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徐景颜 正文

徐景颜

2017-03-19 05:42:2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山东半年调整9市党政“一把手” 年龄趋于年轻

山东半年调整9市党政“一把手” 德州市委将迎“新帅”

政界人事调整,“新章”仍待续写。进入2015年,山东厅级及以上干部人事调整较为密集,半年来已有4人履新省委常委,陆续有9市的党政“一把手”调整,不少省直部门也迎来新“主官”。近日,吴翠云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德州市委书记一职由谁接任,目前尚未公布。

今年山东党政“一把手”调整大数据

山东17市已有9市调整党政一把手

6市既更换市委书记又更换市长:淄博、临沂、枣庄、菏泽、东营、烟台

2市只更换市委书记:济南、聊城 1市只更换市长:日照

市委书记队伍新变化

年龄趋于年轻

50后4人日照市委书记杨军、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泰安市委书记李洪峰

60后 11人(新上任的8位市委书记有7位是60后)

70后 1人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

学历水平更高

经济管理专业3人

工学专业1人

地方密集换帅9市有调整,6市党政“一把手”均易人

时间回到2014年,邓向阳、孙绍骋、张超超这三位副省长分别调往安徽、山西、宁夏任职,跻身相应省(自治区)党委常委行列。这三人的外调,也给山东留下了三个副省长的职缺。去年年底,于晓明、徐珠宝出任副省长;今年年初,王书坚任副省长。至此,这三个副省长职缺完成补缺。

干部人事调整,总是环环相扣。在于晓明卸任菏泽市委书记、出任副省长后,菏泽原市长孙爱军顺利“接棒”,出任菏泽市委书记;菏泽市长一职则由菏泽市委原专职副书记解维俊接任。而在菏泽市党政“一把手”出现调整的同时,其他地市党政“主官”的调整也在陆续展开。

今年1月以来,山东17市中,已有9个市的党政“一把手”调整。其中6个市的党委和政府“一把手”都换了人。

梳理上半年人事调整的脉络,省市干部交流的特征较为明显。在具体层面上,杨宜新、陈先运、钱焕涛、佘春明等多名曾经的“地方大员”前往省直部门、单位任职。与此同时,还有多名省直部门、单位的前“主官”赴设区市主政一方,如王浩离开省民政厅,赴淄博任市委书记;省编办原主任刘星泰出任日照市长。

干部结构变化半年8位市委书记履新,7位“60后”、1位“70后”

今年以来,山东17个设区市中,共有8个市迎来了新任市委书记,他们分别是: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淄博市委书记王浩,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枣庄市委书记李同道,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和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

上述8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中,有7位为“60后”,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出生于1972年,是“70后”。不仅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市委书记们的学历水平也越来越高。在今年上半年新上任的8位市委书记中,至少有4人是博士。

日前,吴翠云已出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德州市委书记一职将由谁接任,目前官方尚未揭晓答案。另据梳理,今年以来,省内陆续有淄博、东营、菏泽、临沂、烟台、德州等多市迎来了新任的市委副书记。就在不久前,田庆盈离开济南市历下区,正式出任莱芜市委副书记。历下区委书记这一职务,也有待补缺。这也意味着,山东人事调整,“新章”仍将继续书写。

来源:济南时报(记者赵云龙)

篇二:有围墙,没有规矩

有围墙,没规矩

郭宇宽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公认的最杰出的大学之一。与传统常春藤盟校相比,它只能算是西部的小弟弟。像哈佛、耶鲁等名校都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而斯坦福建校才一百多年时间。然而就是这个小兄弟,却以极快的速度崛起了,并大有超越老牌名校之势。像NBA新崛起的华人球星林书豪,就是被斯坦福拒绝了才选择哈佛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斯坦福的新引力。 斯坦福最为人称道的故事,就是它与美国硅谷的共同进化。上世纪40年代,斯坦福遭遇过一场财政危机。当时学校缺乏资金,而且缺乏很好的融资渠道。同时学校又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如何能让这些土地生出钱来成为当时校方考虑的重要问题。可是当年斯坦福夫妇在创立斯坦福大学的时候为了避免捐赠的土地被滥用,就在遗嘱里规定斯坦福的任何一寸土地都不能出售。当时的校长华莱士斯特林为了解决财政难题,就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将土地出租给创业型公司以获取收益。同时,斯坦福于1951年利用闲置土地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高校创办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斯坦福研究院,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硅谷的雏形。从此以后,斯坦福与社会的合作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被斯坦福师生创建起来,包括著名的惠普、思科、雅虎、谷歌等企业。

大学与企业,知识与生产力,就通过这种形式被斯坦福无障碍地连接了起来。这是斯坦福崛起的重要原因。学校不再是一座象牙塔,而是与社会广泛地连接起来;学生也不像桃源中的人一样不问世事,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在接触工业项目的过程中,斯坦福师生得以真正参与到研发、管理等实践活动中,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斯坦福甚至允许学校教授或老师自行创业或在企业担任职务,只要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任务。这种开放的态度是其它学校所不能相比的。斯坦福的校训“自由之风永吹(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很好地代表了斯坦福的开放精神。甚至这种开放精神也反映在了校园建设上:斯坦福校园的外围是没有围墙的,有大量的公共设施。比如它的博物馆非常精彩,收藏有大批罗丹的雕塑,还有医院、图书馆、游泳馆等资源都向公众开放。

虽然斯坦福与商业的接触很紧密,获得大笔的社会捐赠,而且校园非常开放,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学术研究的独立性。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斯坦福的严格,李嘉诚给斯坦福捐了一栋楼,他儿子李泽楷在斯坦福读书,即使这样,李泽楷被媒体曝光,最后没有得到斯坦福的毕业学位。

斯坦福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研能力之强也是举世公认的,也是唯一一所可以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相媲美的大学。迄今为止,斯坦福已经培养出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0多位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14位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斯坦福很好地掌握了与商业合作的艺术和边界,既可以让社会力量为学校服务,又能坚持教育伦理的底线,保存学校的声誉。

反观国内的大学,在开放边界的问题上总是把握不好度。像清华北大这些中国大陆的名牌高校,学校四周也是有高高的围墙包围,没有证件就不让进去,似乎是很神秘。这样一所大学看起来是很封闭的,然而在某些方面它又非常地“开放”。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叫王进文的清华博士爆料,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是他的同班同学,但他的同学们从未见过这个人。清华大学对此的解释是,徐景颜读的不是全日制博士,而是“论文博士”。所谓“论文博士”,是指学生不需要到学校上课,只要在毕业时上交毕业论文就可以获得学位证的博士。近年来“官员读博”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其中所涉及的学历腐败也一直为舆论所诟病。正常的读博程序是需要学生付出很大努力的,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上课、做研究、写论文,而这些官员如此轻易地就能获得博士学位,对认真读博的学生是何等的不公平?清华大学作为大陆顶尖学府,竟也突破底线地趟这趟浑水。如此透支学校的声誉,实

在让人痛心。

大陆名校的“开放”还在于热衷于办EMBA。EMBA本是学校与商业接触的良好平台,但中国大学的EMBA办的就有些不对味。在世界范围内,EMBA也因其浮躁的风气而饱受诟病。像斯坦福、哈佛,其商学院都是在全美排名前三位的,但他们一直拒绝开展EMBA项目,担心会影响到学校声誉;少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开有EMBA课程,但也是严格控制教学质量,以MBA的标准来要求EMBA的教育和教学。以斯坦福和哈佛的名誉,如果他们也办EMBA班,我想即使收费一百万也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上,可是他们没有去挣这些容易的钱。而中国的EMBA教育就更不靠谱了,大多沦为学校捞钱的工具,根本不注重教学质量。像我有些企业家朋友也读了几个名校的EMBA,但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人脉的拓展,而根本不在于学习,甚至他们的毕业论文都是让秘书代写的。这样读出来的学位,其水分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清华北大的EMBA都是这种以昂贵“学费”为办学宗旨的作风,其它学校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时候一个学校能对学位的发放不再这么随意了,它离真正的开放也就越来越近了。

斯坦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然而其对教育——商业防火墙的构建却一直不遗余力;国内的名牌大学的校园围墙倒是建得高耸入云,然而却屡屡做出不重规则甚至突破底线的事情。这里面的差距值得我们深思。一所大学要真正走向开放,既要与社会和商业进行结合,又要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如何能把握住这两者的边界,是国内大学应该向斯坦福学习的地方。

篇三:不知疲倦的行路者

不知疲倦的行路者(代序)

当一沓70000多字《传承翰林文汇》的书稿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时,我不禁对这部书稿的搜集整理者,文化程度本就不高,却一直不知疲倦地在努力的王公科肃然起敬。茌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两千多年的置县史中,名人贤士灿若星河,从出身寒门到贵为康熙皇帝启蒙老师的王曰高,无疑是这星河中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书稿中的“翰林”,就是曾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王曰高。据历史记载,王曰高曾任礼科、兵科、工科给事中,主持过江南殿试大考,他做官清廉,刚正不阿,声誉极高,乾隆时期其作品集《槐轩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300多年后的今天,茌平县北八里村的王氏后人都称王曰高为翰林爷爷,就连今年七十三岁的王公科也不例外。王公科年轻时曾经任北八里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我以县电视台记者的身份也曾经去采访过他,不过印象并不十分深刻。

再次见到王公科,已经是2009年春天了,在冯屯镇刘集村,王曰高的岳父所在的村,发现了一根银丝镶嵌的百寿图教鞭,由王氏后人邀请县里文物专家前往鉴别,初步确定这是王曰高任康熙皇帝启蒙老师时曾经用过的教鞭。王公科老人当时是最为踊跃的组织者。这次活动让公科老人与我逐渐熟络起来,直到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朋友。我也知道了他这些年来为了弘扬翰林王曰高的精神,为了宣传王曰高的功业,一直在不辞劳苦地奔走呼告,每当取得重要进展,公科老人都会来到我的办公室告知,与我分享他的快乐。

他自筹资金,与他的王氏族人多次前往山东省图书馆,将该馆珍藏的王曰高的文集《槐轩集》,以及当时社会名流撰写的关于王曰高的文章集萃《翰林王曰高》全部影印回来,重版再印。他多次前往山西,拜访皇城晋府,将有王曰高名字的圣旨拍照回来。无论哪里有与王曰高相关联的信息和线索,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前往考察、甄选,用相机或者用文字记录下来。

封建传统文化里,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一点王曰高做到了。公科老人要做的,是用古圣先贤那种尚道义、轻资财、清正廉明、恤民除弊的精神泽披后人,在我看来同样是功德无量的事。正是由于公科老人和他的乡邻们的奔走和执着,茌平县有了翰林路,有了翰林幼儿园,有了翰林大酒店,有了茌平县书协主席邹尚武先生撰写碑文的王曰高墓志铭碑,等等。这次公科老人搜集整理的《传承翰林文汇》,记录了他和他的族人多方奔走的历程,记录了当今社会名仕对王曰高的追思,按公科老人的话说,也算是对他近几年来弘扬翰林文化的一个总结,让我们预祝这个集子早日出版面世,了却一位古稀老人的心愿。

( 茌平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郦洪山)

本报讯 2月7日上午,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在东昌宾馆召开,宣布省委关于聊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刘永巨、林峰海、徐景颜、王忠林在主席台就坐,金维民、汪文耀、陈平等市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林峰海主持。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永巨宣布省委关于聊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决定:林峰海同志任中共临沂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免去其中共聊城市委书记、常委、委员和市委党校校长职务,不再担任聊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徐景颜同志任中共聊城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免去其中共淄博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随后,林峰海作了重要讲话,对省委的决定表示完全拥护、坚决服从。他说,这次调整,省委安排我到临沂市工作,任命徐景颜同志为聊城市委书记,充分体现了省委、省委组织部对聊城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体现了对聊城领导干部、聊城工作的充分肯定。这是对我和景颜同志的最大关心和信任。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到临沂后,我一定按照省委的要求,在新的岗位上,好好工作,决不辜负省委的期望和信任,决不辜负聊城人民对我的哺育和嘱托。林峰海说,最近一段时间,得知省委安排我离开聊城,到临沂工作,我的心情百感交集、翻江倒海。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从2002年到聊城工作,转眼间已经14个年头了。初来时风华正茂,离别时年过半百,我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聊城这片热土上。从我来到聊城那天起,聊城市几大班子的领导和老领导、各级各部门的同志、广大干部群众就给予了我热情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不但教会了我地方工作经验,而且赋予了我开拓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回想14年来,为了推进聊城的改革发展,为了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和大家一起风雨同舟、团结奋斗,办成了一批大事、攻克了一批难事、办好了一批实事,一幕幕场景在脑海中闪现,总是像昨天发生那样清晰、那么难忘。14年来,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始终兢兢业业、勤勉工作,生怕哪里干不好会给聊城的发展带来一点影响,有负于这方土地和人民。特别是2013年3月省委安排我担任市委书记以来,面对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重托,面对全市600万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期盼,我深感使命如山、重任在肩。两年来,大家戮力同心、奋力拼搏,大打跨越赶超三年攻坚战。经过共同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位次不断前移,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保持了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风清气正,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这里面承载的是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展示的是市几大班子的团结协作,凝结的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升华的是600多万聊城人民奋发图强的豪迈气概!在此,我向长期以来

给予我关怀、帮助的各级领导和离退休老领导,向工作中给予我巨大信任和支持的市几大班子领导成员,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同志们、战友们,全市的父老乡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林峰海说,即将告别聊城之际,我的心里充满眷恋和不舍。14年的时间不是太长,而是太短。我发自内心地说,我与聊城的同志还没有处够,聊城的事业我还没有干够。让我深深眷恋的,是朝夕与共、团结干事的各位同志。他们用智慧参与聊城的发展,用无私维护聊城的发展,用勤劳推动聊城的发展,汇聚起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给予我信心、勇气和力量,成为我们推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动力源泉。即将告别聊城之际,我心里还有很多遗憾。特别是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好或没有来得及去做,有时对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让一些同志受了委屈。尽管如此,大家仍然以十分宽容的心态对待我、理解我、支持我,我深受感动。借此机会,也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林峰海饱含深情地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聊城今天的成就是历届领导班子薪火相传、接力奋斗的结果,明天将会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掀开崭新的一页。省委选派景颜同志来聊城,体现了省委、省委组织部对聊城发展的高度重视。景颜同志既有在省直多个重要部门工作的经历,也有在多个地方任职的丰富经验,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很高。我相信,在以景颜同志为班长的市委班子带领下,聊城的各项事业一定能够迈上新的更大的台阶。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牵挂着聊城。聊城的每一步发展,我都会真诚地关注;聊城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由衷地高兴;聊城的每一个成绩,都会带给我巨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动力。

徐景颜作了重要讲话,他说,省委这次对聊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对聊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完全拥护省委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无比珍惜为聊城人民服务的机会。峰海书记在聊城工作14个年头,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聊城人民,为聊城的发展兢兢业业、竭诚尽力,开创了聊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衷心感谢峰海书记为聊城作出的重大贡献,衷心祝愿峰海书记在新的领导岗位上取得新的成就,也恳请峰海书记一如既往地关心聊城、关注聊城,支持聊城的发展。

徐景颜表示,省委决定由我担任聊城市委书记,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交给我的一副重担。这副重担承载着省委的重托,承载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任和希望,更承载着全市600万人民加快发展、改变面貌的热切期盼。我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很大。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

为聊城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峰海书记、忠林市长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从市几大班子到各级各部门、从领导干部到企业家、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干事业、群策群力促发展,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有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我有决心、有信心把这副担子担好,把聊城的事业办好,决不辜负省委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负聊城人民的期盼与厚望。

徐景颜说,聊城当前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聊城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几大班子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抓好工作,认真履行好领班子、带队伍、抓改革、促发展的政治责任,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给聊城人民。在今后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六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市委书记,我将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人的先进追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把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与聊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聊城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抓紧第一要务,全力推动聊城科学发展。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按照省委确定的“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提高聊城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增创聊城科学发展的新优势。三是牢记根本宗旨,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竭尽全力为全市人民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四是坚持团结实干,凝聚发展合力。我将倍加珍惜与大家合作共事的缘分,倍加珍惜全市上下已经形成的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充分发挥好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坚决支持市几大班子的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推动聊城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合力。五是履行管党责任,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委管党建的主体责任和书记抓党建的第一责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六是坚守廉洁底线,带头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主体责任,带头遵守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徐景颜表示,作为聊城的一名新兵,我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熟悉情况,把握市情,进入角色;我将虚心向班子同志学习,向为聊城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同志学习,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迅速融入聊城新的领导集体,融入聊城广大干部


徐景颜》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13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徐景颜
相关文章
  • 徐景颜

    山东半年调整9市党政“一把手”年龄趋于年轻山东半年调整9市党政“一把手”德州市委将迎“新帅”政界人事调整,“新章”仍待续写。进入2015年,山东厅级及以上干部人事调整较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