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朗读 正文 本文移动端: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朗读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朗读

2016-10-14 11:54:3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完整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分析

丹凤县西街小学马淑珍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品味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 会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肖邦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品味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课题这条情感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陶冶。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肖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弥留之际 的请求中饱含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课文片段、《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革命练习曲》音乐 课前预习:学生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学生欣赏《革命练习曲》,引出作者肖邦。

2、今天,我们继续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触动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中。】

二、学习“师生送别”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才能的时候,他的祖国波兰被沙皇俄国所侵占,他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祖国。板书:忍痛离国。让我们大家一起去送送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吧。

2、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自学提示: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b、思考这一段描写了几个场景

c、哪个场景令你感受最深,把你的感受与小组同学

交流一下。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尊重他们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实行“六步导学”教学模式。】

3、交流:a.这一段描写了咏唱送别曲、深切叮嘱、赠送礼物 三个

场景。

b.生交流感受。

4、作为肖邦的老师,看到自己得意的门生要离开了,作为肖邦的同学看到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要远走他乡了,他们一定有千言万语都化作那首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你能试着猜猜歌词中会怎样写。出示练习:即使你远在他乡,_我们永远是你的朋友_

即使你远在他乡,_我们也会心心相印__即使你远在他乡,请你永远记住我们___??(生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突出体现知识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a.出示歌词:生深情诵读、配乐(肖邦的钢琴曲《离别》)

即使你远在他乡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

不论你在哪里流浪

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

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

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b.从歌词中你读出了什么?(依依惜别之情、对祖国的热爱)

5、临别时肖邦的老师艾斯内尔这样叮嘱肖邦(出示语段)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指导读好“啊!”要延长。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有利于体会人物情感,也只有深刻体会了情感才能读好。】

6、学习“赠礼”

a、出示语段,生朗读

b、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c、此时的肖邦虽然没说话,但他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对老师和同学们说,他会说什么?

(老师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牢记您的叮嘱,永远不忘记祖国。)

三、学习“彻夜工作”

过渡:就这样肖邦带着对祖国的千般依恋,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万般不舍离开了华沙。就在他离国的那几天,波兰人民拿起武器进行反抗,但不久起义便失败了,听到这一消息的肖邦悲愤欲绝,他把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播放革命练习曲)

有人说音乐是流淌的诗,试试凝固的音乐,作为音乐家肖邦,他的武器是音乐,此时他的悲痛无法排遣,只有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抗争,用音乐报效祖国,虽然他的手上没有一枪一炮,带从他钢琴上流淌出来的一个个音符像一颗颗子弹穿过敌人的耳膜,洞穿敌人的心脏,那是他强有力的武器,他用音乐激起了波兰人民的斗志,他也用音乐这种独特的方式报效了祖国,同时他也日夜思念着祖国,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抓住“全部倾诉”、“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等词体会肖邦忘我的工作精神都源于对祖国的爱。相机板书:彻夜工作

你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肖邦的这种精神?

2、小结:肖邦把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亡国的痛苦都倾注在音乐上,所以在这一时期,他无论在演奏还是在作曲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四、学习“临终嘱托”

过渡,就这样肖邦彻夜的工作,坚持了十八年,终于病倒了,在弥留之际他这样叮嘱——(出示语段)生朗读

1.什么是“弥留之际”?

2.“紧紧”读出了什么?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心脏带回祖国?

3.小结:一个深爱着祖国的人至死却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空留遗恨,就是这样(引读——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这让我想起陆游的那首《示儿》,生背诵。

五、总结全文

1、此时你想对肖邦说什么?

2.从肖邦忍痛离国时的满怀悲愤,从师生送别时的无限依恋,从彻夜工作时的不绝思念,从与世长辞前的深情嘱托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肖邦那强烈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满怀对肖邦的敬意,再读课题。

3、不同的是语言,相同的是爱国情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大声说——我们爱你啊!中国。

【设计意图:从肖邦的爱国情怀中拓展到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中,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布置作业

1、搜集爱国名言。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

篇二: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一课时)

篇三:六年级语文上册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课练 苏教版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拼音小关卡。看拼音,写词语。

肖邦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bào fā()了反抗沙俄的起义,当他听到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悲愤欲绝,他把全部的精力都qīng zhù()在音乐创作中,完全没有了时间的gài niàn(),导致fai ji? h?()病复发,客死异乡。

2. 词语梦工厂。读句子,想想加点词的意思,写出近义词。

(1)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 () ..

(2)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 () ..

(3)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

(4)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 ....

3. 名人纪念馆。根据你对肖邦的了解和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肖邦是 (国籍)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创作以为主,还涉及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被称为“ ”。他的作品主要有《 》《》等。由于肖邦的音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所以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舒曼对肖邦的音乐评价极高,他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4. 词语立交桥。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1)疾:①疾病 ②疼痛 ③速度快 ④恨

疾驰而去( ) 积劳成疾( ) 痛心疾首( ) 疾恶如仇( ) ....

(2)凌:①冰 ②侵犯 ③升,高出 ④迫近

欺凌( )凌晨( )凌空而过( )滴水成凌( ) ....

(3)辞:①告别 ②不接受,请求离去 ③解雇

辞职( )辞别( )与世长辞( ) 辞退( ) ....

(4)绝:①断 ②完全没有了 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④死;呼吸停止

弹尽粮绝( ) 悬崖绝壁( ) 络绎不绝( ) 悲愤欲绝( ) ....

5. 课文拷贝室。理解答题。

(1)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说肖邦

离开祖国是“不得不”?朗读时应用什么语调读?表达了肖邦怎样的感情?)

(2)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从“才”字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双“眼睛”,我读出了 ;课文中跟这个题目互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

6. 超级模仿秀。读句子,仿写。

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肖邦的同学紧紧拉住肖邦的手说:“”

7. 肖邦请求姐姐在他死后将心脏带回祖国的原因是( )

①肖邦客死他乡,希望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葬也要葬在家乡的土地上。

②肖邦在巴黎的生活异常窘迫,生不能回到家乡,死了也要回到家乡。

③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

8. 精彩展示厅。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báo bó)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

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

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ch?ng shang)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里默默.

地说: )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这个片段写了 、 、 等三个送别场景。老师赠送

“盛满泥土的银杯”给肖邦的目的是。

(3)“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情,表现了肖邦_____的心情。

(4)埃斯内尔在《即使你远在他乡》中,可能会写:即使你远在他乡,;即使你远在他乡,。

(5)展开合理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写出肖邦的内心独白。

9.名人纪念馆。写出下列音乐家的美称。

肖邦——( ) 李斯特——( ) 贝多芬——( ) 海顿——( ) 莫扎特——( ) 舒伯特——( )

10.美文欣赏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把音符化作利剑

肖邦在波兰民间音乐的乳汁抚育下成长起来了。他不但热爱波兰民族的文化,更深

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波兰。

那时,他的祖国正遭受沙皇的奴役和欺辱,波兰的大地被俄、奥、普瓜分得支离破

碎。波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如同地下的岩浆冲击沸腾,那时的波兰就像一座一触即发的火山。年轻的肖邦为苦难深重的祖国担忧,为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所鼓舞。

第一节 肖邦看到了波兰进步诗人维特维斯基的一首题叫《战士》的诗。这是一首激

动人心的诗篇,肖邦爱不释手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他情不自禁地轻声朗诵出来:

第二节 时间已到,

战马嘶鸣,

马蹄忙不停。

再见,母亲、父亲、姐妹,

我告别远行。

乘风飞驰,

扑向敌人,

浴血去斗争。

我的战马快如旋风,

一定能得胜。

我的马儿,

英勇战斗,

如果我牺牲,

你就独自掉转头来,

向故乡飞奔。

他深邃(suì)、沉静的大眼睛由于战斗的召唤而炯炯闪烁。

他推开窗户,遥望天空,乌云密布、阴霾(mái)沉沉。但是,他在沉寂中听到了惊

雷,维特维斯基的《战士》这首诗正是划破这沉寂的呐喊,它抒发了波兰人民为摆脱奴役而渴望投身战斗的革命激情。

窗外起风了,乌云在翻滚。肖邦仿佛看到红旗在飘飞,战马在驰骋(chěnɡ),一个

个音符化作一把把利剑向敌人的心脏刺去。他转身俯到写字台前,拿起五线谱纸,为《战士》这首诗谱上了曲。由肖邦作曲、维特维斯基作词的这首《战士》之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波兰爱国青年中传唱起来,这支歌鼓舞着波兰青年纷纷投身于革命洪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 担忧() 抚育() 欺侮()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

①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

②比喻事情已经十分紧张,稍一触碰就会马上爆发。( )

③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 )

(3)用“”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个。

(4)第4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从哪方面对肖邦进行了刻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用“ ”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描写肖邦想象的句子。

(6)品读《战士》这首歌词,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与提示

2.(1)弥散 (2)昏暗 (3)专门 (4)临终之时

3.波兰 钢琴作品 浪漫主义的钢琴人 革命练习曲 E小调钢琴协奏曲

4.(1)③ ① ② ④ (2)② ④ ③ ① (3)② ① ①③ (4)② ③ ① ④

5.(1)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为创作更好的音乐而不得不离开。要用悲痛的语气朗读。表达了肖邦热爱祖国的感情。 (2)这种“亡国之恨”让肖邦死不瞑目,从中可以体会出他至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当时他才39岁”,告诉我们肖邦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3)炽热的爱国情怀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6.肖邦,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波兰人呀!

7.③

8.(1)画去:bó shang (2)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要他永远记着祖国

(3)悲伤 (4)示例:也不要忘记家乡的亲人 也要把祖国时刻惦念 (5)亲爱的祖国,我暂时离去了,我还会回来的!

9.钢琴诗人 钢琴之王 乐圣 交响乐之父

音乐神童 歌曲之王

10.(1)鼓励 忧虑 培育 欺辱 (2)①支离破碎 ②一触即发 ③情不自禁 (3)波兰人民

的反侵略斗争如同地下的岩浆冲击沸腾,那时的波兰就像一座一触即发的火山。 (4)表情。从中可以体会出肖邦被《战士》这首诗所深深打动,引发了内心的共鸣,他的心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 (5)肖邦仿佛看到红旗在飘飞,战马在驰骋,一个个音符化作一把把利剑向敌人的心脏刺去。 (6)从《战士》这首歌词中可以感悟到战士们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为祖国而战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朗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8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朗读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