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长短经-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 正文 本文移动端:长短经-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

长短经-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

2016-10-17 13:50:5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

“中国”的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 上古时期的华夏族(即汉族),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 秦汉之后,中国由分散状态逐渐朝着集中统一的状态迈进。 元代中国疆域最辽阔,元代的中国版图曾一度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 清代疆域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 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在地域范围上,要以现有的雄鸡形为界。尽管北至蒙古,俄罗斯,南至越南,地跨欧亚,曾经在元明时一度属于中国,但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并不将这些区域划归中国。

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

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 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 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 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 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 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三个文化集团: 华夏文化集团。它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东夷文化集团: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苗蛮文化集团: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 这三个文化集团经过多年斗争,最后由华夏文化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从此,华夏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一直成为中国人的象征。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中,中国文化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动荡出文学,动荡出艺术,动荡出辉煌的文化,是一个规律。“轴心时代”的含义: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从此大致确定。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形成了“儒、墨、道、法、名、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特征。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他认为小说家只写点杂记,不算学派。

传统美德的内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一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规范。孔子的三达德是指:知、仁、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等一系列德目,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孟子四基德是仁、义、礼、智,并将其扩充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了四维,四维是指礼义廉耻。《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宋代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是仁爱孝悌;二是谦和好礼;三是诚信知报;四是精忠爱国; 五

是克己奉公;六是修己慎独;七是见利思义;八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十是勇毅力行。 仁德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礼德是中华民族的母德。

中国传统处事之道:讲道德主要是为了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处世之道就成为传统道德的核心。中国传统处世之道包含的人生智慧可提炼出十二个范畴:“宽、恕、诚、信、中、和、忍、让、防、藏、圆、报。”

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积极:宽厚的性格、宽容别人的过失,赢得众多朋友。消极:压抑自已的个性的发展,若了自已。

恕:已所不欲,勿使于人。积极:能以自我的情感、意志去推想他人的情感和愿望,从而慎重地对待自已的行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消极:宽恕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坏人,有时甚至打左脸,给右脸。

诚:待人忠诚、老实、忠诚国家、忠诚皇帝,对朋友也忠诚。积极:造就了一批“舍身取义,杀身取义。”即忠君报国的发民族英雄。消极:对皇帝的忠诚有时是愚忠皇权被视为至高无上,对小人的忠诚往往上当。

信: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说话算数、讲义气、君子一言、四马难追、君无戏言。积极:强调信誉至上,见利思义,能赢得交往者的信任。消极:说出去的话,泼出去得水,无法收回,即使说错了,也不能改悔,古时有枫叶封弟的故事。

中:不前不后取其中,即儒家的中庸之道。积极: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反对偏激的行为。消极:导致民族性格中缺乏竞争与开拓意识。“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

和:是古代文代精神的凝聚,追求人人相合,天人合一,社会同。人应该在万物相和中求得发展。积极:把天地之和、人人相合、人心合一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旨归,有较多的积极意义。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消极:“和”的观念使中国人对家庭、群体、社会关系等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独自闯天下的精神。

忍:忍让,为人处世“和为贵”“忍为好”,倡导以忍让求和气。积极:化解矛盾,避免争执。消极:缺乏斗争精神。让:同忍。

防:防备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他人存有戒心。积极:避免:“祸从口出”,言行不慎给他人留把柄,所以言行谨慎。消极:不能快言快语,说话办事绕弯子,对他人存有戒备之心,不能坦诚相见,随心所欲。

藏:藏而不露,讲话含蓄,办事不露锋芒。积极:不做出格的事,不做过分的事,感情不外露,讲究含蓄之美。消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正确的做法:如同作画,当藏则藏,当露则露,扬长避短。

圆:为人处世“内方外圆,如同铜钱”。办事圆滑,力求八面玲珑,各方都满意,谁都不得罪。积极:在亲朋故友的网络中能够求得各方满意和欢心。消极:有时不坚持原则,墙上草随风倒,无主见。看人下菜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虚伪。

报: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仇人要报仇。积极:对别人的恩惠铭记在心,有机会要报恩;对他人的恶行要寻机报复。消极:个人恩怨心太重,往往凭感情办事,有时置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而不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立德树人。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经遭遇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弦歌不绝,而且浴火重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做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让学生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大力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提升传统文化育人的实效性。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适量开设人文课程和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人文因素,持续推进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以网络、广播、报纸等校园媒体为平台,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抓住传统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掀起主动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练和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真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9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 1小时 8分 15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在著述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

A.李鸿章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3.名曲《广陵散》与历史人物(d)有关

A刘伶

B嵇康

C聂政

D阮籍

4.理学也被成为

A.心学

B.朴学

C.新儒学

D.儒学

5.对四民的论述最早出自以下哪一部著作中

A.《管子》

B.《论语》

C.《墨子》

D.《荀子》

6.向秦始皇建议焚书坑儒的是( )

A.李斯

B.吕不韦

C.赵高

D.胡亥

7.孙中山欲建立的中华民国的国家性质是

A.君主专制国家

B.民主共和国

C.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君主立宪制国家

8.佛教由印度在( )传入中国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9.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10.乾隆是清朝的第几位皇帝

A.第四位

B.第五位

C.第六位

D.第七位

11.《百家姓》是由哪个朝代编辑刊印的?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2.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对其他文化的( )

A.开放性

B.延续性

D.创新性

13.科举制开始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4.在早期维新派中,提出“商战”理论的是( )

A.王韬

B.薛福成

C.郑观应

D.冯桂芬

15.在天人关系上,中国是()

A.天人合一

B.人神合一

C.人本主义

D.天人相争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包括( )

A.佛家文化

B.道家文化

D.墨家文化

2.汉代的选官制度包括()

A.察举制

B.征辟制

C.推荐制

D.科举制

3.清代汉学分为哪两派

A.吴派

B.浙派

C.皖派

D.陈派

4.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 )

A.别婚姻

B.明世系

C.别人种

D.别种族

5.董仲舒的思想包括()

A.“天人感应”

B.“大一统”

C.“三纲五常”

篇三: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在市委党校主体班讲课讲稿)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也许许多人会认为传统文化只是一种说教,一种理论,一种意识形态,与自己的生活不沾边,与自己的工作不搭界。其实,我们虽然生存在现代社会里,却也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中。这种文化的得失与消长,无时无刻不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把握的深浅,认知的高低,运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事,决定着我们的事业成败,影响着我们人生命运的兴衰。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这是在哗众取宠。其实不然,下面让我们共同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进行一次探讨。

内容构架: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及影响

(一)五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受的破坏和冲击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及影响

(一)五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奇迹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后来也有学者将玛雅古国列为第五大文明古国。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现在已成为世界之谜,这种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却又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突然戛然而止。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热带丛林有一座座令代城市的设计师也自叹不如的雄伟建筑,有着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有着独特的谜一样的玛雅文字。玛雅人的历法和天文知识究竟精确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测算出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玛雅人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0”这个数字概念,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他们的数字演算可沿用到400万年以后。他们还有着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青铜艺术。令现代科学家困惑的是这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只有在现代星际航行和测算星空距离时才用得上。而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刀耕火种,用树叶遮体,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换物,这样的数字演算他们用得着吗?显然那种令全世界景仰的文明、艺术,都远远超出了玛雅人那几近原始生活的实际需求。这就成了一个世界之迷。

公元9世纪的某一天,拥有10多万居民的玛雅民族仿佛是一夜间在这个地球上

突然消失了,有的家庭的炉灶上还放着盛有饭菜的锅,野外田地里倒放着正在耕地的犁。从此,精美绝伦的古老建筑被莽莽热带丛林所淹没,宽阔热闹的市区变成渺无人迹的废墟。

1952年6月5日,人们在墨西哥高原的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仅仅把这当作是玛雅古代神话的雕刻。但到了六十年代,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参与过宇航研究的美国科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帕伦克那块石板上雕刻的,原来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虽然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仍清晰可见。这幅图画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宇航专家们无不惊叹,一致认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确凿的事实。

于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看法:他们认为,在遥远的古代,美洲热带丛林中可能来过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们走出飞船,教给了尚在原始时代的玛雅人各种先进知识,然后又飘然而去。他们被玛雅人尊为是天神。玛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知识,就是出于外星人的传授。帕伦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玛雅人对外星宇航员的临摹。外星人离去时,曾向玛雅人许诺重返地球,但在玛雅人的追求祭司预言天神返回的日子里,这些外星并未重新返回。于是这导致了玛雅人对其宗教和祭司统治的信心丧失,进而引起了整个民族心理的崩溃,终于使人们一个个离开故乡,各自走散。

这只是一种假设或臆想,玛雅文明为什么消失得那样突然那样彻底?是强大的异族斩尽杀绝了他们?是集体死于流行的瘟疫?还是由于某种原因而迁徙他方隐居下来?今天的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残缺的历史却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一种文明消失的极度可怕,一种文化断裂的无比疼痛。

所幸的是,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老国度。(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两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公元前475年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

在说到文明古国的时候,其他国家都带古字,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玛雅古国,只有中国的前面不带古字(古代中国可以,没有古中国)。因为其他四个古国早已更替或灭亡,而中国遭受的最大危机则是近代列强的侵略,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就只有一个称乎——中国,从未曾有过更替。这也是没有“古中国”这一说法的原因。

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创造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汉唐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古代文明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国文明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我们今天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包括今天我们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学习,都得益于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支撑着民族伟大而坚强的集体灵魂。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谈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形成于上古的“易经文化”和后来的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历代学人的文化学术著作。如

兵家——《孙子兵法》、吴起、孙膑、太公兵法、??

法家——《荀子》、《韩非子》??

外交——《战国策》、《长短经》??

政治——《素书》、《资治通鉴》??

工商——《管子》、《货殖列传》??

科学——《甘石星经》、《齐民要术》、《天公开物》??

今天,我想从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儒、道、佛三教文化来浅谈中国的传统文化。

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主要内容是维系社会、稳定家庭、规范人伦的(君臣父母夫妻)“三纲”——秩序纲要(宏观);扩充为社会成员完善自我人格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行为准则(外在),与升化人类精神的(温、良、恭、俭、让)——精神气质(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法度品自高等)。 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一已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已复礼”;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治世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古代,由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避免了类似欧洲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式的落后、蒙昧。这也是儒家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主要标志。

我相信在座各位应该都是不知不觉中在儒家思想的感召下走上从政之路,心灵的深处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思想在涌动。大家不要说不是,我觉得我就是,从一个村里的小技术员一步一步攀登,一步一步跨越,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但,感觉人生很有意义,感觉生命特别美好,我觉得有这种思想没有什么不好,这正是儒家思想中难能可贵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精神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冷静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更具超前意识的思想体系。儒家文化崇尚阳刚,道家文化崇尚阴柔,二者恰恰构成一个“太极”——中国的上古文化。(阴阳鱼,圆缺相扶,阴阳互补,刚柔并济,构成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的根基。

自然,无为,处下,净心,尚柔,弃智是老子修身处世之六大基本原则。道家认为客观规律既不可制造,也不可改变,更不可抗拒,因此强调“清静无为”,进而认识它,遵循它。道家也追求社会的自然、和谐与宁静,因而强调与世无争。达观洒脱、轻灵飘逸、极具智慧的道家学说,与堂堂正正、厚重磅礴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说共同构建了中华上古的文化大厦。

说句实话,在我人生历程中,有段最痛苦最无奈也最无助最失望的时候,失眠、焦虑、烦躁、忧伤,然而,我有幸接触了《道德经》,从老子的思想中,我找到了解脱自己肉体和心灵痛苦的灵丹妙药,让我能够在那段艰难的日子从容不迫地走了出来。读老子后,我知道一个渺小的个体,根本无法改变庞大世界的残酷现实。我们只能任其自然,不作徒劳的挣扎和无谓的烦恼。最终还是会在自然的规律下走出自然困境。许多时候,这个世界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坏,许多事情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只是我们自己总是吓坏

了自已。当我们勇敢面对的时候,当我们坦然接受的时候,当我们欣然处置的时候,自己认为怎么也无法度过的难关,也许此时就为你打开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

3、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发源于印度,但在印度早已衰落,十三世纪后濒于绝迹,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次呈现出了它的辉煌。

佛教文化与其它宗教相同的一点是需要“信仰”,而与其它宗教文化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完善而符合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是让信众盲目的迷信与遵从,而是允许信众质疑释疑进而“开悟”。简单来说,佛教文化是以宇宙与人体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把物质世界称为器世界,把有生命的动物称为有情众生;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佛教文化的理论基础(武穴佛教的老师,毛老说相信六道轮回才能真正走进佛教)。佛教把有情众生分为十法界,十法界中的佛、菩萨、辟支、缘觉是已经过修行而可以脱轮回、离生死;而天人、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这六道众生靠自己现有的能力则无法摆脱轮回,出离生死,是因他们多生累劫所造之业形成的业力不能消尽的缘故。六道众生经过修行消除旧业,大彻大悟,即可脱离生死之轮回,进而成佛。也就是佛经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多么好的宗教,无论贫穷富贵,无论贵贱高下,无论人畜虫蚁,这地球上的一切众生一律平等。(庄子齐物论,人格平等,人性自由。)“迷即众生,觉则成佛”既深刻,又简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严格,又包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既智慧,又空灵。相信在座也有许多人给菩萨叩过头,我就叩过。我小时常生病,怕我养不大,爷爷奶奶时常带我到菩萨面前去叩头,求菩萨保佑。心中有了信仰,心灵就会有慰藉。菩萨有没有保佑我,我们无法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拜了菩萨之后,爷爷奶奶的心里就会有许多宽慰。

我在村里当村长时,有一件事我记忆很深。在靠船的河边有一个土地庙,等船的时候,总是听到炮嗵嗵。那时全市打庙运动,我安排人去拆。后来,龙坪一个领导在河边等船还是听到炮嗵嗵,就批评我,我将那个队的队长找来,批评他,他说我叫了人,没有一个人愿拆,也没有一个人敢拆。我想了一下。说,我出200元钱,你叫人将这个庙移个位子,不要放在路头上。队长特别高兴的走了,第二天,那个庙就移了位。后来,我忘了这个件事,有一天,老村长碰到了,表扬我说,你那个事做得好。我们都心照不宣。今天不是来宣传迷信,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而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有时,他花三五块钱买一刀黄纸几炉香可以治好一个病。心里安抚,心灵慰藉很重要。佛教的宗旨是,因果报应,劝人为善,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并不矛盾,当他们跪在地上叩头的时候,心里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也许为了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还向菩萨许下了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愿呢,他们相信菩萨会在天上看着他。我想,这个效果也许跟你开群众会教育他们不要违法乱纪有异曲同工之妙。 隋唐时产生了有中国特色具大乘气象的佛教宗派——禅宗,大家知道中国祖宗创始人是谁吗?始于达摩,发于道信,盛于惠能。道信在黄梅双峰山修行,跟随僧众达500多个,有学者认为他才算是禅宗的创始人。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它提倡以出世的态度修征体道,以入世的精神济世渡人。正因佛教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痛苦烦恼,使人转愚成智,进而把握生命真谛,了脱生死轮回;也因为其慈悲精神平等思想给社会弱势群体以关怀与希望,因而在中国得到了保全与发展,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儒道佛的宗教理论,有许多辩证统一的地方,也有许多互补有无的功效。儒家的

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入世”的思想,“学而优则仕”,读好了书,就要进入“红尘世界”去安邦治国,经世济民。三者有着各自的特点,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儒可以治国,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

佛教和道教本质上是“出世”思想,是讲究个人清净无为,出离红尘而修身养性。当然佛教和道教在修行的目标上有区别,佛教讲究涅磐而道教讲究成仙。涅磐: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相当于基督教耶稣所说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他下了地狱才能成为救世主解脱人世间众生的痛苦。成仙:就像苏东坡赤壁赋中所说,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呼风唤雨,上天入地,随心所欲。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则经世济民,退则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是专门讲“进”的,但儒家思想的不足就是没有完全解决人在“退”时的精神问题,借用现代宗教学名词就是没有解决人在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其实,人生境界的高低,胜于尘世职位的高低,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时常会出现从政焦虑症,一路一路的争斗,一步一步高升,却带来一路的痛苦,甚至一身的疾病,这就叫做得不偿失。而佛教和道教解决了这个问题,抚平你心灵的创伤,解除你心中的困惑。因此,三教合一,才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韩国、朝鲜、日本、越南都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远在二千年前或更早的一些时候就与我国发生过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关系。随着儒、释、道三教传入这些国家,“三教合一”的思想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文化结合以后,孕育了很多新的思潮。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韩半岛及其周围出现了百济、高句丽、新罗三个国家。中国的儒学开始传入,尔后,佛教的各个派别也相继在韩半岛传播。道教思想是在4世纪时开始传入百济,但道教正式被引进高句丽是在7世纪以后。儒、释、道三教传入韩半岛开始就融合起来,不过韩国的融合还要加上韩国的民间信仰—神教或萨满教的思想和实践。

今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在不断否定和批判自己传统文化的时候,以儒家为主的儒道释三教一体的文化,却在东亚形成了一个“龙文化圈”,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越南,马来半岛。而随着现代中国的崛起,亚洲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西方的关注。现在,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其中,亚洲30国(地区)81所,非洲16国21所,欧洲31国105所,美洲12国103所,大洋洲2国12所。。

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近3000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4000多万人。汉语学习在不少国家正形成一股热潮。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走出中国,影响整个世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受的破坏和冲击

世界五大文明古国有四个已在这个世界更替或消亡,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却能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长短经-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