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匈牙利中小学教育模式详解 正文

匈牙利中小学教育模式详解

2016-12-24 06:24:0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读懂学生,从现在做起

读懂学生,从现在做起

作者:张丹 钱守旺 任景业(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

来源:《小学教学》数学版ISSN 1674–277X\CN 41–1394/G4 总第392期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2008年提出了“三个读懂”的研究课题,即“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是我们重点研讨的主题之一。下面我们以读懂学生为主题旨与大家进行三个方面的交流。

一、为什么读——研究学生的重要性

美籍匈牙利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重要千百倍。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了解我的学生吗?

在一本二年级的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什么?”一位学生的答案是“先做减法”。家长和任课教师都认为:“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学的,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真的是这样吗?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我们给他出了几道相关的题,他都做对了。当问他对“练习册中的题目是怎么想的”时,他说:“这减法在小括号里,要先做。”可是,原题中并没有说算式中有小括号呀!看来,学生并不是不知道运算的顺序。

还有一个幼儿园的案例,教师给了孩子5条玩具小鱼,要求孩子们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盘子中,看看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在分“小鱼”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快找到了所有的分法:2和3、1和4、0和5以及反过来的3和2、4和1、5和0。此时,老师出示了有顺序的6种分法,即0和5、1和4、2和3、3和2、4和1、5和0,并让孩子们判断此分法与他们自己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分法比较好,出人意料的是没有人回答。下课后老师问一位孩子:“老师的分法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孩子说:“老师的分法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一边一个比一个多1,另一边一个比一个少1。”看来这个孩子能够很清楚地发现老师所给分法的“规律”。老师接着询问他谁的分法好,他却说:“我的分法也是不错的,因为在分东西的时候,都是从两边分得差不多开始的,所以我先分2和3,然后是1和4??”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想法和成人的想法常常是不一致的。我们在教学中“误解”学生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了

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所以说,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研究学生。

从新课程的价值体系看,新课程以学生为本,当然需要我们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看,学生原有的认知是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基础;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数学知识之间充满联系,最基本的模式就是数学化,这些都离不开对学习对象的把握。

再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责任感、学科性知识、教育性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等。教育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学生,而研究学生与责任感、教学基本功、学科性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读什么——研究学生的几个方面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学生呢?其实,很多老师都对此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归纳大家的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学生。

1、学习基础

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方法基础和经验基础等方面。这里的经验基础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举一个案例来说明。在四年级教学“确定位置”内容前,一位教师通过前测来了解学生描述位置的经验基础:“请你在纸上描述出你们班长的位置。”学生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方法1:文字描述班长的位置,但看不出参照物,即“×行×列”。如,班长在第4排第3个,班长是第3列的第4个。

方法2:文字描述班长的位置,但能看出参照物,即“从×数×行×列”。如,班长是从窗户数第3组第4个,从门这边数第5组的第4个是班长。

方法3:用图描述班长的位置,但看不出参照物。

有趣的是,这位学生不仅描述了班长的位置,而且也描述了自己的位置。 方法4:用图描述班长的位置,但能看出参照物。

这位学生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班长的位置,而且在图中能看出参照物了。 从四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可能是受生活中教室座位或者电影院座位等的影响,学生已经知道了要用两个“元素”来描述位置,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学习经验,这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已经意识到参照物对于确定位置的重要性。而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这种意识,

于是如何使学生体会参照物的作用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用文字描述与用图描述的联系又为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的:“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总之,了解学生的知识、方法和经验基础,为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2、学习困难。

除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对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不能采取漠视或者简单处理的方法,而需要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并且在学生的想法中寻找错误的原因及可能的生长点。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促进学生的理解。必要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例如,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问题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后访谈了两位学生,题目是:“一本书120页,已经看了这本书的2/5,看了多少页?”两位学生的答案都是120÷2\5。显然两位学生都存在着困难,可是他们的困难一样吗?这需要进一步的访谈。教师的访谈问题是这样的:(1)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2)你怎样理解“已经看了这本书的2/5”?如果有困难,可以画图来帮助理解。(3)对照解释反思自己的方法。

通过访谈学生1,发现他对“已经看了这本书的2/5”不理解,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在提示他可以画图理解时,他首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了两份,在我的提示下他又画了下面的长方形图。看了这图,他能够正确地理解“已经看了这本书的2/5”,从而意识到自己选择除法列式是不正确的。

学生2,无论是使用语言还是画图,都能够正确表达“已经看了这本书的2/5”的意思,令教师奇怪的是他却选择了120÷2\5的错误方法。他的困难是什么呢?经过进一步的访谈,这位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困惑”:通过阅读题目,他确定结果应该是小雨120的,而乘法是越乘越大,所以应该用除法。原来,他受了正整数乘法的负面影响,认为“乘法一定是越乘越大,除法一定是越除越小”。这种影响超过了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对于这样的学生,就不能仅仅依靠画图等方式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要及时让学生体会到在分数乘除法中,“乘法不一定是越乘越大,除法不一定是越除越小”。

3、学习路径。

学习路径是对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数学领域内的思维与学习的描述,是关于学生在这个数学领域,按一组教学活动进行学习的假设的路线。这种路线与活动,勾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即假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经历的活动。

孙晓天教授在文章《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详见本刊2008年第6期和第9期——编者注)中,提到要“读懂”学生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和要素:“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们是如何实现数学化的,在这个过程里有哪些要素,这个过程大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读懂’。”

不难看出,孙晓天教授所提出的“数学化的过程”与“学习路径”有着相似的意思,都为教师研究学生那个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即不仅要了解学生静态的学习状况(如学习起点和学习终点),还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例如,分数意义的学习在小学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什么?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学生要经历哪些重要的数学活动?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经过初步的思考,我们认为分数意义的学习在小学阶段需要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要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第二阶段: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般在三年级各套教材都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定位是使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体会不够分从而产生新数的必要性;同时利用多种图形,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阶段:分数的再认识。一般在五年级,各套教材安排了“分数的意义”的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将得到极大地扩充,主要表现在:分数产生背景的扩充,不仅仅是通过分物活动,在测量中也可以产生分数;对于整体认识的扩充,可以把多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对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扩充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认识分数单位,体会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加;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既是除法运算的结果,本身也是一个“运作”的过程。比如3\4可以看成时3÷4。

第四阶段:分数的运算。分数的运算将加深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分数是一种数,可以进行各种运算;同时,进一步

理解分数本身的“运作”过程,比如120×3\4可以看成是120÷4×3。

第五阶段:比的学习。比的学习沟通了小学阶段三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即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

当然,以上的结论只是初步的研究结果,阶段划分得是否合理,特别是阶段之间的“路径”设计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路径外,还可以研究学生的很多方面,比如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

三、怎么读——研究学生的方法和过程

1、研究学生的方法。

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作品分析和课堂观察等。前面我们已经举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例子,这里只是提醒教师们,采取这些方法关键是要认真考虑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确定好目的后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或访谈内容、对结果的解释框架等。

其实,作品分析(包括作业分析)和课堂观察是教师经常采取的研究学生的方法。教师们每天都要进入课堂,都要批改作业,这些都为教师提供了研究学生的良好契机,只要教师们有了研究的意识,研究学生可以随时进行。

2、研究学生的基本过程。

研究学生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观察与描述——解释与分析——学习理论——应用与反思”。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行为,清晰真实地描述下来;对学生的想法尝试从多种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在解释与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理论是重要的,这会促使我们选择更为合理的解释框架,深入地分析学生的行为;最后,还要把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的过程去研究学生:首先分析学习内容承载的学习任务;哪些任务是我的学生已经能够自发或者独立解决的?哪些任务是需要借助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的?大致勾画出学生的学习路线;设计调研方案,进行验证;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在实施有效教学中,可以按照以下的过程去研究学生:首先是确定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次是有目的地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分析、测试等方法系统搜集与分析,获得学生的真实信息;再次是通过这一过程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篇二:各国中小学背诵的要求

各国中小学背诵的要求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将于今年秋季新学期正式启用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要求学生9年内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

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印度、以色列和欧美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背诵经典篇目都被公认为传承文化精华、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手段。

在实践中,有的国家对学生背诵有硬性要求,认为记忆容量扩大了才能吸收新知识,甚至无需理解也可以先背诵,先把知识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另外一些国家则采取比较灵活的手段,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会通过诗歌比赛或者在考题中隐含背诵的要求等手段,来达到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

日本学生

背诵孔老孟名篇

日本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普法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日本著名教育家阴山英男在其所著的《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列出要求学生背诵的书目,其中包括:《日本国宪法全文》、《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伊氏物语》、《论语》、《老子》、《孟子》和《徒然草》等。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在全日本发行量超过三百万册,被认为是改变日本近年教育观念的畅销书,受日本教育厅推荐。

日本的普法从娃娃抓起,孩子小学时即须背诵《日本国宪法全文》,从小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另外,背诵书目中不仅包括日本传统名著,还包括中国国学经典,凸显出日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印度学生

九九表背到“99×99”

印度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等领域都取得不小成就。这背后,印度的教育模式功不可没。

在印度大部分学校,印度语和英语是必修课,除此之外还必须在法语和德语之间选修一门。多语言学习使得记忆力在印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和中国学生一样,印度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过,不像中国学生只需背诵九九乘法表,印度学生还必须从1乘以1一直背到99乘以99。

此外,印度教师不断地要求学生反复进行心算,使得学生们脑海里能够确实地浮现出算式并长期记住。印度人认为,心算不仅可以活化学生的头脑,还可以增进记忆力,因为计算要求的就是速度。

犹太学生

不理解也可先背诵

犹太民族以头脑聪明、重视教育而著称。从三岁开始,犹太孩子可以上收费的私立学校或免费的公立学校。

犹太孩子们从刚入学就一点点地学习希伯来文,从记忆简单的文字开始,一直到可以背诵课文。犹太人认为,如果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记忆力,今后就没有办法学习其他事物。一旦记忆容量变大了,大脑就有能力不断地储存新的信息。

犹太孩子到了5岁开始接受正式教育。学习《摩西五经》、《圣经·旧约》和《塔木德经》的基础知识。到13岁的成人仪式以前,孩子们要学完所有的犹太教法的基础知识。

犹太人教学将口读、耳听、目观等各种方式综合起来。有些课文单调,他们就用一种类似于圣歌的旋律来吟读,将内容“印”到大脑里。

欧洲学生

名诗名剧不能忘

在莎士比亚、叶慈等大文豪的家乡英国,小学生会学习各种各样的诗歌。2009年,英国还举行了全国小学生诗歌背诵大赛。

英国中学生在学习英国文学时,不一定有明确的背诵要求,但这些要求却被隐含在考题中。例如,在期末闭卷考试时,学生会被要求引述一段诗歌、剧作或者小说片段来回答问题。

在德国和法国,从小学到中学都有背诵诗歌的要求。老师还会抽检,要求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

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孩子们必须要会背诵经典诗歌。如果有学生一句诗歌都背不出来,会被认为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比利时,大多数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诵简短的诗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会被要求背诵一些名剧的片段。

美国学生

不求死背但求复述

美国教育鼓励创新和冒险,认为重复别人的东西就是失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对记忆力的培养相对没那么重视。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美国人认为广泛阅读可增加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以及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美国小学基本没有背诵课文的要求,也没有学习外语的要求,直到中学二年级才开外语课,而且只是选修课,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外语,可以选修别的课程。

虽然美国小学没硬性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但是对部分篇目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并且回答相关问题,通过这些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此外,美国小学生就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做课题,通过搜集资料、调查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些课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无所谓对错,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

(摘抄人:金书成 )

篇三:素质教育VS国外教育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一、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被动发展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它着眼于发展,认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

三大要义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技术层次参差不齐,在经济上呈多元化格局。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二、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把升学考试作为惟一目的,教育内容片面,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学生身心发展不同特点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指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不论是1993年中日两国儿童探险夏令营远足拉练所引发的《夏令营的较量》,还是1998年9月中美儿童夏令营引发的《梦想?激情?敏感?体验》,都反映了中国孩子一个明显的弱点:意志脆弱,自立精神和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差,懒惰、懦弱、自私。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

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着眼于21世纪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未来的需求。

三、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既是一种个性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认为,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学生的素质结构

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培养目标,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主动发展,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知识经济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又一特殊要求。经济学家告诉人们,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设计人员在工作间里的创意竞争,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个性化的产品离不开个性化的人,个性化的人离不开个性化的教育。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不仅要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而且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之以渔”,教会他们终生学习的本领。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时开发有潜能、有才华的学生,使他们具备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竞争能力。

素质教育在中国无疑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青少年成材,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有些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国家的思想方法、经验与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先从他们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来看,美国哈佛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创造能力和体育特长。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名言是:要敢于开拓进取、独辟蹊径、不要成为其他大学的膜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始终认为: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和应用基本原理的能力及解决多方面问题的才智,这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顺应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变化。由此不难发现,他们对青少年的培养要求特别注重于发展个性品质,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开拓进取和富于创造性。这种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国外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作为教育的主题和主线贯穿于教育的始终,这种思想从他们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只是没有逼他做作业

对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而言,在国外学习生活遇到困难,还是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这对孩子的心智成长也是较好的磨炼。但也有那么一些留学生,可能在家里或者学校里被宠坏了,到了国外依然没有改变一些不良习气。蔡铭告诉我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案例:

2月下旬,有个孩子跟辅导员说,他可以预付一年的学费,但实在无法起来参加上午10点的课。辅导员很奇怪,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孩子每天凌晨3点准时起来,上网和国内同学打游戏。由于时差的关系,美国凌晨3点,差不多是国内时间4点,这边的同学下课时间。

蔡铭说,国外学校和国内学校一个很大区别是老师管理的程度。中国老师管理学生比较严格,也比较多。学生不按时上课或者交作业,就有可能挨批评,甚至把家长请到学校。可在国外,老师不太会管这些事情。

老师不管,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逍遥。必须要记住一点:不按时上课或不做作业

是自己的损失。但总有少数中国留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个区别,觉得老师没有管这些,他们就可以放松。

蔡铭不止一次听到有学生说,老师没有让他们做作业。真是这样吗?课程老师的解释是:我不是没有让他做作业,只是没有逼他而已。

学习没你想的那么轻松

蔡铭说,国外的学业其实也不轻松。以高中为例,美国高中的英语课有点像国内高中的语文课。但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英语课中关于语法知识的比重已经很低了,授课内容更多牵涉到圣经故事、诗歌、短篇或长篇小说。这些背景知识对文章的理解非常重要。而中国留学生很多刚过语言关,对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并不多,要在短时间里去接受和消化这些知识是巨大的挑战。

大学情况和高中又有所不同。首先,在大学里,学生不用每天上课,通常都是周一、周三、周五或者周二、周四才有课,而且课与课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大。正常大学生一周只需上12至15个小时的课。

教授经常布置作业,但很少管学生有没有做,因为他觉得学生就应该自觉完成所有的作业。在课堂上,学生如果不提问,教授就会以为学生已经完全了解他所教的内容。学生不找教授,教授几乎不会找学生。

最后一点:大学课程进度飞快,几年中学的内容在大学可能几个月就上掉了。大一期间,很多学生开始一两周会觉得上课内容很简单,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后面的内容越来越难。蔡铭说,大学教授一般会这样认为:既然你能考进这个大学,说明你对大学学习不会有问题。在这个前提下,教授上课很少讲书本上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应该是学生在课前预习好的,而教授要做的是在课堂上讨论重点部分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蔡铭回忆说,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很多教科书都是很新的,因为他还来不及看,课程已经结束了。

出国留学除了学习,还得生活。要生活,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怎样才能租到合适的房子或公寓,和房东如何相处,怎样才能找一份工作资助学习和生活,周末怎么过,诸如此类的事情会使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应接不暇。

当一个未成年的少年,突然被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身上某些平时被忽视的、并不明显的素质就会凸现出来,比如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心理因素等等。相比之下,智力的高低倒是次要的了。国内的父母常常专注于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可以pass过去。正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偏颇、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放纵,使得孩子在走出国门后顿感举步维艰。这与其说是孩子的问题,不如说是家长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把“非智力因素”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殊不知,有时它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它在许多方面影响、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良性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合群而乐于助人的性格,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合乎逻辑、理性而冷静的思维方式,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小事及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等等。这些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不能等到了国外像外语一样“速成”。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身心健康远比学业重要,送子出国之前,家长不妨理智地想一想:“我的孩子能行吗?”

自理是第一位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从幼年起就该养成的习惯。然而有些孩子在这方面直到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不能“达标”。有些留学生不会蒸米饭、不会缝扣子,与房东生活在一起从不主动洗碗、换洗的衣服扔得房间里到处都是、洗过澡后不收拾浴室、总是等着别人为他端茶递水,没有想过为别人服务一次——他们在国外依然当着“小皇帝”,因此很难与人相处,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是因为很多家长从小就没有教给孩子如何“独立”,剥夺了孩子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包办、保护、抱着中长大,离开了拐棍走不了路。所以,有意让

孩子出去读书的家长,一定要扪心自问:“我的孩子一个人生活有问题吗?”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管好自己,培养较高的个人素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才有实际的意义。

自律是可贵的品质

1998年底,16岁的吴纯只身赴乌克兰奥德萨音乐学院留学,三年多共获得9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应邀到俄罗斯、德国、匈牙利、土耳其等国举办了个人钢琴演奏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吴纯,经济上一直很拮据,他理解妈妈的辛苦,从不乱花钱,即使在被抢劫了400美元之后,也没向妈妈多要一分钱,而是把妈妈规定的每个月50美元的生活费自觉地压缩到25至30美元,不仅如此,他还买了学习用的乐谱,听了音乐会……

离开父母后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孩子,更多得益于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一点在孩子的留学生涯中非常重要。在国外和在国内一个很大的区别是监护人不同于父母,他们不会无微不至地关照你、提醒你,所有的事情要靠你的自觉和自律,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责任。监护人一般只对你的生活困难给予帮助,换句话说,很多情况下,只有出了事他们才会出现,来帮你进行交涉,但如果你过于放任自己,即便他们再努力,一切都无可挽回。而那些自控能力强、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心智成熟、没有人格缺陷的孩子,往往能成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沟通的能力不可少

一个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沟通能力的孩子,在进入陌生的环境时,内心产生孤独与压抑是不言而喻的。要掌握交往的技巧,孩子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真诚、友爱、相互帮助、善解人意、尊重他人、爱心同情心等等,这是群体相处中必备的“通行证”。而这些最基本的做人的素质,有些孩子却做不到,如此弱点必定给远走异国他乡的孩子带来不少麻烦。

学会适应也是与人沟通的一个方面。很多留学生都不回避和房东的关系紧张,有的还经常打越洋电话向父母诉苦、取经。究其原因,不能否认某些房东不尽如人意,但留学生的以我为中心也是显而易见的;更有甚者认为,我交了房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房东就该为我服务,以致双方矛盾越来越深,随后是频繁的搬家。其实,面对这种状况,逃避不如适应,就像留学澳洲的湖南女孩王典。当她与第二个房东产生矛盾时,她开始反思:人家已经在这生活了一辈子,当然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只能我来适应他们。于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缩短洗澡时间、自己装电话、随手关灯、自己做中饭,有时间为房东冲杯咖啡、做家务……顺应现实还让她有了新的感受。她说,我第一次为大家冲咖啡时心里在想,爸妈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在国内却从来没有给他们泡过一次茶,真是很后悔,等他们来澳洲时我一定要为他们泡一次茶。如今,王典已从一个陌生人成为房东家的一员了。由此可见,积极的为人处事态度会使自己的心情重新沐浴阳光,脚下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学会设计自己的未来

一般来说,在对留学国家的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以后,能规划出自己出国以后学什么、怎么学的学生,在留学路上遇到的挫折会少得多。因此在出国之前,家长和孩子最好能一起制定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留学目标,当然不仅仅是“学会一门外语,拿到一个外国学位,最好能在国外找到工作”这样笼统的计划。如此“中国特色”的留学计划,极不符合外国教育的现状,不利于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同时,这种想法也导致很多申请者概念模糊,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出路有两条:一个是学术上的出路——读硕士、博士,最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一个是就业的出路,比如读计算机和商科专业,毕业后马上找工作。国外高等教育也有两种体系与之相对应,即职业培训系统、学历教育系统。所以在出国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留学方向,认真“评估”一下自己需要接受哪方面的教育,然后再来选择合

适的国家、学校和专业。

父母希望孩子出国,无非是想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才的条件,使之成为出色的人。然而,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并不是学习成绩单方面决定的,对于异国求学的孩子,这点尤为突出。所以,在孩子出国前,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练就他们过硬的个人素质,比如有责任心、有自我约束力、开朗乐观、善于和他人相处沟通、有独立精神又能顾及群体利益、乐于助人,等等。有了这些“基本功”垫底,孩子才能自如地应付国外的学习、生活。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记者:现在大家都讲素质教育,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李岚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民族地区更应有自己的特点。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缺乏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这不能认为是好人才。有的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也不能认为是好人才。道德修养好和本事大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


匈牙利中小学教育模式详解》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36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匈牙利中小学教育模式详解
相关文章
  • 匈牙利中小学教育模式详解

    读懂学生,从现在做起读懂学生,从现在做起作者:张丹钱守旺任景业(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来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