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党员领导干部《沉思录》读后感 正文

党员领导干部《沉思录》读后感

2016-11-17 11:19:2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之我见

著名的“帝王哲学家”,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马可·奥勒留写下了这本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沉思录》。读罢之后,我想,与其说是一本著作,不如说更像是灵魂的低语。作者只是说出了心里的话,并没有想到它会发表乃至传世。《沉思录》中体现的思想、精神以及美,是纯净的不含任何杂质的。

《沉思录》共分为十二卷,每一卷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总结分别是:自我由来、人性反省、服从天意、隐退心灵、恪尽职责、认识本性、忍受诸恶、内在堡垒、理解存在、凝思生命、与人为善以及优雅退场。作者在每一卷中都阐述了自己对相应问题的看法,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第五卷,恪尽职责。 这一卷的要点是尽职尽责,通过卷中的内容,可以推测是奥勒留在冬天,在滴水成冰的营地里所写的。尽管他贵为皇帝,但他也必须早早起来去做每日繁重的工作,这是他的职责。人类,既是理性的动物,也是社会的动物,我们必须承担自己的社会义务与政治职责,就连皇帝也不例外。其中社会义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承担的,而政治职责则是担任职务的人要承担的,职位越高,责任越大。

该卷第一节的话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早晨当你不情愿地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如果我是要去做我因此而存在,因此而被带入这一世界的工作,那么我有什么不满意呢?难道我是为了躲在温暖的被子里睡眠而生的吗?——但这是较愉快的。——那你的存在是为了获取快乐,而全然不是为了行

动和尽力吗?”诚然,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是件再舒服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还有许许多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躺在床上睡觉。平时,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多睡一会儿,最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再睡五分钟!”这样下来,有多少个五分钟就这样被我们白白地浪费掉了。休息是必要的,但多余的休息是万万不可的。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赖床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在已经有足够的休息下,多余的睡眠只会增加我们的疲倦感,越睡越懒。所以,我们要早睡早起,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恪尽自己的职责。

纵观《沉思录》,奥勒留的思想表现出他的四种品质:理智的诚实、平衡的中道、温和的坚定以及此世的超越精神。这些品质都是我们要去学习效仿的。《沉思录》是一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书,是奥勒留在繁忙的事物中随手记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虽然是随便一写,但他给后世留下的思考是无穷无尽的,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感悟,都会再次受益无穷。

金融学 孙欣雨 41504216

篇二:沉思录读后感

真水无香大道无形

——《沉思录》读后感

温家宝总理青睐《沉思录》,不遗余力在全国不同场

合推荐;省委办公厅内也曾购此书供大家参考。最近,按厅党委读书活动部署及支部统一安排,作了阅读。该书超凡之处为:作者特殊,马可奥勒留为古罗马乱世皇帝;内容特殊,记述对宇宙、个体、时空、生死、道德等见解,属哲学范畴;目的特殊,记录个人思考,初衷不为出版,为自己而作。阅毕,感到其朴质无华,言有真意,犹听先哲娓娓私语,谆谆叮嘱,在三方面独树一帜,印象颇深:

一是《沉思录》推崇道义哲学。作者认为,人应有

良知良德,待人接物宜宽容仁爱、言行一致、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阅读感悟:书中强调社会群体中个人的德行、品质及责任,倡导高尚的道义行为及观念,即使两千多年后来看,此类关于道义的陈述,从机关文化建设角度也颇具积极作用。无论各行各业、男女老幼,立足社会,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养成道德习惯,完善道德人格,筑牢道德防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

能对工作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对名利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生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二是《沉思录》推崇人生哲学。作者提出“灵魂不能被肉体奴役、最值得珍惜的是现在、简单朴素而愉快地生活、不断用思想去熏陶心灵”等观念,有的虽过超脱,却是对生命存在的认真反思,也是深沉的人生指南,散发着尊重生命,追寻人生价值的光辉。阅读感悟:无论什么时代,人生永恒的主题,总在为得到什么或不失去什么而操劳,总在为实现生命价值而奔忙。但若过于追名逐利,利欲熏心,则适得其反,成为生命负担。放眼历史,世界是变化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是短暂的、荣耀是虚无的,一切功名利禄转瞬而逝,不及暮雨朝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稀之年方知则晚矣。故唯一值得看重的是健康,唯一应珍惜的是现在,唯一要追求的是心灵幸福。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尽责的同时,每一天要过得坦荡、知足、心安、乐观、豁达、磊落,善待自己和他人,回首不因虚度而追悔,也不因内心有愧而内疚。

三是《沉思录》推崇和谐哲学。作者认为“万事万

物相互关联,没有一个事物完全独立,事物的存在发展需

要合作,应结合起来形成同一秩序,正确做法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一切组织结构和个人,应团结友爱,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阅读感悟:作者思想跨越时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与东方哲学存在契合,有的甚至属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曾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与《沉思录》观点十分相似。作者对人和社会的关系,做出如此理性而智慧的观察和判断,让人深感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目前有的领域矛盾尖锐,三农问题、民族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问题、治安问题,形成诸多不稳定隐患。当前谈科学发展,绝离不开和谐社会,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所以谈发展首要应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作为主体,一切以人为目的,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做温暖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事,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篇三: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所写的反省笔记,由后人经过各种方式拼凑流传,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考证。《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

读《沉思录》有感

《沉思录》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

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于是,他们走向神。”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拯救他人,但至少能拯救自己。而在伟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宏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角色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 极目标,不过是道德。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党员领导干部《沉思录》读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50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党员领导干部《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录》之我见著名的“帝王哲学家”,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马可·奥勒留写下了这本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沉思录》。读罢之后,我想,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