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地方史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国地方史

中国地方史

2016-10-18 13:42:5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地方史

中国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研究

2009-07-28 郝时远 中国经济史论坛扫校 点击: 855 中国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研究

中国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研究

郝时远

载《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始终关照着这一国情特点。因此,地方史、区域史和民族史研究可谓源远流长。当代中国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继承了中国数千年的史学传统,另一方面则经历了近代中国史学革命产生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转折。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地方史、区域史和民族史研究是在近代“西学东渐”影响下发祥,在现代繁荣发展,成为中国史学研究中重要的专门分科。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遭逢外侮,“开眼看世界”以自省,“师夷之长技”以自救,推动了“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中国的传统学术开始吸收西方的学术思想和规范,其中梁启超发表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掀起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史界革命”,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继往开来、转型发展的变革。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唯物史观的传播和倡导,不仅开拓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也打开了中国学术界的新视野,对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史学研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展现了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等学科,进一步吸收国际史学发展的经验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学术取向方面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凸显了地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

一 地方史、区域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一 地方史、区域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地方史,通常也称区域史,是现代历史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属专门史范畴。其要在于将历史学的视野和方法集中于一定地域空间(行政区划、地理区域),或以通史体例编撰,或以门类事项——如自然地理、山川河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进行地方性特征的专题考究。就一般意义而言,地方史、区域史都是相对于全国性通史而言,它突出了地方或区域的独特性历史脉络,探索一定地理空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影响。目前,虽然学术界对地方史、区域史范畴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基本区分大多为地方史立意于行政区划范畴,区域史则突出地理方位、山川地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同质性等特征。

中国古代传统志书的编纂,可谓现代地方史、区域史研究的本土源头。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方志源于《山海经》《禹贡》或《周官》,也有学者认为始自《越绝书》《吴越春秋》或《华阳国志》等。即所谓“古者九州有志尚矣,书存禹贡、周纪职方,春秋诸侯有国史,汉以来郡国有图志”。其编修大都“兼记事记言之体,自山川、物产、民俗、政教沿革废置,是非善恶、灾祥祸福,无不当载”。然而,方志编纂多以著者所长所好并无统一体例,是故“郡志之见于世者多矣,其问名是而实非、语此遗彼者比比皆是。求其记载有法、序事详密、使人如身履其地而目击其事者,则百不一二见焉”。①尽管如此,现存的8000多部古代方志为地方史、区域史等学科性研究奠定了本土基础。其中省、府、州、厅、县志等,都具有行政区划的特点,而卫所、土司、盐井、边关、都邑、岛屿、山川、风土、方物、寺观、园林、人物、艺文等志,则属门类性的专业方志。这些古代著述为当代地方史、区域史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元)张铉:《至大会陵新志》原序,四库全书本。

20世纪初新史学革命的重要影响之一,是推动了历史学研究以关注社会诸领域为特点的,包括地方史、区域史在内的专门史研究渐次展开。其时,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研究,如日本人对中国台湾、东北、华北乃至诸多省份和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激发了中国学界对地方性、区域性研究的重视。尤其是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地方自治、军阀割据,陆路边疆地区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肢解的危机,乃至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地方史、区域史研究的迅速起步,中华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些研究中日益增强。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述如连横《台湾通史》(台湾通史社1921年版),彭子明《台湾近世史》(民智书局1929年版),两者均属地方史范畴。傅斯年《东北史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版),贺岳僧《西北史纲》(重庆文信书局1943年版),则属区域史类型。同时,地方性、区域性的专题史也应运而生,诸如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上海通志馆1935年版),张立志

《山东文化史研究》(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39—1940年版),曾仲谋《广东经济发展史》(广东省银行1942年版),是为地方性专题史,而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41年版)则为区域性专题史。

总体而言,民国年间的地方史、区域史研究与当时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直接相关,所以边疆地区的历史研究也尤为国人所关注。边疆史地研究,因具有地方史、区域史和民族史的共性特征,同时突出了政治史的特点,故也称为边政学。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对地方史、区域史和民族史研究,以及边地政治、边疆区域乃至相关民族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有关西藏地区、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地方史、区域史和民族史的学术专著、科普读本、自然地理读物等著述大量出版。这些兼具地方、区域和民族特点的著述,体现了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实际,反映了多民族国家的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研究之间在一定地理空间的交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地方史、区域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和进行民主革命为主题的历史研究,推动了包括地方史、区域史在内的专门史资料整理,如有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北伐战争、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的历史档案资料相继出版,关涉地方性的经济、社会的历史资料也不断得到整理刊布。其中以工商、金融、财政、人物、事件等为主题的地方性史料的编辑整理,为地方史、区域史的专业化提供了资料支持。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方志的编修也开始启动,1960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530多个县建立了修志机构。全国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史资料采集、编辑和出版,进一步丰富了近现代史料的内涵,即包括了对人物、事件等事项的口传、回忆等个人经历的细节资料。因此,虽然五六十年代的地方史、区域史研究在主题方面有所局限,即突出了反帝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题,但是历史资料的整理、方志编修的起步和地方文史资料的出版,则为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史、区域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地方史、区域史研究在历史研究领域展现了异军突起的发展势头。首先,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全面恢复。198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恢复地方志小组工作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家的批准,该年4月成立了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随后通过了《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为地方志的编修确立了工作规范,截止到199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自治区)全部建立了地方志编修机构。其次,中华书局等出版社联合印行了《中国地方志集成》,再版了大批清代和民国的各类方志。同时,一些地方的重要报刊,如上海的《申报》、天津的《大公报》、长沙的《湘报》、北京的《晨报》、沈阳的《盛京时报》等先后影印出版。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32家省级文化研究机构开始汇编出版《新编文史笔记丛书》。这些直接关系到地方史、区域史研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地方史、

区域史研究的兴盛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地方史、区域史研究推出了大量著述,其中以省区为特点的通史、断代史(特别是近现代史)研究尤为显著。如徐和雍《浙江近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隗瀛涛等《四川近代史》(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常城《现代东北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常城主编《东北近现代史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周春元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斌《四川现代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恰白·次旦平措等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古籍出版社1989、1996年版),林增平、范忠程主编《湖南近现代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吴万善等《西北近代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郝维民《内蒙古自治区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陈传海《河南现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孙志亮等主编《陕西近代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白振声《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钟文典主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吴燕绍《西藏史大纲》(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年版),谢本书主编《云南近代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刘泱泱等主编《湖南通史》(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潘喜迁《东北近代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陈慧生《民国新疆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林正秋主编《浙江地方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曹永年主编《内蒙古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

与此同时,地方史、区域史中的专题性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区域经济研究是重要的取向之一。如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88年版),洪焕春等编《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王鹤鸣等《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范金民等《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段本洛主编《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南京市人民政府编《南京经济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对地区性经济发展史研究的普遍重视,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事业直接相关,学术界的研究触角也因此不断深入到经济行业和类型的范畴,诸如工商业、金融业、农业等专题性研究。 在工业研究方面,学术界对地方性工业基础发展史颇为重视。如林兴黔《贵州工业

发展史略》(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张学君等《四川近代工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等。行业性的研究则如徐新吾主编《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范金民等《江南丝绸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等。涉及商业、金融等经济领域的研究,则注重中国传统的金融和商会等方面的内容。如史若民《票商兴衰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张海鹏主编《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6年版),单强《工业化与社会变迁——近代南通与无锡发展的比较》(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等。

在地方性的农业社会研究中,土地关系、农业开发和农村社会变迁等内容比较突出。诸如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章有义《近代徽州租佃关系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贾大泉《四川茶业史》(巴蜀书社1989年版),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段本洛等《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丛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秦晖等《田园与交响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杨新才《宁夏农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等。

在地方性或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城市作为一个研究单元也受到相当的重视。其中,以近代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市为中心的取向也十分显著。如隗瀛涛、周勇《重庆开埠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陈高华《元大都》(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皮明庥《武汉近百年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北京史》(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傅春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刘惠吾等《上海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987年版),来新夏主编《天津近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刘石吉《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

篇二:中国主要地区或城市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下列地区或城市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台湾:

(1)台湾与大陆最早往来开始于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

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2)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3)1684年,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历史上,台湾曾先后被荷兰和日本占领:1624年,

荷兰占领台湾。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两次回归先后是:郑成功从荷

兰人手中收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5)在中法战争中,法军进

攻台湾,刘铭传率军民奋勇抗击,台湾第一任总督是刘铭传。(6)19世纪70年代,日本勒

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出台湾的条件。(7)《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

必须归还。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8)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蒋介石率部逃往

台湾,1951年,美国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两岸分离。(9)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就台湾问题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0)20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台湾问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新疆:

(1)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

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3)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

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4)东汉时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5)唐

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

回纥是维吾尔的祖先(7)乾隆帝时,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

新疆地区(8)1864年,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沙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平方千米领土(9)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0)1898年,在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中,沙俄将新疆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西藏:

(1)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2)吐蕃是

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有重大作用(3)1913年,英国炮制非法的中印东段边

界线——麦克马洪线,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4)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

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对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赐予“班禅额

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毛泽东会见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陕西:(1)1935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2)1935年,

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1937年,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开辟敌

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5)抗日战争中,陕甘宁边区是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

心,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6)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7)1947年,彭德怀、

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

役,从而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河南:

(1)中国古代史上河南籍的著名科技文化人物:张衡、张仲景、杜甫。(2)河南境内三大

古都:安阳、洛阳、开封(3)抗日战争时期河南著名人物:吉鸿昌、杨靖宇(4)1923年,

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制造“二七惨案”(5)1944年,国民党

豫湘桂战役大溃败(6)1946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7)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开辟鄂豫皖解放区。陈

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开辟豫陕边解放区,陈毅、苏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

力发展了豫皖苏解放区。

上海:

(1)《南京条约》将上海作为通商口岸(2)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洋务派最大的军事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3)维新变法运动中,上海的《时务报》成为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4)五

四运动后期,上海成为运动的中心(5)中共一大、中共二 大是在上海召开的(6)上海工

人第三次武装起义(7)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8)“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9)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19路军英勇抗战(10)1937年的“八、一

三”事变,凇沪会战爆发

北京:

(1)隋朝大运河,北达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2)元朝时定都大都(今北京)(3)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5)1860

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6)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7)

1898年,光绪帝在北京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8)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

(9)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10)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

高潮(11)1949年的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北京召开的

南京:

(1)1842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南京签订(2)1851年,太平天国在金田村起义,

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1928年的宁汉合流,建立南京国

民政府(5)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6)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7)1949

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其他:

1)辽台澎湖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马关条约》主要内容。2)割地、赔款、

开五口、关税协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3)外国公使进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城,外

国商船和军舰,长江口岸自由行—《天津条约》主要内容。中国历史朝代歌:夏代商朝和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

篇三:东北地方史

二、名词解释:

?头下军州:是为契丹 诸王、贵威、权臣以俘掠来的人口或受赐人口建置的州县,它们有别于一般隶属于国家的普通州县,是契丹贵族利用特权为自己建置的“私城”。贵族对它具有领主关系,刺史了下官吏由头下自己任命。头下军州有自己的经济自主权。头下军州有自己的武器队伍----私甲,但当国家要有征伐任务时,要听由朝廷调遣。

?辽东马市:是明朝政府为蒙古、女真等族与汉人进行贸易而设的定期场所,马市开设于1405年,是明朝政府控制东北民族的一种手段。主要有开原、广宁、抚顺等处,马市有定期定制,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促进了各族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提高。

?正隆官制:金海陵王于隆元年(1156年)对中央官制又作了一次改革。主要内容为:废除中书、门下两省,只设尚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以管理国家政务。改革后的中央官制,由三省制变成一省制,使中央的权力更加集中,更加强化,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更加突出了。

?奉天官银号:是清政府官立的金融机构。1905年11月,盛京将军赵尔巽奏报成立的,总号设在省城,分号设在各地,经事银钱兑换和汇兑。它的成立,对于奉天金融事业的发展,对奉天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后由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倡议,将奉天官银号改为东三省官银号,因资本不足,无力抵制日、俄的货币金融势力。

?吉林机器局:是东北地区第一个近代化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军事工业(也是东三省唯一的近代军火工厂)。吉林机器局主要为吉林省边防军和黑龙江边防军供应新式弹药,对地方练军也有少量供应。1885年正式生产,19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时期。1900年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10年才恢复生产。它为边防军的近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虽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弱点,但在引进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方面,甚至在开启民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满洲开发五年计划:是日本全面掠夺东北资源的综合计划。以1937年—1941年为期,对工矿、农牧、交通等部门有具体要求。七七事变后,根据侵略战争进一步扩大的需要,某些军需产品项目指标进一步扩大。东北经济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便利了日本垄断资本大量侵入东北谋取超额利润,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统治已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的经济掠夺阶段,结果使东北的大量物资被掠走。

?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民众自发组织的各抗日武装的总称。东北义勇军遍布于东北各地,与日伪军进行过大小数千次的战斗。932年发展到最高峰,1933年相继失利。推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进程,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创建游击队,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满洲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实施国策移民的一种形式。到1945年止,义勇队员约占日本移民总数30万人的30%。义勇军除了具有一般农业移民的作用以外,军事作用更为突出。到战争末期,大部分队员应征入伍,被送上战场。日本战败时,义勇队员又被日本统治集团所抛弃,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伪满中央银行:伪满“国家银行”。 1932年7月1日,伪满中央银行总、分、支共128个单位正式宣布开业,同时,将东三省官银号等四大行号及其支行正式并入伪满中央银行。伪满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制造和发行,集中信贷管理,参与制定经济金融方针、政策,控制国民经济,积极为日本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服务。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南北满民主联军抗击国民党对临江地区进攻的重要战役。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为配合南满的保卫战,集中三个纵队的兵力,于1947年1月5日至3月10日,三下江南,在吉长以北地区进行了胜利的战斗。南满部队在1946年12月17日至4月4日,胜利地进行“四保临江”战役。消耗了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迫使其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该战役的胜利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加速了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三、简答题:

??红山文化有何特点?对红山文化源流的研究,学术界有哪四种意见?

特点:首先,从红山文化的时间来看,是距今5000年的文明,大体相当于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尤其是“炎黄之世”。

其次,从宗教信仰来看,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从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向诸神崇拜甚至祖先崇拜演进。

再次,从红山文化发掘出的古建筑以及玉龙等器物,使我们看到了它对中国文化形式的直接影响,或者至少可以说明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同一性。

意见:第一、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

第二、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

第三、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

第四:红山文化是这个地区独具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文化。

??东北1860—1866年农民起义的失败原因及意义

失败原因:

(1)没有明确有政治目标和口号,用以动员和团结广大民众。

(2)各部分和各旗之间,也缺乏统一的领导和严密的纪律

(3)起义领导者成分太复杂

(4)敌人的力量太强,起义军的力量太弱。

意义:

(1)牵制了大批清军不能入关作战攻打太平军。

(2)与全国范围的反清武装斗争联成一气,有力支援了太平军和捻军的革命斗争,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的组成部分。

(3)、促进东北地区的开发。

??甲午战前,清政府对东北驰禁放垦的局限性。

第一、驰禁政策是总体封禁下被迫的部分开禁;

第二、内地驰禁多系对流民私垦事实的承认,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第三、清朝中央政府对东北开禁放荒并无全盘打算,只是把各地的驰禁作为个别问题处理,因而是东北放垦并无统一的章程和办法,其丈放方式,价费征收,承领给照,各地自行其是; 第四、放垦地区域一般以旧垦区为中心, 向周边地区扩展,或者哪里有流氓私垦,就在哪里开禁。

??中共“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决策的意义。

第一、由于战略方针的转变,共产党可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形成东北、华北、华中等各在战略区相互支援、相互策应的战略布局,从而摆脱国民党军围攻解放区的不利局势,并形成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有利态势,而且可以使东北成为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重要基地。

第二、这一战略方针的转变,配合了重庆谈判,使共产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在重庆谈判期间,我党主动让出广东、浙江、皖南、皖中、湖北、湖南、河南(豫北不在内)八个解放区,从而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击破了国民党散布的中共对和谈无诚意的谎言。这样,共产党不仅达到了战略转移的目的,而且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这一战略方针的转变,表明共产党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根据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排除大国或强国的干扰和压力,独立自主地作出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正确决策。

??东北解放区整党的步骤及取得的成果。

步骤:第一步,整顿党、政、军领导机关,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加强对整党运动的领导;第二步,整顿工作队和一般干部;(1分)第三步,整顿农村干部和党员

成果:首先,清除了混入中共党内和各机关中的异已分子,纯洁了党的组织。

其次,使某些党员、干部中的一些不纯的思想作风得到了克服,对错误严重而又坚持不改的分子分别的执行了党的纪律,从而教育了全党,使全党在思想上更加一致,组织上更加团结,从而保证了土改任务的胜利完成。

再次,经过整党运动,严密党的组织生活,普遍建立了各种制度,加强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民主作风,因而密切了党与群众的关系,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和信任党的领导。

四、论述题:

??分析高句丽从广开王以后,为什么出现“一国两制”?

一是从广开土王以来,不断地开疆扩土,特别是先后占有辽东、玄菟、乐浪诸郡县以后,这些地区历经燕秦,两汉以来的开拓经营,都是东北地区封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高句丽占据这个地区后,无法推行奴隶制,只有面对现实,承认辽东地区内,既有奴隶制,又有封建制,一国两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高句丽占有乐浪、辽东等以后,这里先进的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强烈影响,促使高句丽社会内部发生变化,辽东地区已成为高句丽赖以生存的重要基地,在两种制度的比较中,封建制有优越的竞争力,客观形势的发展,促使高句丽统治者向封建转化。

三是高句丽据有辽东、控制了自汉以来的以产铁闻名的平郭,使高句丽冶铁技术提高,铁的产量猛增,铁制各种工具、农具和生活用具数量增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进步,促进高句丽向封建社会过渡。

四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高句丽在奴隶时代,崇拜日、月、星辰、山川等自然和扶余神、登高神等种族,用多神教作为统一各族和加强专制政治的宗教手段。专制国王通过对各种自然神的祭祀,借用天意以对人间进行统治,当封建关系在奴隶社会内部日益增长,尢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以后,高句丽统治者不得不求助于佛教和儒家思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的儒学和佛教的盛行,正是这种关系的反映。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性质,抗战作用及失败原因。

性质: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民众自发组织的各抗日武装的总称。 抗战的作用:

首先,消耗和抵制了日军的兵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反动气焰,推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进程,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创造了条件。

其次,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敢于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对东北以及全国人民都是一个很大鼓舞,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最后,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不少义勇军余部,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继续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战斗。 失败的原因:

首先是强敌的进攻,当时敌强我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关东军经过严格的法西斯训练,有现代化的装备;而义勇军多数训练较差,装备陈旧,给养不足,有的义勇军甚至是手持大刀、长矛与握有现代化武装的敌人战斗。

其次是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和东北中上层统治人物的恐日思想,而且使不少的东北军政要员纷纷投敌,充当汉奸,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同时国民党拒绝供应义勇军军需弹药,致使东北抗日队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再次是这些抗日武装成分复杂,纪律较差,没有明确的抗日纲领和统一领导,加之领导多是统治阶级中的上层分子,他们缺乏抗日到底的决心,幻想国民党出兵东北和国联制裁,一遇困难、挫折,就消极动摇,甚至叛变投敌。

最后是当时东北中共的力量比较薄弱,又执行了王明的左倾路线,削弱了党对义勇工作的领导。对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东北党较普遍地犯了关门主义错误,对义勇军的上层领导人加以排斥和打击,实行只要下层,不要上层的错误政策。因而尽管在一部分义勇军中中共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却事倍功半。

五、历史小论文

关于渤海政权的社会性质问题,学者们主要有几种不同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层次分明,观点明确;

2、史论结合,鼓励适当的创新;

3、抄袭他人者一律不予给分。

主要观点:1、金毓黻:渤海建国初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中晚期是介乎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不甚清楚的社会制度。2、吕振羽:渤海国只是在形式上尽量模仿唐朝的政治制度,其实质上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3、张博泉、程妮娜:渤海政权早期是奴隶社会,后期宣王大仁秀时期发展为封建社会。4、渤海政权早期是错话社会的末期,文王大钦茂时期进入封建社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地方史》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3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地方史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