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黄奕住 正文

黄奕住

2017-04-25 06:51:5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经济史名词解释

北四行:近代中国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在北方著名的私营银行的合称,为中华民国时期北方金融集团之一。盐业银行由河南省都督张镇芳于1915年创办于天津。金城银行由周作民与军阀倪嗣冲及其幕僚王郅隆等于1917年创办。中南银行由华侨商人黄奕住和上海报业资本家史量才等于1921年创办,聘胡笔江任总经理。前面的三行投资人主要是北洋军阀,其主要业务为承购北洋政府公债、库券和对政府机关放款,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华北的金融业务。大陆银行成立于1919年,总行设在天津,后于1942年迁至上海。为了巩固和扩张实力,四家银行共组“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并联合发行中南银行钞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它们又依附于国民党政权。1948年,四行储蓄会和四行信托部改组为联合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四行及联合银行于1952年底与其他行庄合并,组成公私合营银行。

南三行:是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合称。三家银行都由江浙籍银行家投资创办和主持管理,并都以上海为基地,在经营上互相声援、互相支持,互兼董监,虽没有联营或集团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收到联合经营的指臂相助的成效。民国21年(1932年)银行联合准备库未成立前,互相对开户头,使三行之间的票据,可不托其他银行、钱庄代理,而自行轧抵清算;三行中头寸有紧缺时,互相融通支援;三行相互代理收解,互通往来,并在利息上给予优惠等。在互兼董监方面,浙江兴业、上海两行中均有浙江实业银行的人担任董事;浙江实业银行的董事会中,也有上海、浙江兴业两行的人担任;浙江兴业银行的人还担任浙江实业银行的监察。 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8世纪60年代兴起散商贸易,随之产生外商代理行号。1840年以后,外国在华洋行日益发展,是外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即从事与中国贸易。在1832年7月1日成立,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及詹姆士·马地臣在中国广州创办。怡和洋行早年参与对中国贸易,主要从事鸦片及茶叶的买卖。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放弃对华鸦片贸易,之后怡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外,还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投资兴建铁路、船坞、各式工厂、矿务;经船务、银行等各行业。洋行对香港早年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1949年后,怡和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资产及生意被收归国有。

旗昌洋行:是19世纪远东最著名美资公司,1818年由商人塞缪尔·罗素创办于广州。从事广州至波士顿之间的跨国贸易。早期主要的经营项目是茶叶、生丝和鸦片,主要贸易伙伴是广州十三行富商伍秉鉴。1846年,旗昌将总部迁往上海外滩9号。1862年,旗昌洋行的金能亨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旗昌轮船公司,建造十六铺“金利源码头”,开通上海-汉口航线,占有长江航运80%的份额。1867年又开通上海-天津沿海航线。1862年至1877年也称旗昌时代。在19世纪中叶,旗昌商人囊括了美国驻中国主要通商口岸的领事职位,几乎包办了美国在华的外交事务。

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是:1.阶级性和公共性:由财政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的两个并存的鲜明特征,即阶级性和公共性。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时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3.收入与支出的对

称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财政的重要作用:1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2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5.可调节资源配置。6.促经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7.促进经济机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于买办的研究现状:

关于买办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认识。1979年以来,关于买办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1979年聂宝璋发表了《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一书,以丰富的中外文资料为基础,用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19世纪买办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982年黄逸峰等发表了《旧中国的买办阶级》一书,该书认为买办资本有5种形式,包括通过投资、附股或合营等形式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的资本,与帝国主义资本直接其中联系并受其控制的生产企业、商业、金融业等的资本,以及官僚买办资本等,所以该书所说的“买办”范畴特别大;汪敬虞从剖析著名买办唐廷枢入手,对近代早期的买办活动及买办与民族资本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严中平于1986年撰文论述了中国买办阶级发生的特点等,在他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一书里也详尽论述了甲午战争前买办活动、买办制度及买办资本积累等;王水对近代买办也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被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所吸收。[16]其他有关买办的论著亦有不少。

如何评价买办的活动?这是80年代以来争议较大的问题。严中平、聂宝璋、黄逸峰、姜铎都认为旧中国存在着买办资产阶级(但他们之间在划分这一阶级的范畴方面也存在着分歧),并基本上对买办活动持否定态度,例如,严中平认为买办处在投靠、勾引和支持外国资产阶级入侵中国的帮凶者的地位,在外国资产阶级的操纵、指使和庇护之下,发挥为外国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作用。汪熙认为买办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桥梁,又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导。汪敬虞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生过程时强调了买办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丁日初提出,“无论是直接帮助洋行开展对华贸易的买办,还是间接为洋行推销商品或收购我国农副产品供应洋行的新式商人,他们都不是民族的罪人”。他还反对过去一些论者认为买办由洋行付给薪水和佣金就是受洋商的“豢养”的说法。王水不赞成把买办看成只有落后性和反动性,他认为买办之间也有进步、落后、反动的差别,他还指出“把买办投资于工业称为民族工业,把买办投资于商业称为买办商业,在概念上也会引起一些混乱。”学者们逐渐加强了对具体人物、具体企业、具体事件的研究,以深化对买办活动的认识。例如,汪敬虞在论述唐廷枢等买办协助外国资本主义对华掠夺和剥削的同时,也肯定了唐廷枢在中国资本主义发生过程中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并对唐廷枢和郑观应这两个买办人物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夏东元等对郑观应的研究、丁日初、杜恂诚对虞洽卿的研究,以及刘宏等对招商局发展过程中买办作用的研究,等等,都对买办研究的具体化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对买办的评价进一步上扬,例如胡愈越认为买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代企业家,对中国近代化发挥了促进作用;陶有伦也强调了买办在推动近代工业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篇二:南安近代风云人物名流千古

南安近代风云人物

1摘要

我的家乡南安市是泉州市一个美丽的市镇,它物美天华,人杰地灵,曾一度是泉州地区经济的龙头老大。近代史的浪涛中孕育着无数的革命先烈,济世人才,文化教育家,他们为祖国的发展,为家乡的明天书写光辉的一页。

2关键词:南安、近代史、革命先烈、济世人才、文化教育家

3正文

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中国的近代史,清王朝的末世之路,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五四运动的反抗浪潮,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国共两党的分分和和及走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至取得抗战的胜利,这一百多年的血雨腥风,多少仁人志士秉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多少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多少黎民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风雨飘摇的岁月,他们是时代的强者!

家乡的这一片小土地上,他们用“小米加步枪”依然能够轰轰烈烈地大干革命。革命先烈张栋梁(1910-1938),又名张幼庭,福建省南安县官桥镇岭兜乡人,菲律宾华侨。1929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受命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创办梅岭小学,以教员身份做掩护,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担任中共岭兜支部书记。1932年组建红军游击队,开辟革命根据地。1935年秋,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晋南游击区,红军游击队在与敌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后,终因敌强我弱,并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苏区领导人分散隐蔽。张栋梁因受到敌军辑捕,被迫返回菲律宾,改名张幼庭在怡朗华商中学任教。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 年6月发起成立“怡朗华侨救亡协会”。1938年1月参加菲律宾“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以菲律宾《华侨商报》记者身份回国,前往战区采访报道抗战情况。同年7月由汉口乘船去九江途中,在蕲春遭日机轰炸,壮烈牺牲。张栋梁以多种形式开展革命运动,不拍牺牲,灵活多变,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佩服,从乡里的农民运动到国共的战争,张栋梁一步步的参与到革命的浪潮中来,坚定共产主义并为此而奋斗,他是家乡的骄傲!

同样是华侨的先进分子梁天我(1914-1944),福建省南安县象山乡人,新加坡归侨。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曾任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其后调到华南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工作,曾任团长。1944年夏天,日军侵犯湖南、广西,梁天我在贵州参加对日作战中不幸阵亡。梁天我站到革命的前线中来,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危,他义不容辞!

李刚(1914-1941),福建省南安县诗山乡人,马来西亚归国华侨,闽中游击队领导人之一。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是从事城市地下斗争,1934年回南安诗山组织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任中共金淘区委委员兼区共青团书记。1935年秋任中共晋南县委委员。1936年秋,中共晋南县委改为晋南工委,负责组织工作,在晋江塔头一带以小学教员身份开展革命活动,恢复晋江等地的党组织。1937年7月任中共闽中工委委员,负责晋江、南安和惠安一带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

闽南特委书记。1940年冬调闽北进入中共福建省委干校学习,并在闽北山区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抗日游击区发动大规模“围剿”,包围了省委干校。李刚在与部分人员一道突围后,隐蔽在偏僻荒山中坚持游击作战,依靠野菜充饥。同年2月14日,因疾病冻饿,牺牲在福建崇安的犁头尖山上。

家乡的这三位革命人士都来自归国华侨,他们接受过先进思想的熏陶、洗礼,他们是好的领导者,带领家乡的农民积极地配合革命战斗,不仅保护家乡这片圣土,也为国家的统一扫除后顾之忧。他们是家乡的骄傲,革命战争中一定还有千千万万的牺牲者,或许他们微乎其微,然而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是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之源,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感受革命人士的光辉事迹,回首家乡的文化经济发展,在这样一个战乱时期,革命动力的后备资源,强大的经济,精神的支柱又来源于哪呢? 最让我引以为豪的要数高中母校校主李光前先生。校主李光前(1893-1967),原名李玉昆,梅山人。幼年在故乡私塾读书,10岁随父南渡新加坡,于英印学堂学英文、算术,后入养正学堂学中文。光绪三十四年回国,获得清政府公费,入南京暨南学堂。宣统三年升入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嗣后转入唐山路矿专门学堂(交通大学前身),1912年回新加坡谋生。初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不久,进政府测量局附设的测量专门学校当实习员,同时攻读美国土木建筑工程式学院土木筑工程科,1915年毕业,为侨领陈嘉庚、庄希泉赏识,初受聘于庄希泉与友人合办的中华国货公司任英文秘书,翌年应陈嘉庚之聘出任陈氏橡胶公司经理,深为陈嘉庚所信赖。1920年,与陈嘉庚之长女陈爱礼结为伉俪。

1927年,光前在麻坡创办南益烟房,翌年改为南益橡胶公司,专营橡胶加工贸易。事业迅速发展,业务拓展到橡胶园、黄梨(菠萝)园和罐头制品及金融业。1928年,李光前把这片胶园以大约40万元的高价售出。这样,在短短一年内,李光前就净赚了30万元左右。正是用这笔钱,李光前终于在麻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他的胆魄和眼光甚至让陈嘉庚都为之点头称赞。

公司开业的第3年,正逢世界经济大萧条,生意很艰难。在资本薄弱、惨淡经营的情况下,李光前凭着他在谦益公司时与工商界建立的良好关系,勉强支撑,始终没有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被挤垮。

1931年,经济危机即将过去,李光前看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扩大资金,将公司改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他一面不断扩大经营渠道,发展对外贸易;一面又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经营,除经营橡胶制造、种植、运送胶片和胶液外,还进行黄梨的种植与生产。几年后,李光前的企业扩展到泰国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了。

李光前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并为之作出突出贡献。1927年李光前独立创办企业,开始以独立资产不断资助厦门大学。校史记载:“至民国十六年始,承黄奕住、曾江水、

叶玉堆、李光前、黄庭元、林文庆、殷碧霞诸先生及新加坡群进公司,陆续捐助各项经费,合计国币20万元。”1934年,陈嘉庚的公司收盘后,厦门大学和集美各校历年经费都得到李光前的大力支持。就在当年,李光前和黄奕住、林文庆及群进公司共捐资10万元作为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校的经费。1934年,陈嘉庚筹措16万元购买400英亩橡胶园,拟作厦大基金,李光前捐资5万元。他接任别人担任南洋中学的董事长,负责学校每年的经费、建筑费等,修建校舍,新建国专图书馆。同时,他还兼任着南益学校、道南学校、导侨学校、光华学校、侨南学校等9所中学和十几家会馆的董事,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名利,只要能够帮忙教育,他从来在所不辞。抗日战争时期,李光前在故乡南安梅山创办“国专小学”。1943年,又创办“国光中学”。1952年,他为家乡捐资数百万元,用于扩建梅山学村。除了恢复他于1939年创建的国专小学外,又扩建国光幼儿园、国光中学、国专医院和国专影剧院。梅山学村由此一跃成为名闻中外的学村,拥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各种福利设施齐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国专中学和国专小学先后成为福建省重点学校,国专医院也已成为福建晋江地区著名的肿瘤医院。

经济是民族发展的强大支柱,文化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李光前先生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贡献为祖国增添了宝贵的一笔笔财富。

中国的近代史在战火硝烟的弥漫中前进,家乡的人们也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既有英勇无畏的革命志士,也有心怀祖国,投身教育的济世仁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的征途,即使在家乡南安这片如指甲般细微的小地方,革命如火炬般熊熊燃烧,迸射着神圣的光芒。

4结论

家乡的近代史,革命战火燃烧的岁月,有无数的革命志士在顽强的奋战,甚至牺牲,农民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小米加步枪”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农村的经济相对较落后,但无数的企业家,海外华侨都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支持家乡的革命;文化教育的建设培育新的人才,为国家今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我们南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踏着无数先辈的肩膀走过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始终秉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增添色彩!


黄奕住》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77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黄奕住
相关文章
  • 黄奕住

    经济史名词解释北四行:近代中国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在北方著名的私营银行的合称,为中华民国时期北方金融集团之一。盐业银行由河南省都督张镇芳于19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