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正文 本文移动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2018-11-22 23:10: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一、 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修养”包含两种基本含义: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 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可将“素养”定义为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包括个体平时修习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

  “学科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与此相应,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就地理教学而言,面对人类生活的地球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让未来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地理学科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地理学科素养”?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科教学实践,认为学科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学科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说,学科素养是学习者了解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而地理学科素养则是学习者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具备的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以及具备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河南信阳参加本年度地理学术年会期间,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曾谈论到该话题。李家清教授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根据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素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综合性、空间性(地域性)、终身性、动态性和实践性。

  地理学科素养综合性的特征在知识上主要表现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研究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则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这一“复杂系统”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综合性的特征在素养上主要表现为:知识、方法、能力、意识和情感的互为统一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理学科素养空间性的特征在知识上主要表现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的特征在能力方面上主要表现为:区域综合分析与比较、空间辨别力、空间想象力、空间观点等地理能力和地理意识。

  地理学科素养终身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科素养的产生是一个比较稳定、相对长期的心理状态,这一状态一旦形成,其对学生未来学习的知识、方法、能力、意识和情感会产生稳定的作用,并能够长期对学生未来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

  地理学科素养动态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理学科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由一个逐渐培育、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反复、渐进的动态过程。因为,这一“动态过程”在形成过程中常受到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地理学科素养实践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解决这些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问题,就要学习者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感受各种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获得大量丰富、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加深学习者对自然与社会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与发展问题的感悟,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情感和行为。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和特征,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养应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概念。

  1、地图技能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与联系的识记、理解、想象与运用,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引导学生把握地图“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中小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应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地图技能的明确要求。地图技能可归属于“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这一核心素养的范畴,指向“阅读理解”维度,即个体借助地理学习获得地图知识,并能正确地阅读地图,通过对地图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分析,发现并解决地理问题。

  2、空间视角

  空间视角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展开范围和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地理是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门学问,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注重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和变化的规律。空间视角就是对这些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挂不下进行张强透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地理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形态、组成、层次、排列、格局、联系和制约关系等,而上述认识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如何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应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又一价值追求。

  3、综合思维

  基于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地理的综合思维应归属于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农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同时,自然环境特征影响并制约着人类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于综合思维。地理课标指出“用原理来说明现实”,需要运用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合适的地理原理去阐释地理过程、成因及规律等。

  综合思维在中学地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主要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能够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队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无论是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还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运用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地图技能的形成、空间视角的培养都需要综合思维。

  4、人地观念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意识和地理观念有着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地理学科应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通过地理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人的生命发展质量以及综身发展所需要的地理意识和观念。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由于“人地关系”的偏差,人地关系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可见,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终极价值,使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地理学科核心要素的重要内容。

  三、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下面笔者就以地理课堂知识传授为载体,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空间视角”、 “综合思维”的维度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其操作步骤如下:呈现直观;明确对象;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理解原因、变成文字、绘制图表;再现问题;依托图表;找出差异;分析图表;叙述结论;拓展问题;依图想象;判断问题;创造模型。

  下面以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的内容为例,说明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第一,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挂图和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呈现直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所需要的大气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大气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图中,我们需要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以下三种不同假定条件下大气的运动状况:①假定条件是“地表均一,地球静止,太阳直射赤道”时,大气是怎样运动的?②假定条件是“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时,大气是怎样运动的?③假定条件是“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时,大气是怎样运动的?其目的在于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降低学生空间抽象思维的难度,使学生能够从形象的地理事物中明确观察的对象,并通过问题开启思维的阀门,思考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变化与发展的问题。

  第二,学生在思考教师的问题后,要在“单圈环流”图和“三圈环流”图上思考与分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分布、成因和时空移动规律,并将“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与“三圈环流”图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为空间想象提供载体。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图,并提出以下绘图要求:①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②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通过图文转换,帮助学生降低了空间思维的难度,使学生在脑海中建构了它们在地球上的空间位置,实现了“以图释文”和“以文释图”的教学目的。

  第三,教师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在地表不均匀的状况下,大气环流会发生什么变化?原本呈现带状分布的气压中心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气压带和风带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要回答老师的提问,就需要将其变化落实在图表中,在图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学生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物理特性和热力环流原理,找出“海陆分布图”和“一月、七月海陆热力差异图”来对比分析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的热力差异状况,并概括其变化和影响。通过“提出问题、依托图表、找出差异、分析图表和叙述结论”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的空间模型,为空间想象提供了抽象思维支撑,对更好地理解气压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空间创造能力奠定了扎实的空间基础。

  第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模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空间模型进行进一步加工,创造出新的空间模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象:沿东经110度由北至南低层大气环流形势是怎样的?学生在“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图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判断出东经110度经线所经过的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洲(亚洲)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名称、风向、成因,在脑海中建立新的“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空间模型。教师再要求学生想象:当太阳直射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空间模型又是怎样的?学生通过想象创造教学过程,在脑海中想象创造出新的空间模型,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综上所述,要培养未来合格的公民,教师就必须深刻认识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使课堂教学能够以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59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地理学科网

    2014年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山东临沂地理【学科网】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4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

  •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一、 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修养包含两种基本含义: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

  •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高一化学教学反思一、认真处理好初中高中课程的衔接。高一化学是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

  •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优秀教师推荐材料(范文)优秀教师申报材料优秀教师推荐材料(范文)(2010-04-2107:30:40)转载标签:教育陈**,男,汉族,现年30岁,大专文化,中共预备党员。在从...

  • 共筑中国梦征文

    我的中国梦征文《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中国梦,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昨天梦,古国文明,闪耀东方;今天梦,走向小康,和谐社会;明天梦...

  • 党员寄语

    党员寄语大全篇一:寄语党员寄语党员------在学生党员转正大会上的讲话今天是14名预备党员的转正会,也是一次全体党员互相学习,反思自我,洗礼灵魂,激发斗志,活跃青春的会议。...

  • 歇后语的故事

    歇后语里的故事歇后语里的故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miǎn)阳...

  • 公主童话故事

    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有点长。今天来讲第一部分。(一)白雪公主的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就死了。她的爸爸给她找了一位后妈。白雪公主叫她阿姨...

  • 书信范文

    书信格式范文书信格式范文(1)称呼:写一封信时,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有话要说。(2)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写的时候要空两格...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胡网苏教版的对空间观念的知识安排跨度较大。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