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生平简介 正文

生平简介

2017-04-07 05:51:2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某某同志生平简介

****同志生平简介

——在****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

各位同志、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们的好干部、好领导,原中共****市委副书记****同志。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月日时 分去世,享年66岁。

****同志1944年12月出生于,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8月至1974年10月先后在河北军区4814部队、***县知青办、工会等处任职;1974年11月至1980年5月担任***县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1980年6月至1984年5月在共青团***县委任团县委书记;1984年6月至1987年4月在***县委农工部任部长;1987年5月至1990年4月任中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1990年5月任中共****县委副书记;年光荣退休。****同志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最辛勤的工作献给了****这方热土,他是****发展腾飞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同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旧社会经历的苦难,新时代的磨练,使他心中投身革命事业的萌芽逐渐成长;在成长求学的过程中,他胸怀强国富民壮志,树立振兴中华理想,脚踏实地,勤奋好学;参加工作后,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论

是身处基层一线,还是位居领导岗位,不论是开展具体工作,还是负责组织协调,他都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善于创新,敢于担当,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特别是在担任****市委副书记期间,他顺应时势要求,勇于担当责任,虑事周全细致,处事稳妥严谨,长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反映民生诉求,兢兢业业付出一点又一点心血,踏踏实实为****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同志退出领导岗位后,始终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奉献余热。即使是在他生病住院期间,仍然一直关心着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忠实履行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对待工作,他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名利面前,他严格自律、清廉如水。****同志用生命担当责任,用认真对待工作,用清廉书写人生,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老领导,扼腕痛惜;家庭,为失去这样一位挚爱亲人,无限悲痛;老部下、老同事,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伤痛不已;社会各界,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深切哀悼。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那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那种刚正不阿、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那种关爱同志、乐于助人的道德风尚,那种淡泊名利、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同志为榜样,全身心投入到“三年打基础、五年新腾飞”的伟大事

业中去,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早日建成来告慰****同志的忠魂!****同志安息吧!

篇二:鲁迅生平介绍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

鲁迅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铁路矿物学堂。1902年到日本仙台学医。1906年弃医从文,在东京参加光复会。其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1909年夏回国,在杭州、绍兴任教,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等职。

1918年初,鲁迅加入《新青年》杂志编辑部,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0年,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18年至1926年间,鲁迅先后支持和组织了语丝社和未名社等文学团体,出版《语丝》等刊物,主编《国民新报》的文艺副刊,并相继出版了《吶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八种文集。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运动,被北京政府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广州,后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同年10月定居上海,研究翻译马克思文艺理论,先后编辑了《萌芽》等多种刊物,并提倡新兴木刻艺术。从1928年起,陆续组织参加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因而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中文名: 鲁迅(字豫才) 别名: 周树人、周樟寿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 绍兴府会稽

出生日1881年9月25日(辛期: 巳年)

逝世日

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 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 代表作《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品: 花夕拾》《野草》 身高: 161厘米 血型:

篇三:邵从恩生平简介

邵从恩生平简介

和平老人邵从恩,字明叔,四川省青神县人,原四川法政大学党(四川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出生于1871年12月20日(清同治辛未年冬月初九日)。二十岁入学为秀才,补为廪生,以高材生的资格进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97年选拔为贡生转入京师大学堂深造。1902年乡试中举人。1904年朝考二甲成进士。中进后由朝廷派赴日本留学,进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修习法政。1906年学成归国,授法部主事,曾手订全国法官考试条例及全国各级审判厅组织法及其他法规。后由四川总督赵尔巽奏请朝廷,调回四川襄赞新政。创办四川法政大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出任首届监督(即校长)(1906——1913)。

1911年在四川保路运动中,以校长身份保释营救出被川督赵尔丰诱捕的四川保路同志会中坚人物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辛亥革命中亲手夺过赵尔丰的四川都督大印,结束了满清朝廷在四川的封建统治。革命成功后为稳定人心出任川南宣慰使;为调停川、滇两军冲突,亲赴滇军处交涉,得以和平解决,后任四川民政长。

1925年四川军阀混战,为解决四川统一问题,川人由北京请回邵从恩主持四川善后会议,被选为善后会议议长。为了四川的安宁与和平,主持通过并封闭了成都兵工厂制造枪炮;劝退黔

军退出四川盐场,又拨盐款60万元创办成都大学,推举张澜先生出任成都大学第一任校长。

抗战前夕(1935年)为避日、伪纠缠,由北京返回四川,被聘为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抗战期间,先后在第1、2、3、4届“国民参政会”上被选为历届国民参政员。在国民参政会上,多次和共产党人: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林祖涵(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张澜、史良、沈钧儒、徐德珩、邹韬奋等提名连署有关各类抗战问题的重要提案如:《关于持久抗战案》、《加强国民外交案》、《改善审查搜查书报办法及实行撤销增加书报寄费,以解决出版界困难而加强抗战文化事业案》、《请政府重申前令,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案》等多项提案,均获大会通过。

1944年2月13日与张澜联名发起组织民主宪政促进会,邵从恩被选为主席,张澜、李璜为副主席。刘豫波、张申甫、张致和、费平如、杨叔明、李光含、舒君实、蒙文通、王白与等为常委委员。民主宪政促进会会址设在成都慈惠堂,张澜任慈惠堂理事长,邵从恩任监事长。主持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工作,使慈惠堂一时成为四川民主活动中心。

1946年1月10—31日,邵从恩以社会贤达代表身份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大会上以无党派代表的身份,同蒋介石、周

恩来、张澜、曾琦等人同向大会致开幕词。在开幕致词中,邵从恩的发言,词极恳切,洋溢着对国家对人民所负的责任感。声称他是来自乡下,代表全国老百姓,要求停止内战,要求和平统一,要求大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并强调说:“所谓成功,是指国家成功,民族成功,不是一党一派或个人的成功”,他还指出:召开国民大会,是政府要还政于民,但不能因还政于民反使人民受苦受难!当前国共方面的相互商讨,是解决国事的基本精神。他认为两党之间要诚、要信!不能内一套、外一套!今天一套明天又一套。要求各党各派要相互谅解。他在致词时说:“假如说国民党可以代表中国的保守党,则共产党可以代表中国的进步党,它的一切作风总是向着进步走的,代表一个国家的保守和进步两党,应该是一推一拉前进,则国家便有了进步”。

会议期间,邵从恩对国、共两党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总是站在有利于全国人民的立场,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在讨论宪章、制宪、及召开国民大会时,邵从恩深思了一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法与事实兼顾,求得解决问题,主张调整三个会议:

第一个会议是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选举法及宪章的意见,将所有意见整理成一个提案,然后交第二个会。

第二个会议即是:五五召开的国大(称之为预备国民大会),这个会议只讨论并决定国民大会的选举法与组织法,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也参加,这个会议的性质等于孙中山先生所主张的国民会议。

第三个会议即是根据组织法、选举法所产生的国民大会,这个会议决定宪章、制宪并行宪。如此一来,则法理与事实均兼顾到了。(邵老的精诚,引起会场感动,邵从恩在讲话时,辞意恩切,张东荪先生翘起大拇指,暗声道好。)(见1946年1月新华日报)

政治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及宪法草案等五项决议案于1946年1月31日闭幕。至此,历史为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并取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1947年国、共两党分裂,战火又开始蔓延,面对危急的局面,邵从恩忧心如焚,奋不顾身力争国内和平,利用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四届三次大会的机会,挽回和谈僵局。在南京日与多方接洽,商谈危局,同无党派参政员褚辅成,张难先等联名,提出和平方案22条,提交大会讨论。要求政府重申和平意愿,恢复和谈,邀请中共速派代表进行商谈,由参政会组织特种委员会,促进和平(该和平议案在四届十九次大会上获得了大会通

过)。5月24日晚,在蒋介石特邀参加参政会主席团成员的宴会上,就和平问题为民请命,向蒋疾呼:“战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打了!”。为此当场气愤晕倒,数日后始渐苏醒,口不能言,心中仍念念不忘国事,念念不忘和平,在病床上索笔写下了:“内战不止我不乐!”七个大字,事载于当时南京各报。有关纸评论说:“这是人民的声音”从此,世人尊称邵从恩为中国的“和平老人”。

1949年10月邵从恩逝世于四川成都,终年79岁,其坟墓埋葬在郫县安德镇。死后国、共两党高级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其安葬和善后工作。在成都,行政院长张羣,省主席刘文辉、王陵基,秘书长向传义和82岁高龄原在四川法政大学堂亲手执教的辛亥革命老前辈孔庆余先生等均亲自送来象赞并到灵前悼念。后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闻听此事,即与刘伯承、贺龙同志谈及:要对邵从恩家属予以照顾,并要求当地政府妥善保护好邵从恩先生的坟墓。(该坟墓至今在郫县安德镇保护良好。)事后周总理仍放心不下,于1950年10月4日又致电中共中央西南局,查阅此事的落实情况(其文见周恩来书信选集p437)。.


生平简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21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生平简介
相关文章
  • 雷锋生平简介100字

    雷锋生平简介雷锋生平简介(1940-1962)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40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望城县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

  •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简介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因他专心治...

  •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各位亲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原**县**局局长某某同志遗体告别。某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下午*时不幸...

  • 顾炎武生平简介

    浅谈顾炎武的政治思想浅谈顾炎武的政治思想摘要:顾炎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素称清代经学之祖,他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屏弃宋明理学的空谈,提出了“兴...

  • ***同志生平简介的相关范文

    -----追悼会(生平简介)***同志追悼会生平介绍各位亲友、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悼念***同志。***同志因病不幸于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三时零五...

  • 生平简介

    某某同志生平简介****同志生平简介——在****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各位同志、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们的好干部、好领导,原...

  • 生平简介范文

    同志遗体告别生平简介同志遗体告别生平简介同志们朋友们各位家属: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代表垦殖场在这里向同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同志是我单位退休老职工,因病医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