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家乡的路》演讲稿 正文 本文移动端:《家乡的路》演讲稿

《家乡的路》演讲稿

2019-10-10 22:43:3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家乡的路》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家乡的路》。

  我出生在常熟一个四世同堂的普通家庭。前段时间爸爸妈妈带着我回乡下过中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相聚在一起,一幕幕往事也从祖辈们的娓娓叙述中,呈现在我的眼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曾祖母14岁。作为农村青少年的代表,在开国大典来临之际,她经常要去人民公社参加庆典排练活动。当时的街道两边都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场面。曾祖母那时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公社和村子离得有点远,每天都得步行往返于两点之间。遇到下雨天,脚上的布鞋常常被泥泞的小路“黏住”,一不小心就会摔个“狗啃泥”。对于没见过泥巴路的我,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1969年,祖父13岁,公共汽车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很难买到票。公共汽车的班次每天都是固定的,如果不小心错过了一班车,就得耐着性子在车站等上半天。祖父偶尔也会跟曾祖父划船去上海,帮村里置换一些物资。去上海对于当时的祖父来说那可是一件大事。祖父说,当时村里的几个划船好手要轮流当值,划一晚上的船才能抵达嘉定。到达嘉定后,祖父就跟着村里的叔叔伯伯们去上海这个大都市走一遭。对于年幼的祖父来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去上海看到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然后回去跟村里的小伙伴吹牛。也是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大马路上骑行的自行车。那时候的他,最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直到了70年代末,祖父的这个梦想才得以实现。有了自行车,祖父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经常会帮村里人跑腿,甭提多威风了。但当时村里到镇上的路还不是很好走,晴天是爷爷骑车,到了雨天,就是车骑爷爷了。想到那个场景,我不禁扑哧笑出声来。

  1989年,妈妈7岁,公交车已经普及,班次也逐渐多了起来。妈妈说,小时候对公交车的记忆就是“挤死人”和“颠死人”。“挤死人”是因为大家的日子都逐渐好起来了,有空就会去常熟市区走走看看,所以公交车里很多人,提着大包小包,都是些带给城里亲戚的土特产。逢年过节,妈妈经常是从大巴车的窗子里被塞进车厢。“颠死人”是因为路上很多坑坑洼洼,经常是路坏得比修得快,碰到下雨天,公交车两旁就像雷区一样,一过“水坑”就水花四溅。车外的人骂骂咧咧,车内的人叽叽歪歪。偶尔出趟远门要去上海的话,要花费大半天才能到。

  2008年,我出生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日常出行都以开车为主,再也不用在公交车上挤破头了。自打我出生起,父母就带着我到处旅游。别说是汽车了,火车、高铁、飞机我也经常能坐到。2015年,我们一家人去北京旅游,当时祖父就感慨,现在的交通真是便利啊!高铁四个多小时就能到首都,飞机一个多小时就能回来了,这在他们小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明年,我们常熟的高铁也要通车了,到上海只需要30分钟,当日来回的梦想即将实现。

  城市发展与日俱进,我的家乡常熟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和美丽。三环高速让我从市区回乡下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一倍;昆承湖快速路更使得苏州都近在咫尺。我为常熟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值此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在此发出倡议:好好学习,为我们家乡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家乡的路》演讲稿》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86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家乡的路》演讲稿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