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读《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底蕴》有感 正文 本文移动端:读《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底蕴》有感

读《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底蕴》有感

2019-03-19 11:29:3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读《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底蕴》有感

  初见林先生文章,仅题目就激起了我极大的拜读兴趣。

  因为自上学期结束以来我一直在琢磨该如何创新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为此,也买了两本相关书籍在假期时进行学习,几番思考后也有了一些思路,但总觉得还是很忐忑,因为不知道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实践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当然更担心推进过程中会遇到阻力。所以,在上周教研时便试探着和大家交流了初步的设想,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大伙儿都饶有兴致。然而,我很清楚自己的想法还很干瘪不系统,更缺少理论上的支撑,而这篇文章的出现便如及时雨。

  读文章内容后我更欣喜若狂,真是字字入心,有种“相见恨晚”的强烈感觉。文章中提到的“教研学术文化”及其强调的“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觉悟”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它为教研的开展指明了途径和目标。这和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打造特色学科文化以及李校长提出的“从生命影响走向生命自觉”的思想是何等契合。在教研工作的基本策略部分提到的“寻找真实的问题”给了我莫大鼓舞,因为在自己的学期教研计划中就把从组内各位教师那里征集过来的有关教育教学的困惑列为了每周研讨的主题。

  林卫民校长从四个方面对学科教研的文化底蕴进行了阐述。在反复研读中,我思考了很多,下面就结合着自己的经历谈谈所感所思。

  一、昨天的教研

  自入职以来与自己相伴而行的便是常规的学校教研活动以及更大范围的教学研讨活动。回顾走过的路,在不同的阶段教研给自己的印象不尽相同。

  初踏入工作岗位时,我对教研有很多期待,教研就是指明灯,因为通过教研可以了解很多东西,尤其是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哪部分是重点哪部分是难点是当时自己急需从前辈那里学习的。

  大概经历两个教学循坏后,自己慢慢从知识的需求中转换到策略的层面。这时对教研便没了最初的依赖,关注点转移到了同伴对知识处理的方式以及评课环节中大家的点评。因为这时的自己已经意识到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需要借助教研来取我之所需。

  从教十余年后,慢慢对教研便少了期待,虽然也想着积极参与其中但总少了一份收获感。此时的自己进入了教研倦怠期,参加教研也不知不觉成了出勤。除了必要的讨论以外,更多的便是琢磨自己的课,自己的学生。但显然,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面对教育教学所出的命题,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同伴合力,携手成长,因此教研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

  二、今天的教研

  自上个学期以来,我走向了学科组长的岗位,这对自己来说是个新的挑战。从原来参与者角色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我有点无所适从。自己很清楚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对教研的期待不同,也很明白因为长期以来教研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而逐渐形成的诟病,才觉得改变教研流于形式的现状,打造让每位组员都有所收获的教研活动实属不易。但心底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一定要改变。但由于之前缺少这方面的学习与思考,所以想打破、创新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上学期,我虽然做了些调整但也如同穿新鞋走老路,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寻求突破的念头一直在脑海萦绕。

  三、明天的教研

  通过假期的读书学习,以及这次对林卫民校长文章的思考,加上对李明校长“生命自觉”的思想追求的领悟,我的教研思路逐渐明朗。

  1.要处理事情先处理心情

  要将学科教研活动打造成培养教师自觉学习的一种方式从而促进教师共同体的专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教师的学习意识问题。尽管不同的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但不可否认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欲望,都同样期待被认可,也同样渴求集体的帮扶。因此,要基于“同理心或共情”,通过清晰的沟通,“不带面具”的交流,捕捉教师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定能打造出积极的教研文化,调动大家的参与与共享意识,让教师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乐于教研并研有所获。

  例如:本期将在常规教研的最后部分创设每周分享与倾诉环节,提前一周确定话题开启人,可以分享一道菜,一种穿衣打扮的新时尚,也可以交流育儿心得,婆媳关系处理等等,这样便于大家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舒缓不畅的心情从而增近彼此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谐畅谈的氛围,打造团结向上的团队。

  2.要提升工作先提升意识

  鲁迅先生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是的,何止工作,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发展都会被安逸所累。因为,一旦安逸了,人也就麻木了,不思进取了;一旦安逸了,人也就没有动力了,适应不了发展的社会了;一旦安逸了,人也就没有忧患意识了,在危机来临时便会不知所措。因此,教研活动的开展除了让教师的专业得以发展以外,还应通过交流与学习,能让教师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有对全新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的时代大背景清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师的自觉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并能获得强大的发展潜力,进而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例如:通过对每周主题研讨课题的推进,让教师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时代的挑战以及同伴的成长。

  3.要形成自觉先形成习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觉得一种意识或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给予的督促。教研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前期的引导和要求,要将教研形成常态,将教师的思考和研讨形成习惯。随着教师在教研中不断受益,才有助于大家逐渐养成学习的自觉。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更认同儒勒·凡尔纳的观点:“需要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最愿意听他的”,因为兴趣亦是心理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都是利益驱使的动物,需求能够产生利益,那么人便更愿意去做。因此,要让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走向生命自觉。

  例如:增加随机听课的机会,避免“假课”,便于发现课堂的真实问题,让教研能解决实际问题,将效果落到实处,坚决拒绝“剧场假象”。

  总之,我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创新教研形式扎实推进教研活动来逐渐实现教师生命成长自觉。教研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其积极开展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掌握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从而让教学变得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教师只有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像蜜蜂采蜜一样,采得百花方可酿成蜜。

  教研是教学的双翼,要让教研的翅膀奋力飞翔,助力我们的教学和谐而充满生机,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论学科教学研究的文化底蕴》有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95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