卡秋莎,对

涅赫柳多夫说。“我要是处在你的地位,也不肯走了。真迷人!”

涅赫柳多夫以为申包克猜到他同马斯洛娃的关系,这使他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E.马斯洛娃在监狱见到第一次来探监的涅赫柳多夫,把他当作风月场上的男人,向他要

钱,之后又几次向他要钱。后来是因为他为她和其他犯人奔走呼告而感动她,使她

重新爱上她。但最后为了不拖累涅赫柳多夫,她还是决定和西蒙松结婚。

8.简答题。 (5分)

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指《红楼梦》中一个女子的命运。请问她是谁,并简

述其身世、性格与命运。

(二)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

家无怨。” (《论语·颜渊》)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谈“仁”的概念,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把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联系

在一起,使人们对仁的理解不致流于空泛。比如选段就提到仁在家在邦的要求。

B.俗语有言“人各有志”,自己视为正确的、善的、快乐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这样认为。

所以子贡提出不愿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也不会强加于别人。孔子对此并不认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
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理解的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19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