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君子不素餐 正文 本文移动端:君子不素餐

君子不素餐

2016-10-15 12:02:2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伐檀旨意之我见

《伐檀》旨意之我见

09新1 09060124王敏

《诗经? 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但关于《伐檀》的主旨意义从古至今,争议颇大,未有定论。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伐檀》中的“尔”“彼”究竟指代谁,是否所指一致;诗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该诗的整体基调是赞扬还是讽刺等。

围绕这些问题,对此诗的理解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讽刺不劳而获的在位者,赞美不素餐的君子;反讽不劳而获的统治者;赞美不素餐的在位者;赞美劳动者。而个人认为《伐檀》是借讽刺“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统治者,来赞扬“不素餐”的君子。

纵观《诗经?国风》中“尔”“彼”的用法,“尔”都是用作人称代词,表示“你”“你们”“你的”“你们的”,只有在《小雅?采薇》中“尔” 是通“薾”表示“茂盛,华美”;而“彼”是指示代词,译作“那”。在“国风”中这两者同在的篇目仅《载驰》《氓》和《七月》,但两者指代的皆不是同一对象。因此在《伐檀》中的“尔”“彼”指代的应是不同的人。个人认为,“尔”指代的是前文“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统治者,而“彼”指代的是“君子”。既然“尔”“彼”指代的不是同一人,所以“君子”和“不稼不穑”的统治者应属于两类人。

该诗用两个反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縣狟兮?”明显的表达了对不劳而获之人的批判与讽刺。因此“赞美在位的统治者”或者“赞美劳动者”两种说法都是不成立的。而解读本诗最关键的问题转化为,作者对“彼君子”是讽刺还是赞美。

《伐檀》中的“君子”到底是哪一类人呢?个人认为是指勤劳的“伐木者”,如果把那不劳而获的人看做是在位的统治者,那伐木者就是等待世用的有德君子。首先,在《诗经》中君子是指以下四种人:①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统称,如《邶风?雄稚》“白尔君子,不知德行”; ②有才德的人,如《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盈”; ③妻子称丈夫,如《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宜” ④作者自称《小

雅?四月》“君子做歌,维以告哀”。这四种人中都没有把“君子”作为讽刺来用,甚至在《唐风?有秋》“彼君子兮,适肯我噬”中,作者对这样的“君子”流露的是敬慕向往之情。不可能独独在《伐檀》中把“君子”用来做讽刺。

其次,“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是反问句,而是否定性的陈述句。如《邶风?击鼓》“不我活兮”“不我信兮”; 《卫风?淇奥》“不为虐兮”等都是否定性陈述句。“不。。。兮”在《诗经》中有十二处,皆是陈述句,而非反问句。

另外,在《诗经》160篇国风中,有以下篇目是表达讽刺或不满的:《新台》《墙有茨》《君子偕老》《鹑之奔》《相鼠》《有狐》《硕鼠》《南山》《蟋蟀》《羔裘》《黄鸟》《宛丘》《东门之枌》《木门》《株林》《蜉蝣》《候人》,其中有耳提面命的,有厉声责问的,有当头棒喝的,唯独没有用反问来表讽刺的。基于以上三点可以推断《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是讽刺,而是赞扬。

诗中首先描绘的是一幅美丽而清新的“伐木图”,继而用两个反诘排比句表达对坐享其成的寄生虫的批判,同时用对比的方法,使之与“不素餐”的君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诗的重点就在借前面的“寄生虫”来衬托“彼君子不素餐”的高尚。在赞美“君子”的同时,其实也是“伐木者”在自勉,劝诫自己不要像那些在位的统治者那样不劳而获,应该像君子一样“不素餐”。

篇二:《伐檀》中“君子不耕而食”所引起的

《伐檀》中“君子不耕而食”所引起的

改革开放以来,《伐檀》渐渐淡出语文教材的视野,但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统一卷(新课标)的阅读题的题料,又勾起了对《伐檀》的回想。

阅读内容的最后一段是: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 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在1987年的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诗经二首》——《伐檀》和《硕鼠》。在“自读提示”中有“这首诗通过奴隶们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的责问和讽刺,揭露了奴隶主阶级残酷掠夺的本质,表现了被剥削的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不平”。这是不是金开诚教授所说的“夺目的光辉”?从金教授的《诗经》是1963年版第一次印刷来看,那正是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自然要把孟子对公孙丑的回答当作“乌烟瘴气”了。

但对孟子来说却是十分正常的,他只能强调“封建教化”,不会有“阶级斗争”观点。孟子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孟子以为,世上之人有必要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无小人无以养,无君子无以治。若再追溯到孔子那里,就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了。在孔子孟子看来,君子和小人都在“劳”,公孙丑肯定也知道,他只是在问君子可以得小人劳动成果的原因。这本是老师对学生的答疑解难,却被金教授“以意逆志”为“乌烟瘴气”,岂不冤哉!

“乌烟瘴气”还有一种,就是清阮元编纂的《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中,对《伐檀》的主旨又有别解:“《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仕尔。”(《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出版 1980年10月第一版 第358页)因为是“刺”,所以在注疏者的眼里,“坎坎伐檀”之人不是劳力者,而是清高的君子。那些人正努力在积蓄着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所必备的材料,比如“德”与“才”等美好,期待着清平世界的到来——“河水清且涟漪”。

河水性浊,清则难待;犹似昏君常多,明主稀出。因此才将“檀”置于“河干”以待。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河水大波为“澜”(涟),小波为“沦”,直波为“径”(用“直”是为了取韵)。河水必须是清的,并且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后浪推前浪,不断进步。

“坎坎伐檀”之人不肯在贪鄙的官场出仕,因为那样等于和不劳而获的官场同流合污,甚至是助纣为虐。他们以自己的清白、清正、清高、清明、对居高位的伪君子采取不合作态度,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将来绝不像不劳而获的伪君子那样,而要在清平世界“不素餐”的决心和意志。这样,《伐檀》中就不再有“野人”——劳力者,只有冒牌的君子和真正的君子。如此说来,《伐檀》反映的不是“民怨”而是“士怨”了。

以上两种“乌烟瘴气”,一个是赞誉,一个是反讽,相去也甚远。但都是用封建文化这个“原汤”,去“化”封建文学这个“原食”。而那“夺目的光辉”却是把封建文学的马,拴在了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战车上了。

金开诚教授在当时的政治大背景下,写那样的文章不足为怪。奇怪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的高考出题者却仍以有深深的阶级斗争烙印观点的文章作为高考试题的题料,到底是出于幼稚,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要打倒“孔老二”,而孔子的阴魂不但不散,现在反身躲进遍布世界的宣传汉文化的“孔子学院”而“还阳”;孔子的雕像也曾一度立于天安门广场一侧;狡黠的商人抓住商机,又让孔子雕像遍及校园,校园又朗朗出《三字经》、《弟子规》??

中华文化的根大部分是孔孟之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这个崇尚“感恩”的时代,我们可不要再做“忘恩负义”的事情了。

公孙丑为什么不问孟子那同属于《魏风》、又紧连着《伐檀》的《硕鼠》呢?公孙丑不傻,他的提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公孙丑问诗见《孟子·尽心上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於是?”》

当“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共产党宣言》首句)之时,马克思就曾写到:“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宝藏,你们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思想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我们的文学批评是否偏爱于玫瑰花,或紫罗兰?或者是规定玫瑰花和紫罗兰都要散发出牡丹花(或别一种被规定的花)一样的芳香,否则就不配是鲜花,也不配有芳香?

篇三:学对歌诀 注

学对歌诀

-------------------------------------------------------------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古人已用三更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寻义理,辨声音。呼吸务调匀。宫商角徵羽,牙齿舌喉唇。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词尽属清。须熟习,莫闲嬉。讲解更思微。磨穿桑氏砚,坚下董生帷。一旦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涧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宫室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姓名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身体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赤面丹心诚烈士,朱颜绿鬓是佳人。

衣巾 襦对袜,帛对巾。束带对垂绅。罗帏对绣被,纱帐对锦茵。礼乐衣冠成上国,文章黼黻美吾身。

文史 经对史,赋对诗。传记对歌辞。典谟对风雅,赞语对箴规。萤窗励志穷经日,凤陛成名射策时。

珍宝 犀对象,玉对金。宝瑟对银筝。珠璫对象简,玉笛对瑶琴。玻璃可作床书枕,玳瑁常为食客簪。

器皿 书对画,碗对觥。砚匣对棋枰。藤床对竹几,晓角对寒砧。光射斗牛知剑气,志存山水辨琴音。

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

春初煎韭见交情。

果品 柑对桔,榧对菱。圆眼对榄仁。荔枝对松子,都李对林檎。交梨火枣仙家品,银杏朱樱御苑珍。

蔬菜 荠对菽,藻对萍。捋笋对采芹。春来堪剪韭,秋至便思莼。羊肚鸡跖蔬味美,猴头凤尾菜名新。

毳食 酥对脆,粿对糇。米果对麻球。饆饠逾粽子,馎饦胜馒头。凡糕必用糖调粉,诸饼多将面插油。

茶酒 斟对酌,盏对瓶。酒谱对茶经。龙膏逾凤髓,紫笋过绿醽。绍浙宜城醪尽美,武夷阳羡品俱馨。

草木 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药石 丸对散,灸对针。百合对山棱。乌头对狗脊,枳壳对桃仁。甘草茯苓为佐使,黄耆白术是君臣。

鸟兽 麟对凤,鹭对莺。马走对牛鸣。猴玄对豹赤,象白对鸾青。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水介 虾对蟹,鲫对鳊。双鲤对三鳝。鼋羹卿指动,鲈脍客心悬。鳆鲞鲳鲨皆海味,鲥鲂鲫鳜尽膳鲜。

虫名 虫对豸,蚓对蝇。蛤蚧对螟蛉。螳螂对蟋蟀,蚱蜢对蜻蜓。谁信蠹鱼成脉望,始知宵烛即流萤。

色彩 黄对白,黑对红。碧草对青松。丹墀对紫阁,绀发对青瞳。鹅黄鸭绿分深浅,月白天蓝别淡浓。

数目 三对五,万对千。两眼对双拳。孤灯对只履,百世对千年。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苑圃柳三眠。

声色 声对色,艳对香。月影对星光。山形对地势,挹秀对腾芳。去国心如帆影没,思乡梦与角声长。

情怀 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精神。钟情对减兴,息怒对生嗔。旅客愁怀堆万斛,佳人笑靥值千金。

方隅 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分别 中对外,后对前。日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室内对堂偏。户外松须凝晓露,

门前柳眼锁朝烟。

如似 疑对信,似对如。似玉对如珠。黄云常似盖,新月竟如梭。风摇樵叶如旌曳,日照荷花似锦铺。

重叠 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融融。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雍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助语 然对乃,且对夫。是也对非欤。散其对彰厥,乐只对刑于。圣人所谓焉耳矣,君子如期而已乎。

将乍 久对暂,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甚愧对何妨。横斜北斗夜将半,萧瑟西风天正凉。

补充日期: 2003-07-11 22:12:53

对类

-------------------------------------------------------------

二 字 类

山涛,原壤。笠泽,鞋山。花奴,草圣。佛桑,人柳。石发,溪毛。谏草,辞花。生白,杀青。甘饮,苦吟。弄玉,飞琼。

? 山涛:晋代人,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原壤:春秋鲁国人,孔子之故旧。

笠泽,鞋山:均为地名。 花奴:唐玄宗时汝南王李琎,小字花奴。 草圣:唐代书法家张旭,人称草圣。 飞琼:许飞琼。神话中仙女名。

三 字 类

蜀水浊,嵩山高。堤是土,岫由山。黑土墨,白水泉。观音柳,罗汉松。蛟龙宅,虎豹关。续命缕,返魂香。木森森,水森森。

? 续命缕:旧时民俗,于端午节以彩丝系臂,云可避灾延寿,故名续命缕。 返魂香:

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贡返魂香三枚。传说燃此香,病者闻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

四 字 类

月明如昼,日永似年。百二山河,三千世界。六龙行夏,万象回春。指鹿为马,以羊易牛。五云仙仗,八水神京。九河既导,三径犹存。甜瓜蒂苦,臭梓花香。

? 百二山河:指山河险固之地。《周书.贺兰祥传.檄吐谷浑》:“固则神皋西狱,

险则百二犹在。”唐王维《游悟真寺》诗:“山河穷百二,世界满三千。” 三千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 六龙:指太阳,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五云仙杖:驾五色祥云的仙人之车。 八水神京:西安旧有“八水绕长安”之说。 九河:古代黄河自孟津而北流,分为九道,故名。《尚书.禹贡》:“九河既导。”九河古道,湮废已久。

五 字 类

鸟篆沙边字,鱼抛水面梭。春水渡边渡,夕阳山外山。厕中秦宰相,胯下汉将军。君子不素餐,痴儿了公事。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短发愁催白,衰颜酒醉红。交情谙冷暖,病骨试阴阳。秋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花名十姐妹,鸟号八哥儿。两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夜月家家共,春花处处开。霰下云头散,星依日脚生。魁星鬼踢斗,闰月王居门。溪头须涉渡,径远遂迷途。冷官居热地,寒士浴温泉。家边禾是稼,浦上草为蒲。老枣靠道倒,矮槐挨阶栽。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朝官朝朝朝,处士处处处。

? 秦宰相:《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

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李后为秦始皇相。 汉将军:指韩信,少年时曾受胯下之辱。 “君子”句:《诗经.小雅.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痴儿”句:晋代杨济曰:“生子痴,了公事。”

六 字 类

四渎江淮河济,三光日月星辰。砚向石边见口,笙从竹下生声。盾日畏,衰日爱;夷风清,惠风和。逢辰或云同甲,生子自谓生丁。

? 四渎:《史记.封禅书》:“四渎者,江、淮、河、济也。”长江、淮河、黄河、济

河皆独流入海,故名渎。

七 字 类

天长地久有时尽,月白风清如夜何。假石山上真栽树,死水池中养活鱼。鼠无大小皆称老,猫有雌雄总谓儿。鱼游水面分开绿,蜂入花心点破红。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无山秀似巫山秀,何水清如河水清。里中田上土何下,岩畔石低山自高。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观前种竹先生笋,寺后栽松长老枝。翰林学士浑身湿,兵部尚书彻骨寒。绛绎绘维绾纶綍,潘游洪沈泛瀛洲。炒豆不酥缘火少,移仓难动为禾多。乐乐乐人教教曲,行行行者看看经。

八 字 类

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画出云烟,笔端晚景;绣成花草,指下春光。

? 楚国亡猿:《淮南子》:“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亡,逃散。

九 字 类

杜甫之儿童,能念《文选》;郑玄之奴仆,解诵《毛诗》。破故纸糊窗,防风不得;黑牵牛过岭,滑石难行。吕先生品箫,须添一口;谢状元射策,何吝片言。谢外郎要钱,抽身便讨;吴内史饮酒,下口便吞。一夜五更,半夜五更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中。

? 文选:南朝梁文学家萧统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又称《昭明文选》。唐杜甫《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宗武是杜甫的二儿子。 毛诗:即《诗经》,以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后汉郑玄(字康成)博通诸经,相传其家奴皆读书,能诵读《诗经》中句子

十 字 类

曹操行军,望梅林而止渴;陶潜解印,托菊径以辞归。晚浴玉河,摇动一天星斗;早朝金殿,扶持万里乾坤。白鹭飞来,点破一湖秋碧;紫骝归去,踏残满地春红。波浪千层,喜游鱼之得水;云霄万里,快一鹗之横秋。雁字排空,写出一天秋思;莺梭穿柳,织成三月春光。夜半子规,枝上唤将春去;晚间促织,阶前叫得秋来。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六官四季,天地春夏秋冬。咚咚咚,当当当,三更三点;单单单,坼坼坼,一阴一阳。青天似水,无鱼月钩空钓;白露如珠,出蚌雨线难穿。花本木形,何自草头而化;星为夜象,却从日脚以生。雨里筑墙,捣一堵,倒一堵;风前点烛,流半边,留半边。岩崖岳岛峰峦,四山出出;杉梓椿松桧柏,六木森森。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鼠)气;蝴蝶花间向月,更有风(蜂)来。双艇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鸟入风中,衔出虫以作凤;马来芦畔,吃尽草而为驴。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典木置屋,曲八根直四根。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战;种重禾犁利牛,十口为田。和尚撑船,棒打江心罗汉;佳人汲井,线牵水底观音。船尾拔钉,孔子生于周末;云头掣电,霍光起自汉中。闷拨红炉,尽是长叹(炭)短叹(炭);愁拈素帕,提起千思(丝)万思(丝)。笑指深林,一犬低眠竹下;闲看邃户,孤木独立门中。红荷花,白荷花,何荷花好;紫葚子,青葚子,甚葚子甜。四口同图,大口包藏小口;五人共伞,上人遮盖下人。

? “船尾”联:本联为会意联,又是谐音联。周与舟谐音。汉中,可作地名,又可作“云汉”解。

十一字类

雪逞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随雨势,黑漫天地不多时。朔风飘空,农夫齐奏《普天乐》;晚霞映水,渔人急唱《满江红》。日坠月升,斗转星移天不动;雷轰电掣,云腾风送雨将来。雪地鸦行,白纸乱涂四五点;霞天雁过,锦笺横草两三行。星驾渡河,织女喜逢河上客;云帘遮月,嫦娥羞见月中人。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作囯;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氷。梧叶落银床,天下已知秋到;葭灰飞玉管,人间便觉春回。苑内桃花,春去落几番红雨;堤边杨柳,晚来拖一缕青烟。树压墙头,南北两枝分内外;花飞苑底,高低一片任西东。柳絮随风,数点散开千点白;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麦浪翻风,鸟过驾轻舟一叶;荷盘贴水,鸥眠盛白玉几团。芳草连空,每向衰时分地色;浮萍盖水,当于破处见天光。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莺穿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君子不素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4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君子不素餐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