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培养 正文 本文移动端: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培养

2019-02-11 23:02:1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培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客观事物和生活实践为参照物,通过观察、分析、猜测等形式自主发现问题,最终以各种形式形成交流和客观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 探究问题 自主探究 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探究问题能力备受关注,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同时探究问题、创新能力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关注的新课题。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客观事物和生活实践为参照物,通过观察、分析、猜测等形式自主发现问题,最终以各种形式形成交流和客观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怎样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这往往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虽然不能重演,但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却能够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情境”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既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比如说在上必修二新航路开辟这课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现在要进行远洋探险航海活动,你必具备哪些远航的条件呢?学生就会在这创设的情境中思考,王娟同学说:“需要胆识和勇气。”黄康同学说:“要有指向仪器指南针。”杨敏同学说:“要有航海图、航海知识和航海技术。”陈宇说:“还要有好的船只,能进行远洋航行的船只。”等等。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掌握问题也深刻,这就是利用创设情境,由书本把学生带到当时的环境中,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如:当我讲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这一目中的红军长征内容时,利用投影片投出“长征路线图”,边看图,边讲述长征进程……在讲述三军会师于会宁的情景时,我利用录像放映具体情况,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真实,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完这目之后还让学生思考:红军长征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讨论后得出: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集体主义的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还可以再设问:在和平美好的环境里我们又应该怎样做?既起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认真上好探究课,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每本高中课本后面都有学习与探究内容,我们老师要认真用好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我在上模拟古罗马法庭这一探究课时,我先把这课的活动目标,相应的法律条文列出来让学生明确,然后在活动准备的这个环节中,我把相应的角色分到各个的组里,让他们准备好,最后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让他们选出表现最好的组和角色演员。

  活动目标:通过学习与探究,研究并了解罗马民法各项制度的沿革及其实质;把握法律与社会、法律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熟悉罗马法程序与条文:1、法院组织(1)皇帝(2)军政长官(3)大区长官(4)省长(5)助审官(6)地方官2、诉讼程序(1)传唤(2)审判(3)上诉(4)执行

  参考案例:奴隶斯提赫正赶着一辆骡车在向城府方向去的山坡上行走,为了减轻骡子的负重,斯提赫下车顶住往回倒退的车板。可就在这时,车开始向下滑退,斯提赫松手,跳到一旁,结果骡车向下倒退时碾过一个奴隶的小孩,于是小孩的主人向斯提赫的主人提出诉讼。

  由于在这节活动实践课中,我让学生分组并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来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并收获知识。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都极尽地扮演好自已的角色,成功地把这个案子审判了,到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享受体验、感受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选择恰当的探究方式和问题,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独立、创造性学习。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适学生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觉探究,并不断地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究问题自主性。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或选择一些选择恰当的探究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一个新思维空间,让学生们进行探究解答,从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能力。如在讲到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时,我引用资料:当前在美国的信贷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减缓背景下,实力较小的国家受到较多的负面影响,这好比是当经济衰退时首先倒闭的是小型企业一样,越南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美国信贷危机的“余震”。看后,学生兴致勃勃,立即要弄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师可趁势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可以帮助理解把握当今世界发生的某些重大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

  又如,在上必修一《英国代议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时,在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我通过分组讨论: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哪些权利?哪些事件导致了英国国王权利的变化?布莱尔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哪些权利?你和议会的关系如何?通过这些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巧妙组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用来传递个体之间信息的一种工具。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面对面传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合理地运用好“语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这里所说的“语言”,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语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口头语言,二是形体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这两种语言合理地运用,对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听课情感、活跃学生的课堂思维、稳定学生听课的情绪、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理解和记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表达的语言必须指明思考的前提和方向,使所有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框架中思考和讨论。它对启发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积极思考,也是至关重要。如在讲到必修一《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我这样设问: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奇皅?还可以这样问: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为什么说“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用巧妙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

  在课堂上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我发现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使我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培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77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