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闲话“君子远庖厨” 正文

闲话“君子远庖厨”

2017-03-11 06:42:1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石景山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 2015.0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待客之道,首在分清

宾主。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主人居主位,自家环境,礼俗成习,言语行..

动一任自然。客人居客位,避地移形,俗异物换,其所为必然谨慎小心察言观行。主客相遇,是否

彼此相得,关键在东道主。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具体而言,中国宾礼讲究让客人舒适,没有陌生感,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所以如是,是由于身处客位的

人,经常会遇到种种蹇难不便,自己又无法解决。因此古人记载羁旅愁思的诗文特别多,如孔尚任..

《桃花扇》:“伤往事,写新词,【 甲 】乡梦乱如丝。”南朝沈约亦有句:“闻雁夜南飞,【 乙 】

夜沾衣。”宋代张咏的《雨夜》写得更凄苦:“帘幕萧萧竹院深,【 丙 】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

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这种种情形,亟需细心的主人关心体谅。所以亚圣谆谆告诫我们:“敬.

老慈幼,无忘宾旅。”

主人待客如此,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不给.

主人添麻烦。“□□□□”和“□□□□”两个成语,最能反应“客道”的真谛。这两条做到了,.

主人就会由“色难”变成“色喜”。另一个成语“恭敬不如从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客道”.

最忌讳的是“反客为主”,这有违传统礼仪,被视作对东道主的大不敬。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暂(zhàn)居羁旅愁思 ..

B.色难(nàn) 拜谒 ..

C.亟(jí)需 蹇难不便 ..

D.尽(jìn)量 反应 ..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礼记》中“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

②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

③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

④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

A.①②③⑤④B.⑤③①②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④①⑤

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客愁 客泪 客怀B.客泪 客怀 客愁

C.客愁 客怀 客泪D.客怀 客泪 客愁

4.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宾至如归 客随主便 B.入乡随俗 相敬如宾

C.喧宾夺主 不速之客 D.入乡随俗 客随主便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东道主”一词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

的使节,故称“东道主”。 后以“东道主”指称待客或宴客的主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南宋朱熹曾将《论语》与《礼记》《大学》《中

庸》合为“四书”。“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C.孔尚任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戏剧作家,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称为“南洪北孔”。其代表

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传奇剧的典范。

D.“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我们熟

悉的“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均出自《孟子》。

6.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常以对联突显产品或经营的特色,以下对联与“一得阁”“同仁堂”“王致和”

“全聚德”“张一元”这些老字号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②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③一艺足供天下用,

得法多自古人书。④剪裁奇妙随心动,斩切艰难任意行。⑤同气同声济世济民,仁心仁术医国医

人。⑥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⑦鸿鹄高飞志在千里,宾朋满座亲如一家。

A.④⑤②①⑥ B.③⑤①②⑥ C.③⑤①⑦② D.⑥①②⑤③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

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

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

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

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

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

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后汉书》载:“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

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

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

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

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弃礼义,捐廉耻 捐:抛弃 .

B.年已十七,颇晓书疏疏:文书 .

C.亦不愿汝曹为之 曹:等,辈,们 .

D.由佖之黩货也黩:滥用 .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悉以金马还之在小足以守矣 ..

B.由佖之黩货也此人之教子也 ..

C.吾时俯而不答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 ..

D.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那些曲意逢迎、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B.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风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

C.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使用金钱如同消耗粟米一样,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D.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所以贪财的人担任统帅,边关的大门到晚间也还洞开着无人把守。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鸡鸣不已于风雨”写出了“独醒之人”身处乱世,也会毅然决然发出正义的声音。

②古人治军以廉耻作为基础,将士们懂得礼义廉耻的道理,便足以克敌制胜,保存自己。

③作者借颜之推讲述齐朝一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表达了反对后人出仕做官的观点。

④作者倾向于杜甫的诗句是“安得廉耻将”。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却蕴藏着作者的期许。

A.②③ B.①③C.②④D.①④

1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结尾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意思是说士大夫没有羞耻心,可以

称之为国耻。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这一认识的

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5分)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 曰 将 军 怯 邪 盎 曰 臣 闻 千 金 之

子 坐 不 垂 堂 百 金 之 子 不 骑 衡 圣 主 不 乘 危 而 侥 幸 今 陛 下 骋 六 騑 驰 下 峻

山 如 有 马 惊 车 败 陛 下 纵 自 轻 奈 高 庙 太 后 何 上 乃 止。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 , ”这两句,

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

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渐入佳境,“乐亦无穷”。如“山间之四时”:春来“”,

入夏“”,秋日“风霜高洁”,冬至“水落而石出”,令人流连忘返。

③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总的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简明有力,犹如《琵琶行》中琵琶

女的演奏一样:“,”,留给读者豹尾劲扫的感觉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用典故,如写到刘裕,由他早年生活的遗迹联想到他

两度挥戈北伐,几乎克复中原的功业。只是这样的英雄业绩“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那

“ , ”供后人凭吊。

⑤在《师说》的作者韩愈看来,“古之圣人”是从师学习的榜样,因为“ , ”,与“今

之众人”的“耻学于师”形成鲜明的对比。⑥《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其中“ , ”两句,回顾抗金往

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诵。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1分)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②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

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内。(4分)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③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4分)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注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

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汉代的“千里草,河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来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因此,中国的历代文人多有制字谜猜字谜的雅好。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果然是别开生面,别有雅趣,入了高境界。

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

谜语题材丰富,有字谜、物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是与文学的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方法之体系,也是制谜、猜谜的理论概括与总结。

(取材于《中国艺术报》)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篇二: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荆州市部分县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5年2月8日9∶00-11∶30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15.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表格内。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写其他答案。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当垆(lú)绣闼(tà) 估量(liáng)鸡毛掸(dǎn)子 ....

B.闷(man)热 恓(xī)惶 夹(jiā)缝 红鸾(luán)天喜 ....

C.罪愆(qiān) 蕾(l?i)丝 蟊(máo)贼 羽扇纶(guān)巾 ....

D.罗绮(qí) 嗣(sì)位 脚镣(liào) 恭聆(líng)大教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分孽赝品直冲云霄前合后偃

B.缜密犄角人头挤挤无语凝噎

C.藩属缔听川流不息阿谀献媚

D.市侩萧瑟良辰美景美伦美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呼之欲出甚至

B.遵守呼之欲出乃至

C.遵循栩栩如生乃至

D.遵守栩栩如生甚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连续三次上调,目前成品油消费税已累计上涨约50%。从而使国内成品油税负比例增至近50%左右。这意味着消费者每加一元钱的汽油,就包含0.5元的税。借用网友的话说真是“油价不能再跌了,要不就剩下税了”。

B.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名单已经公布,一个个“1”“2”开头的年龄,让人揪心。原本是对人生充满无限希望和憧憬的年轻人,却在2014年最后一夜骤然逝去。事件引发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诚然值得人们反思,事件的安全管理之责同样需要追究。

C.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一句“你懂的”,不期然间成为这一年的

反腐热词。那时的疑惑,如今已是过眼云烟。那句“你懂的”,在这一年的反腐之后,

变成“真懂了”。

D.刘醒龙在担任《芳草》主编改版之初就定下了“汉语神韵,华文风骨”的高基调,追求每一个文字都是因优雅而动人,坚持文学的高品位,不向市场低头。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古代一种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

质,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阿房宫赋》《滕王阁序》《赤壁赋》等。

B.《红楼梦》的第十三、十四回中,王熙凤应王夫人的推荐协理宁国府,将秦可卿的丧事

料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与见识。

C.雨果是19世纪前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炮兽》集中刻画了人与炮兽

之间的殊死搏斗,表现出队长的勇敢,更衬托了神秘老人的智勇双全。

D.1987年,巴西作家保罗·戈埃罗以一次朝圣之旅为素材,发表了成名作《朝圣》。后来,

他又受《一千零一夜》的启发,创作寓言故事《炼金术士》,也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而不纲”是说孔子只用一钩一竿钓鱼,从来不用绳网捕鱼,因为使用绳网会把水中的鱼不分大小一网打尽。“弋不射宿”是说孔子虽然也射鸟,但从来不射栖宿巢中的鸟。任何人都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活,因而虽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钓不弋,这就需要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忍”与“不忍”的关系。

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孟子的态度与孔子相同,但表述得更明确。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认为人皆有对他人的痛苦和危难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称之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推此心于万物,他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君子远庖厨”,并称此为“仁术”。可见,孟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即纳入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他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重要思想。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而”是“继而”的意思,赵岐注曰:“先亲其亲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者也。”由“亲亲”推展到“仁民”,再由“仁民”扩展到“爱物”,清楚地表达了儒家之“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可见,“仁”内在地包含了“亲亲”、“仁民”与“爱物”三个层次,其中“亲亲”是仁的自然基础,“仁民”是仁的核心和重点,“爱物”则是仁的最终完成。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仁”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天地万物,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

“仁民而爱物”在最广大的范围内表现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那么一点点,那就是人有“仁心”,只有人才有道德观念。“仁民而爱物”,是人的同类意识的进一步扩大,扩大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层次推进来看,由“仁民”到“爱物”是儒家仁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它要求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让爱心充满宇宙,惠及自然万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

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的发展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万物的爱护不再只是考虑人类的利益,而且还出于人类道德完善的需要。人类主动承担起了对自然万物的道德义务,这种在中华大地流布了两千多年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资源。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所引用文字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话“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从孔子开

始就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的思想。

B.第二段引用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远庖厨也”这一段话,旨在引出孟子的“仁术”

概念,也就是要人们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

C.第三段引用赵岐的注,说明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的“而”是“继而”的

意思,说明了儒家“仁”的行为的层递性。

D.第四段引用“仁民而爱物”并对其内涵予以分析,表明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同时

这也是对儒家生态伦理学重要内容的阐述。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属于儒家生态伦理学内容的一项是 ...

A.人们在取用自然资源时,要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处理 好“忍”与“不忍”的关系。

B.人对于他人与动物的痛苦和危难要有天然的同情心,要把自然万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

围。

C.人不仅要爱人类自身,还应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扩展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

地方。

D.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需要得到满足,普遍的人类之爱得到彰显,人类社会

的畛域被爱心超越。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并不反对杀生,因为人毕竟要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动物也是食物来源。但儒家主

张的是有限度地杀生,对滥捕滥杀行为持反对态度。

B.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源于孔子,后经孟子等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日渐成熟,

弘扬仁爱之心,惠及自然万物,最终成为儒家的重要传统。

C.由“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表达了儒家之“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它用爱

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体现着儒家之“仁”的内在逻辑要求。

D.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它出现的那个时代开始,就流布于中华大地,影响了后人。而在

今天,它更加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发展。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

(清)曾国藩

今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大抵以刑强齐之耳。任蚩蚩者自为啄息喜怒,一不顾问。至其犯法,小者桎梏,大者弃市,豪强者漏网,弱者靡烂,苟以掩耳目而止。原国家所以立法之意,岂尔尔哉!盖亦欲守土者,日教民以孝悌仁义之经,不率而后刑之。其率教而有文者,则以.

进于学使者而登之庠序。既登之矣,则以授于校官而常饬之。

承平既久,法意寖失。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而所谓校官者,类多衰疾晚暮.①之徒,其禄不足自赡,往往与学宫弟子争锥刀之末,不特不克助宣教化,或转餂言以蔽学政.

之耳目。彼学政者,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貌敬而神拒之,日惫精于文字而角机智于千百诡弊之场,而欲以余力教民以仁义孝悌之经,其不亦难矣哉! .②然则如之何而可?自功利之说中于膏肓,学者求速化之方,束发而弊精于制艺,穷老而不休;六经至不能举其篇目,何有于他书?今欲稍返积习,莫若使之姑臵制艺而从事经史,③奖一二博通之士以风其余。于覆名扃试之外,别求旁搜广采之术。凡郡县莫不有书院,大率

廪给其才者,而绌其不能者。名曰“膏火”,所以济学校之不及也。学政下车之始,则牒各县.

令曰:“明年吾视某县学,当以某经试士能背诵否,某史试士能言否。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牒校官曰:“吾按临之始,每县当选诸生廿人说书。有不至,惟汝罚。”及其按郡,招诸生来前,果使背诵某经,说某史某卷。大指能诵说者,予以书院之廪资;尤能者倍之、三.④之;尤能者,牒送省会之书院,亦倍其廪资。其不能者,廪生削其饩,附生惩辱之。每县试

⑤不悖皆善矣则拔而贡之成均。使彼邦之人晓然知吾好博通之才,庶几由文以溯本,举一以劝.百。然后孝悌仁义之教可以渐而兴也。

同年友江君小帆之视湖北学也,所以讲求职思者甚备。余乃别思一搜采之术,无启弊之窦而有补教之旌者。于是以戋戋之说进焉。 .

(选自《曾国藩文选》,有删节)

【注释】

① 餂言:甜言。②制艺:八股文。③覆名扃试:覆盖考试姓名并锁门考试。

④饩:月工资。⑤成均:古代的大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率而后刑之 率:遵循。 B.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 责:要求 ..

C.而绌其不能者 绌:不足 D.举一以劝百 劝:勉励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类多衰疾晚暮之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B.其不亦难矣哉 吾其还也 ..

C.大指能诵说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D.于是以戋戋之说进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一开篇,作者就大力批判当今地方官吏在治理百姓时大都重视刑罚而轻视教化的恶劣倾向,呼吁地方官吏应加强对百姓的孝悌仁义的教育

B.作者认为单靠各地的校官和学政去教化百姓是远远不够的,一则因校官薪俸微薄易争利而有伤风化,二则因学政势单力薄又疲于官场争斗而精力不济。

C.作者认为八股取士的做法助长了读书人的功利性和狭隘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化的施行,为此提出了治经史、废制艺的主张。

D.这篇赠序体简辞足,富有雄直之气,既能揭示时弊产生的根源,也能提出具体可行的矫治措施,同时寄寓了作者对江小帆作为学政视学湖北的希望。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原国家所以立法之意,岂尔尔哉!(3分)

(2)莫若使之姑置制艺而从事经史,奖一二博通之士以风其余。(4分)

(3)然后孝悌仁义之教可以渐而兴也。(2分)

1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覆名试以制艺以彰朝廷之公令面试说书以鸣使者之私好二者并行而不悖皆善矣则拔而贡之成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鹫翎金仆姑

卢纶

①②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③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①鹫翎:箭尾羽毛。金仆姑:神箭名。

②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蝥(máo,一说音wù)弧:旗名。

③独立:犹言屹立。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1)王诗前四句描绘了边塞怎样的景象?卢诗描绘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4分)

答: 。

(2)同题“塞下曲”,王诗与卢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答: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2)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贾谊《过秦论》)

(4),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5)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诗经·氓》)

(6),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8),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生中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

余秋雨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调课。校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

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最后说的话。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时吃过。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

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会计,都由她包办,没有别人可以替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等到家乡终于在一个破旧的尼姑庵里开办小学时,老师们发现我已经识了很多字,包括数字。几个教师很快找到原因了,因为小孩背着的草帽上,写着4个漂亮的毛笔字:“秋雨上学。”是标准行楷。

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上一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作了谈心对象。我7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

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紧张,她害怕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我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医生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妻子说要与我商量,但她已有结论: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

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

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小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3次上门

篇三: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石景山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 2015.0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待客之道,首

在分清宾主。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主人居主位,自家环境,礼俗..

成习,言语行动一任自然。客人居客位,避地移形,俗异物换,其所为必然谨慎小心察言观

行。主客相遇,是否彼此相得,关键在东道主。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

待客的基本态度。具体而言,

中国宾礼讲究让客人舒适,没有陌生感,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所以如是,是由于身处

客位的人,经常会遇到种种蹇难不便,自己又无法解决。因此古人记载羁旅愁思的文特别..

多,如孔尚任《桃花扇》:“伤往事,写新词,【 甲 】乡梦乱如丝。”南朝沈约亦有句:“闻雁

夜南飞,【 乙 】夜沾衣。”宋代张咏的《雨夜》写得更凄苦:“帘幕萧萧竹院深,【 丙 】孤寂

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这种种情形,亟需细心的主人关心体谅。所以.

亚圣谆谆告诫我们:“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主人待客如此,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不.

给主人添麻烦。“□□□□”和“□□□□”两个成语,最能反应“客道”的真谛。这两条做到了,主人就.

会由“色难”变成“色喜”。另一个成语“恭敬不如从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客道”最忌讳的是.

“反客为主”,这有违传统礼仪,被视作对东道主的大不敬。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暂(zhàn)居羁旅愁思 ..

B.色难(nàn) 拜谒 ..

C.亟(jí)需 蹇难不便 ..

D.尽(jìn)量 反应 ..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礼记》中“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

②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

③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

④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

A.①②③⑤④B.⑤③①②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④①⑤

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客愁 客泪 客怀B.客泪 客怀 客愁

C.客愁 客怀 客泪D.客怀 客泪 客愁

4.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宾至如归 客随主便 B.入乡随俗 相敬如宾

C.喧宾夺主 不速之客 D.入乡随俗 客随主便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东道主”一词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

的使节,故称“东道主”。 后以“东道主”指称待客或宴客的主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南宋朱熹曾将《论语》与《礼记》《大学》《中

庸》合为“四书”。“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C.孔尚任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戏剧作家,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称为“南洪北孔”。其

代表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传奇剧的典范。

D.“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我

们熟悉的“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均出自《孟子》。

6.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常以对联突显产品或经营的特色,以下对联与“一得阁”“同仁堂”“王致

和”“全聚德”“张一元”这些老字号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②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③一艺足供

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④剪裁奇妙随心动,斩切艰难任意行。⑤同气同声济世济民,

仁心仁术医国医人。⑥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⑦鸿鹄高飞志在千里,宾朋满

座亲如一家。

A.④⑤②①⑥ B.③⑤①②⑥ C.③⑤①⑦② D.⑥①②⑤③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

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

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

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

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

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

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

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

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

则可以死易生。”《后汉书》载:“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

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

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

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

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

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弃礼义,捐廉耻 捐:抛弃 .

B.年已十七,颇晓书疏疏:文书 .

C.亦不愿汝曹为之 曹:等,辈,们 .

D.由佖之黩货也黩:滥用 .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悉以金马还之在小足以守矣 ..

B.由佖之黩货也此人之教子也 ..

C.吾时俯而不答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 ..

D.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那些曲意逢迎、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B.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风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

C.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使用金钱如同消耗粟米一样,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D.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所以贪财的人担任统帅,边关的大门到晚间也还洞开着无人把守。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鸡鸣不已于风雨”写出了“独醒之人”身处乱世,也会毅然决然发出正义的声音。

②古人治军以廉耻作为基础,将士们懂得礼义廉耻的道理,便足以克敌制胜,保存自己。

③作者借颜之推讲述齐朝一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表达了反对后人出仕做官的观点。

④作者倾向于杜甫的诗句是“安得廉耻将”。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却蕴藏着作者的期许。

A.②③ B.①③C.②④D.①④

1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结尾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意思是说士大夫没有羞耻心,可

以称之为国耻。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这一

认识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5分)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 曰 将 军 怯 邪 盎 曰 臣 闻 千 金

之 子 坐 不 垂 堂 百 金 之 子 不 骑 衡 圣 主 不 乘 危 而 侥 幸 今 陛 下 骋 六 騑

驰 下 峻 山 如 有 马 惊 车 败 陛 下 纵 自 轻 奈 高 庙 太 后 何 上 乃 止。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这两句,

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

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渐入佳境,“乐亦无穷”。如“山间之四时”:春来

“,入夏“”,秋日“风霜高洁”,冬至“水落而石出”,令人流连忘返。

③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总的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简明有力,犹如《琵琶行》

中琵琶女的演奏一样:“,”,留给读者豹尾劲扫的感觉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用典故,如写到刘裕,由他早年生活的遗迹联想

到他两度挥戈北伐,几乎克复中原的功业。只是这样的英雄业绩“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那

“”供后人凭吊。

⑤在《师说》的作者韩愈看来,“古之圣人”是从师学习的榜样,因为“ , ”,与“今

之众人”的“耻学于师”形成鲜明的对比。⑥《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其中“ , ”两句,回顾抗

金往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诵。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1分)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②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

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内。(4分)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③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4分)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注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

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汉代的“千里草,河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来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因此,中国的历代文人多有制字谜猜字谜的雅好。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果然是别开生面,别有雅趣,入了高境界。

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

谜语题材丰富,有字谜、物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是与文学的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方法之体


闲话“君子远庖厨”》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61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闲话“君子远庖厨”
相关文章
  • 闲话“君子远庖厨”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石景山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三语文2015 01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