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申论总结 正文 本文移动端:申论总结

申论总结

2017-05-03 05:46:1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

大师兄申论总结精华帖

2011年浙考,我以申论71、行测76,总分147的分数进入某地区公务员面试,岗位第一,领先第二名7分作用。

作为一名普通的考生,我经历了从菜鸟到“高手”的过程,对于申论我走过很多弯路,看了很多申论培训机构的教材,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后来我在某位高人的指点下,抛开教材,走上了自己总结学习的申论道路。虽然现在上岸了,但我不想浪费自己辛辛苦苦总结的东西。发到这里,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有错误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如果觉得有用,就帮忙多顶顶贴。

我关于申论的定义:

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构架是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解决问题的意义是什么。它的重心是解决问题,所以我对它的定义是提出解决方法的“调查报告”,你为某一个工作任务(申论的主题)外出进行调研,收集了若干信息——有关XX事件的若干案例、政府的政策、媒体新闻报道、专家的言论、村民的要求(就是申论的材料)。它们是杂乱无章的,没有固定逻辑顺序的。作为调查人员,你的任务就是化繁为简,把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加以高度概括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然后提交给领导(这也是机关日常工作的程序)。

好的策论文就是领导批复“同意XX意见,各部门照此办理”,既然要照此办理,那么就要求你的对策具有具体可行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行”,但对机关部门来说是“法无明文许可不可为”,不然就是越位、错位!所以策论文要讲清楚,谁去做、具体怎么做都要考虑,不然谁来“照此办理”?举一个例子,有考生写:加大对诈捐行为的惩处力度。那么这个对策就不具有可行性,如何"照此办理"?如果这样写呢:公安机关和通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联手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对涉嫌诈捐的行为要深入调查取证,对于以诈捐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要按《刑法》以“诈骗罪”和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通知精神,追求当事人法律责任。(作为一名考生你可能不懂这么多,但这是策论文需要思考的方向,而有关的对策政府早已出台,并非要求你无中生有,你只需要去了解,所以多看政府“关于落实XX工作的意见”的文件,里面的对策就非常具体可行)

当然,对策还要有针对性,不能顾左右而言他,这点很基础。同时对策要有合理性(这点比较有深度),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的国情(政府财政能力、干部队伍能力等),另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的民情(是否能落实到群众中去,我在基层呆过2年,一项政策如果群众不接受,那么“群众没温度、干部赶进度、工作没深度”,最后可能不了了之)

———————————————————————————————————————

政论文主要写:1、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2、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行性等方面、3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4分析问题的解决方向、5从其他角度谈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的认识。

政论文不提具体的对策,它更像你根据领导的要求拟的发言稿,所以要“以论为主、以理服人”,体现逻辑严密性、辩证思维以及政治思维,好的政论文就是领导直接采用,然后在讲台上一通演讲,说服了听众、博得了一片掌声。所以政论文要求“由此及彼、逻辑严密”,要把道理说清楚,不然听众听不懂!比如: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这一句就有跳跃性,听众不容易听懂,如果这样改:调整收入分配,确保劳有所得、干有所值,能够有效激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说理性和逻辑严密性一下就上来了,让听众听的舒服、听的顺畅、听的引起共鸣,最终把你的想法灌输到听众的脑子里,这是发言稿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政论文要考虑的方向。

———————————————————————————————————————

用辩证思维看待申论的作答要求:

当前,申论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观点得到较多人的认可,师兄也同意这一观点。师兄觉得“镣铐”和“舞蹈”是一对辩证的关系。

“镣铐”是申论写作的条件,申论的性质决定了申论写作是半官样文章,看待问题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对策要符合政府的职能,文字用语要精简、规范,并要要有一定的政治性术语。

“跳舞”是申论写作的目的,文章无好坏,只有特色之分,如何在申论写作之中跳好舞、表现出特色,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展示出考生的个性和水平。

“镣铐”和“跳舞”有其对立性:“镣铐”是一种束缚,要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是中庸之道;“跳舞”是一种解脱,要求展现个性,展现水平,要做到与众不同,有一定的新意。“镣铐”和“跳舞”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重点,这是它们的对立性。

“镣铐”和“跳舞”有其统一性:一方面“镣铐”是申论的属性要求,是“跳舞”的条件,是“跳舞”的舞台,不注重“镣铐“这一申论前提条件和硬性要求,申论写作时只顾个性发挥,那么“跳舞”就会失去章法并跌落舞台,跌落舞台摔不死你也至少把你淘汰出局了。另一方面,“跳舞”是申论的目的,“镣铐”是“跳舞”的道具,用好这一道具,跳出水平、跳出风采和个性。写申论,不能没有“舞蹈”的“镣铐”,也不能没有没有“镣铐”的“舞蹈”,这是它们的统一性。

那么,如何掌握好“镣铐”和“跳舞”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一方面不能丢下“镣铐”——不遵循申论的官样本性自由发挥、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过于批评政府;另一方面又不能带上太大的“镣铐”——生搬硬套万能八条、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内容。所以,“镣铐”是必须戴的,但是要戴的合适、戴的恰好,“舞蹈”也是必须跳的,动作幅度不用太大,却又能显出风采。

所以万能八条是有用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有用的,官方文件也是有用的,人民日报也是有用的,这是申论的“镣铐”,这是申论写作的共性,这点不能否认。

但是,每个人“跳舞”的节奏和动作又是有所区别的,不要一味的听从某个培训机构的作答方法,也不要盲目相信某些申论高手的高分技巧,他们的“镣铐”你可以借鉴,但最终要批判学习、扬弃吸收,形成自己的申论思维,编排出自己的“舞蹈”,这是申论写作的个性,同样要重视。

注:师兄的这个观点,也希望各位学友批判学习、扬弃吸收!——————————————————————————————————————— 我对申论高、大、全、实、精、深、震的认识

立意要高,主题要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升华主题、高屋建瓴。但要紧密切合材料,一切从材料出发,不能盲目拔高,空喊口号

站在大局的角度,宏观看待问题,着眼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政治高度,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能够看到问题的深层影响

政治素养包括:

政治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政治立场: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

政治敏锐性:具有敏锐的发散和联系思维,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领略政策的重要性和内在意义。

政治鉴别力:能够鉴别政治悖论

大题大作:

材料的主题是谈宏观问题的,要宏观把握问题,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问题。如“黄河精神”,应去谈论黄河精神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向。不应通篇谈论如何治理黄河。

小题大作:

材料的主题谈的较多是微观上的内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可以一定程度升华主题的,如:2011浙江省考材料反映了“住房难、养老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每段材料反映的都是具体的、微观的问题,但是可以升华为 :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解放消费能力)

注意:不能脱离材料盲目追求“大作”,应紧密结合材料

内容要全面,不能有遗漏(概括、分析题采用采分点打分,关键信息点尽量都要把我,宁可多、不可漏,当然师兄不建议无中生有)

思维要全面辩证:

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师兄在基础申论的理论支撑中反复强调这点

原因分析的全面:要想到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文化的原因,也要想到内因、外因 看待问题的全面: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不偏不倚

(师兄举例:网络双刃剑、民生问题)

论证的全面:既要从正面论证,又要从反面论证,做到正反对比,最终要合二为一、引出论点。

从材料中来:

申论写作要内容充实,实实在在写文章,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从文章主题,到文章内容、框架,均要源于材料,论点关键词源于材料,利益角度依材料而定 。材料是“根”。 到生活中去:

拓展延伸主题,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论据,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根据日常积累的理论观点和专题素材,充实申论的血肉。生活是“叶”

语言表述上:语言要准确精炼,废话不能过多,表述问题要精简有力,不能啰嗦。避免大篇使用拗口的长句,多用短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每个句子都不长,最长不过20字。)

语言通顺性上:语言要通顺,朗读时要顺口,没有歧义。阅卷老师多长期浸淫文章,对此要求非常高。

看待问题有深度:能够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影响,能够领略国家政策的深远意义。

理论要有深度:能够吃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能做到联系到具体问题。

文章内容要有气势:能够站在宏观角度看待问题,指点江山,意气飞扬。

文章结构要有气势:能够熟练运用排比、类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对仗工整。首尾呼应法。

——————————————————————————————————————— 申论考查的思维

辩证思维:

全面看待(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

具体看待(实事求是的看,联系具体的材料和题目要求)

发展看待(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有长远眼光,相信问题是能解决的,前途是光明的) 历史看待(立足当前,回顾历史,放眼长远,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联系看待(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如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系统看待(运用系统论看待为题,材料、问题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是相互割离的)

归纳->发散的思维:

申论材料是出卷老师归纳到发散的过程:出卷老师将生活经验、国家政策、专家言论、国际新闻、事实案例归纳起来,选取一定的角度和主题,发散成材料。

申论作答是考生归纳到发散的过程:考生讲材料反映的问题、原因、对策归纳概括起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发散成作答——概括、分析、对策、看法

申论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

概括题中的内容是材料的归纳概括,不能有所漏缺,也不能无中生有

分析问题要用系统、发展、历史、具体、联系的辩证思维,不能形而上学,犯经验主义错误

提出对策要有对针对性,根据材料的具体问题具体运用,不能盲目套用“万能八条”

论证部分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思路清晰,论证到位

注:同一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写文章的侧重点和内容就不同。 专题储备中,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辩证思维也是回答“理性看待”类题目的根本方法。

怎么回答“理性看待”的题目?——辩证法!

所谓理性看待,属于看法题,一般观点在材料中已经有了,要考生提取概括,但主观的成分也比较大。 看法题,比较考验考生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我认为要答好看法题,要学会辩证法。

辩证法提倡全面、具体、联系、系统、历史、发展的看待事物。

全面看待: 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要掌握“两分法”看待事物,功过、是非、好坏、得失都要两面看待,不能绝对化,不能一棒子打死。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取得的成绩,看到事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负面影响。

比如人肉收索:一方面是人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表现,也是当前制度的一种补充,为反腐、救援提供一线线索,这是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网络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污蔑、诽谤他们提供平台,甚至一些敏感事件还会引起网民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浮躁情绪和社会影响,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也遭到侵害和威胁。(大师兄科优儿科优儿一零二四零二五三四六)所以对待人肉搜索,一方面要支持和引导,发挥其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规范和监督,避免其不利面。

具体看待:一个东西好不好、一条政策好不好,要看它合不合适,是否符合当前的国情、省情、民情!就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看待事物、评价事物,要结合具体的实情谈,不能搞经验主义。

举例:比如苏联搞城市扩散农村的战略就不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因为中国当时的国情是敌方优势兵力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敌对势力相对薄弱,而农民的革命意愿也相对强烈(一穷二白,穷则思变)、思想工作也相对好做(当时农民文盲半文盲居多,意识形态基本是空白的,很容易灌输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所以我党决定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战略思想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的,是经历了夺取城市战略失败的惨痛后,党的核心领导团体做了深入的反思后提出的!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什么?因为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实事求是的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也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就是具体看待!

PS: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国情、省情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具体看待的同时,也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的政策要有前瞻性,这就是要发展看待。请看后文!

联系、系统看待: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世界是一个系统,所以看待事物要掌握其内在联系性,避免片面看待。

举例:十二五规划有一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大战略任务: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

篇二:大师兄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

大师兄申论总结精华帖

2011年浙考,我以申论71、行测76,总分147的分数进入某地区公务员面试,岗位第一,领先第二名7分作用。

作为一名普通的考生,我经历了从菜鸟到“高手”的过程,对于申论我走过很多弯路,看了很多申论培训机构的教材,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后来我在某位高人的指点下,抛开教材,走上了自己总结学习的申论道路。虽然现在上岸了,但我不想浪费自己辛辛苦苦总结的东西。发到这里,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有错误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如果觉得有用,就帮忙多顶顶贴。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一个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大家好好学习吧!最后,祝大家早日上岸。

我关于申论的定义:

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构架是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解决问题的意义是什么。它的重心是解决问题,所以我对它的定义是提出解决方法的“调查报告”,你为某一个工作任务(申论的主题)外出进行调研,收集了若干信息——有关XX事件的若干案例、政府的政策、媒体新闻报道、专家的言论、村民的要求(就是申论的材料)。它们是杂乱无章的,没有固定逻辑顺序的。作为调查人员,你的任务就是化繁为简,把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加以高度概括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然后提交给领导(这也是机关日常工作的程序)。

好的策论文就是领导批复“同意XX意见,各部门照此办理”,既然要照此办理,那么就要求你的对策具有具体可行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行”,但对机关部门来说是“法无明文许可不可为”,不然就是越位、错位!所以策论文要讲清楚,谁去做、具体怎么做都要考虑,不然谁来“照此办理”?举一个例子,有考生写:加大对诈捐行为的惩处力度。那么这个对策就不具有可行性,如何"照此办理"?如果这样写呢:公安机关和通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联手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对涉嫌诈捐的行为要深入调查取证,对于以诈捐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要按《刑法》以“诈骗罪”和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通知精神,追求当事人法律责任。(作为一名考生你可能不懂这么多,但这是策论文需要思考的方向,

而有关的对策政府早已出台,并非要求你无中生有,你只需要去了解,所以多看政府“关于落实XX工作的意见”的文件,里面的对策就非常具体可行)

当然,对策还要有针对性,不能顾左右而言他,这点很基础。同时对策要有合理性(这点比较有深度),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的国情(政府财政能力、干部队伍能力等),另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的民情(是否能落实到群众中去,我在基层呆过2年,一项政策如果群众不接受,那么“群众没温度、干部赶进度、工作没深度”,最后可能不了了之)

——————————————————————————————————————— 政论文主要写:1、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2、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行性等方面、3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4分析问题的解决方向、5从其他角度谈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的认识。

政论文不提具体的对策,它更像你根据领导的要求拟的发言稿,所以要“以论为主、以理服人”,体现逻辑严密性、辩证思维以及政治思维,好的政论文就是领导直接采用,然后在讲台上一通演讲,说服了听众、博得了一片掌声。所以政论文要求“由此及彼、逻辑严密”,要把道理说清楚,不然听众听不懂!比如: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这一句就有跳跃性,听众不容易听懂,如果这样改:调整收入分配,确保劳有所得、干有所值,能够有效激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说理性和逻辑严密性一下就上来了,让听众听的舒服、听的顺畅、听的引起共鸣,最终把你的想法灌输到听众的脑子里,这是发言稿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政论文要考虑的方向。

———————————————————————————————————————

用辩证思维看待申论的作答要求:

当前,申论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观点得到较多人的认可,师兄也同意这一观点。师兄觉得“镣铐”和“舞蹈”是一对辩证的关系。

“镣铐”是申论写作的条件,申论的性质决定了申论写作是半官样文章,看待问题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对策要符合政府的职能,文字用语要精简、规范,并要要有一定的政治性术语。

“跳舞”是申论写作的目的,文章无好坏,只有特色之分,如何在申论写作之中跳好舞、表现出特色,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展示出考生的个性和水平。

“镣铐”和“跳舞”有其对立性:“镣铐”是一种束缚,要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是中庸之道;“跳舞”是一种解脱,要求展现个性,展现水平,要做到与众不同,有一定的新意。“镣铐”和“跳舞”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重点,这是它们的对立性。

“镣铐”和“跳舞”有其统一性:一方面“镣铐”是申论的属性要求,是“跳舞”的条件,是“跳舞”的舞台,不注重“镣铐“这一申论前提条件和硬性要求,申论写作时只顾个性发挥,那么“跳舞”就会失去章法并跌落舞台,跌落舞台摔不死你也至少把你淘汰出局了。另一方面,“跳舞”是申论的目的,“镣铐”是“跳舞”的道具,用好这一道具,跳出水平、跳出风采和个性。写申论,不能没有“舞蹈”的“镣铐”,也不能没有没有“镣铐”的“舞蹈”,这是它们的统一性。

那么,如何掌握好“镣铐”和“跳舞”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一方面不能丢下“镣铐”——不遵循申论的官样本性自由发挥、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过于批评政府;另

一方面又不能带上太大的“镣铐”——生搬硬套万能八条、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内容。所以,“镣铐”是必须戴的,但是要戴的合适、戴的恰好,“舞蹈”也是必须跳的,动作幅度不用太大,却又能显出风采。

所以万能八条是有用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有用的,官方文件也是有用的,人民日报也是有用的,这是申论的“镣铐”,这是申论写作的共性,这点不能否认。

但是,每个人“跳舞”的节奏和动作又是有所区别的,不要一味的听从某个培训机构的作答方法,也不要盲目相信某些申论高手的高分技巧,他们的“镣铐”你可以借鉴,但最终要批判学习、扬弃吸收,形成自己的申论思维,编排出自己的“舞蹈”,这是申论写作的个性,同样要重视。

注:师兄的这个观点,也希望各位学友批判学习、扬弃吸收!——————————————————————————————————————— 我对申论高、大、全、实、精、深、震的认识

立意要高,主题要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升华主题、高屋建瓴。但要紧密切合材料,一切从材料出发,不能盲目拔高,空喊口号

站在大局的角度,宏观看待问题,着眼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政治高度,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能够看到问题的深层影响

政治素养包括:

政治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政治立场: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

政治敏锐性:具有敏锐的发散和联系思维,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领略政策的重要性和内在意义。

政治鉴别力:能够鉴别政治悖论

大题大作:

材料的主题是谈宏观问题的,要宏观把握问题,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问题。如“黄河精神”,应去谈论黄河精神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向。不应通篇谈论如何治理黄河。

小题大作:

材料的主题谈的较多是微观上的内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可以一定程度升华主题的,如:2011浙江省考材料反映了“住房难、养老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每段材料反映的都是具体的、微观的问题,但是可以升华为 :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解放消费能力)

注意:不能脱离材料盲目追求“大作”,应紧密结合材料

内容要全面,不能有遗漏(概括、分析题采用采分点打分,关键信息点尽量都要把我,宁可多、不可漏,当然师兄不建议无中生有)

思维要全面辩证:

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师兄在基础申论的理论支撑中反复强调这点

原因分析的全面:要想到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文化的原因,也要想到内因、外因 看待问题的全面: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不偏不倚

(师兄举例:网络双刃剑、民生问题)

论证的全面:既要从正面论证,又要从反面论证,做到正反对比,最终要合二为一、引出论点。

从材料中来:

申论写作要内容充实,实实在在写文章,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从文章主题,到文章内容、框架,均要源于材料,论点关键词源于材料,利益角度依材料而定 。材料是“根”。 到生活中去:

拓展延伸主题,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论据,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根据日常积累的理论观点和专题素材,充实申论的血肉。生活是“叶”

语言表述上:语言要准确精炼,废话不能过多,表述问题要精简有力,不能啰嗦。避免大篇使用拗口的长句,多用短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每个句子都不长,最长不过20字。)

语言通顺性上:语言要通顺,朗读时要顺口,没有歧义。阅卷老师多长期浸淫文章,对此要求非常高。

看待问题有深度:能够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影响,能够领略国家政策的深远意义。

理论要有深度:能够吃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能做到联系到具体问题。

文章内容要有气势:能够站在宏观角度看待问题,指点江山,意气飞扬。

文章结构要有气势:能够熟练运用排比、类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对仗工整。首尾呼应法。

——————————————————————————————————————— 申论考查的思维

辩证思维:

全面看待(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

具体看待(实事求是的看,联系具体的材料和题目要求)

发展看待(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有长远眼光,相信问题是能解决的,前途是光明的) 历史看待(立足当前,回顾历史,放眼长远,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联系看待(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如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系统看待(运用系统论看待为题,材料、问题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是相互割离的)

归纳->发散的思维:

申论材料是出卷老师归纳到发散的过程:出卷老师将生活经验、国家政策、专家言论、国际新闻、事实案例归纳起来,选取一定的角度和主题,发散成材料。

申论作答是考生归纳到发散的过程:考生讲材料反映的问题、原因、对策归纳概括起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发散成作答——概括、分析、对策、看法

申论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

概括题中的内容是材料的归纳概括,不能有所漏缺,也不能无中生有

分析问题要用系统、发展、历史、具体、联系的辩证思维,不能形而上学,犯经验主义错误

提出对策要有对针对性,根据材料的具体问题具体运用,不能盲目套用“万能八条”

论证部分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思路清晰,论证到位

注:同一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写文章的侧重点和内容就不同。 专题储备中,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辩证思维也是回答“理性看待”类题目的根本方法。

怎么回答“理性看待”的题目?——辩证法!

所谓理性看待,属于看法题,一般观点在材料中已经有了,要考生提取概括,但主观的成分也比较大。 看法题,比较考验考生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我认为要答好看法题,要学会辩证法。

辩证法提倡全面、具体、联系、系统、历史、发展的看待事物。

全面看待: 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要掌握“两分法”看待事物,功过、是非、好坏、得失都要两面看待,不能绝对化,不能一棒子打死。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取得的成绩,看到事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负面影响。

比如人肉收索:一方面是人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表现,也是当前制度的一种补充,为反腐、救援提供一线线索,这是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网络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污蔑、诽谤他们提供平台,甚至一些敏感事件还会引起网民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浮躁情绪和社会影响,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也遭到侵害和威胁。(大师兄科优儿科优儿一零二四零二五三四六)所以对待人肉搜索,一方面要支持和引导,发挥其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规范和监督,避免其不利面。

篇三:申论总结

申论

申论自己整理的一些感觉这几天封闭老师讲的重要的知识点。

1. 归纳概括题:大多5个要点,准确全面客观,宁滥勿缺,多采点,但是最多不超过7个要点。

2. 综合分析题:要点来源于材料,答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建议分段 启示型分析:对策

解释型分析:考理解,即对文中“。。。”一句的理解。

答题思路:提出观点:解释这句话(抓关键词)50-75字

分析论证观点:分析关键词的问题、原因、意义、危害 150-200 落实观点:提出对策 50-75 建议按此思路分三段作答 评论型分析:看法、观点。

是什么:概括评论对象(根据材料)亮明观点(辩证,观点/本质)为什么:正反两方面

怎么办:对策

3. 提出对策题:注意身份限定,依据材料作答。

如果题目要求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字数要求400字,那么问题100字,对策300字,作答重点是对策。

4. 贯彻执行题:需不需要按格式写看题干要求,没要求可不写

常规型:宣传类:发文事由+内容+呼吁

对策类:发文事由(现状分析)+对策

非常规型:思路: 好现象 问题 原因 影响 对策

5. 大作文:

标题优化:对称例、树立坚定信心 应对金融危机

比喻例、扬帆起航→扬??帆 起??航

引言名言警句/俗语/材料经典词汇

——总论点

分论点:200-300字,大约10句话

是什么(1-2)

为什么(6-7)

怎么办/回扣论点(2-3)

可采用思路:分论点本身

观点(引用名言或政策)

案例

分析(问题、原因、影响)

回扣

写作思路:意义型:开头 意义1 意义2意义3 结尾 对策型: 对策1 对策2 对策3

关系型:开头

分论点1:A与B关系/问题

分2:从A到B

分3:从B到A

结尾

或者分2

分3

分1A与B关系/对策

评论型:分论点1:意义1/对策1/问题+原因/意义/问+原因 分2:意义2/对策2/意义/意义or对策/意义 分3:意义3/对策3/意义/ 对策/ 对策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申论总结》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5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申论总结
相关文章
  • 申论总结

    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大师兄申论总结精华帖2011年浙考,我以申论71、行测76,总分147的分数进入某地区公务员面试,岗位第一,领先第二名7分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考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