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正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2017-04-25 06:55:5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试题及答案98分

篇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文件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中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 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 提出要深化财税改革和军队改革

要点延伸:

1、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原来政府更多强调管理,现在更强调治理这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文件里正式强调治理的核心价值。原来强调加强管理的能力,是讲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往往一说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就是加强政府的监管、管控,但现在强调是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按照学术界的讨论,治理的概念实际上包含共管、共治的含义。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来管理社会,是共管共治的概念,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合作,共管共治。”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3、中共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被普遍视为一种新的表述,是中国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的一个信号。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篇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试题及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10月15日至18日

B.10月18日至20日

C.10月20日至23日

D.10月23日至25日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 )

A.教育和预测作用

B.引领和规范作用

C.指引和教育作用

D.引领和强制作用

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行政府( ),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A.法律顾问制度

B.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责任追究制度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 )。

A.计划经济

B.竞争经济

C.法治经济

D.泡沫经济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 )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二月四日

B.十月二十日

C.九月二十日

D.九月三十日

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D.党的领导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司法公正

B.司法独立

C.建立法治政府

D.依宪治国

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A.依宪执政

B.依宪治国

C.建立法治政府

D.以人为本

1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 )。

A.民主

B.自由

C.公正

D.人权

1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 )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

D.司法公正

1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实现( )。

A.民主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民主立法、严格执法、透明司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透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3.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的关键是( )

A.提高立法质量

B.恪守以民为本.

C.立法为民理念

D.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14.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 )

A.实施

B.规范

C.教育

D.惩罚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1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A.科学执政

B.依宪执政

C.民主执政

D.公平执政

1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

A.依宪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宪治国

D.党的领导

1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公正法治

D.诚信友爱

1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以()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A.审判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2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A.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B.党对军队指导

C.拥军爱民

D.为人民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 )。

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B.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说是( )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 )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依宪治国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共同推进。

A.坚持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行事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 )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80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相关文章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试题及答案9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