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 正文 本文移动端:《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

《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

2019-08-23 23:43:2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

  好书,不费劲,我一直都是这样衡量的。刘志武的《金融的逻辑》,无疑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本书本来就是一系列文章的集锦,随便从哪章节看起,都不影响阅读。不同于其他金融书籍,本书讲的不是金融技术,更多的是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金融,以及金融对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的效用。下面就从三方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金融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易技术

  金融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讲,是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交易所等等。对广金的学子来讲,金融是“融通天下”。但刘志武的《金融的逻辑》有个更鲜活的说法——金融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易技术。

  譬如货币,解决的是不同空间,或者不同时间的价值交换。你可以将今天的价值置换成货币储存起来,待未来再花费;你也可以在A处把东西卖了,带上钱,去到B处再购买其他东西。又譬如大家常见的房贷,则是典型的跨时间价值交换,通过“透支未来”,先住上房子,待未来再慢慢分期供款,从而解决了当下住房需求跟当下收入不匹配问题。可以说,这些年居民加杠杆,加的主要是住房贷款,中美老太太的故事,早成了历史。

  再譬如——股票投资,让渡今天的消费,以期望换取未来更多的购买力,这其实也是跨时间的价值配置。只是,通常我们认购的股票价值构成,除一小部分是净资产外,更多是该公司未来预期收入折现 。上市公司拿到钱去发展,而我们期望未来获得投资回报。只是该回报未必能实现就是咯。

  也因为金融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从事哪种投资,等价交易都是前提。而偏离这个前提的,都是投机,跟赌博无异。

  (二)钱、资本和财富

  钱、资本和财富,三者都是有价物,但流动性(“活性")不同,财富不一定能一下子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的范围比钱大。从现代产权理论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是“东西”,钱是把“东西”卖掉后的价值载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的“产权证”,是广义的钱,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也因此,财富的变现,一般有两种过程,一种是直接钱化,一种是先资本化再钱化。

  所谓钱化,即通过市场交易变现的过程。越多商品通过市场交易,交易越频繁,钱化的速度自然越快,钱自然越多;另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升级,都会进一步加强钱化。试想一下,农村里的小农经济,很多农作物是自产的,极少参与市场交易;另农忙时,忙不过来,也大多是以互助的形式解决,市场上流通的钱自然少。而城市化之后,吃喝住用,哪一样都离不开市场交易,市场上流通的钱自然多。

  所谓资本化,则是缩短财富与钱之间的距离过程。很浅显的道理,未来收入是一种财富,但未资本化之前,其变现是极为困难的。譬如租约,有稳定的预期未来收入。在未资本化之前,业主要变现,如果不卖房,要么跟租客谈,把租金降低些,让租客一次性付租金,但这种方式,不是每个租客都能承担的起的。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找专职承接租约的中介,一次性打折卖给中介,以后由中介收取租金。但这两种做法,其实对业主来讲,都会受损,且仅限于小范围、金额少的交易。但2018年保利成功发行的国内首单央企租赁住房REITs产品,以保利地产自持租赁住房作为底层物业资产,以间接持有标的物业产生的未来租金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直接面向投资人发行了50亿元,从而打通了租赁住房企业的退出渠道。可以说,如果该做法能大规模推行,这两年长租公寓市场就不会暴雷不断了。

  无论钱化,还是资本化,《金融的逻辑》都着墨甚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对过去的人来讲,财富更多是过去的积累;但对现代人讲,财富不单是过去的积累,它还可以是未来收入的折现。马云的身价那么高,不是他过去赚钱积累了那么多钱,而是将阿里巴巴未来年份强劲的预期收入折现。但折现的前提,是有完备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委托代理的契约制度的框架和支持契约执行的强力手段,否则对尚未落实的未来收入,大家是不会予以认同的。

  (三)从人文角度看金融的发展和效用

  《金融的逻辑》最精彩的,无疑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人文的角度来观看金融的发展和效用。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生存、发展、避险,都离不开个人与其他人进行跨时空的价值交换,这是解决生存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均的关键。只是这种交换技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马甲,而金融是演化出来的最有效率的交换技术,也是对传统交换技术的替换和创新。

  在原始部落公有制,男子打猎、女子采摘,食物共享并抚养后代,这种交换叫互助;而在封建社会,生产主要围绕农业、畜牧,生产能力有所提高,部落生活被家庭生活所替代,男耕女织,父母培育子女成人后,子女承担尽孝的义务。这种交换,叫“以子养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确保“以子养老”得以实现,传统儒家社会以孝道为核心,发展出“三纲五常”那一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全书来看,作者是极反感儒家限制人性那一套的,认为传统儒家社会,家庭里经济关系重于情感关系,因为传统的家庭隐含了代际的价值交换,父养子的目的是子养老,所以子对父、弟对兄、臣对君都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从而导致情感交流上的缺失。

  作者认为,要解放这一切,唯有大力发展脱离血缘、宗亲和信仰的天然纽带,基于广泛市场上的陌生人之间的契约交易的金融工具,借助金融工具实现个人自身在不同时空的价值交换,从而代替不同家庭成员间的代际价值交换。譬如通过购买社保、养老保险、理财等实现养老目的,避免靠子女养老等。而子女也可以更早的利用教育贷款、住房按揭等,避免对长辈的过多索取,更早在经济上独立,获得更多的自由等。

  只是,这是自由,还是牢笼?一切,皆需有度!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学会理财,是现代家庭的必须课。毕竟,不能再靠子养老了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72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金融的逻辑》读书札记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