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安管人员安全题库 正文 本文移动端:【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安管人员安全题库

【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安管人员安全题库

2020-05-09 16:01:5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安管人员安全题库

安 全

  一、填空题(107题)

  1.建立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按照“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原则。

  2.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严格实施(分级管控),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并纳入安全目标考核。

  3.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通过 “告知式”执法,推动煤矿企业对事故隐患进行(自查)、自改、(自报),督促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

  4.煤矿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主体,制定煤矿双重预防

  体系实施方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清

  单)和(隐患清单)。

  5.(主要负责人)是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全面负责。

  6.集团公司每(半年)对所属煤矿进行一次风险研判,掌握重大风险点。

  7.风险分析是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8.区域公司每半年对所属采深超千米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冲击地压煤矿各个系统及作业地点开展一次(安全风险现状辨识评估)。

  9.煤矿新水平设计前、新采区设计前、非瓦斯事故矿井复工复产前、省内其他煤矿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后,区域公司主要负责人及时组织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0.煤矿每年底组织开展一次(年度)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1.根据评估结果,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12.煤矿企业建立分级管控机制,上一级负责管控的安全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

  13.集团公司每半年、区域公司每季度、煤矿每月分别组织对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情况和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改进(管控措施)。

  14.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应明确井上下安全风险公告牌板设置位置,标明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相关内容。

  15.煤矿企业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6.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纳入考核目标,制定煤矿风险辨识评估管控考核办法,建立对煤矿、(部门)、(个人)考核奖惩机制。

  17.集团公司每半年、各业务管理部门每(季度)组织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

  18.区域公司每(季度)组织进行一次覆盖各专业的综合性隐患排查。

  19.煤矿每月组织进行一次覆盖各专业的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部门每旬分别组织进行一次专业系统隐患排查;班组长每班组织进行一次现场(隐患排查)和安全确认。

  20.煤矿企业按照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治理、(报告)、验收销号等闭环管理。

  21.煤矿企业按照隐患闭环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治理方案措施,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落实”。

  22.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未按规定完成治理或整改难度较大的重大事故隐患由上一级单位督办。

  23.煤矿企业按要求及时在(井口)或其他显著位置公示重大隐患。

  24.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总体认识,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风险评价和管控措施有效性判定的全过程。

  25.煤矿企业必须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 “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平台,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统计分析、(风险预警)、数据上报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6.矿辨识评估的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煤矿(主要负责人)审批后上报区域公司,同时上传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27.根据矿井年度生产接续规划,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场所(单位)、生产系统、(重点岗位)、(关键设备)等划分风险点。

  28.临时性特殊作业活动有瓦斯排放、(火区启封)、(探放水作业)等。

  29.《xx单位风险点台账》的内容应包括:风险点、(风险类型)、管控单位、(排查日期)、解除日期等信息。

  30.风险点台账应根据现场实际及时(更新),汇总更新完成后,报送本战线业务科室汇总审核。

  31.煤矿安全风险一般按照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类型划分为: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冒顶(片帮)、放炮、机电、运输、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淹溺、灼烫、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职业病危害及其他。

  32.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要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33.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要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34.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风险点的等级按照风险点内风险的最高级别确定。

  35.重大风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

  36.2019年12月23日,时任代省长尹弘,签发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1)号,公布了《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并于2020年1月31日起施行。

  37.安全风险管控分为(矿井级)、(战线级)、区队级和班组(岗位)级四个安全管理等级。

  38.重大风险(红色)的控方案应当包括(人员)、(技术)、资金保障等内容,并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9.区队负责(一般风险)的管控,由基层区队主要负责人组织班组、岗位进行管控整改。

  40.基层区队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每日)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41.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开展1次专项风险辨识。

  42.依据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可能导致事故的后果和影响,将隐患分为四级,用A级、B级、C级、D级表示。(A、B)级为重大隐患,( C、D)级为一般隐患。

  43.隐患治理应制定并落实治理措施,在治理过程中对伴随的风险进行管控,存在B级及以上风险的,应有专人现场指挥和监督,并设置(警示标识)。

  44.隐患应根据管理层级,实行(分级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验收合格的予以销号,实现闭环管理。

  45.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排查、(专业排查)、(专项排查)、季节排查、重大节日活动排查、专家诊断检查等。

  46.隐患清单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点)、(隐患类型)、排查日期、隐患描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治理期限、销号日期、验收销号人等。

  47.重大风险报告应当包括风险点的基本情况、(风险类型)、风险描述、(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内容。

  48.重大隐患报告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治理责任)和治理期限等。

  49.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应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分析和上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50.每年对全矿干部职工开展双重预防体系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时不得低于(4学时),使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双重预防体系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51.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的组合。

  52.2019年12月23日,时任代省长尹弘,签发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91号,公布了《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并于(2020年1月31日)起施行。

  53.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

  54.(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

  55.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明确各方的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并对承包、承租单位的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5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

  5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制度。

  5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5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年度教育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从业人员熟悉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6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本单位风险管控清单,并建立(预报预警)机制。

  6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报送重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基本信息。

  6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63.对重大风险应当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建立包含风险部位、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评估情况的档案,档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完善。

  64.对存在风险的工作场所、岗位和有关设备设施,应当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6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事故隐患治理)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6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惩考核)等工作制度,明确本单位负责人和各岗位人员的事故隐患治理责任。

  6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

  6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及时治理,并将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向从业人员通报。

  6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7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

  71.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

  7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73.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74.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75.复工复产、发生事故或者出现险情应当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76.汛期、森林防火紧要期、地震风险影响期、极端或者异常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应当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77.经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确定(治理措施),当场或者限时治理。

  78.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毕后,应当对治理效果(组织验收)。

  79.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识),

  80.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单位和人员安全时,应当及时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措施。

  8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记录事故隐患的(级别)和具体情况。

  8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参加事故隐患排查的(人员)及其签字。

  83.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84.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举报。

  85.应急演练计划、方案、记录和总结评估报告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86.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87.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88.(班组长)应当具备兼职救护队员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

  89.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应急基本知识)培训,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入井。

  90.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井下人员应急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91.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

  92.矿井应当设置井下(应急广播系统),保证井下人员能够清晰听见应急指令。

  93.矿井应当根据需要在避灾路线上设置(自救器补给站)。

  94.矿山救护队出动执行救援任务时,必须穿戴矿山救援防护服装,佩戴并按规定使用(氧气呼吸器),携带相关装备、仪器和用品。

  95.新招收的矿山救护队员,应当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96.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台账,健全其储存、维护保养和应急调用等管理制度。

  97.在重特大事故或者复杂事故救援现场,应当设立地面基地和井下基地,地面基地应当设置在靠近(井口)的安全地点,配备气体分析化验设备等相关装备。

  98.煤矿企业应当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99.任何人不得调动矿山救护队、救援装备和救护车辆从事与应急救援无关的工作,不得挪用(紧急避险设施内的设备和物品)。

  100.煤炭生产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

  101.煤矿“一优三减”具体包括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

  102.“四化”建设具体包括(机械化)建设、(自动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建设。

  103.全省煤矿到2021年底,矿井生产系统进一步优化,生产工效明显提升,采掘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无人值守),实现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全面共享。

  104.到2021年底,生产能力6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基本完成智能化建设,采煤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70)吨/工以上。生产能力60万吨/年以下煤矿淘汰(炮采)工艺,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采煤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50)吨/工以上。

  105.到2021年底,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原则上(1)个水平组织生产;生产能力120万吨/年以上矿井同时生产的水平不超过(2)个。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实现“一矿一面”;120-300万吨/年矿井,实现(“一矿两面”);300万吨/年以上矿井,不超过(3)个采煤工作面。

  106.到2021年底,省骨干煤炭企业骨干矿采煤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70)吨/工以上;煤巷掘进工效达到(0.25)米/工以上;岩巷掘进工效达到(0.12)米/工以上。兼并重组煤矿和地方主体煤矿采煤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50)吨/工以上;煤巷掘进工效达到(0.17)米/工以上。

  107.矿井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无人值守。2020年(6)月底前所有矿井完成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二、判断题(92题)

  1.煤矿企业按照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治理、报告、验收销号等闭环管理。(√)

  2.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不必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

  3.煤矿企业建立分级管控机制,上一级负责管控的安全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及时治理,并将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向从业人员通报。(√)

  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岗位人员可以不参加,但是“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后,岗位人员应参加。(×)

  7.经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确定治理措施,当场或者限时治理。(√)

  8.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毕后,不需对治理效果组织验收。(×)

  9.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10.煤矿企业按照隐患闭环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治理方案措施,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落实”。(√)

  1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全过程,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12.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3.企业应建立由中层管理干部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14.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15.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6.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低到高原则。(×)

  17.对存在风险的工作场所、岗位和有关设备设施,应当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事故隐患治理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

  19.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

  20.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2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不需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2.通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企业员工应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23.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要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2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5.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必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26.复工复产、发生事故或者出现险情应当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27.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属于重大风险。(√)

  2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就是我们常说的LEC 法。(√)

  29.安全检查表编制过程中不能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

  30.煤矿企业应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3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2.《单位风险点台账》的内容应包括:风险点、风险类型、管控单位、排查日期、解除日期等信息。(√)

  3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35.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四个方面。(√)

  36.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7.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频率很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很大。(×)

  38.一件事件可能的后果造成多人伤亡,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就很大。(×)

  39.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40.重大隐患一定是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不一定是重大隐患。(√)

  4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

  42.煤矿每月组织进行一次覆盖各专业的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部门每旬分别组织进行一次专业系统隐患排查;班组长每班组织进行一次现场隐患排查和安全确认。(√)

  4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4.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5.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监控、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

  46.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

  4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

  4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制度。(√)

  4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50.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需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51.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52.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53.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

  5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属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企业其他人员无关。(×)

  55.煤矿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主体,制定煤矿双重预防

  体系实施方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清

  单和隐患清单。(√)

  5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绿”标识。(×)

  57.一般风险(黄色风险):风险在受控范围内,如发生事故,将造成一般经济损失或者重伤事故。(×)

  58.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单位和人员安全时,应当及时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措施。(√)

  5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记录事故隐患的级别和具体情况。(√)

  6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参加事故隐患排查的人员及其签字。(√)

  61.低风险(蓝色风险):风险在受控范围内,如发生事故,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者重伤事故。(×)

  62.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6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64.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较大、重大事故隐患。(×)

  65.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66.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较小的风险。(×)

  67.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68.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69.企业应建立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70.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71.煤矿企业每季度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72.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73.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74.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75.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76.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一般风险为蓝色。(×)

  77.企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

  78.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79.煤矿企业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80.矿长应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

  81.安全技术措施与职业病危害防治所需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可以列入企业财务、供应计划。(×)

  82.入井(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穿带有反光标识的工作服。入井(场)前严禁饮酒。(√)

  83.煤矿企业必须有创伤急救系统为其服务。创伤急救系统必须配备救护车辆、急救器材、急救装备和药品等。(×)

  84.煤矿企业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机构为其提供鉴定、检测、检验等服务,鉴定、检测、检验机构对其作出的结果负责。(×)

  85.深入推进我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要以防范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坚决遏制煤矿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为重点,强化源头治理,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

  86.到2021年底,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省骨干煤炭企业骨干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煤巷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以上,实体煤巷道锚网支护率100%。(×)

  87.到2021年底,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岩石硬度系数小于5的岩巷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88.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生产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合理向所属煤矿下达采掘计划,并督促其均衡生产,不得下达超能力生产计划。(√)

  89.坚持先治灾、后生产,不在重大灾害治理区域安排各类生产活动。(√)

  90.煤矿根据地质条件和灾害情况划定缓采区、禁采区,主动从灾害暂时难以彻底治理区域或开采经济不合理的区域退出,不与灾害“拼刺刀”。(√)

  91.煤矿企业应创造条件,培育或引进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瓦斯抽采打钻、水害探查、巷道修复、设备维修、物料运输等生产服务专业化队伍,推行专业化施工。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辅助作业人员。(√)

  92.正常生产煤矿原则上应在一个水平组织生产,同时生产的水平不超过3个,尽可能减少生产水平的采区数量,减少生产环节。(×)

  三、单项选择题(48题)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 B.频率和后果

  C.可能性和后果 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

  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B)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 B.一般、重大

  C.红、橙、黄、蓝 D.简单、复杂

  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C)的风险。

  A.较小 B.蓝色 C.可容许程度 D.可接受程度

  4.企业应建立由(C)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 B.安全总监 C.主要负责人 D.实际控制人

  5.按照《河南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要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可分为(B)。

  A.生产类和管理类 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C.设备类和工艺类 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

  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 B.红黄蓝绿 C.红橙黄绿 D.红黄橙蓝

  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A)。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负责人

  C.技术管理负责人 D.设备管理负责人

  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B),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 B.核心 C.要素 D.因素

  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A)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10.(C)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11.(A)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12.(D)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13.每年对全矿干部职工开展双重预防体系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时不得低于(C)学时,使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双重预防体系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企业在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还要考虑(D)带来的影响。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环境

  15.不能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是(D)

  A.违反法律、法规的

  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C.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D.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1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A)。

  A.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B.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低风险

  C.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D.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低风险和一般风险

  17.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必须建立(D)监护制度;

  A.一人 B.兼职 C.两人 D.专人

  18.煤矿企业(B)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A.每月 B.每年 C.每季度 D.每周

  19.企业应建立(A)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A.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 B.相同职能和层级间的

  C.高层之间 D.全员

  20.(B)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A.安全负责人B.主要负责人C.生产负责人D.技术负责人

  21.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C)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A.一种 B.两种 C.一种或多种 D.多种

  22.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 D )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A.设备设施 B.作业活动 C.生产活动 D.生产经营

  23.(A)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A.风险控制措施 B.风险评价

  C.危险源辨识 D.风险分级管控

  24.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 A )有效性。

  A.可行性 B.持续性 C.真实性 D.实用性

  25.企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分为(C )级

  A.2 B.3 C. 4 D.5

  2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通过对工作(C)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A. 内容 B.步骤 C.过程 D.危害

  2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一般风险为( B )色。

  A.红 B.黄 C.橙 D.蓝

  2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较大风险为( C )色。

  A.红 B.黄 C.橙 D.蓝

  29.煤矿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 )

  A.矿井级、战线级、区队级、班组级

  B.矿井级、区队级、战线级、班组

  C.矿井级、战线级、班组级、区队级

  30.煤矿企业严格执行( C )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下井

  31.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C )的核心

  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D.隐患排查治理

  32.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

  A.物理实体 B.地点 C.班组 D.机械设备

  33.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A)两个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 B.高空作业

  C.动火作业 D.人的行为

  34.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35.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D)。

  A.安全措施 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36.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C)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37.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B)。

  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38.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D )。 

  A.安全措施 B.防火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39.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 B )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 

  A.目标管理体系 B.安全管理体系 C.安全生产责任制

  40.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 B )特性、的过程。 

  A.位置 B.分布  C.特征 

  41.( C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A.班组    B.岗位工人   C.企业   D.安监局

  4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 B )占有主要地位。 

  A.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 D.环境的因素

  4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 B )。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C.锅炉安全阀缺失

  44.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 B )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B双重预防 C标准化运行 D安全管理

  45.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记录应当保存( A)年以上。

  A.2年 B.3 C.4年 D.5年

  46.到2021年底,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与回采巷道掘进工作面个数的比例控制在(A)以内。

  A.1∶2 B.2:3 C.3:4 D.1:3

  47.到2021年底,兼并重组煤矿和地方主体煤矿岩巷掘进工效达到(B)米/工以上。

  A.0.06 B.0.08 C.0.10 D.0.12

  48.到2021年底,全省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在2020年底的基础上再减少限员规定的(B)。

  A.5% B.10% C.15% D.20%

  四、问答题(22题)

  1.建立煤矿安全生产 “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

  答: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煤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省煤矿安全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2.煤矿需组织哪些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答:①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②矿井复工复产验收;③采煤工作面回采前;④掘进工作面贯通前;⑤过构造带;⑥启封火区;⑦瓦斯排放;⑧石门揭煤工作面。

  3.煤矿每月需开展哪些现状安全风险评估?

  答:包括:①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估;②煤巷掘进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估;③岩巷掘进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估;④一通三防安全风险评估;⑤瓦斯防治系统安全风险评估;⑥机电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评估;⑦防治水系统安全风险评估;⑧矿井基础管理安全风险评估。

  4.根据评估结果,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哪几个等级,如何标示?

  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5.井上下安全风险公告牌板需标明哪些内容?

  答:标明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相关内容。

  6.煤矿在什么情况下,应及时组织进行专项事故隐患排查?

  答: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布或者变更、修改;②有可能影响安全的作业条件、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及工艺参数改变;③复工复产、发生事故或者险情;④夏季汛期、冬季冷冻以及极端或异常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前;⑤其他应当进行专项事故隐患排查的情况。

  7.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严格落实治理方案措施,具体做到哪“五落实”?

  答: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落实”。

  8.煤矿临时性特殊作业活动有哪些?

  答:临时性特殊作业活动有瓦斯排放、火区启封、探放水作业等。

  9.《单位风险点台账》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内容应包括:风险点、风险类型、管控单位、排查日期、解除日期等信息。

  10.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哪些情形,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

  答:(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2)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11.安全风险管控是如何进行分级的?

  答:安全风险管控分为矿井级、战线级、区队级和班组(岗位)级四个安全管理等级

  12.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答: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部门和人员 ⑤治理的期限和要求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⑦复查工作要求和安排⑧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13.隐患排查类型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排查、专业排查、专项排查、季节排查、重大节日活动排查、专家诊断检查等。

  14.出现哪些情况变化,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产生影响时,应及时更新?

  答:①相应法律法规标准变化时②矿井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时③其他需要更新的情况。

  15.危险源是指什么?

  答:可单独或共同引发事故(事件)的内在要素、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16.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简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PDCA工作流程。

  答:①策划准备 ②风险辨识分级 ③风险管控④隐患排查治理 ⑤动态评估 ⑥持续改进

  18.风险管控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确定风险等级 ②绘制风险四色图 ③建立风险清单 ④风险分级管理 ⑤制定风险控制方案 ⑥风险公告警示

  19.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答: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

  20.风险与隐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风险和隐患的递进关系:风险在前、隐患在后。安全生产领域形成共识:把风险挺在隐患前、把隐患挺在事故前。

  21.制定《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22.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2)检查灾区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温度及通风设施破坏情况,发现有再次爆炸危险时,必须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

  (3)进入灾区行动要谨慎,防止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4)经侦察确认或者分析认定人员已经遇难,并且没有火源时,必须先恢复灾区通风,再进行处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安管人员安全题库》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033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