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2012两会民生问题 正文

2012两会民生问题

2017-04-14 06:52:1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两会”精神中民生问题的思考1

“两会”精神中民生问题的思考

“两会”闭幕已过二月,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问题的系统安排和目标任务的确定,都将我国2012年的民生问题及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也必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就我国今年的民生问题谈三个问题:一、民生的概念与民生问题的界定;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重视和改善民生;三、2012年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民生的概念与民生问题的界定

要准确理解我国目前所一再强调的民生问题,需要首先搞清楚民生的涵义和内容这些最基本的认识问题。

(一)民生的涵义

据《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即公元前597年),本意指的是人民的生活及其条件。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①,讲的就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生活的富足。这在我国古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传递下来的基本观念。就是在今天21世纪的中国人中,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因此,将“民生”理解为百姓的基本生计,是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臣下还是君主——都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传。这可以看成是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中国文化的根源。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

②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③“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④

(二)民生的广狭二义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因素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问题。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

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而且在这种意义上研究民生问题,还极容易混淆了其他领域的相关问题。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人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三)民生的内容

民生内容取决于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角度。从单个人生存的条件和方式上看,它应该包括人 见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71页。

②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

们为了满足一定条件或时期内“吃穿住用行”的各项需要。由于这种“需要的范围”,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地说它将“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将主要取决于人们处于什么样的阶级以及这个阶级地位“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它有哪些习惯和生活要求”,因此在以吃穿住用行为主要标志的人们的生活需要上,就存在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在发挥着作用①。

正因为如此,从个人角度来观察的民生问题也就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既有来自于由个人天赋和后天教育所造成的体力和智力上的不平等的因素,也有来自于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机会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差别。人们在对维持“民生”所需要的资源上既不存在着天赋的“自由、平等和人权”,也不存在着获取这些资源上的绝对公平的分配体制和机制,于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有条件获取的这些资源来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

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则应划定出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包括以不同收入为基准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民生”上的各自标准,因此就需要根据整个社会的经济统计资料来确定出大致可以包含单个的个人所认可的最基本标准。

这一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标准。它主要表现在吃穿住用行和获取这些生活资料的条件如就业、薪酬、失业保险、养老、就医、就学等必需生活条件上。这些条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要解决这些条件在社会成员中平等享有的问题。这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所有公民的最基本利益诉求和权利,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在民生问题中,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四项内容。因为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在现实生活中,民生问题还包括房价、物价、医疗、卫生、安全和社会管理等内容,但从理论上划分,可以将民生问题分为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并解决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一个社会就是要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但应当做与没有能力做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因此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应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之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是

不应该也不可能颠倒过来的。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问题的过程

1、建国初期的成就 重视民生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其来有自。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几千年来农民的根本诉求;在抗战时期,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党在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政策,减缓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压力;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由北向南推进,党从1947年起至1952年止,相继推进了“土地改革”运动,并采取“与民生息”政策,很快就医治了百年战争创伤,形成了建国初期百业繁荣、国运昌盛、人民团结、国家统一的大好局面。

2、出现的失误 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到1958年“大跃进”、1959年“庐山会议”,再到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1964年的“四清”和“社教运动”,1966年至1976年“文革”的十年动乱,毛泽东最后20年所犯的“左”的错误,在一定意义上冲淡了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经济基础,导致了国民经济几乎陷入崩溃边缘的恶果。

(二)中国共产党进入21世纪后重视民生问题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活贫困、国家经济实力薄弱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扭转了忽略人民群众生活的错误倾向,为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

但真正明确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时间却是在进入21世纪之初。之所以在这时明确提出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将“民生”问题放到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位置上来思考。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就申明了自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确立这一利益取向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基本立场就是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曾经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同样如此,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正因如此,毛泽东确立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告诫全党 ,“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群众的生活问题 ,一点也不能疏忽 ,一点也不能看轻”;在取得全国政权后,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十三届 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是否符合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特别指出,党要保持自己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战斗力 ,就必须不断从社会各阶层中吸收优秀分子加入自己的组织 ,以此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了的。

2、我国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所出现的惨痛教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要求我们必须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来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中,都毫无例外地将我们今天称之为“民生”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来予以思考和处理。但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同样存在着因处理不当而导致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处理好,反而会受到严

重冲击的情形。前述的我国从1957年下半年到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就是明证。

同时,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巨变,也为我们提供了足以借鉴的前车之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把权力视为自己的专利”,“丧失了自己的最优良的品质——战斗性,自我牺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①,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苏共在执政期间大搞特权,官僚主义盛行,不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而是为自己的职权和私利着想,更是人心丧尽。苏共不亡,是无天理。普京曾讲过:谁不为苏联的解体而痛心,谁就没有良心;谁要试图恢复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可见,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2003年以来一再明确强调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3、改革开放后贫富过于悬殊以及累计下来的严重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突破口,缓解社会压力,确保社会稳定这一大局,为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部分先富”的主张,打破了平均主义观念,也否定了从贫穷到富裕是以相同步伐、相同比例同时进行的传统观念。这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率,加快生产力提升的步伐,都具有重大意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与此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存在;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非公有制经济一跃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当然组成部分,分配上的非按劳分配也同步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所当然的分配制度。这时我们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继续坚持十五大所确定的分配方针的基础上,提出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说明此时我国贫富过于悬殊的问题已经出现,并由此引发了贫富对立、仇富甚至杀富的严峻社会问题。

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稳定就难以实现。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格局,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到2007年十七大,中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努力缓解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4、到21世纪初叶,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解决民生问题具有了足够的物质保证。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进入新世纪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从2003年到2010年的8年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从第8位跃升到第2位,连续超过了6个国家。人均GDP也从1000多美元跃升到2011年的5554美元(按1980年不变汇率计算即1美元=8.30元人民币计算,为4200多美元),对于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具有了较强的经济条件。

(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所积累的经验和成就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1年,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是:(1)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

(2)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4)扎实推进教育公平。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5)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

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三、2012年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对策

在几年来解决民生问题的上述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2012年我国进一步改善民生将要采取的主要对策。这些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1、2011年的物价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图2和表1①即为其基本情况:

2、2012年的物价调控对策 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为实现此目标,国家采取的具体对策是:(1)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2)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

篇二:“两会”精神中民生问题的思考0

“两会”精神中民生问题的思考

“两会”闭幕已过二月,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问题的系统安排和目标任务的确定,都将我国2012年的民生问题及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也必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就我国今年的民生问题谈三个问题:一、民生的概念与民生问题的界定;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重视和改善民生;三、2012年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民生的概念与民生问题的界定 要准确理解我国目前所一再强调的民生问题,需要首先搞清楚民生的涵义和内容这些最基本的认识问题。 (一)民生的涵义

据《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即公元前597年),本意指的是人民的生活及其条件。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①,讲的就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生活的富足。这在我国古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传递下来的基本观念。就是在今天21世纪的中国人中,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因此,将“民生”理解为百姓的基本生计,是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臣下还是君主——都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传。这可以看成是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中国文化的根源。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②“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③“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④

(二)民生的广狭二义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因素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问题。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

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而且在这种意义上研究民生问题,还极容易混淆了其他领域的相关问题。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人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三)民生的内容

民生内容取决于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角度。从单个人生存的条件和方式上看,它应该包括人们为了满足一定条件或时期内“吃穿住用行”的各项需要。由于这种“需要的范围”,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地说它将“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将主要取决于人们处于什么样的阶级以及这个阶级地位“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它有哪些习惯和生活要求”,因此在以吃穿住用行为主要标志的人们的生活需要上,就存在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在发挥着作用⑤。

正因为如此,从个人角度来观察的民生问题也就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既有来自于由个人天赋和后天教育所造成的体力和智力上的不平等的因素,也有来自于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机会的不平等所造①

② 见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71页。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

③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5页

④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35页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成的差别。人们在对维持“民生”所需要的资源上既不存在着天赋的“自由、平等和人权”,也不存在着获取这些资源上的绝对公平的分配体制和机制,于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有条件获取的这些资源来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 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则应划定出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包括以不同收入为基准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民生”上的各自标准,因此就需要根据整个社会的经济统计资料来确定出大致可以包含单个的个人所认可的最基本标准。

这一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标准。它主要表现在吃穿住用行和获取这些生活资料的条件如就业、薪酬、失业保险、养老、就医、就学等必需生活条件上。这些条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要解决这些条件在社会成员中平等享有的问题。这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所有公民的最基本利益诉求和权利,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在民生问题中,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四项内容。因为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在现实生活中,民生问题还包括房价、物价、医疗、卫生、安全和社会管理等内容,但从理论上划分,可以将民生问题分为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并解决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一个社会就是要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但应当做与没有能力做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因此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应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之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是不应该也不可能颠倒过来的。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问题的过程

1、建国初期的成就 重视民生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其来有自。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几千年来农民的根本诉求;在抗战时期,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党在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政策,减缓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压力;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由北向南推进,党从1947年起至1952年止,相继推进了“土地改革”运动,并采取“与民生息”政策,很快就医治了百年战争创伤,形成了建国初期百业繁荣、国运昌盛、人民团结、国家统一的大好局面。

2、出现的失误 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到1958年“大跃进”、1959年“庐山会议”,再到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1964年的“四清”和“社教运动”,1966年至1976年“文革”的十年动乱,毛泽东最后20年所犯的“左”的错误,在一定意义上冲淡了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经济基础,导致了国民经济几乎陷入崩溃边缘的恶果。

(二)中国共产党进入21世纪后重视民生问题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活贫困、国家经济实力薄弱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扭转了忽略人民群众生活的错误倾向,为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

但真正明确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时间却是在进入21世纪之初。之所以在这时明确提出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将“民生”问题放到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位置上来思考。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就申明了自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确立这一利益取向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基本立场就是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曾经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同样如此,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正因如此,毛泽东确立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告诫全党 ,“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群众的生活问题 ,一点也不能疏忽 ,一点也不能看轻”;在取得全国政权后,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十三届 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是否符合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特别指出,党要保持自己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战斗力 ,就必须不断从社会各阶层中吸收优秀分子加入自己的组织 ,以此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了的。

2、我国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所出现的惨痛教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要求我们必须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来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中,都毫无例外地将我们今天称之为“民生”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来予以思考和处理。但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同样存在着因处理不当而导致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处理好,反而会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形。前述的我国从1957年下半年到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就是明证。

同时,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巨变,也为我们提供了足以借鉴的前车之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把权力视为自己的专利”,“丧失了自己的最优良的品质——战斗性,自我牺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③,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苏共在执政期间大搞特权,官僚主义盛行,不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而是为自己的职权和私利着想,更是人心丧尽。苏共不亡,是无天理。普京曾讲过:谁不为苏联的解体而痛心,谁就没有良心;谁要试图恢复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可见,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2003年以来一再明确强调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3、改革开放后贫富过于悬殊以及累计下来的严重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突破口,缓解社会压力,确保社会稳定这一大局,为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部分先富”的主张,打破了平均主义观念,也否定了从贫穷到富裕是以相同步伐、相同比例同时进行的传统观念。这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率,加快生产力提升的步伐,都具有重大意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与此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存在;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非公有制经济一跃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当然组成部分,分配上的非按劳分配也同步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所当然的分配制度。这时我们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继续坚持十五大所确定的分配方针的基础上,提出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说明此时我国贫富过于悬殊的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同上,第285页。

③ [俄]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8页。

问题已经出现,并由此引发了贫富对立、仇富甚至杀富的严峻社会问题。

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稳定就难以实现。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格局,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到2007年十七大,中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努力缓解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4、到21世纪初叶,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解决民生问题具有了足够的物质保证。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进入新世纪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从2003年到2010年的8年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从第8位跃升到第2位,连续超过了6个国家。人均GDP也从1000多美元跃升到2011年的5554美元(按1980年不变汇率计算即1美元=8.30元人民币计算,为4200多美元),对于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具有了较强的经济条件。

(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所积累的经验和成就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1年,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是:(1)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2)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4)扎实推进教育公平。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5)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三、2012年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对策

在几年来解决民生问题的上述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2012年我国进一步改善民生将要采取的主要对策。这些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1、2011年的物价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图2和表1①即为其基本情况:

① 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2月22日。

2、2012年的物价调控对策 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为实现此目标,国家采取的具体对策是:(1)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2)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4)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和大型零售商企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2012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①,可看作是上述调控对策的实际效应。

②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年04月13日 10时12分 来源:统计局网站。

② 统计局发布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年04月14日 11时00分来源:统计局网站

篇三:毛概作业-两会热点-民生问题

此次两会前,在全国召开了网络民意调查,据调查显示: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如何“落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推进,如何消除百姓“心肺之患”,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等热点问题备受关注。百姓期待这些问题在两会上得到回应。

热点一:新一届政府首交“答卷” 全面深化改革“起跑”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两会,执政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将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决策。起跑决定后程,新一届中央政府将交出首份“答卷”,牵动百姓目光。

“可以预见,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最多的话题肯定是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将通过两会凝聚共识,逐步变为政府决策和实际行动。”

此次改革包括企业、机构与分配三个方面

机构改革:

新举措呼之欲出,转变职能是关键。

行政体制改革将要动真格的。一要在“分权”上推进,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等;三要在“减权”上推进,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市场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3年岁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即决定成立上述机构,由习近平任组长。这被解读为“有利于突破利益固化对深化改革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础上,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地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方案出台,期待混合所有制发展。

2014年是改革年,国企改革将成为三中全会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的主要抓手和投资热点密集领域。国企改革在诸多改革中的确定性最大。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2014年揭开真容。

2014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在界定国企功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内部改革、完善监管体制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混合所有制改制的高潮,出现民营经济组团与国有企业相融合的现象;国有企业将退出一部分竞争领域,转型升级到产业链更高的层次去。

但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民间投资空间的释放以及土地市场的改革虽然有利于相应投资板块的提升,但改革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难有大幅提升。

分配改革:

盼望改革细则出台,抑制贫富分化。

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度将成为各方关注中国改革整体进度的一个窗口。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缩小收入分配怎么表述,更为引人关注。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有望在2014年出台。“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这是政府的思路。

《决定》突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2020年上缴红利提到30%,更多的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也会引起人们对企业界的关注。热点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热点三:反腐败持续发力,作风建设常态化

热点四: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

热点五: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不让乡愁变忧愁

热点六: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保体系

热点七:上学、看病、住房,老难题期待新举措

热点八:守护“舌尖安全”,落实“四严”要求

热点九:化解就业难题,营造创业环境

当然,除了此类民生问题,国际关系方面,也是此次两会的重中之重。


2012两会民生问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82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2012两会民生问题
相关文章
  • 2012两会民生问题

    “两会”精神中民生问题的思考1“两会”精神中民生问题的思考“两会”闭幕已过二月,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