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国庆黑板报图文内容 正文

国庆黑板报图文内容

2016-12-01 09:41:5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大全

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大全

国庆节的由来 :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小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歌的诞生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歌:《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 庆

七 天

篇二:国庆黑板报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迎国庆对联欣赏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在飞跃。这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下联则借唐代李白《蜀道难》之诗,歌颂时代变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无限广阔。读之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四川人刘师亮于民国10年“双十节”时,撰联直刺反动军阀: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华版图竟此弄成两块;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国幸福硬算饱受十年。

刘师亮还作了一幅四字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他巧用双关谐音,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的罪恶行径,看似歌颂,实则是辛辣讽刺和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并用对联形式歌颂新中国的诞生:

物换星移,万里山河尽归人民所有:

眉开眼笑,五亿人民共祝祖国新生。

此联吟出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喜悦情怀,对仗工稳,词情并茂。 自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些年每逢国庆,人们都爱用对联形式,歌颂党和祖国。如:

民富国强数今朝欢笑迎国庆;

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

今年“十·一”,是建国56周年的庆典,人们正积极吟诵佳联妙句,以讴歌祖国华诞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最近已有人撰颂联云:一步一歌五十二载,歌歌唱不尽山青水秀故园美;一朝一曲“三个代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曲曲道不完国富兵强万民情。

(1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3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5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篇三:国庆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十一国庆节快到了,你还在为国庆节手抄报怎么写而苦恼吗?在这里特别为你提供丰富的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国庆节手抄报资料等精彩内容!让你不再为制作手抄报烦恼!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国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 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 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 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

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手抄报内容:国庆大典的解释

国庆大典是为庆祝国庆而举行的大型活,主要形式就是大阅兵。

国庆大阅兵是展现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国庆大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国庆手抄报内容:国庆大典庆祝形式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由东向西行进。空军十七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四架是携弹飞行。

一xx零年第二次国庆大阅兵,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台湾的局势,要求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的一千九百匹白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一xx一年第三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本次阅兵还首次出现民兵大队。

一xx二年第四次国庆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本次阅兵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的武器。还有乘坐一百六十辆摩托车的摩托化步兵方阵。

一xx三年第五次国庆阅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国庆黑板报图文内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64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国庆黑板报图文内容
相关文章
  • 国庆黑板报图文内容

    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大全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大全国庆节的由来: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