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 正文 本文移动端: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

2021-07-19 11:05:3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常走入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所需。班级管理的核心第一是爱,是全心全意的爱学生。第二是严格要求。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一】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在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就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只有专业科目才是重要的,语文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一些中专毕业生连一份自荐书都写不好,一些参加工作的学生连写份通知都不会。这些严峻的现实引发我们对中专语言教学的深思。该如何解决当前中专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

  1.语文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及不同的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故而从学校的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到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都是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以文化课教学为辅。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把语文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使语文教学备受冷落。从而导致学生也轻视了语文的重要性。

  2.教师授课随意性大。由于没有可供具体参照的培养目标和升学压力,不少中专语文教师认为中专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只要专业课教师讲好就行了。教师的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授课时的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各行其是,任意发挥想像,只要学生爱听,有趣味,能逗笑,评教好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缺乏教学原则,授课无深度。

  3.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降。上中专后,不少学生劲头锐减,语文作业草率应付。有些学生认为,在中学,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都写过无数遍了,上中专就无须再认真练习。因此,不愿动脑,怕写作文,导致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l.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设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考试,关注的是分数。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起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由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它由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和自我点评等构成了新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框架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来,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2.师生互为主体,演绎“善教”“乐学”。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中专语文新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突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训练,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改革创新上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把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进行完美的组合,创设出“善教”“乐学”的理想课堂。

  3.实施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尽情展示,人生的感悟涤荡着求知者的灵魂。例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语文课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共同赏析,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一种平等、和谐、自由、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让语文陶冶情操。

  4.创新要加强阅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教师可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设计自己的课堂设想,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二】

  暑假的中职教师培训对于已经进入职场多时的年轻教师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想每一位年轻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拥有的知识在一点点流失。我们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习专业课,而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仅仅用了其中的两三门,对于在教学过程用不到的课程我们会暂放一边,用进则退,我们保有的知识越来越少;即使我们正在教学的课程,如果不关注它的发展,就会变成狭隘的“旧知识”。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而参加培训班是一个快速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参加的培训是由_承办的,院方很重视,课程结构安排得也很合理。经过这20天的学习,学员们开阔思路,感觉受益良多。现将其中一些觉得有必要的感想汇成文字,以作汇报交流。

  一,学校的发展与机遇和自强密不可分

  开课的第一天该院的_院长做了一场“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经验”讲座,介绍了该院的发展史,短短的十年时间学校不仅有了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在校生从20__/3000人,上升到目前的1万7千人左右,校园占地达1160亩,教学仪器总值6550多万,藏书70万册,拥有各类实验室160多个,与134家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师资力量雄厚。该校2次校园搬迁,置地卖地为该校的发展做了资金的积累,同时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契机。发展速度使人望之项背。顿感,我们学校目前的水平可能就像该校的十年前,正处于发展的裂变点。回首我们学校,20__年我进入进校工作,当时是中等技校,随后晋级高级技校,目前正向技师学院跨越,发展也很飞速。我相信职业技术学院的今天,就是我们学校美好的明天!甚至更美好!

  技术学院在机遇面前没有错失,把握机遇后并没有松懈,内强机制,开拓创新,狠抓教学质量,有以下3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可以借鉴学习。

  独特的专业设置:很灵活,及时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点在哪里,专业办学点就在哪里,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

  独特的实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该校老师定期进知名企业培训;外聘老师比较注重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者直接进企业重金礼聘能工巧匠上讲台。同时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或者考取相关职业证书。

  独特的教学质量评估观:给教师的教学打分。

  听课------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组去听教师的课评分,分值30%。

  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分值50%。学生每周反馈教师的“差点”。 学情可以及时上达教务部门。

  互评------系内同行教师互评,分值20%。

  按上述比例打分后,分等级评价教师,评上优秀的教师增加课酬。即使教同样课的教师也可能拿不同的课酬。这样的竞争机制,督促教师讲好课,把课讲得更好。

  课时费----既有数量的奖励又有质量的奖励。

  这样的教学评估观,学校可以及时掌握教师的讲课质量,而教师处于这样一个三方监督的机制下,会更加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效果。

  二,知识得到拓展,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此次培训的课程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电气和机械的横向联系。比如课程开设了液压与气动,液压属于机械专业,而液压的控制部分是电路,把电与机联系起来。培训的讲师把液压原理和部件先讲下,把电路控制部分交给学员自己设计,使我们这些电工们有用武之地。我们学员自己连接试验线路,校验实验结果。电路部分设计的精妙与否在机械部分有完全的彰显。这样的课程很生动,使我们这批只懂电不了解机械的教师和机械亲密的接触了一把。

  通过这样的课,我反思自己之前的教学形而上,割舍了“机”与“电”的联系。其实学生也有这样的疑问,学机械的为什么要学“电工学”,感觉电工学没什么用。所以今后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二者联系,多举些机电相结合的实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不仅要研透本专业,更新知识,也要关注相关专业,做复合型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网络是我们好好利用的的重要工具,在网上没有买不来的书,在家可以观看名师授课。我这里有两个在家自学的好方法分享:一.我推荐大家了一个网站“家里蹲大学”,该网站里的教学视频,基本涵盖了大学里所有专业课程,可以随意免费观看;二.在淘宝上购买名校的全套专业课视频,也就百十元。

  三,同行交流,解困答疑。

  此次参加培训的教师多是年轻教师,走上教师岗位没多久,在教学水平和学生管理尚有不足之处,借此机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取他山之石以攻玉。作为年轻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美好的期待,同时也有困惑。

  该院的_院长的一场讲座中,介绍了江浙一带的职校办学模式。学校办到工业园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在工厂学习实践课程,学生上机床加工出来的直接是商品。学生在校是学生,进厂是工人。 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厂就业。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有解决了技校生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形成产业链。

  当听到这里时候,我就想_处于内地,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工业园区,本地企业对技校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家长不愿孩子外地就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到哪里就业就业不了,学生还会来上技校么没有生源,学校何来发展就业制约着技术类学校的发展。课下,我向胡院长提出这样的困惑。答案无果。估计这是一个大的需要政府政策调控的问题。

  无论这样的困惑何时能得到解答,目前我们只要立足教师的本岗,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为学生,集微显著,我们已经为我们的学校发展,为我们的中职教育发展出一份力。

  最后,再次感谢校领导给予我此次学习的机会。以上仅是个人拙见,望您不啻聆教!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三】

  如何激发职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引导他们身临其境,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尝试摸索,我认为教师应在备课时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充实教材,帮助学生理解。

  一、补充内容,培养情感

  文学作品大都言简意赅,甚至意犹未尽,从而留下充分的艺术想象空间。教师在讲授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把必要交代的内容补充出来。像《炉中煤》这首表现的是“眷恋祖国的情绪”,仅靠读读,除了句子的朗朗上口和构思的新巧外,学生很难领悟更深的内容。当然他们也知道这是首爱国诗,但他们并没有体味到作品中炽烈、奔放的情感。因而在教读这一首诗时,适当地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懂得诗人的心声,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很有必要的。

  二、注重引导,加深理解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主要由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理解构成。没有教师准确有序的引导,学生的理解欣赏只会是表面的,甚至会不着边际。如在教学季羡林的《富春江上》一文时,学生对文中涉及古今中外的材料安排不是很明白,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穿插于写景状物中的议论语句上去把握,围绕“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一线索去体会,就会明白文中的材料尽管看似很散,但是都统摄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景仰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旨之中;就会明白文章的山水景物是“形”,文化内涵是“神”;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也就很明显了。

  三、分析比较,体会方法

  比较出优劣,比较出真知。对小说这类篇幅长,包容量大的作品,适当的补充当然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作品生活,但学生在好奇心满足后,只能记得几个场面、几个片段,整个文章的内容却不易把握。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文时,我在作简单的背景介绍之后,即引导学生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以林黛玉的视野为摄取镜头,拍出人物和环境这两大块来。将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作为比较阅读的重点,通过林黛玉的心理活动、观察来比较二人出场的相同之处,再找出二人出场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出场对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到《红楼梦》这部巨著写人方法的艺术性。

  四、融入表演,激发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而职中学生的特点却是好动不好静,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让他们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发现在教学中将分角色朗读转变为适当的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雷雨》这类剧本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剧本改成话剧来表演,做到人人参与。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四】

  一、启发式讨论,活跃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我上课时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二、兴趣式激学,巧教乐学

  学习内容有趣,学生就容易对所学科目产生直接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所举事例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更符合他们的现实需求。

  三、悬念式设置,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巧妙新颖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活用式促学,活学活用

  只有学有所用,学生才会学得认真,才能对所学内容产生间接兴趣;也只有学以致用,知识才能学得深刻通透。因此,我一般在课堂上只讲一些较难的、易错的地方,给学生介绍一些更快更有效的方法;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

  五、互助式带学,共学共进

  在互助式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地位更加平等,他们可以更轻松地交流、互动,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也更多。

  六、健康式上网,引导学生理性上网

  教学生理性上网,就是要教会学生注意掌握时间,注意选择地点、分清主次,还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健康上网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更浓了。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五】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在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就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只有专业科目才是重要的,语文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一些中专毕业生连一份自荐书都写不好,一些参加工作的学生连写份通知都不会。这些严峻的现实引发我们对中专语言教学的深思。该如何解决当前中专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语文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及不同的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故而从学校的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到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都是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以文化课教学为辅。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把语文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使语文教学备受冷落。从而导致学生也轻视了语文的重要性。

  2.教师授课随意性大。由于没有可供具体参照的培养目标和升学压力,不少中专语文教师认为中专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只要专业课教师讲好就行了。教师的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授课时的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各行其是,任意发挥想像,只要学生爱听,有趣味,能逗笑,评教好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缺乏教学原则,授课无深度。

  3.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降。上中专后,不少学生劲头锐减,语文作业草率应付。有些学生认为,在中学,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都写过无数遍了,上中专就无须再认真练习。因此,不愿动脑,怕写作文,导致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l.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设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考试,关注的是分数。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起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由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它由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和自我点评等构成了新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框架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来,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2.师生互为主体,演绎“善教”“乐学”。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中专语文新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突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训练,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改革创新上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把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进行完美的组合,创设出“善教”“乐学”的理想课堂。

  3.实施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尽情展示,人生的感悟涤荡着求知者的灵魂。例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语文课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共同赏析,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一种平等、和谐、自由、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让语文陶冶情操。

  4.创新要加强阅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教师可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设计自己的课堂设想,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21年中职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文本》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355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