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正文 本文移动端:《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2016-10-17 15:24: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教材梳理:《孔孟两章》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2、重点词语: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军事行动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⑴陈:摆出,施展。⑵力:才能。⑶就:居,充任。⑷列:职位。⑸止:不去 固而近于费: 坚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 托辞,借口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担心

3.词类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使动用法,使??来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名词作动词,托辞,找借口 填然之鼓 “鼓”名词作动词: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名词作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罪”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战”动词作名词:战争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4、多义词辨析

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过:无乃尔是过与动词,责备

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是谁之过与名词,过错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超过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形容词,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 安定

疾: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恨

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 小病,轻病

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停,动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制止,动词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副词

王:然而不王者:读 wàng,名作,动称王;

梁惠王曰:读 wáng,名词,君王;

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

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

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

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

5、古今异义

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让??担任 今义:认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选择连词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兵器 古义:战士,士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之之 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今义:胜利 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6、相关成语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指内部发生祸乱。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列瓦解。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大动干戈:原指大规模的进行战争,后比喻大张声势的行事。

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二、文言虚词

为:

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

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担任

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介词,替

以:

请以战喻:介词,用

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

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

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三、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表反问)

2、何以伐为? “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表陈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有的??有的??(表并列)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表比较)

四、文言句式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非我也,岁也(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

4、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五、重点翻译: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

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译:认真地兴办教育,把尊重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东西或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篇二:教师用 孔孟两章知识点归纳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梳理

一、重点虚词

何以伐为语气词,呢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担任..

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介词,替..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引进动作对象,不译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对,对于,介词 ..

虎兕出于柙 从,介 椟龟玉毁于在,介 ..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到,介谋动干戈于邦内 在,介..

而 危而不持 (却,表转折) 固而近于费 (又,表并列)

二、重点实词

1.是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这

5.过 是谁之过与 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且尔言过矣 错(形)

三、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四、固定句式

恐怕??吧?

为什么??呢?(表反问)

五、三个成语

既来之,则安之

【释 义】 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

安下心来。

分崩离析

【释 义】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用 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或一些集体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

【释义】 :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摆在室内的

家具——屏风。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二、词类活用:

3、填然鼓之 鼓:名作动,敲鼓4、王无罪岁 罪:名作动,归罪 ..

5、谨庠序之教 谨:形作动,认真从事6、衣帛食肉衣:名作动,穿 .

三、特殊句式: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

3、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4、非我也,岁也 判断句

四、虚词

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介词,按照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用③树之以桑 介词,把④以五十步笑百步 介词,凭

于:①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到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与….相比

而:①弃甲曳兵而走连词,表修饰 ②或百步而后止 连词,表顺承

③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连词,表转折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连词,表顺承

焉:①尽心焉耳矣 兼语词 于之②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词,这里

七、重点词语:

1、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更加 .

2、兵刃既接 兵器.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 ...

4、非我也,岁也 岁:年成,收成 .

5、直不百步耳 只是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名作动,栽上 2、然而不王者王:名作动,统一天下..

篇三:孔孟两章知识点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梳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颛臾 (zhuān xū)虎兕(sì)出于柙(xi) 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 (chuǎn yū)虎兕(shì)出于柙(x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颛臾 (zhuān yú)虎兕(sì)出于柙(xiá)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D 颛臾 (zhuān yú)虎兕(shì)出于柙(j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二、重点虚词 为:① 何以伐为. ②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 ③ 后世必为子孙忧 .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于: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三、重点实词 1.是

①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______________②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______________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______________2.疾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______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______ ④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______________

⑤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______________⑥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______________ 3.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②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______________ 4.见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______________ ②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 ③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④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⑤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______________ ⑥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______________ 5.过

①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______________ ②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______________③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④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⑤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⑥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⑦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______________ 四、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家: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

五、特殊句式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无乃尔是过与? 2.既来之,则安之。 七、文章第三段的三个成语

既来之,则安之 【释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分崩离析【释义】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或一些集体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释义】: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摆在室内的家具——屏风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古今异义: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3.是亦走也 .

4、是使养生丧死无憾也 ..5、王无罪岁 .

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三、虚词

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树之以桑④以五十步笑百步

而:①弃甲曳兵而走 ②或百步而后止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于: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四、一词多义:

数: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②数罟不入 池 死: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人死,则曰?? 五、词类活用: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3、填然鼓.之 45、王无罪.岁 6六、特殊句式: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申之以孝悌之义4、非我也,岁也 5、非我也,兵也七、重点词语:

1、河内凶. 2 3、弃甲曳兵而走. 4 5、谷不可胜.食 6 7、申.之以孝悌.之义89、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1011、王无罪.岁 12八、重点翻译:

1、谨庠序之教2、申之以孝悌之义

一 1.C

、然而不王.

者、养生.丧死.、谨.庠序之教、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谨.庠序之教、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非我也,岁.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参考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

二、重点虚词 为

①语气词,呢②动词,担任③动词,成为 ④介词,替于

① 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 对,对于,介词 ③ 从,介 ④ 在,介 ⑤ 到,介⑥在,介

三、重点实词

①正确,与“非”相对/这 /是

②病/ 厌恶、痛恨/ 快、急速/ 妒忌 /强/ 疾苦、痛苦 ③停止 / 阻止/只是、仅仅

④看见 / 召见/ 拜见、偈见 / 表被动,相当于“被” /,出现 /见解、见识

⑤ 走过、经过 / 超过 /过分、过于/错误、过失(名)/责备 / 错(形)/拜访、访问 四、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 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五、略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2、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3、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则就其任职;如果不行,就不就其职。 4、比如瞎子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辅助者呢? 5、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却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8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