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简单电路》是教科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形成“解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的概念。在前面两课中,主要是解了静电现象和电路中的元件及其结构,知道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本节课承上启下,进一步学习电路,为后面学习电路出故障了、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作铺垫。
在2017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科学课程的学习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本单元以“制作电子贺卡”为主线,用项目学习的方式驱动学生进行本单元的学习。《简单电路》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使用传统材料让灯泡亮起来,并学会了画电路图。这一节课学生将认识新材料,并使用新材料来连接电路,初步体验到制作发光电子贺卡的成功。而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会在原贺卡的基础上学习增加更多的功能,如用开关控制,让多盏灯亮起来,不断完善发光电子贺卡。
二、学情分析
贺卡是学生经常互相赠送的礼物,学生对电子贺卡的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学生对电是十分感兴趣,有研究的欲望。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电路已有大致的认识,能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对发光二极管以及导电胶布不太了解,因此需要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了解这两种新材料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设计和连接贺卡的电路。关于设计,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设计实验,有一定的设计基础,但是工程中的设计与实验设计又有不同,所以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子贺卡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 会用导电胶布、发光二极管以及纽扣电池连接电路。
3. 初步学会能根据贺卡的封面来设计和连接电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导电胶布、发光二极管和纽扣电池连接电路并能让发光二极管亮起来。
教学难点:能根据卡面来设计电路。
五、教学策略
1. 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
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用传统的材料在体积和重量方面都不适合。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发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2. 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用新材料连接电路
学生对纽扣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导电胶布这三种材料认识不深,在连接电路时,教师先使用材料图片粘贴在白板上,接着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材料特点,然后让学生尝试连接,暴露学生连接时出现的问题,为后面学生在贺卡上用实际材料连接电路做铺垫。
六、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材料:导电胶布、发光二极管、纽扣电池、已做好封面的贺卡、剪刀、笔。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52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