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描写小动物的诗
儿子9岁写的描写小动物的诗
蚯 蚓
我是一只长长的小蚯蚓,
左一下右一下的在土里钻来钻去,
不急也不慌,
我伸着我那长长的身子到处旅游,到处去拜访,
拜访那决定命运的地球妈妈,
我要问问他,为什么我的一生只能生活在那又湿又脏的鬼地方?
蟋 蟀
蟋蟀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要到晚上才唱,
它们喜欢赞美银色的月亮。
蟋蟀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它们只爱在草丛唱,
所以,一到了晚上,
草丛就变成了蟋蟀的音乐吧。
篇二:学生写的儿童诗
森林里动狼动鸟欢你物在物儿乐我是们森们在多是林全枝的草花纷吃都不,儿纷 ,跑草在头得 .,听歌了.
唱
, ! 刘鹏森宇林?
?
??????
我想
张静媛
我想把耳朵装在大树上, 听小鸟们欢乐的歌声, 听小草和小花的对话, 听啊,听啊___ 大树是我的巢穴.
童年的快乐
刘凤举
童年的快乐,就像在风中奔跑. 越跑越远,仿佛进入了人间天堂. 童年的快乐就像绿草地上的小草. 不管风吹雨打,她都是那么坚强. 童年的快乐就像一幅优美的画. 画中有一只雄鹰在天空中翱翔. 童年的快乐就像一首动听的诗, 诗中仿佛写着童年的快乐.
望出望了啊美,丽望景一色一.
望望那远装些处在我
美的望想丽人远把风或镜眼景物上睛,,
.
我想
吴万国
眼睛
靳玉林
我想把眼睛装在火箭上, 高大的火箭带我飞向宇宙. 让我看到宇宙的美丽, 让我学习宇宙的星球. 飞啊,飞啊一一,
飞到宇宙中.
篇三:儿童诗写话
低年级是学生练习写话的起步阶段,升入二年级后我们更是采取了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写话兴趣,如:小组内写循环日记、写文字配图的绘图日记、通过博文口述日志、仿写课文、续写童话故事等。形式多样的写话练习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写话的积极性,很多孩子养成了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而仍然有一部分孩子在写话时感到无话可写,对写话存在恐惧心理。
怎样降低学生心目中写作的难度呢?仿写就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中是以仿写练笔的形式让学生迈出写话的第一步。 诗歌仿写更是让孩子们尝到了写话的乐趣,有了主动写话的意识。
翻阅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诗歌是一个小小百花园。课本所选诗歌不仅数量可观,而且题材广泛。有描写自然景物的《四季》《柳树醒了》;有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传承民族优秀品质弘扬尊老爱幼的《平平搭积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还有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弱小的《两只鸟蛋》《红领巾真好》《假如》等等。这些儿童诗贴近儿童生活,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这些诗歌写法都非常简单,结构形式单一。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在教学时就让孩子先从儿童诗入手开始仿写。
《假如》就是一首有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学习这首诗时,学生都被诗中的内容吸引了,并和小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他们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儿童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本的一个空白,即课文后面的省略号,来引发孩子无限的爱心。课前,我就让孩子们收集了四川地震后的资料,讲完诗歌后,我们一起分享了这些资料,我又趁机给孩子们拓展了一些贫穷山区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让学生感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激发他们的同情心。然后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口语交际训练:“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做些什么?你要给需要帮助的人或者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孩子们都纷纷发言,有的说:“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一所学校。”还有的说:“我要给爷爷画一张自动麻将桌。”见大家讨论地热火朝天,我又趁热打铁地要求孩子们在书上接着帮作者补充一个小节进行仿写。当天我们的作业中就多了一项这样的“自选作业”: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仿写《假如》,在作品旁配上相对应的图画,自己也做一做“小诗人”。结果第二天竟然交上了将近40本绘图作文,而且“小诗人们”个个出乎我的意料。
下面是学生的仿写小作品: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小白兔
画许多红红的萝卜。
让它随时都有东西吃,
不会再到外面寻食而着急。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大雁
画一个温暖的家园,
让它在里面自由自在地过个冬天。
不必再因为寒冷而南飞。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在荒凉的沙漠上,
画青草和绿水,
让沙漠也变成绿洲。
人们再也不用忍受风沙的侵袭。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北极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那里的动物也能感受到温暖,
让灿烂的阳光洒遍大地。
虽然在断句、押韵方面还略显粗糙,但毕竟是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很是让我欣喜了!我在班里宣读了一些孩子的作品,我们还一起评选出了“最有创意小诗人”。最后,我把一部分仿写的儿童诗发表在班级博客圈中,让家长也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这份喜悦!
这样的写话训练,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也内化了诗歌的语言,是很好的积累语言,习作的机会。这次写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话热情和自信,在后来的语文园地教学中,又出现了《谁和谁好》这首儿童诗,由于这首诗朗朗上口,这时孩子们已经能主动进行仿写。一遍诗读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谁和谁好?句子和标点好,句子没感情,标点来增色。
谁和谁好?小狗和骨头好,骨头哪里放,小狗哪里跑。
谁和谁好?老鼠和奶酪好,老鼠肚子饿,就去找奶酪。
谁和谁好?老师和我们好,老师来上课,我们快坐好。
谁和谁好,禾苗和雨好,禾苗口渴啦,小雨喝个饱!
谁和谁好,柳树和风好,风吹柳枝摇,一起把舞跳。
谁和谁好,我和书包好,不怕风和雨,一块上学校。
谁和谁好?脸盆和清水好,脸盆来盛水,清水帮忙洗洗脸和手。
谁和谁好?嘴巴和牙齿好。嘴巴来吃饭,牙齿帮忙嚼。
看来,仿写儿童诗叩开了孩子们的写话起步之门,相信他们会在今后的写话之路上越走越精彩。而作为老师,我也会继续利用好教科书和身边的每一个写话素材,巧妙地激发孩子们的写话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描写动物的儿童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91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