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正文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2016-11-19 09:55:4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道德是立身之本

《道德情操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的一部伦理学著作。他一生共修订过六次,可见其对这本书的重视。在这本书亚当·斯密从人类共有的情感和同情心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浅出的讨论了克己、正义、责任、仁慈等一系列道德范畴和产生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为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示人类行为应当遵守的一般道德准则。

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的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身处其中不能自已,不可避免地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诸多定义为不道德的情感所操纵,因而促使人们更加向往感恩、慷慨大度、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对于这所有不道德和道德,以及从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种种人类情感正是——亚当·斯密耗尽毕生心血所研究的。后世评论认为比起他的另一部巨作《国富论》斯密似乎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即使在撰写《国富论》之前,甚至在写完《国富论》之后,斯密一直没有转移对人性道德情操的思考焦点。

他写成了这本《道德情操论》是十分罕见的。细数在人类历史上全面系统性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该作独一无二。亚当想告诉读者的是,市场经济体系下,人们无可厚非地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受道德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需要永远地植根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地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 在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众所周知,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也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怎样才叫‘利己’,读完《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而言,这有着重大意义。在这场变革中每个个体都应当从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协调发展。尤其需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防止公正这一杠杆的倾斜,动摇社会安定。

此外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内容中,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人性情感和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论说明。

首先第一卷中,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如他本人书中所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会多么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存在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得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我们也常为别人的悲哀而感伤,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换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社会生活中天然形成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接着,他引出论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一定程度增加快乐也能适当减轻痛苦。在人际关系联系中,旁观者根据当事人的原始情感与自己表示同情的情绪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亚当因此认为,在当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情感和当事人努力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这样两个基础上,就确立了两种美德。“前一种的努力基础上确立了温柔有礼,和蔼可亲、公正谦让,宽容仁慈等多种美德;而崇高庄重、自我克制这些使我们出乎本性的一切活动服从于我们自己的尊严荣誉以及行为所需规矩的众多美德,则出自于后一

种努力基础。由此亚当开始引出对各种感情合宜程度的分析以及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其次,第二卷撇开第一卷中情感产同激起它的原因或对象间的关系的研究,着眼于从它意欲产生的结果和往往产生的结果的原因的关系的研究。亚当从中谈到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即是所谓的功过感。并扩展引到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论述。然而亚当也指出某一情感或者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后果往往和理论认定后果有出入,这也会对我们对于行为的优点和缺点的判定产生影响。所以亚当引入了论命运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程度,并最后从人的内心以及社会认可方面分析了这种评判波动出轨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开始阐述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起点。根源起于自我赞同和不自我赞同的原则,亚当再次指出,“如果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从一定的距离或者他人的角度来看担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就不可能对他们做出全面的评述”。因此我们无论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做出赞同与否的评价,都在一定条件下会和、或者是我们设想会和他人的判断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从最初针对别人的道德评判,我们才获取对自己的评判原则。往后亚当引出人类对赞扬的喜爱和对责备的畏惧,基于这种情感心理的影响,他开始对由此产生人类良心的影响和权威的分析。从反方面,天性中的自欺本质以及起效和作用也将不可被忽视。

第四卷是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效用被认为是美的主要来源之一,就好像“任何设备或机器子要能产生预期的结果,都赋予总体一定的合宜感和美感,并使人们一想到它就感到愉快”。因此亚当指出,效用的表现赋予了人的品质和行为于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原则。

第五卷讲的是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社会习惯和风气不仅能对有关美丑的看法的影响,而且能对行为美(即道德情感的)不可避免产生影响。

在第六卷亚当深入论析优秀的品格,即有关美德的品质。当我们考虑任何个人的品质时,我们当然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第一,它对那个人自己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二,它对其他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情感在对他人的产生的影响中,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会依据一定顺序,以及乃至对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顺序。

第七卷中则详细讨论了道德哲学体系中美德的体系本源,以及关于赞许的原理的本能出自。,亚当对美德存在在什么体系中以及其各种体系做出了讨论,包括合宜性体系,谨慎体系以及仁慈体系,乃至善恶不分的放荡不羁性体系。而对赞许原则的本能,亚当分析了自爱、理性。感觉这三种出自。

通读这本书,斯密为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理出一条有秩序的思路。首先,他在认同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基础上,提出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建立在这种自发的内心同情,乃至往后更深层次的道德也是如此。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最后,在第一卷第三、

四、五章引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因为相互同情的愉快,为了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天性教导旁观者去设想当事人的各种情况一样,天性也教导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设想旁观者的各种情况。正是在这两种努力,即旁观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确立了两种类型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中建立起和蔼、公正、宽容等美德类型,当事人的努力中则建立起崇高、庄重、自制等美德类型。当然,与美德相对负性的冷漠、鄙俗、下流品行等则确立于对上述“适

宜性”努力的失败、甚至反动。

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亚当·斯密对于道德美德原则,起因以及效用的分析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示。众所周知,日程生活中道德和法律一样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市场经济社会下,处理人际关系评判行为标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自从炎黄起始,弘扬道德美德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也应当保持这样的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当下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乃至转型时期,在社会之中的各行各业间,每天一样处处都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在处理这些情感联系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这本书汲取智慧。这本书向我们阐述的道理和分析,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发,让我们以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源源不断的智慧来源以及精神动力,鼓励我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用遵守人性美德的原则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立身于社会网络中。

从宏观的方面来讲,《道德情操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社会如果人人都只追求个人利益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正如前文所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人是复杂的,人不仅有私欲,也应当有情操。无论人怎样自私,他都有一种“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本性。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的关系网络,并用道德美德约束来方可维持其稳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以亚当来看,正因为人类懂得感同身受,拥有普世之爱,所以人才区别于动物;正因为守望相助,前人为后人栽树,小我为大我牺牲,社会道德约束下的人类社会才得以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存续至今。

引用百度词条的分析做结尾——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二:读道德情操论有感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

一说到《国富论》,大家都可能非常熟悉,一百多年前就被严复翻译到中国,由此我们就熟悉了亚当·斯密,然而我们没有关注的他的另一部“风行世界三百年”的书《道德情操论》。在人的天情中,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无论一个人在我们眼中如何自私,他总是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虽然他什么也得不到,只是为别人感到高兴。当我们亲眼目睹或是设身处地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时,我们心 中就会产生同情或怜悯。我们会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像人性中所有与生俱来的感情一样,这种感情决不专属于良善君子,即使是一个无赖罪大恶极无视一切社会法律规范,他也不会丧失同情心。看到别人厚颜无耻的行为,我们会感到羞愧,虽然他好像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为我们自己如果有这种可耻的举动,就不禁地感到无地自容。我们想象着:地震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埋在地下,不见天日,与世隔绝,永远消失,甚至亲朋好友也不再记得,多么悲惨啊!我们理所当然会对这些遭如此可怕不幸的人给予最大的同情,我们把自己的感觉和他们的环境联系在一起,死是那么简单,恐惧之心油然而生,惧怕死亡,尽管我们死后不会有任何痛苦,生前却对此备受折磨。死亡破坏了人的幸福,却还人类以公平,它让个人痛苦不堪,却保卫了社会。

旁观者将心比心去体谅受害人,受害人也力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照顾旁观者的感受,这两种努力确立了两种不同的美德,前者带来了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公正无私、和谦逊仁慈;后者造就了雍容自重、自我克制的人品。故人们应以慈悲的心肠回应他人的点滴感受,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让自己拥有公正无私和慈善博爱的情怀!唯有此,人与人之间才能在感情上沟通、和谐,才能产生得体适度的行为。

我们在对于客观现象中产生的每一种激情,只有遵守中庸之道才是合适得体的,也才是人们能接受的,无论是感情过于激烈还是过于低沉,人们都会觉得无法理解。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个人的遭受的不幸或伤害而悲愤过度,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无动于衷。情绪过分激动会被看作意志薄弱,脾气暴躁;而过分冷淡又会变成糊涂,麻木不仁或心灵萎缩,我们无法理解这些缺点,只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意味着得体适度的中庸之道在各种激情之中表现各异,时而高涨,时而低洛,有些感情即使是在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时候也不适合表现得太强烈,而另一些表达得非常激烈的情绪其实未必有那种必要,但是在很多场合依然得体。人们由于种种理由对后者抱有很大的同感,但却很少同情前者。如果我们对人们的各种激情做一番调查,我们就会发现在人们看各种情绪是否得体适度,完全取决于他们对这些情表示多大的同情。

人类的行为还具有另一外一种品质,既不能说是否适度,也不能用庄重或者粗俗来形容,人们只会态度鲜明地对其表示赞成反对。这就是优点和缺点,也就是应该得到奖赏或惩罚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各种行为所依,全部善恶所系的内心情感,首先,我们可以关注激情的原因或对象,此感情与它的原因是否相称,决定了相应的行为是否适度,是彬彬有礼还是粗俗不堪。其次,我们可以考察它未来的目的或实际造成的结果,目的或结果是有益还是有害决定了相应的好坏,应该受赏还是受罚。故我们的行为之前就应研究行为之后是受赏还是受罚的感觉。

只有仁慈好善、光明正大的行为才配得上报答,因为大家者对它心存感激,也就只有这种行为激起的感恩之心才能得到人们的同情!仁慈是一种自由的选择,不能力认强求每个人都有仁慈之心,因为缺乏仁慈之心并不必然导致真心的罪恶。

任何公正的旁观者内心者不愿对他的自私动机有丝毫同情,没有人会对他表示赞同,那些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伤害任何人,他们只是没有做到原本应该的善行。他们却引起了人们的憎恶,是因为他们没有正义感,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愤怒之情似乎是上天赐于我们的自由,它不仅

仅是用于自卫,它保卫着正义和清白。它鼓舞我们打败企图伤害自己的阴谋,对已有的伤害实行报复,让侵犯者后悔自己做了错事。

对于美德的遵守,不依赖我们的自由意志,而违犯它的人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受惩罚,这就是正义,干犯正义的人总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确实伤害一些具体的个人。正义,会对做恶事的人天经地义的惩罚,对不义的行为进行理所当然的以牙还牙!

在地位平等的人之间,好像不能仅仅为了缺乏一颗善心而惩罚一个人,而我们为了行善而做出很大牺牲的人显然应该得到最丰厚的回报。我们拥有正义,伟大的义举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最热烈的感激,我们应用仁慈慷慨的人来回报那些仁慈慷慨的人。用正义来捍卫社会的安宁、问心无愧、严守正义、不伤害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良知的回敬。

在《道德情操论》里,斯密还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发达,有的民族落后?他解释说: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性本性,但是人还有另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是独立于个人功利欲望的。意思是说,人功利欲望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同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帮助别人,这种道德情操永远植在人的心里面。人既要“利已”也要“利他”,唯有此,人类才能永恒。

作为校学生会的成员,要竭诚为同学们服务,为社会奉献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已”,要做一个给予英雄主义景仰般的人。争取做个有利于社会的“四有”青年。

篇三: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花了一段时间,拜读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的传世巨作《道德情操论》后,掩卷长叹,确有深感,从这小小一本书中窥探到了豁然的纵横交错的整个道德世界,其源其果庖丁解牛般呈现眼前。仿佛确有这样的力量,它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间颠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洗礼你过往关于道德的任何见地与理解,让你从一个全新的更完整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行为。

作者以人类的情感即同情心为出发点,不断向四周辐射,讨论了包括美德、责任、正义以及仁慈等在内的一系列道德范畴概念,对人性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进行了深刻详尽的剖析,揭示了怎样的道德体系才能建立与维系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作为道德判断核心的“同情”在书中被界定为两层含义,一是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产生的感情;二是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

作者认为在不存在嫉妒的情况下,我们对快乐表示同情的倾向比我们对悲伤表示同情的倾向更为强烈;同想象中产生的对痛苦情绪的同情相比,我们对令人愉快的情绪的同情更接近于当事人自然感到的愉快。而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即相比较于痛苦,人们更加愿意去同情快乐,并且表现出更容易表达在表情和表现在行为上。所以在芸芸世界,我们千方百计来炫耀自己的美貌、财富和地位,掩藏自己的丑态、贫穷和卑微。这就是形成社会秩序与等级差别的根源,人们更倾向于美者、富者和强者,而对与此形成的对立面的态度通常都是相差甚远。对于这点的理解自然而然可以推导出一种往往在如今社会早已泛滥的道德缺失行为。在物欲横流,到处充斥偏见的当今世界,我们通常会很轻而易举地去钦佩一个成功人士甚至哪怕只是一个富人,虽然我们几乎不了解他们的成功经历和发家史(或许其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卑劣行为,甚至阴谋),但这却并不影响我们将个人的敬佩冠于他们身上,而这种敬佩在斯密的眼中是应该属于美德和智慧的;另一方面,我们对地位低下的穷人和小人物的偏见更是严重,我们轻视怠慢贫者,鄙视厌恶弱者,将本来应该只适于无知者和丑陋罪恶的情感毫不留情地全部推给了别者。

在本人看来,上述倾向是“拜金主义”产生的必然源头,虽然人们时常将这种主义视为腐朽,定位不耻,但现实社会确实存在着这样一批所谓的富二代、官

二代,他们开豪车,穿奢侈品牌,在公众场合炫富、炫地位。其目的不外乎想得到大众的认可,并且希望这种认可中钦佩与尊重要占绝大多数。这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的缘由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在中国,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人相较与普通大众必然只是少数部分,而他们似乎“引领”着这样一种道德观念:我有钱有地位(尽管这钱这地位是他们老子的),钱是我叩开荣耀大门的钥匙,地位是我高人一等的标志,我必然应该得到异于常人的尊重与敬佩。可怕的是相当一部分普通人也对此认可,这种病态的道德观念确实也在当今社会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人们不在向前看齐,而是向钱看齐,任何一点经济纠纷都有可能让父子反目,兄弟相残,朋友背叛,当钱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你我的信仰时,其实我们就已经没有信仰了。 上述对富人与成功者的钦佩与尊重必然还将导致人们为了获得这种钦佩与尊重而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去攫取财富、觅食成功,而往往对途径的选择可能时常会撇去道德底线,只欲速却不欲德,这是人类千百年的硬伤。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事件就是千疮百孔的道德脸上的一块永远也消不去的疤,作为中国曾经的奶粉制造巨头之一的三鹿,其成功的发展模式曾获得社会一致认可。可惜的是三鹿让外界把掌声和巴掌都给了自己,只为成功却不惜突破道德底线、越道德雷池的行为导致了三鹿大厦的轰然倒塌,这是道德的又一次警世钟声,只是其波及深度不得而知。

亚当斯密关于正义与仁慈的论述同样醍醐灌顶,发人深思。在他看来,正义是支撑整个人类大厦的主要柱子,若这根柱子稍有差池,整个人类社会一切伟大自豪的东西都会在顷刻间全盘崩塌,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正义必然不能被人类所忽视,且必须树立权威去捍卫。而仁慈是大厦的装饰品,能够在你我中得到足够劝诫即可,没有强制的必要。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没有土崩瓦解,是因为正义都是作为主流存在着的。但如果一个国家他的新闻媒体总是将类似于街边扶救跌倒者作为其新闻头版,并大肆报道,不是没有新闻了就是这个国家的道德问题必已十分严重。在这点上新闻媒体是不存在过错的,他们把这些作为头条也只不过是这类新闻能受到较大的关注。假设每户人家都有一亩半亩苹果园,那卖苹果的还会有生意吗?同样是这个问题,因为国内存在着一片极广的道德市场。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们

道德缺失极为严重,所以我们渴望关注别人的这种行为并希望从中能够得到行善的安慰,而讽刺的是这些善举是我们认可的,但许多人不敢或不削做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围观势众而施救力薄,也许有人说怕自己做了好事反被讹诈,这就关乎正义了。仁慈是自己的,孰轻孰重任评说,但必须明白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61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