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风俗:家庭_传统习俗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国风俗:家庭_传统习俗

中国风俗:家庭_传统习俗

2016-10-15 13:31:0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古代家庭的德育习俗传统

中国古代家庭的德育习俗传统

摘要: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尽管历朝历代都以兴学来张扬教化,但受教育面仍然是极小的一部分。无论是私塾还是筵师在家,教育除识字以外,就是做人的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德育教育。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家庭中的德育传统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古代家庭教育 德育思想 德育传统

直到近代公学的兴起,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的地位才逐渐削弱。在古代,有能力的家庭请教师到家庭中教育子弟或进入私塾,有的私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弟才起馆教学。在启蒙读物的开篇,就是一首:“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姑且不论其它方方面面的问题,其受教育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白的。

一、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的指导思想——家国一体的治家原则 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家庭传统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确立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地位

《礼记·大学》开篇不久,即以大段论述治家修身的重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人如果不能修身治家,何以能平天下呢!

(二)明确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与治国的关系

《礼记·大学》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张九龄在《千秋金鉴录》中说得更明白:“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这里至少可以认为一个国家的道德是由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道德构筑而成的,每个家庭的道德都有是高水准的,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不就是很高么。

(三)明确了家庭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国家

修身也好,齐家也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平天下”,以身报国。家国一体的原则就是为了国家这个大家庭:“理明身修,则推之天下国家无不顺治”。(胡居仁:《胡文敬集/白鹿洞讲义》)因而,为了达到“国家无不顺治”,家庭教育就要紧紧围绕“理明身修”这个大纲进行。

家国一体的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汉时独尊儒道以来,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历代著述十分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传统——德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是核心,是如何做人,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多数人是不识字的,学文化必须请家教或到私塾中去,这是绝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因此,家庭教育不可能把重点放在学习文化上。不识字可以生存,不会做人则不行,因

而家教的重点很自然地放在学做人的这个问题上。这个重要的教育任务是由家庭——一个人的终身依托之处来完成的。

长期以来,家庭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从幼儿到耋耄之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规。以下对这个庞大的体系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信仰和礼仪: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对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命运。主要内容有宗教信仰、习俗、禁忌、各种礼仪规范等。

(二)婚姻和人伦:这方面的内容是与家庭的形成和维系密不可分的,是家庭存在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正是这种行为规范,维系和保障了家庭的稳定和发展。这一方面的主要内容有尊老爱幼(孝道)、择偶及夫妇关系、宗亲家族、家庭成员关系等等。

(三)处世和为人: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论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一生的处世经典:怎样认识和对待社会,如何处理人和事,在复杂的世情中,如何保存自己和寻求自己的发展,还包括经验教训的积累和运用。

(四)忠君和为官: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对家庭成员,特别是男性成员进行理想教育,是属于高层次教育的范畴。尽管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人是极少数,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尽忠、报效国家、为官清廉爱民等。

(五)治家和谋生: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的经济问题,强

调生财有道,勤俭持家、勤劳发家,强调农耕,学习技艺等等。

(六)人格和人生哲理: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人格和人生哲学的道德哲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要求和树立一种理想的人格。这一方面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爱国,小致怜悯小动物,对名利、生死、善恶、贫富、养生、命运等多角度进行了论述。

(七)教育和家庭责任:这一方面是家庭道德的主要构成,对家庭成员的家庭责任和义务以及应有修养进行了论述,其中特别强调对子女的教育和对老人的赡养。

三、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的重要举措

(一)私学的一种—— “家学”

家学以家族和家庭为基本范围,指家庭(族)内部的子弟教育活动,最高层次的家学以家庭(族)世代传承某种知识或技艺为特征。“家学”的教育特点是“教先从家始”。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家学”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以及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其中古代帝王对其子侄兄弟训示的篇章,都能算作是最初家学活动的记录。追溯中国古代“家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有着独特的方面。

1、教授的范围——仅限于家庭和家族。家学,顾名思义,以“家”为基础。这里的“家”,除了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又包括家族,它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是家庭的上一级的组织形式。无论怎样,家学的范围不超出家族范畴。表现为受教子弟或者由父母及其他直系、旁系长辈亲自训导,或者由家

庭(族)延师设塾,但受教者应只限于本家庭(族)内子弟。

2、教授的内容——仅限于伦理道德教育、综合知识灌输及学术艺能的培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重视子女人格的完善。因此,家学内容中,伦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待人以礼、立志勤学、自强自立、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注重节操、克己达仁、质朴节俭等,教育子女,使其提高精神品质的修养。对世家大族来说,这其中还会包括家风教育,内容为维持家庭内部秩序的家庭道德认同。对于综合知识灌输及学术艺能的培养主要是蒙养教育,即对子弟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包括吃饭、说话、缝补等生活技能,识字数数等基本知识,男女礼让等基本礼仪规范。其次是在此基础上的专经教育,除传统的经学教育,史学、文学、科技、医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并根据家学传统,有所侧重,体现家学传承。

3、教授的目的——突出体现在家庭(族)对某种知识或技艺的世代传承。当家庭(族)内部出现某一知识或技艺领域的人才,他或他们充分利用“家族”、“家庭”世袭领地,通过“家学”的教育形式,使学术在一辈或几代人之间互相继承,促成某一家庭(族)内部学术、文化传递。

(二)处世家训

对于家庭德育,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就家庭而言,主要是家训、家规、家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就是族规、族法。实际上,

篇二:中国传统习俗

年的来历 古时候有怪兽名曰“年”,形若狮子而独角。每逢除夕,定会出现伤人害畜,人们没有任何制服之法。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噼啪”爆炸有声,红光闪耀,“年”大惊失色,仓皇而逃。于是人们认识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户户闭门家居;贴红联,燃爆竹以驱“年”。“年”果然不再来。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有了“过年”。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贴春联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篇三:中国社会风俗

中国社会风俗

——节日、服饰、孝道

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

一、中秋节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有人统计,各地区、各民族有影响的节日就有160多个。传统节日具有浓厚家庭伦理特色,遵守礼仪和道德是节日风俗基本原则。

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涂雄黄、吃粽子,七夕看牛郎织女相会,中秋团圆,所有的节日几乎都在家庭组织下进行的。因此,在古代离开家或没有家,也就没有了节日。 节日期间,亲戚、朋友之间繁琐的互访、馈赠,流于世俗的应酬,都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庭伦理、人际关系,礼尚往来的珍视。唐代王维诗“每蓬佳节倍思亲”,宋苏东坡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被千古传颂,就是因为它是中国人阖家团圆观念的切身体验。

今天是中秋节,是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关于中秋节,我们先看看关于月宫的传说。

早在战国之前,古人就传说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问》中说:“顾菟在腹”,后闻一多先生考证,顾菟就是蟾蜍,所以古人称月亮为“蟾宫”。西汉《淮南子》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这就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教治兵”。由于八月中秋正是收获季节,古人要要举行祭祀土神的仪式,叫“秋社”,这些活动可视为中秋节的渊源。

由于中秋的月亮特别皎洁晶莹,从汉代开始的祭月逐渐演变出赏月之风。但并没有固定在八月十五,所以没有形成节日。

中秋节正式形成是在唐代。据传,八月十五夜,唐玄宗备酒宴,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以后每年八月十五,都赏月。自玄宗后,赏月大都集中在此日了。

作为节日食品的月饼,唐代就有了。《洛中见闻》载,唐僖宗中秋吃月饼,味道极美,命御膳房将月饼赐给新科进士。到宗元之际,月饼就成为节日馈赠的佳品了。奇怪的是,像粽子、年糕、元宵一类的节日食品,平时也可以吃,唯独月饼,不在中秋节前后,既无卖的,也无吃的,是最具特定意义节日食品。

二、服饰风俗

中国的服饰一开始就呈现各民族多元化,本民族雷同化的特点。隋唐之前,中原传统服饰和周边少数民族服饰一直处在互相渗透,模仿之中,没有形成定制。

(一)唐代服饰有以下特点:

1、标志官品商下的品色服

唐高祖李渊以天无二日,定赤黄色皇帝专用色,黄袍从此成为皇帝专利和代名词。 先秦,黄色并不尊贵。《礼记》载“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唐高祖禁士庶服黄,后来北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意味着当上了皇帝。

唐太宗诏定品官服色,“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红),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色。”又定“庶人以白”,至此形成了黄、紫、红、绿、青、白的等级序列,并成为历代定制。

2、倾心胡服

唐代各民族往来频繁,交往交流甚广,出现了“胡着汉帽,汉着胡服”的局面,唐以前服

饰,宽长袖,交领,没有圆领,下裙不开衩,受鲜卑服饰影响,男子服饰出现了小袖,圆领,下裙开衩。

3、妇女服饰特点

①妇女“着丈夫衣服靴衫”

武则天女太平公主穿着男子的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参加宫廷宴会。被时人认为颠倒了阴阳。

这种服饰追求,表现了唐代妇女刚健强悍的审美追求,武则天本人甚至敢服男子黄袍,那么其他男子服饰就更不在话下。

②空前绝后的袒露装

唐代妇女漠视礼教,敢于大胆地暴露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极薄而透明的轻罗纱。

(二)现代中国人独特的服饰审美观念

1、“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与服饰的角色心态

古人将“布衣”表示平民,“释褐”表示做官,“缙神”表示身份高,“乌纱”“红顶”表示高官,“冕旒”表示皇帝。

僭越服饰者必遭杀身之祸。几千年来,不是图谋造反者基本没有僭越服饰现象。

现代人同样总是按照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与阶层、职业对号入座。角色心态使中国人在服饰上追求的是雷同型的和谐美,而不是奇装异服的另类美。当某一种服饰新潮普及到一定程度,大家也都跟着穿戴起来,同时又指责那些跑在服饰最前面,穿戴离谱的人。 所以,作为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服饰,与周围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和谐美。

2、“澡身而浴德”与个人的内在品格

古人喜好将外在服饰与个人内在品格联系起来,领导男子服饰新潮的都是高尚或有身份地位的人。

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衣紫;东晋初到江东,国库匮乏,仅有束布千匹,卖不出去,大族王导制束布单衣而服之,束布价格竟猛涨至每匹一金。

妇女服饰领导者,唐以前是京城贵妇,宋以后是妓女。

宋朝,始有“四方看京师,京师看妓女”的民谚。由于职业上的原因,妓女成为服饰创新的主力军和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的先行者。

正统,淡素的服饰标志着端庄,成熟而有修养,娇艳新奇的服饰标志着轻浮、浅薄。因此,服饰赋予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不同追求服饰美的权力,追求服饰美的权力越大,品格、地位越低。从职业上看,文化层次较高的门类要求品格端庄而有修养,奇装异服则没有市场。

3、“女为悦己者容”,与女性服饰美容的刻意追求

自古以来,妇女的服饰、化妆比男子复杂得多,她们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金钱也比男子高得多。男子服饰主要是为了区分等级,而女子服饰主要为了增加美色。这就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女为悦己者容”,把美女视为金钱珍宝,将古代妇女人格尊严和自我意识摧残殆尽。她们所有能够自强、自立、自尊的因素都给剥夺了,只剩下属于自身的容貌了。中国人没有当众称赞女性美的习惯。一个陌生男子称赞女性“你真漂亮”,在西方要回以谢意,在中国轻则是轻浮,重则是调戏。

然而,男才女貌,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流传。在女性心理深层,仍然把美貌作为实现自身价值一项至关重要的外在标志。对一个男性讲,“你不如某某好看”,他可能过后就忘了;对一个女性讲,“你不如某某美”,她也许当面不计较,却要压在心头好长时间。

三、儒家的孝道

孝道,是儒家思想渗透,流动于中国社会生活中最鲜明的风俗之一。孝意识产生于原始

氏族社会,孝道则始于孔子。

汉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国家正式选官制度求孝子。这样孝子有出仕之路,还可以免除赋税力役,社会上孝道蔚然成风。

(一)孝道内容

1、生事奉养

《礼记》载:“凡为人子之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冬温夏清,讲为人子春冬天要为父母温席,夏天为父母致凉。东汉黄香,九岁为父母温席。《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昏定晨清,即晚上要为父母铺床,服侍就寝,早上早起探视给父母问安。

在饮食方面,对父母要“问所欲而进之。”西晋王祥的后母有病,冬天想吃活鲤鱼。王祥解衣卧冰,为母求鲤。结果,冰自裂开,跃出双鲤。这就是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的故事。 儒家孝道有一个鲜明特征,强调膝下尽孝,用现在话说,强调两代人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使父母从儿女身上获得直截了当的精神消费。

2、送终尽孝

父母丧,子女守制,其间不能吃肉,不喝酒,不婚配,不能生子,丧期为3年。

该守制而不守制即为不孝。战国卫人吴起曾对母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拜曾子为师,母丧不归(曾子是二十四孝之首),曾子将吴起逐出师门,断绝师生关系,以致白居易说他“心不如禽”。

3、不违父母之命

孔孟提倡不违父母之命,但对其不义的行为不能盲从。

《孔子家语》载,曾参在瓜地里松土地,不小心伤了瓜苗,其父曾皙大怒,举杖击之,曾参晕倒在地,苏酲后,不但不怨恨,还问父亲累着没。孔子听说后大怒,对弟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对待父亲的惩罚,应是“小垂则待,大杖而逃”,不能陷父于不义。

4、子为父隐

孔孟既不主张不违父母之命,当父亲真正做出不义之事时,又主张子为父隐,都从维护父母名声出发的。

《吕氏春秋》载,楚有直躬,其父偷了羊,直躬告官。楚王欲诛杀其父。直躬又请求代父煞费苦心。有官吏对楚王说,父窃羊子告官是信,父遭诛子替死是孝,既信又孝的人都被杀了国内还有不被杀的人吗?楚王便释放他们父子。孔子听后说:“直躬之信,不若无信。”孔子认为,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就要为父隐瞒不能牺牲来换取自己名声。

5、避父祖名讳

李世民,讳“世”为“代”,讳“民”为“人”,东晋桓温之子,不言“温酒”。

秦汉后,随着孝道强化,避讳日益严格,有的十分荒唐。唐诗人李贺父名“晋肃”,与“进”同音,李贺因此不敢应试进士。韩愈指责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人乎?”唐宗后,有人干脆读到父亲名讳时,读成“爹爹”。元代仇远的《稗史》载,有一人父名“良臣”,将《孟子·告子下》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读为“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引得哄堂大笑。

6、不毁伤发肤

《孝经》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代男子蓄发,留须,不能有丝毫损伤,甚至妇女穿耳附珠,也常遭人争议。

我们的同学们,有的把头发染色,剪成各种样式,都有违孝道,显得“不伦不类”。

(二)孝道的外延

尊师是孝的社会性外延

关于尊师的行为规范,《礼记》载,“与先生同行,不越路与人言,遭先生于路,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退。”《宋史·杨时传》载“程门立雪”故事,被誉为

尊师重道典范。就是与老师站在敌对立场上,也不得不讲师生情谊。春秋尹公佗,庾公差奉命追击卫献公,而卫献公的车夫公孙丁是有名的射手,正是二人的师父。尹、庾二人难为半天,“射为背师,不射为戮(被杀)”,只得射其车木而返。

在中国社会都称老师为“师父”,遵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德规范。

孝道,这种以伦理道德,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今天,已成为社会发展一种障碍。但是,近十多年来,“道德沦丧”,“道德滑坡”的现象日渐增多,我们需要正确审视儒家的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作为历史老师,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也呼吁同学们尊重知识,尊重传统文化,尊重历史,作为有修养的文明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风俗:家庭_传统习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6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风俗:家庭_传统习俗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