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乌衣巷,刘禹锡 正文

乌衣巷,刘禹锡

2017-04-25 06:49:0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乌衣巷》赏析

《乌衣巷》赏析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咏史。借东晋时金陵的一条豪门世族聚居的街巷的变化,生发王朝兴替、人世变迁的深沉感慨,说明权势难久、富贵易失的道理,揭示了盛衰更替、人事代谢的客观规律。

开头两句状眼前静景:“野草花”开在朱雀桥边,“夕阳斜”照在乌衣巷口。朱雀桥、乌衣巷依然是当年的桥与巷,只不过,当年的桥上、巷口,冠盖往来,车马盈道;到现在,桥边行人稀少,野草花开,巷口夕阳斜照,满目荒凉。将“野草花”、“夕阳斜”两种荒凉景象与当年两个显赫地名联系起来,于强烈反衬中蕴涵丰富的暗示,启人深思。后二句绘眼前动景:昔日栖息在雕梁画栋之上的燕子,照旧飞来。只可惜,“喜居故巢”的燕子再也难觅昔日主人的踪影了,只得垒窝在这些普通百姓家里。

全诗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构思写出了景物的盛衰变化。眼前“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想象中的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野花草”是衰败的象征,“野”字能见出景象的荒凉。“夕阳斜”,绘出的是惨淡的画面。“王谢堂前燕”是历史的见证者,她连接着乌衣巷昔日的繁荣与如今的荒凉。诗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落笔,却让人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这样,野草遍地、荒凉无比的眼前景,让人睹而伤怀,油然萌生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诗人借景喻理,写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苍凉,

抒抚今追昔、无限悲酸的感触。于昔盛今衰的寻常景物中,于旧燕归来,豪宅易主的画面中,寄寓着权贵繁华盛极一时,终究逃不脱没落衰亡命运的深刻主旨。全诗语言浅易而寄意遥深,人世沦桑之感与对豪门世族的讽刺藏而不露,让读者思而得之,这样使得诗作具有蕴藉含蓄之美,使人味之无穷。

篇二:乌衣巷(带拼音)

乌衣巷 刘禹锡

zhū 朱 wū qua 雀 yī qiáo 桥 xiàng biān 边 kǒu yě 野 xī cǎo 草 yáng huā 花 xi? , 乌 衣 jiù shí 旧 时 fēi rù 飞

巷 wáng 王 xún 寻

口 xia 谢 cháng 常

夕 阳 qián 堂 前 bǎi xìng 百

斜 。 yàn 燕 , jiā 家

táng


乌衣巷,刘禹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76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乌衣巷,刘禹锡
相关文章
  • 乌衣巷,刘禹锡

    《乌衣巷》赏析《乌衣巷》赏析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首咏史诗。借东晋时金陵的一条豪门世族聚居的街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