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犯错
犯错
斯琴高娃 演唱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伤心不是唯一的结果
只想再听你说一次你依然爱着我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躲着我
我每天都这么的难过
到底我做错什么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不理我 你什么都不肯对我说 请你不要再沉默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伤心不是唯一的结果
只想再听你说一次你依然爱着我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躲着我
我每天都这么的难过
到底我做错什么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不理我
你什么都不肯对我说
请你不要再沉默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篇二:名师讲解散文《沉默》中译英
名师讲解散文《沉默》英译
该文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申雨平英译、讲解。赵丽宏的这篇散文讲的是人的各种各样的沉默,文中没有明确地说出谁,连“人”字都少有。中文可以随心所欲地像本文这样使用无主句,英文却万万行不通。每句必须要有主、谓才算完整。因此,译文只能尽可能地做到接近原文的意思,这就是翻译上所说的任何译文都只能是一种compromise。
逐句分析:
沉默 Silence
无声即沉默。沉默有各种各样——Silence is soundlessness; silence exists in different forms.
这一句原文说“无声即沉默”,而译文却成了“沉默即无声”,因为英文对叙述的要求是要由一个出发点发出,不乱换视角,这样显得叙述比较清楚。英文的题目是Slience,因此下面也从 silence说起,视角一致。有:指“沉默”的存在,所以说exists。既然前面说了存在,那么后面就要说以什么形式存在了,英文就是 in...form。
腹中空泛,思想一片苍白,故无言可发,这是沉默。An empty head or a blank mind which leads to speechlessness--that is silence.
中文主谓结构多,因而谓语多、动词多,仅这句里的谓语或动词就有四个。译成英文时这样的结构不可以照搬,如果译成四个英文句子,必然是句子超短,即使无奈加上数个关联词语,也会显得话很急促,不够从容。基于这个原因,译文用了名词短语,后面由that总括起来,句子结构显得比较严密。这样的结构也在下文中多次采用,使文章重心保持了与原文的一致性。
腹中:中文会说“腹中空空”或“满肚子墨水”,但英文就没有这样的说法,与之相应的应该是head或者mind;blank和empty同义,都是“空无一物”的意思。
热情已如柴薪尽燃,故而冷漠处世,无喜无悲,无忧无愤,对人世的一切都失去兴趣和欲望,这也是沉默。Enthusiasm fades like dying embers and thus leads to cynicism and indifference to life, which arouses neither happiness nor sadness, neither worries nor anger, and which costs people their interest in and desire for anything--that is silence.
这里的结构与上一句相同,原则也一样:不照搬中文的短句结构,而是要尽量发挥英文的特点,把意思译出来,译到家。以下几句采用的都是一样的做法。 embers:燃尽的柴灰,做这个意义讲时要用复数形式。
cost:使人失去,导致损失。注意interest和desire后分别用不同的介词搭配,不能只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代替两个。
有过爱,有过恨,有过迷茫,有过颖悟,有过一呼百应的呐喊,有过得不到回报的呼唤,然而却守口如瓶,只是平静地冷眼看世界,这是沉默。 Despite all the experiences of love and hate, of disorientation and reorientation, of order-giving that was answered by hundreds and call-issuing that was not answered by a single soul, there is not a word uttered, but only a clam eye that watches on this world--that is also silence.
“有过......”不能译成there was...,因为这里说的“爱”或“恨”,主体都是人,是说人的感情,人的感受。因此译文便用了experiences一词,指人的情感体验。六个“有过”都是指人的各种情感体验,后面的转折是想说,有的人即便有着这样丰富的体验,仍然能够心平气和,冷眼旁观。但是,话有没有说过,却是一种存在,因此便使用了there be句型。
迷茫:这里译为disorientation,意思是“迷失方向”,“不知所之”。orient是“确定方位”、“适应、熟悉”的意思。
颖悟:与“迷茫”相对,是迷茫后重新明白,所以译为reorientation。 soul:人,与person同义。
a calm eye:用部分代替整体,修辞上叫做提喻,这里用人体的一部分——眼睛——来代替人。
饱经忧患,阅尽人生百态,胸有千山万壑的屐痕,有江河湖海的涛声,然而却深思不语,这也是沉默。 Worries and sufferings, tastes of changes and vicissitudes of the world, footprints left in mountains and valleys and noises of rivers and oceans cherished in the heart are all but hidden uevealed--that is still silence.
饱经忧患:这里译为worries and sufferings,字面上没有体现出“饱经”,因为这两个字的意思实际上已经包含在了worries和sufferings的复数形式里面,这两个词的复数形式本身指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忧虑和苦难。
阅尽:看到过,品尝过。可能指自己亲历的事,也可能指看到、听到的事,这么多的意思似乎没有一个很合适的字来表达,就用了taste,而且还用了复数,就是说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反复。下文的 “千山万壑”译成mountains and valleys也是这样的意思,用复数的形式来表示数量之多。
vicissitude:实际上与change是同义的,但这个词更具体,指世态的变迁,而不是泛指任何变化。changes和vicissitudes连用也可以起到一种意思由弱到强、由泛到具体的效果。
涛声:译文用了noises。考虑到原文的“涛声”范围比较窄,说是“涛声”,实际上连风声、雨声、海鸟的叫声等等都应当包括在里面,而noises意思更广一点,可以包括大海发出的各种声响。
一把价值连城意大利小提琴,和一只被随手削出的芦笛,不去触动它们,便都是沉默,但沉默的内涵却并不一样,即便永远不再有人去触动它们,你依然可以想象听见它们可能发出的绝然不同的鸣响。 Either an invaluable Italian violin or a reed whistle cut out casually would remain silent if they are not played, although the connotations of their silences differ greatly. For even though they are never touched by anybody, you can still imagine the vastly different sounds they can possibly produce.
一把......,一把(和一枝)......:这样的结构本身就包含了“或者......或者......”的意思,译文里相应地也用了either...or...。
价值连城:英文里没有相应的比喻,没有用“城”这个形象来比非常贵重的东西的用法,所以只能用invaluable。再就是母语为英语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意大利小提琴是非常名贵的,用invaluable或priceless便足以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了。
芦笛: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乐器,译为reed whistle。
内涵:即内在的含义,connotation,这里用复数表示这两种乐器所包含的不同内容。
凭想象听见:英文里“想象”和“听见”这两个词搁不到一起,用imagine就足够了。
另外,请注意后一句中文和英文语序的不同:中文用前置的定语,英文则更多用后置定语。
一块莹洁无暇的美玉,和一块粗糙的土砖,放在那里也都是沉默。然而谁能把它们所代表的内容划一个等号呢? A flawless jade ornament, or a coarse, gross brick will always remain silent if it is left untouched, but who can draw an equal sign between them?
从这句开始原文的句型有了变化。不再是“......,这就是沉默。”译文也就可以不受句型的限制了。
粗糙朴实:这里的“朴实”其实就是粗糙,并不是通常说的“朴实敦厚”的“朴实”。
土砖:并没有译成clay brick,因为砖本来就是土做的。
等号:就是数学上的“等号”,equal sign。
篇三:分心不是我的错
分心不是我的错
最近看了一本由刘翔平老师主编的《分心不是我的错》。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儿童学习障碍和注意力障碍,主持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博士点基金“学习障碍的认知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
对很多人而言,认识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比认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甚至智力障碍都困难的多。因为注意力对人而言,仿佛是飘忽不定的一个概念,看不见摸不着,更无法看到注意力背后的那些脑神经机制。人们只知道一个人做事情需要注意力集中,可注意力集中难道不是靠意志力的吗?难道注意力也会出现“障碍”吗?据统计,中国大约有5%的中小学生患有这一障碍,也就是说每个班大概有2---3个行为冲动,不可遏止的多动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学生。在和同事交流,经常会听到我们班的宝贝又怎么怎么了,某某又不做作业了,某某上课又打断老师讲课了...
小楠:三(1)班十分文静不爱说话的小女孩。一年级开始到现在,班主任很少听到她与同学的交流,甚至看不到她的笑容,听不到她的笑声(儿童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她却没有笑容,没有和同伴玩耍的快乐)。上课从来不捣蛋,从不违反课堂纪律,上课的时候虽然很安静,但是却好像没有听课,从来没有主动举过一次手。当老师问她问题时,她经常回答不出答案,愣愣地瞪着老师。经常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当然就不理想了。然而,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以怎样去帮助他们呢?
帮助从了解开始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英文叫做Attene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注意力缺损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常见的外部行为表现有以下6方面:
1.主动注意落后
人的注意力可以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是有意图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面,需要克服干扰,付出心理努力;被动注意是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刺激引起的自发反应,如将注意本能地专向外面的声音。注意力有缺陷的儿童主要变现为主动注意功能极差,难以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被动注意功能相对亢进,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细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专项无关事物,因此很难坚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注意力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力范围窄,时间短。例如三(1)班的小京,每次考试,规定时间收卷后,考卷第四页都是雪白的,当我让他利用课余时间把后面补做上来时,题目都会做。周京在考试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做着做着,就会走神,主动注意力就会被被动注意力打败,虽然他也希望考出好成绩,但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考卷的全部内容。二是注意力分散。有一些孩子,放佛从来不能够认真听课。你会发现他们上课坐姿端正,遵守课堂纪律,双眼始终盯着老师,
但他们的耳朵早已关闭,注意早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已经飞走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在做作业时,你会发现,课堂上很简单的内容他都不会,作业正确率极低。当你单独再指导他作业时,你会发现他不是笨,而是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他一点也没有听进去。这样的孩子也许同样具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但只要外界存在一点点新鲜的刺激,他们就会把注意力转向那里,甚至自己做着白日梦,想着昨晚动画片中某一个情景。他们往往明白应该专心听讲,却控制不住自己,学习上缺乏恒心。
2.多动
这类儿童不分场合,特别好动。在课堂上,经常扭动身体,无故离开座位,极不安宁。他们不停地做小动作,用小刀或笔乱刻乱画,玩铅笔、纸片、指甲,甚至敲桌子、吹口哨、大声尖叫,他们的运动是任意的、无组织的、缺乏目标性的,他们动作虽多,但极不协调,运动水平通常较差。走路或奔跑时常摔跤,做操姿势不正确、不协调,扣衣扣、系鞋带时动作笨拙。
3、冲动
这类孩子最基本的表现就是缺乏自我控制。在教室里,总是表现为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举手或直接说出答案;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难以等待轮流。排队时,爱插到队伍的前面。做作业的时候不能够很有组织地按照计划写下去,而是想写哪就写哪。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极为容易生气、发脾气。但是
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带有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
例如:一(6)班的臻,成绩中上水平,但特别好动,而且和他交流时表现很急躁,做什么事仿佛都很急,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抢着把答案说出来了。一(1)班的小天,是个脑子特别灵活的孩子,认生字词语,做数学作业都难不倒他。但他上课总是管不住自己,从来就没有端端正正坐着上一节课的,不是转过来转过去,就是找别人讲话,老师让同学做的题,总是被他喊出答案。教师多次严肃批评,但小天没过一会,就依然如故。
4、唤醒不足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并不总是精力充沛的,他们对于游戏能够长时间地投入,但对于学习活动则表现出倦怠、懒散,常常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对目标明确的活动表现出冷漠,缺少积极主动,无精打采,而他们行动的懒散和不适应似乎常常不适故意的。例如:三(1)班的小华,下课后就到外面和同伴玩游戏,但在课堂上,他始终耷拉着脑袋,虽然眼睛盯着教师,但那眼神是没有光亮的,教师布置好作业,要求学生做时,他的动作总要比别人慢半拍。
5、缺乏活动的组织性
ADHD儿童对于自己的行为缺乏组织,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无法达到良好有序的状态。他们不会整理书包,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手忙脚乱,不时地找东西、削铅笔。这类孩子并不是没有良好
的学习愿望,相反他们也非常想成为一个好学生,可是他们却总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组织技巧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例如:三(1)班的小林,他的抽屉至始至终是乱七八糟的,每次其他学生在安静地做作业的时候,他不是自动笔笔芯没有了,就是作业本找不到了。但要注意的是,在上学期期末考试时,他考了65分,说明他还是可以学习的,只是他要比别人慢一拍。
6、角色管理失控行为
ADHD儿童常常情绪不稳定,缺乏控制力和克制力,这样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在教室里,常违反纪律,对于老师的要求不服从,与老师争辩;游戏中不善于与人合作,在和同伴交往时,不讲礼貌,说脏话,责怪别人,不谦让,所以没人喜欢与他们相处。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更加孤僻而自卑。无疑,他们的注意力问题明显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
ADHD儿童到青春期后,多动行为会减少或消失,但学习时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冲动并没有减少。
在真正了解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时,还要区分几个相关概念。
1、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障碍(ADD)和多动症
多动症这个概念仅仅概括了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另一类型,即多动冲动为主型;而注意力障碍即ADD这个概念表示的事注意力缺损为主型,是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另一个亚类型,由此可见,注意
《沉默并不代表我的错的相关文章推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62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