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

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

2016-10-18 13:44:3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日前,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意见》如何确保落实营造宽松便捷准入环境?将从何角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1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的申请流程和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邀请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做客中国政府网解读《意见》,并回答网友所关心的问题。欢迎二位嘉宾作客我们的访谈间。[ 2015-05-26 10:42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信长星]

大家好。[ 2015-05-26 10:42 ]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 郑东亮]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5-05-26 10:42 ]

[主持人]

节目一开始我们也说到了,国务院最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请信部长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有哪些主要内容?[ 2015-05-26 10:42 ]

[信长星]

大家好。大家都知道,4月27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应当说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文件,也可以说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以这个文件为标志,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如果把这个文件比作积极就业政策的1.0的话,2005年到2008年间,相关的几个文件对积极就业政策的拓展、充实和完善,就形成了积极就业政策的2.0版。到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形成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可以说是3.0版。现在这个文件,也就是说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

作的意见,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的4.0版。这个政策的最大亮点就是把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把十八大提出来的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这样一个方针进一步细化,在政策上加以具体化。也正是新一届政府提出来的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在政策上具体化。

[ 2015-05-26 10:42 ]

[信长星]

如果简要概括新文件的内容,可以从四方面把握:第一,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文件提出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下限,同时要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具体指标。文件同时提出很多具体政策,比如建立宏观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机制,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价机制。同时要求积极预防和调控失业风险,提出要将现行的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从面向三类企业扩大到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

[ 2015-05-26 10:43 ]

[信长星]

第二,围绕着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概括起来讲有这样几方面:一是降低创业的门槛,比如推进三证合

一、一照一码等具体要求。二是打造众创空间,进一步支持各类创业基地的发展,为劳动者创业提供平台。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提出来要将目前的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包括贷款最高额度由过去的5万、8万、10万不等,统一为10万。四是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五是鼓励包括科研人员、大学生、农村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创业创新。这次文件非常突出的内容就是鼓励创业。[ 2015-05-26 10:43 ]

[信长星]

第三,针对各类重点群体就业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方面,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在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方面也都提出了许多新的措施和明确的要求。[ 2015-05-26 10:43 ]

[主持人]

信部长刚才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积极就业政策4.0版。那国务院这次出台就业创业文件的主要背景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呢?[ 2015-05-26 10:43 ]

[信长星]

要说大的背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直将其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优先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积极推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刚才已经讲过,实际上从2002年以来,我们的积极就业政策一直在不断完善、不断强化和细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促进就业,也更加重视鼓励创业。总书记讲,就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要抓好。针对今年的就业工作,他特别强调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今年的就业目标任务。[ 2015-05-26 10:44 ]

[信长星]

李克强总理指出,鼓励创业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提出一系列要求,特别是强调稳增长就是为了保就业,强调要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下限等等一系列要求。正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围绕着如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真正实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而起草了这个文件。要说这个背景,它是一个加大促进就业力度的一个文件,更好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同时它是一个加大鼓励创业力度的文件,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第三,它是推动各地更好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文件,特别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退役军人就业等等,同时它是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就业创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文件,是一个综合性文件。[ 2015-05-26 10:44 ]

[信长星]

当前就业形势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主要体现在:第一,失业率还是处在较低水平,1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4.05%,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来看,变化幅度也不大。第二,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来看基本平衡,大部分地区和城市求人倍率在1以上,就是岗位需求多于求职的人数。第三,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等几项指标,我们都有月度统计,还是在稳定增长。所以总体来讲是平稳的。[ 2015-05-26 10:44 ]

[信长星]

当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用工需求显得不旺,有点减少。二是结构性矛盾增多,这也是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部分企业要裁减人员,一部分企业要退出市场,包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阶段性的阵痛。同时从1—4月份的统计来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略有减少,我们还得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 2015-05-26 10:44 ]

[信长星]

一部分企业反映稳岗压力加大,一部分岗位在流失,我们还会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相对经济运行情况来讲,就业变化有一个滞后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反映已经显现出来,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况、新的变化,我们会密切关注。按照中央的部署,抓好政策落实,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在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把下岗失业人员工作和就业困难人员工作做好,努力稳定就业形势。[ 2015-05-26 10:45 ]

[主持人]

就像信部长所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这一战略如何理解,怎样实现?

[ 2015-05-26 10:45 ]

[郑东亮]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稳增长就是为了保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还是靠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扩大就业也有利于稳增长、惠民生。这次国务院23号文件强调,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把就业创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优先、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2015-05-26 10:45 ]

[郑东亮]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第一,把稳定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通货膨胀如果作为上限的话,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就是合理区间的下限。同时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 2015-05-26 10:46 ]

[郑东亮]

第二,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以稳增长促就业,同时通过鼓励就业创业带动经济增长。第三,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和就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评价机制。也就是说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上要考虑到对就业的影响。[ 2015-05-26 10:46 ]

[郑东亮]

第四,要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评估机制。同等条件下要对带动就业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优先安排。第五,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小微企业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这是从五个方面全面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2015-05-26 10:46 ]

[主持人]

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件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来支撑呢?[ 2015-05-26 10:46 ]

[信长星]

篇二:从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浅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从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浅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当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本文将以管中窥豹的方式,从我国近年来积极的就业政策来浅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复杂形势

1、世界经济危机及局部地区形势紧张的给我国就业带来新阻力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外贸出口,由此影响了国内外贸产业用工情况;此外,叙利亚、利比亚等部分地区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局势紧张有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务输出。受上述因素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净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倒闭,很多企业大幅削减用人岗位数,从而也导致了社会供给岗位减少、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

2、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迁移人口超过1.25亿,其中省内迁移的9146万人中52%为农村到城市的移民;

在跨省迁移人口的3314万人中78%为农村到城市的移民。这些迁移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的非国有经济部门和国有企业中的低级岗位就业,形成对城市劳动力的间接竞争,使得城市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3、新增劳动力给就业带来新的冲击

同时随着20世纪6O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到8O年代进入就业大军的行列,从而形成了持续的就业压力。据统计,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l982年为61.5%,1995年为67.2% , 2002年为70.3% ;2011年为72.1%。近年来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数达到2200~25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700~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17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4、高校扩招给就业带来新挑战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相继涌人高校。2003年是高校扩招以来的第一个就业高峰期,据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2004年则达到280万,2005年338万,2011年758万,2012年上升至900多万。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在8年的时间里上升了9倍。

二、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矛盾。面对上述就业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党和国家相继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有效地提高我国整体的就业率,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1、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工作

2001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很重要的工作目标”。2002年6月在就业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把扩大就业,促进下岗再就业,是我们当前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体现,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治久安。”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2、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就业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改革开放起来,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破土萌芽,到成长壮大,再到枝繁叶茂的过程,特别是分别在1995年1月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形成了以《劳动法》为基础、以《就业促进法》为主干、以《劳动合同法》为重要补充的促进就业法律体系,将积极就业政策上升为法律,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就业工作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3、开展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架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2005年,中央提出“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2010年,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2011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时进一步明确,“要切实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确立了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健全了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框架,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特别是“十二五”实施了以下面五个方面为重点的就业优先战略:

(1)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2)实施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相协调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实行了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财政公共投资向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财政支出逐步向结构性减税和民生倾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实行了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在鼓励劳动者创业和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中的作用。实行了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劳动者创业和自己组织就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金融服务。实行了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减少失业的对外贸易政策。

(3)宏观调控防止失业风险,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时,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予以考虑;在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时,都要重点考虑对就业的影响,确保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

(4)加大对就业的资金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开展实行了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在财政预算和支出中重点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建立起政府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同时,规范就业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一步发挥资金效益。鼓励社会各方面对就业的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实行了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5)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考核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因素。一方面,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上的6项重要职责,即: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另一方面,建立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对所属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的制度。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取得的成效

通过大力发展推广就业产业、行业与企业多管道多方式增加就业,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发挥自主创业与自谋职业的作用,大力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包括创业培训与再就业培训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2011年底,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642亿,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1万人,是2006年以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全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2003年底,全国登记失业率为4.3%,2004年底和2005年底为4.2%,2006年至2011年下降到

4.1%。在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局势保持了基本稳定。

篇三: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初建成

10年 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初建成(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本报记者 白天亮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17日 19 版)

○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达到1221万,为近10年最高值

○2007年至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5808万人;到2011年底城乡就业人员超过7.64亿○2011年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8∶29.5∶35.7,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主力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面临着格外艰巨而复杂的就业问题。关爱民生当固本,党和国家把解决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就业发展新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坚持就业优先,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百姓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鼓励创业就业,最大限度挖掘岗位开拓就业领域,就业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答卷。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良好结合,我国构建起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引发失业难题。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但让人欣慰的是,就业状况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在当年达到1221万人,为近10年最高值。

拥有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经济转型、外部冲击中一次次化解矛盾和风险,稳定就业并持续不断地扩大就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

劳动者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逐步形成并发挥显著效果的过程。回头看,我国在形成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方面迈出了三个关键性的步伐。第一步,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形成政策框架。

上世纪90年代末,为解决当时突出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如何在保障生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再就业?2002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讲话。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一系列促进和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第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自此付诸实施。其内容包括: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通过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为推动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2003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点开始从重点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向统筹城乡各类群体就业扩展。

第二步,颁布《就业促进法》,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有了法制保障。《就业促进法》在2007年颁布实施,将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确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明确了就业援助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还对实现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平等就业权利作出具体规定,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重大自然灾害中丰富完善政策内容,形成了更加积

极的就业政策。

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国务院及时将稳定扩大就业纳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总体安排,实施了对口就业援助、以工代赈等特殊扶持政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中央审时度势,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中,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急启动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出了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特别培训提高技能、加强服务促进就业的“组合拳”。

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其囊括了世界各国就业政策的3个最重要的要素:一是治理失业中更注重再就业,二是大力开发岗位的同时注重开发技能,三是在促进就业各种途径中注重鼓励创业,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

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积极的就业政策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就业格局,也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劳动者的生活。

告别下岗、实现再就业。陕西省丹凤县,当年的下岗女工张丹英如今经营着资产过亿的企业,带动上千人就业。“如果没有下岗职工小额贷款的支持以及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我也很难走到今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全国共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并先后有2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成功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解决了体制改革遗留的下岗职工问题。

成功化解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压力。雷真真,杭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当起小老板,创办了融顺科技有限公司。没有经验、没有积蓄的大学生,如何迈出创业第一步?“我们团队很幸运,得到了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10万元启动资金。”过去几年,我国处于新一

轮就业高峰期,高校毕业生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压力空前。正是由于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力拉动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效缓解了就业高峰的压力。“十一五”期间,全国2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稳定,770多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关键时期力保百姓饭碗。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造成巨大冲击,在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一手“稳就业”,力保岗位不流失;一手“扩就业”,千方百计挖掘新岗位,迅速扭转城镇新增就业下滑局面,在2009年下半年就业状况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的就业政策显著改善了我国的就业格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至2011年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808万人,到2011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420万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的支持下,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2007年至2011年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4400万人,城镇化和二元经济转换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8∶29.5∶35.7,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与此同时,我国还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新格局业已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善。

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实施并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对未来的就业挑战有信心

就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方面。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我们从积极的就业政策中总结并坚持哪些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其中四方面的经验最为重要。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

就业靠经济拉动,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长,西方国家的现实困境正说明了这

一点。近年我国就业局势相对平稳,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更关键的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强化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真正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

其二,坚持改革方向,把发挥市场作用和强化政府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正确选择。

一方面,我们积极致力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鼓励劳动者通过市场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又通过立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困难对象实施扶助和就业援助,积极弥补了市场缺陷,稳定了就业局势。

其三,坚持平等就业,统筹城乡就业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方略。

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引导亿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各地先后取消了各种不利于农村劳动者在城市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全面实行了面向农民工的免费就业服务制度。如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不仅成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

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我国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也有力促进了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初,中共中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4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4.0版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