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魏格纳 正文

魏格纳

2016-12-28 06:31:3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阿尔弗德雷.魏格纳简介

阿尔弗德雷·魏格纳简介

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到: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早在1620年的时候,英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就在地图上观察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虽然培根喊出了著名的言语“知识就是力量”,但他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只是将自己关于两块大陆的想法说了出来,而没有试图去寻找

证据,来证实两岸曾经是相连的。在培根之前的人们没有想到这一点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哥伦布在1492年才发现了美洲,当时的地图错误百出,只是到了培根的时代,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才绘制得像模像样。但是培根之后将近30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个科学家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大洋两岸的陆地竟可以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许多人也许在心里有过疑问,但是却都没有去行动。最终,历史将荣誉授予了一位德国人。

篇二:【读史】“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魏格纳

【读史】“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魏格纳

2015-08-03

他,是一位气象学家,获得的是天文学博士学位,却将自己最光辉的形象留在了地质学史上。

他,勇敢过人,不畏艰险。26岁时就曾经和弟弟两个人驾驶高空气球连续飞行52

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他,在探险征程中庆祝完自己50岁的生日的第二天就失踪在冰天雪地里,他的早逝也成了地质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他的名字叫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在他的身上闪耀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和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那就是:用生命去求证真理!

1880年11月l日,魏格纳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热爱探险,一直幻想着高中毕业就去世界各地环游,但在父亲的阻止之下还是进入了大学。25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26岁时如愿以偿,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27岁时回国,在德国马尔堡大学任教。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任教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

1930年4

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第四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不幸的是,就在这里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11年,魏格纳曾经提出了气象学中“冰晶成雨”的理论,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声名鹊起,真正让他名扬四海的是“大陆漂移学说”。

据说,有一天当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墙上的世界地图时,无意中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于是,他就假想: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不是连在一起的?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多方面搜集证据进行深入研究。

故事

的真假已无从考证,但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完美对应的确不假。事实上,早在1620 年,英国科学家培根就注意到非洲西海岸和南美东岸在轮廓上有一种大致的相似性,只是由于当时认知水平的限制而未能进一步研究。1801年,德国的洪堡及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又一次提出,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和岩石都有某些相似性。

篇三:魏格纳的故事

1、“看图顿悟”的故事

地球表面被浩瀚的海洋和坚如磐石的大陆所覆盖。在任何一张地图上,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轮廓是那么分明!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的吗?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原来并没有大西洋,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以后,魏格纳通过调查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古气候、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对此,魏格纳作了一个简单的比喻:“这就好比一张被撕破的报纸,不仅能把它拼合起来,而且拼合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恰好吻合。”

其实,远在1801年,洪堡(A.Humboldt)及其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们已经提出,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和岩石都很相似。早期的世界地图已清楚地表明非洲和南美洲相对海岸线的“锯齿状拟合”。但魏格纳不同于前人之处,是他没有满足于定性描述,首先提出应该用深海中的陆坡边缘进行大陆拟合复原的思路。

沿着这个思路,凯里(S.W.Carey)证明,两个大陆的外形在海面以下2000米等深线几乎完全可以拟合。布拉德(E.Bullard)也等人发现,无论用2000米或1000米等深线拟合的结果差别不大。所有的复原拟合工作证明,各大陆可以通过复原形成一个超级大陆,而且现在世界上的七大洲都是从这个超级大陆漂移出来的。

2、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1915年,魏格纳在他的巨著《海陆起源》一书的前言写道:“任何人观察南大西洋的两对岸,一定会被巴西与非洲间海岸线轮廓的相似性所吸引住,不仅圣罗克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出和喀麦隆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而且自此以南一带,巴西海岸的每个突出部分都和非洲海岸的每个凹进的海湾相呼应。反之,巴西海岸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在这部书中,魏格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开创了地球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论点是:现在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洲,在古生代是一个单一的超级大陆——魏格纳称之为“泛大陆”。花岗岩质大陆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漂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泛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大块:最先是美洲、欧洲、非洲分离出去,中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南极和亚洲分离出去,中间形成印度洋。移动大陆的前沿遇到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便发生挤压和褶皱,隆起为山脉、而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大陆“碎片”,便成了岛屿。这个漂移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现今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轮廓。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较好地解释了今天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地形、地质构造、古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及南半球各大陆古生代后期冰成层的分布等一系列问题。并可解释许多地质学上以前无法解释的难题,如过去人们对南极发现煤层迷惑不解,其实,根据大陆漂移说

就很容易解释:在石炭纪时,南极正好位于南纬25度附近,是热带雨林地带,有足够的原始森林为煤层的生成准备物质条件。

3、大陆漂移说遇到困难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发表后,在全世界地学界引起很大震动,有人为之喝彩;也有人斥之为“人的梦”,更有人称之为“疯子的话”。魏格纳本人也由于证据不够充分而遗憾自责:“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

魏格纳为了大陆漂移说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他和两个追随者胜利地到达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930年11月1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返回西海岸基地的路上,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的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与冰河浑然成一体了。

在魏格纳去世后的相当一个阶段,大陆漂移说几乎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魏格纳的学说当时不能被接受?1965年,为海底扩张学说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威尔逊,曾回顾这段历史,深情的说:“地球科学面临一次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它现在的处境就好象当年哥白尼和伽利略的观念尚未被接受之前的天文学一样;有如原子与分子的观念尚未被引入的化学;亦如同演化论提出之前的生物学,以及量子力学之前的物理学一般。每次革命之前,一切都似乎格格不入,于是便顿悟到势必放弃旧有的理论体系而另谋他途,否则问题无法迎刃而解。假如地球科学家们想把地球运动史硬嵌入陆块刚硬而死板的体系中,那自然是解决不了主要的问题。这并非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或是观察有所偏差,而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有错误。所有这些重要的革命,都曾蕴育一段颇长的时期。哥白尼受了早他两千年的希腊天文学家之影响;达尔文由他祖父那里得到演化的概念。因此我们实不必奇怪,为何魏格纳及福尔摩斯的想法明明在我辈以前提出而不能被当世接受了”。

威尔逊指出根深蒂固的“固定论”观念限制人们对新思想的接收。这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魏格纳学说本身的不完善也影响新思想的普及。真理一时不能被接受,但不会被永远淹没。基于观测事实、充满先进的“变化论”思想的大陆漂移说,正是在曲折的道路上探索着、发展着,并且以更新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获得新生。

4、大陆漂移说的新生

20世纪50年代,由于古地磁学的兴起以及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大量观测和计算,不仅证明各大陆确实发生过大幅度的漂移,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过硬的证据,并且以大陆漂移说为基石,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为大陆漂移说的驱动力问题找到根据。20世纪70年代被科学界首肯的板块构造学说,又把海底板块和大陆板块在认识上综合为一体,让地球表层整体“运动”起来。人类认识史上一条完美的知识大“链接”,“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问世了。我们不能把这个认识链条上的三个阶段孤立

开。请看下面的一张“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的大事年表:

1908年泰勒(美) 首先提出大陆漂移可能的科学观点

1912年魏格纳(德) 首次发表大陆漂移学说

1915年魏格纳(德) 《大陆与海洋的起源》首版刊行

1929年福尔摩斯(英) 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

1930年魏格纳(德)逝于格陵兰冰原

1945年福尔摩斯(英) 在《普通地质学原理》中提出地幔对流说

1962年海斯(美) 提出海底扩张说

1963年威尔逊(加)用地幔对流解释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

1963年范恩与马修斯(英)以及摩尔利与拉洛契利(加)指出:

海底扩张说可以解释海洋地壳的磁力异常带状排列现象

1965年 威尔逊(加) 提出转换断层观念

1965年西克(美) 用地震学研究并证实转换断层观念

1968年 摩根(美)、麦肯锡(英)、帕克(英)及勒皮琼(法)等

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简称“板块学说”,是这个知识链条的总称。因此,我们今天来说“大陆漂移”,不是魏格纳当年的简单的假说,既包括原创的合理内核,更有“海底扩张”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是在板块学说的指导下大陆板块的漂移。“板块学说”,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的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之星。但是这个伟大学说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请在此添加正文……


魏格纳》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72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魏格纳
相关文章
  • 魏格纳

    阿尔弗德雷 魏格纳简介阿尔弗德雷·魏格纳简介魏格纳(AlfredLotharWegener)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魏格纳...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