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申论热点 正文 本文移动端: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

2017-05-09 06:35:5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7申论热点必看范文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年轻人创业需要梦想驱动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和创业紧密相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众多创业团队脱颖而出,其中年轻创业者正在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年轻、学历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他们喷薄而出的创新力,帮助中国进入了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年代,也使得中国的创业精神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然而,每一个成功故事背后更多的是失败,要想在众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年轻创业者们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创业路上急功近利;创新型、技术型项目少;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项目、资金、人脉、经验都是问题……如何才能不被这些困难束缚住创业的拳脚?只有怀揣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在创业的路上笑到最后。

梦想是年轻创业者们仰望星空时耀眼的启明星。无可厚非,创业的动机大多数是源自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但是大部分年轻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创业当成了投机,过分追求赚钱,这种肤浅的创业是不会成功的。年轻创业者们可以从赚钱开始,但应该坚持为梦想创业,在解决用户需求和创造社会价值这条路上不断自我追问、探寻和创新,才能走向成功之路。例如,社会创业家们创业的第一动机更多是想实现“改变世界或改变社会”的目的,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可持续增长的路径,兼顾效率与公平,既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创造了社会效益。所以,年轻人在创业路上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梦想是年轻创业者们脚踏实地时美丽的伊甸园。光有创业的梦想,不去努力实践和拼搏,那也只是画饼充饥。年轻创业者们应该拒绝跟风、抄袭,脚踏实地,积极以个人创新和大众创新相结合,充分挖掘创新力,共同构思、开发和推广新模式、新产品与新项目,成为站立在创业大潮潮头的弄潮儿。“一八九八咖啡馆”和“比逗咖啡馆”就是年轻人积极创新创业成功的典范,他们通过股权众筹方式解决资 1

金、人才尴尬,充分调研市场,科学选址,合理宣传,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增强股东交流,激发创新潜力,将主题定位为创业交流,不断获得资源和管理指导,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一句话,只有积极创新,努力奋斗,年轻人才能找到自己创业梦想的伊甸园。

年轻的习大大在农村住过窑洞、干过农活,年轻的奥巴马曾为多种族背景酗酒抽烟,年轻的爱因斯坦为工作发过愁,年轻的马云经历了三次高考才上大学,不论他们年轻时怎样迷茫、困顿、坎坷,他们凭借着各自对梦想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成就了自己不可复制的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年轻人创业面临的原创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客观问题必将得到妥善解决,年轻创业者们必须坚持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价值,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这个词一下子火了起来。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汽车、意大利的手工皮具……这些代表着工匠精神的产品近年来备受国人追捧,鞭策“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实,工匠精神不只限于制造业,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都少不了这种精神。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最可宝贵的品质,它就像璀璨的明珠,为日复一日的朴实工作增添荣光与价值。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李克强寄语四川雅安芦山学子:“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这一切都显示着这个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工匠精神,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肤浅和粗糙。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 2

的技术追求,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就像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专注寿司近60载,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成为业界传奇。客人在小野家品尝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厨师孜孜不倦、力臻完美的精神。工匠精神,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德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德国工业产品之所以受到全世界欢迎,离不开这种专一投入的工匠精神。在这些行业内,技术工人从事的并不是机械重复劳动,而是通过改善工艺使产品不断升华。其背后,则是从业者对生产研发规律的遵循、对创新的向往、对消费者的尊重。

工匠精神,是从容独立、踏实坚守。“欲速则不达”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惜力,不怕费事。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培育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国家的行动,更是时代的呼唤。培育”工匠精神“重在弘扬精神,这绝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踏实坚守的品格,从而提供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准服务。(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古语有云:“内外兼修,方得风清器正”,言外之意就是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内外兼修。当前我国的中国制造水平不高、产品低端、质量较差。无论是德国车冲击国产车市场,还是日本小商品引发国人抢购,亦或是瑞士表抢占了国内市场,都使得当前中国制造步履维艰。 3

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内外兼修;要实现“中国智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必须内外合力。

发展制造业要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制造业发展困境莫过于企业品牌建设问题。当下企业品牌建设问题颇多。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重点培育地方企业让地方品牌缺乏竞争力,这让品牌建设困难重重;品牌形象较低、存在质低价廉现象、国外品牌打压严重、国内同行竞价血拼、产品竞争非常残酷,这让品牌建设陷入困境;企业品牌意识低下、单纯依靠规模效应、存在同质化竞争、盲目抄袭模仿严重、缺乏品牌运作人才、品牌管理过于简单,这更让品牌建设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应该从打造优势品牌、淘汰落后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开始。

发展制造业要强化企业精神。具体来说,强化企业精神需要“精字当头、专字为本、聚字为要”.首先,“精”字当头即重视产品质量、追求工艺极致、追求精益求精、鼓励技术提升、增加设备投入、注重自主研发、提高客户满意率;其次,“专”字为本即术业有专攻;再次,“聚”字为要即成立研发中心、引进高校人才。由此可见,强化企业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精神努力为之。

发展制造业要提倡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不止一次地说过:“当下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在于工匠精神”,对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乱象简单言之即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因为工匠精神缺失所以不重产品工艺、不求产品品质、无视产品口碑、忽略用户需求、割裂市场反馈……也正是因为这些难题让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故而要提高制造业水平、实现产业转型、摘掉“中国制造”的山寨帽子,必须从“工匠精神”开始。

有鉴于此,发展中国制造必须扎扎实实干、步步为营干、循序渐进干。只有注重品牌建设、强化企业精神、倡导工匠精神、注重国际合作才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制造”实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全新景象。才能让“中国制造”“今胜于昨,明复胜于今”,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目标。(完) 4

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需错配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内因看主要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即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有效供给不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生产端入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和新经济增长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社会总供给结构优化,而社会总供给结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基础。因此,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现阶段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

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大力化解过剩产能。近些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大力支持,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新常态下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够快,特别是还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仅抑制产业自身的发展升级,还占用大量资源,导致新兴产业和新供给的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化解过剩产能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针对产能过剩现状,一方面应通过淘汰落后、技术改造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供给质量,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推进产业整合,节约成本及资源,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优势产业和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一般而言,产业升级包括产业间升级,即不同产业的替代过程;也包括产业内升级,即同一产业的进步过程。二者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实践证明,正是一大批引领性、颠覆性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的涌现,有力推动了新经济成长和传统产业升级。而且产业形态越高端,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越复杂,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以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 5

篇二: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五大发展理念

四川中公教育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五大发展理念

总论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规划建议三个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指导“十三五”期间中国发展的新的“思想灵魂”。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也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

这些新理念,不仅充分反应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要求,而且具体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义,正如“创新”、“协调”之于经济规律,“绿色”之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之于社会规律。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中,有两大内涵在过去是从来没有提过的,即“绿色”和“共享”。绿色是把环境的问题放进去了,共享则把新经济的东西纳入其中,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基调既立足于过去,又为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公报原文】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解读】

四川中公教育

全会公报中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实现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换,从而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全会对“创新”的强调,凸显了“创新”的牵引作用,“创新”也将贯穿“十三五”整个时期和各个领域。

中国现在面临经济转型的划时代转折点,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转型过程中所面对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是极为特殊,没有现成的转型经验可以参照和仿效,完全需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摸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说明未来的创新不是简单的科技创新,而是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全面创新。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

[对策思路]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引导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创造新供给,释放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发展新动力。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形成若干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区,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以提高生产率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和经济增长点。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努力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创新深度融入经济发展之中。

四川中公教育

实现创新发展,根本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矫正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

二、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公报原文】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解读】

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协调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要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各个时期一些重大关系的研究。公报明确提出了需要处理的一些重大关系,重点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等。其实协调发展的内涵还有很多,如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

[对策措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又是中国当下薄弱的一环。这次公报中提出了“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必须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未

四川中公教育

来的公共财政应向农村、向贫困地区更多倾斜,公共资源的配置要更多向基层倾斜。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今后将更注重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公报中所说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通过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当前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宽的范围内优化配置的举措。

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

【公报原文】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解读】

最近一段时间,生态文明领域的文件紧密出台,但生态文明不可能一天建成,必须脚踏实地。公报中绿色发展的内容,是全面落实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表述上保持了“十一五”“十二五”以来的一贯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虽然这些表述耳熟能详,看似不新,实际上反映了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决心。内容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渐进性,把握了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非常务实。

这次首次把美丽中国写入,实际上为国家经济增长发展的模式和理念定了主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补上生态环保短板,是未来五年中国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创新发展中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协调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可承载”,开发发展中的“积极参与应对全球

四川中公教育

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内容,实际上都是绿色发展的外延,真正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对策措施]

环境质量众所关注。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中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还是绿色发展部分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新提法、新表达都让人眼前一亮。“十三五”期间环境状况将面临转折,这对于处在快速发展转型中的我国将是巨大的挑战。

以绿色发展为途径,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公报给出了许多有效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等。

四、坚持开放发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

【公报原文】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解读】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当中的比重和份额越来越大,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整个国际规则和秩序的制定和重构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参与性和主导性,比如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未来自贸区开放战略。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国家都在去全球化,甚至逆全球化,而中国经济更多的融入世界经济,通过开放来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对外开放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对外开放迈向更高层次。

篇三:2016申论热点问题总结(自己整理)

重磅预测:2016国考申论十大热点

政治领域:1.法治思维,依法治国;2.政府职能转变;3.公共政策与理性思考。

经济领域:1.创新、创业、新业态发展;2.中国制造,走出去战略;3. 城镇化,三农问题。

文化领域:1.传统文化;2.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3.文化输出与引进;4.公共文化;5.街头文化等新产业、新特色。

社会领域:1.教育改革、公平;2.民生建设、保障;3.城市发展、定位;4.国民公共意识。生态领域:1.生态环境建设;2.生态文明建设。

别离开,还有更好的料呢!下面是记者根据张红军老师预测的2016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整理的一份新闻热点材料,还不赶快收藏!

热点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新闻背景: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相关论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习近平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双创”的人越多,社会就越有活力,也能带动更多就业。——李克强

热点二:大众哄抢行为与心态

新闻背景:

2015年8月24日,在焦桐高速泌阳县春水镇段,一辆大货车发生倾翻,20吨苹果散落在地,很快当地村民一拨一拨地赶到现场,然而这些村民并不是帮忙救援的,而是来哄抢苹果的。“中国式哄抢”已经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仅媒体报道的哄抢事件就达30多起。

相关论述:

新华日报(作者 禾刀):“中国式哄抢”不仅是社会文明素质问题,更是一个法治问题。如果法律能够始终在场,始终发出刚正不阿的声音,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必定能沐浴到法治文明的清新之风。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越是哄抢现象频发之地,越应反思乃至严肃追究执法部门责任。

热点三: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新闻背景:

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获得。她也成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诺奖委员会对她的颁奖词里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相关论述:

中公教育(作者 张红军):屠呦呦的获奖引发国内各界对医学和科研等领域的全方位反思。首先引人好奇的是,屠呦呦所代表的中国青蒿素相关研究工作完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诺奖评选委员会为何颁此“复古”之奖?其次,舆论中更强烈的热议,可由人民网的旧文标题来表达:《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第三,“中医粉”和“中医黑”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

的程度。第四,围绕屠呦呦的争议,指向了如何评价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热点四:证明你妈是你妈

新闻背景:

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2015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痛斥 “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曝光各种奇葩证明的热潮。相关论述:

海外网(作者 陈央):简政放权早已提上日程,要确保简政放权的效果能体现民之所需,就要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推进简政放权,让行政审批权力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方便市场主体的活动。所以说,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就是一场责任与公心的“自我救赎”。

热点五:旅游消费问题

新闻背景:

2015年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烧烤用餐时,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天价石斛、天价螃蟹??各种天价旅游消费品随之曝光。

相关论述:

海外网(作者 王书央):这次“天价虾”事件也是面“示丑镜”,照出了旅游城市对市场的监管问题 。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中国旅游市场粗放化的特点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热点六:汽车社会堵路又堵心

新闻背景:

2015年10月7日,北京各条高速公路交通量达到125.49万辆车,比前一日增长约2.63%,比去年同期增长约8.84%。来自相关部门的航拍照片也极其震撼地告诉人们,高速公路被堵成停车场有多恐怖。

相关论述:

新京报(作者 老于):长假堵车,这个局怎么解?我的看法就是,真正依法办事,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各级政府划清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利益边界,理顺道通,之后的事情,爱咋地咋地,谁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热点七:景区被责令全面整改

新闻背景:

国家旅游局2015年10月9日通报取消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丽江古城景区、西溪湿地旅游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明十三陵景区等6家5A级景区也没能逃过,被严重警告并限期整改。

相关论述:

证券时报(作者 刘鹏):从全国景区管理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说,国家旅游局等取消山海关景区5A级景区资,其至少有三层意义:一是预示着对景区与旅游发展管理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与落实。二是解决了景区资质“只上不下”的问题。三是起到了警醒其它更多景区的作用,有利于其它景区加强改革与自我完善,促进整体景区与旅游发展进步。热点八:大众造假门

新闻背景:

2015年10月12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环保部对大众柴油车废气作假问题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大众汽车废气造假柴油车型尚未在中国生产,但进口销售搭载在美涉案同款发动机车辆为1900余辆。

相关论述:

南方日报(作者 郭小戈)为什么车企频频对尾气排放进行“造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利润”,尤其是在排放标准越发严苛的大背景下,寻找“捷径”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从整体上来说,要杜绝造假,就要强化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成本。”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最近几年不断强化了监管与处罚力度,包括推出了一系列政策。

热点九:最牛辞职信

新闻背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一封只有10个字的辞职信让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顾少强走红网络。

相关论述:

人民网(作者 许斌):这样一种心态,其实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现在,无论是否出于炒作,它真实体现在了这位教师的行为中。许许多多人不可能如这位教师一般下定决心,就毅然决然,但看着别人洒脱,他们也高兴。或者,在他们的梦中,也是能那样洒脱的。梦里的洒脱也是洒脱,梦里的淳朴快乐一样是快乐,真实地荡漾在我们的心胸间。

热点十:偶像经济如何进化

新闻背景:

在2015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鹿晗、吴亦凡、TFboys等9名"小鲜肉"首次成功上榜。从Beyond到TFboys,伴随偶像诞生的粉丝经济也不仅是娱乐产业的专有名词。它早已脱离娱乐产业范畴,被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相关论述:

吴晓波:互联网不仅改变了粉丝经济的平台构造,让偶像与粉丝的联系更加紧密,还让粉丝经济以一种区别于以往的形式占据时代主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利用粉丝实现变现。中国的娱乐经济已经由一个大众消费、大众品牌和大众偶像时代进入到了一个小众消费、小众品牌和小众偶像的新偶像经济时代。

还没完呢!除了以上的热点,张红军老师还提醒大家,微信发红包、微信朋友圈、各类打车软件、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淡化、TPP、习近平访美引起中国热、中国风、中国品牌等这些话题也不能忽视哦!

【热点材料】

背景1:“一小时收入18842元,在线辅导教师收入超网红?”最近,这则新闻火遍网络,引发争议。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天价教师”王羽,对方表示,网上公布的时薪其实低了,现在自己最高时薪为25000元,“这个月的收入为二十多万元”。

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对“在线教育”有涉及,主要是推广优秀教师的课。有的是视频录播,即一个课件直接售价,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另一种形式是视频直播,就是文中所说的“在线辅导(教育)”。

有家在线教育平台,全国有五十多家运营中心,平台上有位杭州的英语口语老师,上课很火,粉丝很多。她在线下的课程,每小时收费在1000元以上;线上一年100余节课收费3000多元,有200多人来买,每周上2小时课,一年收入轻松超过60万。

前段时间,这家教育平台的北京总部有个老师讲考研英语,先上了一节免费体验课,报名11000多人,8000多人到课,当晚课后,有1000多人买下他的视频录播课程,单价99元。这么一算,当晚他就赚了10万多元。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明确对媒体表示,在职中小学老师不能从事收费的在线辅导。这位负责人说,南京市教育局曾出台《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虽然在线辅导是新生事物没被列入其中,但这属于 “在校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兼职从事学

科类教学、文化补习并从中获取报酬”一类,所以是被禁止的。

背景2:2015年下半年,全国多地中小学校因为雾霾停课,南昌也是其中之一。这给在线教育机构带来了用户量的大幅增长。据统计,2015年12月8日该机构新增注册用户量是前一日的三倍,仅12月8日一天,北京地区使用一起作业学习的学生人数超过16万名,近3000位老师在平台上布置了作业;作业盒子也透露,12月7日-9日,作业盒子旗下的两款App日均做题量、下载量、活跃度均创新高。学而思网校宣布推出72小时免费学习计划后,截至已统计到的48小时的数据,北京地区有两万多学生通过学而思网校在线学习。互联网+教育,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趋势。

背景3: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让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是重点也是难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于我国很多欠发达地区是适用的。路修好了,交通便利,各类人员、资源、财富才能高效地流动,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当“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次的时候,这条“路”不能仅仅理解为沥青、水泥等实体的路,而且应该包括互联网这条虚拟的路。一虚一实,相得益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同样,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让该地区教育事业尽早驶上“快车道”。如果分析一下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一是缺钱,二是缺好老师。缺钱导致了“硬件”建设滞后,校舍年久失修、桌椅破旧、学习用品缺乏等等;缺好老师更是让大山里的孩子难以得到优质教育,难以走出大山。

【深度解读】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是形式是重要创新与突破,然后,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当然,这也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当然,在线教育的发展,还是要考虑一下教育内容的问题,尤其是要考虑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窠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避免新瓶装旧酒。

再者,不管是从宏观教育还是微观个人,“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种种利好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开放教育生态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在海量信息和知识前,学习者学习能力面临巨大挑战等等。

所以,就笔者看来,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能找到教育本质和互联网特质的平衡点,可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是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然后也要考虑到主管部门在这个环节中的作用,要发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主体作用,并且学校教育要敢于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变。今年,江西华公新增30天超长网络课程,本人主讲其中的申论科目,体会很深刻。

【命题延伸】

教育问题是个老问题,但是结合本人梳理的材料,这个还是可以结合当下热点来进一步进行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劳动者普遍存在着“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过去我们常说,“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鼓励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山村、融入城市,事实上这种导向是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人口的减少就是扶贫工作最显著的成效。因此,传统意义上认为“教育好一个贫困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就贫困山区而言,教育扶贫工程是一项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民生工程。

通过教育扶贫,不仅要为广大贫困地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要带给这些山里孩子崭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熏陶。有了更多的见识和渴望,或许更能让他们憧憬未来人生的幸福与向往以后道路的美好。让他们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知识的美好,就能给他们延续一个梦想和播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就是我们在逐渐消灭贫困的过程。尽管这样的过程会很漫长,而且艰辛,但是因为有了希望,我们才会有和贫困不断对抗的动力和支撑。这,就是教育扶贫的治本功能。

怎么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这恐怕光靠市场的在线教育机构只能起到活跃的作用。要规模化以及进一步的规范化,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把最好的教案、最好的试卷、最好的练习题、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免费提供给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让所有师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让养老政策回归社会学视角

7日,一则“上海新规:子女拒不回家看看或影响当事人信用”的消息备受外界关注。其中提到,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新版《上海市老年****益保障条例》,明确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分开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等有权督促;对拒不探望的子女,老人可以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相关信息将会归入信用平台,对其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此说法一出,即在网络上引发争议,有网友甚至质疑,虽然这样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用法律强制来管人情,有失妥当。

就官方公告的《条例》来看,前述消息对“新规”的描述并不十分准确。仔细比对全文可以发现,《条例》仅规定相关机构可以“建议”“督促”家庭成员探望老人,并无将不探望老人者纳入社会征信系统的强制性规定。而从后续相关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后半句的说法其实来自上海法制办负责人对如何保障《条例》实施的回应,即除了道德教化之外,还有诉讼和信用记录两种措施。尽管如此,这并未排除现实中于《条例》规定之外实现这种设想的可能,因为这位负责人提到,北京、江苏等地已有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的司法判例,而《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当事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相关信息会归入信用平台。

从逻辑起点上说,把子女拒不履行探望责任同个人信用联系起来的设想,依据是2013年修订实施的《老年****益保障法》中新增的“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虽然近两年的确有法院据此判令子女定期探望,但在现实操作中,该条款一直备受争议。除了如何定义“经常”这样的操作层面的难题外,质疑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理由是:探望权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需求,而法律调整的只是个人的外在行为,纵然子女出于法律约束,形式上定期去探望老人,但如果口不应心、言不由衷,最终并无法给老人带来真切的关怀和慰藉。在这种前提下,哪怕将来再引入社会征信系统做进一步约束,其实际效果同样不容乐观。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现代国家和社


申论热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69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申论热点
相关文章
  • 申论热点三则

    申论热点三则申论热点三则申论热点三则(一)法治腐败背景链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以深化改革...

  • 2016年申论热点

    2016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汇总(6 9)2016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汇总(6 9)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背景链接】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

  • 申论热点三则

    申论热点三则申论热点三则申论热点三则(一)法治腐败背景链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以深化改革...

  • 2016浙江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6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2月第2期申论热点话题汇总我要看浙江省考申论范文

  • 2016湖北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6年4 23公务员考试湖北申论真题与解析注意事项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 申论热点三则

    2016申论热点问题总结(自己整理)重磅预测:2016国考申论十大热点政治领域:1 法治思维,依法治国;2 政府职能转变;3 公共政策与理性思考。经济领域:1 创新、创业、新业态发...

  • 2017年山西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6山西公务员申论如何备考才能不走弯路2016山西公务员申论如何备考才能不走弯路通过最新山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

  • 2017年江西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7年江西公务员申论热点_媒体融合发展2017年江西公务员申论热点:媒体融合发展从组建中央厨房到打造网上通讯社,从建立融媒体编辑部到成立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近年来,中央媒体...

  • 2017年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A卷)以下材料及作答要求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由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搜集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3 ...

  • 2017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7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7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