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道士塔教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2016-10-12 18:57:0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道士塔》公开课教案1

《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思路流程

介绍余秋雨及作品(《文化苦旅》)→最让你感伤的是哪一个字(苦)→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什么是塔(佛家僧人圆寂的地方)→明确敦煌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教师好奇发问投影中塔主人是谁(王圆篆)→见见王圆篆(投影)→王圆篆的身份(农民、道士、敦煌的大当家)→拓展道教道士仙逝(羽化)→佛家圣地怎么会安葬道士(荒唐)→道士管理佛家圣地妥当与否(不妥)→对文化来说用一个字概括(苦)→筛选文中信息【(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王道士在敦煌都做了些什么(发现了藏经洞)→文中信息【(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他惊喜吗(不)→怎么处理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哪些外国人(所谓的考古家)?哪些国家?卖了多少?(投影)→价格公道吗?实质是什么?(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投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作者是什么情感(我好恨)→拔高(体会作者的爱恨)(投影)→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抒情结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 导语: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

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 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2、作者余秋雨,

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二、文章解读

1、文章结构

我们知道,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了戏剧效果。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将以戏剧的知识,去解读他的《道士塔》,品味其间发生故事,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化苦旅》:点出“苦”。“苦”从何来?

我们将随着《道士塔》去慢慢的品味。

戏剧故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罪人塔

发展: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高潮: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结局: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2、开端——交代环境,介绍人物:

既然以戏剧知识解读,在戏剧的故事发生之前,也就是开端部分,总是会介绍故事相关的环境、人物。

(《道士塔》第一部分就像是整个戏剧的序幕,它把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写在这一部分了,里面主要介绍了道士塔,还总写了这个王道士犯下的罪行,感情基调也在这一部分定下了,用“道士塔”引出王道士,然后细写王道士的罪行。这个题目就像酒店挂在门外的招牌,吸引着顾客,顾客进到店里吃饭的时候就会知道这里有什么好酒,能做什么好菜。另外,文章最后也有一句“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照应。)

请以为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余同学找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中的人物。

在简单地交待了莫高窟的地形与形状之后,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在第二段就

写道:“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书,猛然一惊,他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文化苦旅》是本散文,那么,刚开头便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想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这是一篇小说,或者是一部通俗小说。其实,这正是《文化苦旅》的典型“戏剧”风格。它不是用传统的散文笔法记事抒情,而是刻意营造与追求一种小说化的味道,并且由小说叙述变为剧场化效果。

(1)故事发生的环境

环境:第一段,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舞台(布景)

读课文首先要读题目,那么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僧人圆寂塔是佛教的说法?

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2)故事的人物

人物:王道士。

角色定位:丑角(中国古代戏剧角色:生末旦净丑)

人物分析:

人物:作者——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A找出这一部分作者描述王道士的语句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

B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农民?

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没什么文化

(3)故事发生的事件

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结果会怎样?

不合适,荒诞。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这种“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嘛?

点出实质是“破坏”,所以故事的事件就是敦煌文物的流失,敦煌文化的“被破坏”。

(4)作者对次是如何评价?

A对人物的评价: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

B对事件的评价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为什么是个民族悲剧,伏笔,结合课文逐步完成)

3、发展——

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敦煌文化究竟是怎样在王道士的“管理”的?

找出描写王道士行为的语段

【(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

集体朗读,品味细节: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作者用了两段文字,不吝笔墨地写了王道士对洞窟的“爱护”,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王道士的性格、心理、行为、把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加深刻挖掘了一个愚不可及的小人如何稀里糊涂地把近两千年(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建立了莫高窟)的民族文化瑰宝摧毁。

(1)这是管理吗?

(2)找出描写人物心理、行为的语句,概括人物性格。

人物:王道士,作者

人物性格:愚昧无知

(3)这一场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艺术手法欣赏

不是。

这一段与其说是散文描写,倒不如说更像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与其说是小说创作中的想象,倒不如是更像戏剧文学剧本。

有人物,有道具,有动作,有音响,甚至还有“宋代衣冠”的种种颜色……这组构与呈现,完全是现在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但比戏剧更能表达,因为戏剧一般只能以言语和举动来表现人物思想,文字的表演却不受此限制)。我认为,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使大部分篇幅充满着阅读的张力,常能提升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与熏陶,那么便不可能有文化散文如此的写法,他的散文也就不可能受到现今读书界的强烈欢迎。戏剧成就了他的文学。

余先生当然无法知道当年的王道士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并如何粉刷洞窟进而发现藏经洞的,作者只能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对那时的情景进行属于他的艺术虚构。其实在这里,余先生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规格和表达方式,在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地吸取了小说和戏剧的因素,用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陈迹,让枯骨生肉,使尘封的史实复活;用镜头组接的形式,从王道士的照片写到他拎一桶石灰粉刷,从他清除洞窟中的积沙到鞠躬为斯坦因送行,让读者的感觉是在看一个纪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其中的许多细节自然是虚构的,但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样的真实。

如何看待文中的这种虚构笔法?散文发展到今天,真实和虚构的界线已被作家无形中破除了,写散文不必刻板地遵循文体概念,关键是作者的才情、想象力的自由表达。作家冯骥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不必要把任何一种门类的外延限制得过死,关键是边缘的突破。散文是可以虚构的,只要情感是真实的,感觉是真实的。虚构一下,延伸一下,然后可达到一个特定的情境。因为并不仅仅是表达一个事物,还要表现一些本质,这就需要虚构来表现。”《道士塔》中有许多虚构的笔法,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涌动在字里行间的炽热情感,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和华夏文化自然地交融为一体,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透过这种艺术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透过《道士塔》,我们会感知作者那颗跃动的拳拳之心和对民族文化的无限珍视之情,他的惋惜和哀痛,他的无奈和愤懑,他的凄厉和呼唤,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热血沸腾,他的文字中蕴涵的对历史文化的忠贞和热爱足以让人潸然泪落。

(3)作者对此如何评价?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打个形象的比喻)(愚昧无知)→(苦笑)

( “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从外在到内心都是惨白,抒尽了作者的伤痛。“住手”,这一声悲痛的呼喊,换来的只是王道士的“困惑不解”。可怜的道士在一点点使宝藏消耗怠尽之时,却全然不知,自以为他为洞窟的“美化”作出了贡献。悲哀啊,悲哀!王道士挥动着铁锤继续敲击着,不仅敲毁了文化宝藏,也敲碎了所有尚存一丝觉悟的中国人之心。

惨白,一片惨白。)

4、高潮——

(1)通读第三部分,找出人物以及概括人物行为。

人物:王道士,中国官员,外国冒险者,作者

(2)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3)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下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

(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

篇二: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和学情分析:

《道士塔》是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的自读课文,教材对学生的训练要求是: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所以文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融入到感情强烈的文化氛围中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情感投入中的不足。

根据以上原因,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了解一些敦煌文化的资料和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敦煌文化流失的悲剧性。

②能力目标:准确筛选信息,通过把握历史罪人形象来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文本深层对话,从而品味语言,读懂作品,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对学者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③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散文的训练要求。因此,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把握王道士、统治阶级、外国文化强盗三类历史罪人形象,体味作者声讨他们的感情及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内蕴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感情浓厚的语句中,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感情倾向。

2、讨论——点拨法。

教学程序:

一 、导入设计

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舞蹈。

(学生欣赏2005年春节晚会的舞蹈《千手观音》(限制在1.5分钟内))

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

学生回答:千手观音

教师:对,这是。这个舞蹈以其独特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舞蹈创作的灵感,演技和造型都是来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千手观音》

(幻片出示敦煌壁画《千手观音》图片,要学生感受与舞蹈的相似之处) 教师介绍敦煌莫高窟, (幻灯显示敦煌彩塑、壁画等作品)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艺术宝库。它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然而,在100年前,10年的时间里,敦煌莫高窟的灿烂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对对载入了“异国他乡”,成为我们民族永久的伤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流失呢?谁应该对敦煌文物的流失负责任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

(板书:题目,作者)

二、把握文章悲剧基调

学生齐声诵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作者对敦煌历史和文化持什么态度?同学们能从第一部分找出相应语句吗?

明确: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剧。

提问:那么在神奇的敦煌,曾经上演过怎样的悲剧?(要求学生从原文找依据) 明确:“一个普通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他从外国冒险家的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敦煌的无价之宝竟被斯坦因之流轻轻巧巧地从王道士处骗走、掠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入看。敦煌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这场悲剧中却横遭劫掠,大量流失,这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余秋雨用文字再现这场无法修改的悲剧,就是为了穿越时空的阻隔,审判制造悲剧的历史罪人,声讨他们的可耻行径。

三、走近千古罪人——王道士

1.提问:当我们重温这场悲剧的时候,有一个小人物格外引人注目,他是谁呢?

明确:王道士。

教师启发:①的确,王道土是这场悲剧的主角,罪名昭著,遗臭万年。那么从形象上看,在作者的笔下,王道士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回答后出示王道士照片明确: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农民

②这样一个王道士,在莫高窟做了哪些事情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分为两大组,到第二 、三部分去搜集他的罪状,挖掘他的罪因,明确人物形象,还要注意体味作者的感情。

(要求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交流探讨,分别细读二、 三部分,然后全班交流,抽两个学生上黑板用最精炼的语言写出王道士的罪状,最后展示幻灯)

明确罪状:粉刷壁画、砸碎雕像、盗卖大批敦煌文物③接下来,到了我们全班讨论时间了。那第一大组的同学们认为,王道士为什么要刷壁画,砸雕塑呢?

明确:愚昧贪财,贪图小利

作者是怎样细致、生动地再现王道士粉刷敦煌壁画,毁坏塑像的历史场景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从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学生可能找到这些句子

刷壁画: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 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 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砸雕塑: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幻片明确:

刷壁画:有点不满 暗乎乎的 眼花

找两个帮手,装上一个长把

认真细擦了一把

憨厚的一笑 达观

砸雕塑,塑天师:惹眼,招摇,尴尬

吐了口气,事情干得不赖

泥匠,那点意思,像顽童堆造

教师:王道士的行为真是使人触目惊心,在他的破坏下,幻片显示:

精美的飞天啊,草刷下去,不见了??栩栩如生的雕塑啊,锤子下去,菩萨不见了??

④师:大家说说,他管莫高窟管的得好么?

生:(齐)不好!

师:我看他管得挺好的。(生诧异)依我看,他很尽责啊。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查看洞窟了,像查看他自己的院子一样。你看作者的用词:“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作者都说他“认真”“憨厚”嘛。 生:这是反语,是讽刺呀。

师:对,这是绝妙的讽刺,是黑色幽默。其实是在讽刺王道士愚昧无知。

⑤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在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之后,他又做了什么呢?从第三部分找出答案。

幻片显示明确:刚发现洞窟时??看不懂这些东西??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贱卖文物??

教师:我们注意一下这些语句的含义:王道士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文物是瑰宝,但也意识到不是一般的问题,他应一些官僚的要求,随手捡一些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并不是他主动要求。这样一个人物,历史把他记载为敦煌石窟的罪人,对这样一个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幻灯片打出“我为王道士辩护”)

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带着感情朗读一遍,然后谈谈你欣赏的理由。 预设:

⑴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

a三个惨白怎么理解?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倒卖出国门的,他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痛恨其愚昧麻木,愤慨其出卖文物。用三个“惨白”表达作者的愤概 悲哀和无奈。

b“请等一等”作者让王道士等什么?

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祈求般的呐喊,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良知,但最终无能为力。表达一种无奈。

(指导学生读出愤概 悲哀和无奈。)

⑵“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他“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三个“太”短语,“对牛弹琴”“错步上前的小丑”有什么含义?

王道士的身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知识,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白何为爱国主义。如果我们把所有责任都归结到他一个人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那么,该由谁来承担这笔文化重债?

(个别读,全班读,反复读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四、直面罪魁祸首——统治阶级

1 补充史实(请学生大声朗读):

事实上,在王道士发现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引起官方重视的心态,王道士努力了整整7年。1900年,王道士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当时的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的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

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

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提问:听完老师的叙述,你觉得谁还应该对敦煌文物的流失负有责任呢?

明确:中国官员,统治阶级。即使王道士没有盗卖文物,敦煌国宝依然难改被劫的厄运。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不能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所以说,为官者、政府,或者说统治阶级,他们才是敦煌文化的幕后杀手,民族悲剧的可悲导演。

提问:那么,中国官员对待敦煌文物是什么态度呢?

明确:漠视。罪状:放任不管,私占文物,大量糟蹋国宝,无视国宝流失

2.在这种苍凉悲怆的心情下,作者说了一句什么样的狠心话,该怎么理解? 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学生回答)

明确:“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留给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这句狠心话反映了作者内心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强烈的愤懑。(全班读,读出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来)

在表达技巧上运用对比。拿什么和什么作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带着难以言状的痛苦,拿统治阶级腐败无能、麻木自私、漠视艺术的丑陋行径与外国强盗风尘仆仆、跋山涉水的疯狂掠夺构成鲜明滑稽的对比,这更加深了这场民族文化悲剧的苍凉与悲怆氛围,在对比中作者把悲痛愤慨之情推向高潮。

五、揪出阴险帮凶——学者强盗

1.这场悲剧并不是一场独角戏,还有一群出色而狡猾的配角,对悲剧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悲剧配角是谁?他们的罪状是什么?(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幻灯总结)

篇三: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1、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2、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以“苦”为核心的文化探索情感; 3、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一、导入

1、余秋雨简介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的,我们要进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涵养和品味,就必须读大量的书,尤其是要读大量的好书。在目前公布的中国大陆近十年来最畅销书籍的前十名中,有一位作家一人独占四本,——这位作家便是余秋雨。

【多媒体展示】: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宁波余姚县人。文化史学家、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十多年来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著作,开启新的文风,被公认为目前全世界华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2004年底,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

2、《文化苦旅》简介

【多媒体展示】:《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也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他以游记的形式进行文化思考,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文化苦旅》思想核心即一"苦"字,那么这本书到底描写了一些什么样的”苦”呢?有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中国文人的辛酸无奈之苦,进行文化探索的沧桑历程之苦,通过集中表现这些“苦”,深刻地揭示出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同时我们也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引出课文,进入教学过程 (一)总体感知

《道士塔》这篇文章是《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的第一篇。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余秋雨先生之所以把《道士塔》作为其第一部作品集的第一篇文章,请你分析一下有哪些理由呢?读完课文后,请问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有些怎样的 “苦”呢?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广泛提问后,明确:

1、读完课文后,请问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

——沉重、气愤、痛惜、窒息、悲哀、震撼、耻辱、无奈、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看到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总之,一言以蔽之:苦! 2、揣摩余秋雨把《道士塔》作为文化苦旅开篇的理由: 【多媒体展示敦煌图片】 (1)敦煌文化的重要性:

. 【多媒体展示】: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为灿烂的部分,敦煌是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长城它多了绚烂,比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2)敦煌文化被破坏所带来的损失: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道士塔”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诉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流血,让人体会到作为一个文人应有的文化良心。

(3)奠定全书基调:通过道士塔这一物象,描述了大漠荒际的中华文明的盛衰,让人见证了历史的深邃苍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一种潜藏在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那份孤独与忧虑。

3、请概括一下文中之 “苦”。

一苦:道士王圆箓愚昧无知之苦【板书】

二苦:封建统治者腐朽无能之苦【板书】,让王道士掌管、不识文化 三苦:文化入侵者贪婪无耻之苦【板书】,连哄带骗。

这三“苦”齐下,这三类人携手合作,共同导演了一出永载中华文明屈辱史册的大戏—— 四苦:民族文化巨大损失之苦【板书】。

(二)研读第一节:

先来具体分析“一苦”:管理者王道士愚昧无知之苦

1、题目《道士塔》指什么?有什么作用?与开头第一段所讲的圆寂塔,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佛教徒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得道高僧火化后所结成的珠状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 “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所以,通俗一点说,这“塔”就是佛教徒的坟墓。坟墓,本身就是一个听起来很苍凉苦涩的词语,但是,这个树立在佛教圣地莫高窟门口,本应用来埋葬佛教高僧的坟墓,现在所埋葬的居然是一个道士,不知

情的人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吧?请大家用文中的原句告诉我,为什么这位道士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呢?——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2、这位王道士原本是个怎样的人呢?

——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3、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由一个逃荒的道士来把持佛教圣地,大家觉得合适吗?

(三)研读第二节:

1、先看看这位王道士对他所把持的佛教圣地莫高窟干了些怎样的事情吧。请看第二节,用10个以内的字来回答:

——刷白洞窟,堆天师、菩萨

2、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王道士的哪些举止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

“刷白洞窟”一段的动词:转转、不满、找、拎、装、蘸一蘸、粉刷、细细刷上第二遍、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打听、算来算去、达观地放下了刷把等等

“堆天师、菩萨”一段的动词短语:吩咐借锤,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安慰泥匠,再拿石灰,刷白、画眼、、吐了一口气,谢泥匠,下一步筹划。

看似漫不经心的举止,却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惊天浩劫,将王道士亵渎国宝的丑陋无知的行径刻画得生动传神、入木三分。

3、再看看王道士这些举止所造成的后果:

先看“洞窟刷白”。刷白的是什么?是洞窟的墙壁。是普通的墙壁吗?是价值连城的壁画,结果这个洞窟的石壁怎样了呢?请用原文回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再看“堆了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王道士的堆天师、塑灵官菩萨是以什么作为代价的呢?——用原文回答: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王道士,为了一己之私,涂抹壁画,毁坏雕塑,以他愚蠢无知的行动,展露了一个道教徒的虔诚,却成为了对佛教最不敬的亵渎者,更成为了敦煌石窟和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

板书:愚昧无知之苦之一:涂抹壁画,毁坏雕塑

4、当灿烂仅仅只是遭遇了愚昧,多彩的壁画便成了白墙,婀娜的塑雕便成了碎片。而当满满的一整个洞窟的轰动世界的经典,既遭遇了愚昧,又同时遭遇了腐朽、贪婪时,请大家想一

想,这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后果?怎样的一种悲哀?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吧!

(四)研读第三节: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第一、二段。

1、请大家注意这些语句: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读到这里,试问,假如是你发现了这么个洞窟,哪怕还不知道它的价值何在,首先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激动、惊叹、欣喜若狂

【多媒体屏幕】敦煌藏经库库存具体数据:出土的文献大约有4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发现。

2、而这位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王道士,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一个道教徒看到了一堆堆佛家经卷,与他何干啊!

3、接下来,这位王道士是怎样处理这些经卷的呢? 送上级官员——讨好

送外国文化强盗——赚取少量的钱财

4、而当得知藏经洞被开启的消息后,作为统治者的中国官员和作为文物研究者的外国考古家、冒险家们分别持何态度?又做了何事呢?作者主要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这两类人?

明确:

中国统治阶级——曾想保管,但因东西很多,运费不低,于是犹豫后作罢。没有那副赤肠。干脆再送几件,作京官生日礼品。

外国文化强盗——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变卖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的路费。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作好被打、被杀准备。

然而,他们偷入中国过境的历程怎样呢?

没有任何关卡、任何手续,直接走到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道士腰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只得幽默地耸耸肩。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外国入侵者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强烈的对比,无情的揭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有眼无珠、贪图安逸、亵渎国宝的腐朽与昏庸!

5、接下来,我们通过两组数据来深味一下这些外国文化强盗的掠我国宝的切齿之恨: 【多媒体屏幕】

一边得到的是难以想象的低价,可见王道士亵渎国宝的愚昧无知,清统治者的保护文物的昏庸无能,一边是获得的是数十车、数十箱、数万卷经卷,可见外国文化强盗的贪婪无度无耻。

5、学生讨论: “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明确:强盗逻辑。虽然敦煌文献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道士塔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道士塔教案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