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旺扎的雨靴》观后感 正文 本文移动端:《旺扎的雨靴》观后感

《旺扎的雨靴》观后感

2019-07-14 15:27:2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旺扎的雨靴》观后感

  昨天有幸参加了《旺扎的雨靴》杭州点映,故事改编自才郎东主同名短篇小说,讲诉一个藏区小孩渴望获得一双雨靴,然而获得之后却一直没下雨,盼望能在雨天穿上这双雨靴……

  很简单很朴素的一个故事,自己本身在农村长大,观影中有强烈的代入感,仿佛回到了自己小时候渴望获得一件玩具,渴望获得一个自己的书柜和渴望获得一副象棋时的模样,但真正看完之后,其实发现旺扎真的是想要雨靴吗?或者说想要在下雨天穿着雨靴出门吗?不,我觉得他只是渴望平等对待,渴望自尊心得到满足,就犹如我们渴望快快长大的童年。故事开始,天气和最近的杭州一样,暴雨连绵,同学们在上学途中多次嘲笑旺扎没有雨靴,嘲笑他需要人背,嘲笑他欺负他将他推入水中。影片以烘鞋子为开头,说明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而点明全校只有旺扎一个人没有雨靴,而且在回去的路上摔倒弄伤了手,这种情况下点燃旺扎想要一双雨靴的强烈愿望。对于旺扎来说雨靴具备切实的使用功能,其次它是融入群体的身份认同。自尊被寄托在物质化身上,而物质条件本身也奠定了旺扎的自尊。而影片将背景设置为藏区,加大了愿望满足的困难性,父亲只给旺扎一个选择。铁皮青蛙这个物质符号满足玩具的使用功能和全校唯一的炫耀功能。

  而获取的过程是艰辛的,在对于一个偏远甚至可以说是封闭式的地方,想要购买这样的一双雨靴是困难的,以此来表明愿望达成的难度,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旺扎拥有全校唯一的一个铁皮青蛙🐸,但是他在和拉姆姐姐换鞋穿玩水的时候,把铁皮青蛙遗失了,但那个镜头是专注的,专注到全世界都可以忽略,专注到只有脚下这一双雨靴。而拥有雨靴之后,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展示,却无奈一直不下雨,又被同学嘲笑,由此展开下半段期望下雨的故事。之前映后有朋友说影片采用了30年前日本电影的手法,情节时间与银幕时间的等长更是突出这一点,整片90分钟,而分割点45分钟的时候,恰恰是旺扎获取雨靴的时候,一方面是深信不疑母亲告诉他的梦到的场景第二天就会出现,另一方面是一直想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第二天的情况。由孩子对雨靴的渴望到对神秘主义的想象,又巧妙地渗入藏地人民在面对现代科学和古老神话之间的处境,这一系列的种种都充满文化的指涉!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旺扎来到寺庙请求法师不要阻止下雨,小旺扎与法师的对话处于中景位置,氤氲的烟雾迷漫在前景,十分独特而巧妙!而导演为了高度还原了藏区孩童的世界,更是直接在藏区学校里临时挑选的两位主演。

  最后说一下影片的镜头,影片整体采用一种非常平缓渐进的方式,整体的气氛比较流水,但缺少一点张力,看影片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罗马的长镜头,不管是刚出来水流,还是结尾飞机飞行的镜头,整体体现的都非常有力量感,这可能是新晋导演还不足的地方,影片中旺扎甚至付出了惨痛代价—交出铁皮青蛙,只为了让大雨顺利到来,加剧了剧情冲突,而开放式的结局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为了剪辑银幕时间等长而结束的,而昨天看了原著,并没有这一段,更加喜欢原著的结局,「旺扎和拉姆穿过村头的麦子地向家里奔跑的时候,雨滴已经跟上了他们的步伐,这个飘着麦香的秋季,似乎真要下一场暴雨了」则让整个故事回到童年的感觉,因为那只是孩子的世界,只是因为纯真无邪而无关风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旺扎的雨靴》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54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旺扎的雨靴》观后感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