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正文

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2016-11-05 10:53:0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2007年度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零零六年四月 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

目 录

第一部分 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 ...................................................... 1

一、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激发专题 ......................................................... 2

二、新型服务业态培育专题 ................................................................. 2

三、服务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专题 ..................................................... 3

四、高端服务聚集区建设专题 ............................................................. 3

五、以ICT为基础的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专题 ..................................... 4

六、主题的支持方向 ............................................................................. 5

第二部分 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 ........................................ 11

一、加强共享机制研究专题 ............................................................... 11

专题的支持方向 ........................................................................... 12

二、试点平台建设专题 ....................................................................... 12

专题的支持方向 ........................................................................... 12

三、完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专题 ....................................... 15

专题的支持方向 ........................................................................... 15

四、配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题 ....................................... 16

专题的支持方向 ........................................................................... 16

第三部分 北京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主题 ............................................ 17

一、重点产业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专题 ............................................... 17

二、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专题 ........................................... 18

三、提升重点产业创新效率专题 ....................................................... 18

四、重点产业创新环境优化专题 ....................................................... 19

五、提高重点产业二次创新能力专题 ............................................... 19

六、品牌体系建设和知名品牌塑造专题 ........................................... 19

七、主题的支持方向 ........................................................................... 20

第四部分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主题 ........................ 40

一、产业生态化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专题 ....................................... 40

专题的支持方向 ........................................................................... 41

二、提升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专题 ....................................... 43

专题的支持方向 ........................................................................... 43

三、资源开发与高效循环再生利用专题 ........................................... 45

专题的支持方向 ........................................................................... 45

四、社会绿色消费专题 ....................................................................... 48

专题的支持方向 ........................................................................... 48

五、优化发展环境专题 ....................................................................... 48

专题的支持方向 ........................................................................... 49

第五部分 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 ................................................ 50

一、科技服务首都功能区定位的基本原则 ....................................... 51

二、首都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专题 ........................................... 53

专题的支持方向 ........................................................................... 54

三、园区创新环境建设与产业升级促进专题 ................................... 54

专题的支持方向 ........................................................................... 55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专题 ................................... 56

专题的支持方向 ........................................................................... 57

五、科技促进宜居都市与名城建设专题 ........................................... 58

专题的支持方向 ........................................................................... 59

第六部分 科技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主题 ........................................ 61

一、卫生健康专题 ............................................................................... 61

专题的支持方向 ........................................................................... 62

二、食品安全专题 ............................................................................... 65

专题的支持方向 ........................................................................... 65

三、居住环境专题 ............................................................................... 66

专题的支持方向 ........................................................................... 66

四、道路畅通专题 ............................................................................... 70

专题的支持方向 ........................................................................... 70

五、项目(课题)选择的标准 ........................................................... 73

第七部分 北京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主题 ................................ 74

一、加强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专题 ................................................... 74

专题的支持方向 ........................................................................... 74

二、加强产业高端的高新技术攻关专题 ........................................... 80

专题的支持方向 ........................................................................... 81

三、支持利用新的研发模式整合资源专题 ....................................... 84

专题的支持方向 ........................................................................... 85 第八部分 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主题(另行发布)

第一部分 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不断创造出全新的服务业态,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以及落实中央对北京“世界城市、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选择。“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的目的,就是力图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促进指导。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北京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在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使科技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以此促进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推动北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首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和文化积累的比较优势。强调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的核心,以创新型服务业为发展的突破口。主题设计了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激发、新型服务业态培育、服务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高端服务聚集区建设、以ICT为基础的核心技术集成应用等5项专题任务,力图解决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各个方面的问题。

篇二: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一

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一: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

一、主题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发展回顾

1999年以来,北京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围绕新兴优势现代服务业加强攻关,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若干重点产业及领域的技术突破,为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推进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石景山数字内容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设立了“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和“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等促进机构,明确了科技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方向,完善了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工作的组织设计。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动作用,极大改善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夯实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中心新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建设,北京现代服务业创新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和创新型现代服务业企业,以及以这些大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联盟。2003年由北京医药集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共建的“北京医药集团药物分子设计中心”和2005年由用友、神州数码、东方通、中关村软件等在内的23家软件企业联合成立的“长风联盟”,运作良好,得到各界的广泛赞同,是政府引导的成功典范。

(二)现状分析

“十五”期间,北京服务业总量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五”期间北京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2.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4个百分点,超过工业0.6个百分点。200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4616.3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6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地方财政收入中营业税的80%以上、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 的四分之一左右以及企业所得税的60%以上来源于服务业,服务业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50%以上。

现代服务业内各行业的发展也表现出良好态势。其中,作为现代服务业高端部分之一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基本技术支撑的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发展最为迅速。2005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约780亿元,是2000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总量规模占全国的1/3;实现增加值270亿元,是2000年的1.7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2.8%增长到2005年的4.1%;截止到2005年底,北京地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累计6772件,占全国登记总数的37%;经登记的软件产品数量超过7,000件,占全国登记软件产品总数的22%。

除此以外,研发设计行业的发展速度更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如研发产业中的IC设计产业产值占全国的42%。北京现有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各类内外资设计公司2万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2004年北京市工业设计产业年产值达100亿元,占北京市2004年GDP总值的2.33%,关联效益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北京技术交易额从2000年的140亿元增长为2005年的479.6亿元,占全国技术成交总额的25%,其中占总成交金额近50%的技术成果流向全国其他地区,对全国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十五”期间,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集聚和提升,与北京经济发展的融合更加紧密,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国家级在京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国有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提高了60%以上,基础研究能力得到增强。科技体制改革效果明显,企业研发活动大幅增加,市场导向特征明显,企业用于R&D的经费占全地区R&D经费的比重从2000年的18.1%增加到2004年的43.7%;当年北京市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中,企业卖方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4%,跃居到2003年的74.2%,远远高于研究机构和高校。

(三)发展形势

1. 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除此以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

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战略部署。自主创新战略的出台,为推动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必然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2.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的确立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新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是符合北京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历史性选择。这一历史使命的提出,在为北京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为北京发展以高附加值、高创造性为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以高知识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为特征的创新型服务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

中央政府关于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等一系列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间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环境、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创新服务体系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会越来越多,为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 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需求与示范效应

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是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据测算,北京奥运带来金融、会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发展的投资需求约为2000-3000亿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投资需求800-1000亿元。特别是奥运会对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需求,会直接带动信息服务业等一批与奥运直接相关的高新产品和服务的应用,直接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此外,奥运会还会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推动服务标准国际化,提升北京现代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5. 服务业加快向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服务业成为国际转移的新热点,转移速度加快,规模和范围扩大。北京以其丰富的科技资源和高水平的人才,正在成为国际高水平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这为北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国际接轨,扩大服务贸易,提升服务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利契机。同时,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相应的吸引措施,加剧了北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紧迫性。

(四)主要问题

尽管北京现代服务业已得到进一步发展,科技促进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利因素。总体来讲,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程度有待加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仍不明显,亟需通过新型的促进模式加速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目前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作中仍缺乏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与把握,因而部分促进工作仍处于无章可循状态,推动力度不大。这些问题及不利因素在具体领域主要表现在:现有的软件产业政策偏重于软件产品,对软件服务化的发展趋势支持不足,信息服务业发展也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型仪器等科技条件资源90%以上属于中央在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并且大多配置在科学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共性技术测试平台较少;工业设计受长期以来以技术为中心的产品化设计思想的影响,重生产和制造、轻设计,设计力量薄弱,水平较低,重大工业产业的工业设计依赖国外力量;咨询、信息服务等行业对政府项目依赖度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国内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需求较低,研发外包市场处于发育阶段。以上现象均反映出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及促进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观念和认识方面的问题

政府及服务业内部企业尚未破除固有观念。政府工作中亟需克服“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倾向,政府科技部门应积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创新规律的研究,从科技层面探索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研究速度紧跟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进程。

此外,部分服务业内部企业需提高生产效率及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重视程度,克服固有惯性,进而优化工作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2. 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仍需完善。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制订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作的总体规划,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克服多头管理及部门分割,形成合力。

此外,现代服务业创新资源配置有待优化,资源的共享程度和社会化、市场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应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联系,加强科技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价值取向下,提高对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的激励,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级的科研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避免科研成果内部产业化。

3. 行业和企业方面的问题

行业发展自律和规范机制有待于加强。具体而言,应适当提高部分行业市场准入条件,规范行业市场管理;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及压力,提高企业对科技和创新的需求程度,以及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逐渐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此外,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作应积极培育、扶持具有较大影响力、能够带动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大型企业,突出产业整体形象;并且通过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国际化水平,提高承接国外高层次研发外包业务能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标志性品牌。

4. 市场和环境方面的问题

北京现代服务业市场有待成熟,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亟需增强。目前,针对北京现代服务业部分行业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低端市场的现状,促进工作应突出解决产品和服务同质性高、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此外,应逐渐加强现代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及措施,并不断完善现有扶持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系,提高风险资本的发达程度,以增强其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现代服务业促进还需逐步解决目前突出的人才结构性矛盾问题,积极培育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多方面人才。

总之,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科技促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主要在于观念认识、机制体制、服务企业、市场环境四个方面。因此,在未来五年的促进工作中,我们应针对以上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实现现代服务业整体促进的工作目标。

(五)主要需求

现代服务业包含众多的产业,不同产业创新特点和轨道差异较大,对科技的需求各有不同。总体来讲,根据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将科技需求概括为六个方面,具体如下:

1. 科技激发创意产业发展技术平台建设需求

建立和完善激发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平台以及各类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充分集成科技资源,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的规划、协调和信息服务功能,鼓励社会资源以各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培育园区特色产业是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以此推动创意过程数字化、传播网络化、产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实现科技激发创意发展的促进目标。

2. 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需求

提升北京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以及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典型需求是促进现有服务模式的标准化、规范化。通过行业联合、资源集成,成立不同行业组织、企业以标准和规范为建设内容的联盟,建立健全系统的、科学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体系,以实现优化市场环境、保持有序竞争,最终促进服务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3. 促进高端服务聚集、加强行业地区辐射需求

现代服务业具有典型的高聚集、高辐射特点,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更需加强部分行业、领域的高端服务聚集,由此增强行业的高辐射效应。高端服务聚集有利于资源集成,有利于优化首都产业结构,更有利于通过聚集而产生的规模效应,打造北京现代服务业品牌优势。北京在此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业设计、数字媒体以及其他部分行业的高端聚集区建设,以提升整体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

4. 加强新型服务业态培育需求

目前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突破信息和通讯(ICT)等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由此带动新型服务业态产生,推动新型服务模式的培育发展。也就是说,关键技术的突破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组织和

商业模式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政府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3G)与IP融合技术所产生的新型服务业态的产生和成长,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NGN)技术所带动的服务形态的更新,以及新型数字娱乐、数字媒体等领域的新型服务模式的培育等等。

5. 核心技术应用及相关问题集成化解决需求

为解决现有“有技术缺应用,或单一应用无成效”的问题,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工作需要加强现有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产业综合问题的集成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施,通过加强行业技术整合、产学研的联合以及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挖掘现有技术潜在的应用能力,系统地提升技术综合应用水平。

6. 传统服务业的科技促进需求与升级

传统服务业的科技提升关系到整体产业链条的优化和协调发展。调研表明,北京现有的传统服务业亟需各种形式的科技投入,尤其是适合行业特点和现有信息化基础的解决方案。此外,基于传统服务业特征,网络示范工程对于澄清和激发用户需求,使创新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秉承以人为本、跨越发展、创新驱动、高效服务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和文化积累的比较优势,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体制改革为主线,以科技推动服务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端部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以创新型服务业为突破口,搭建宽广的产业技术支持平台;加强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使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成为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服务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构建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带动整体提升,并服务周边、辐射全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际都市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目标

1. 2007年目标

到2007年,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服务业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科技对

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建设部分主题明确、特色突出的高端聚集区和典型文化创意园区6-8个;实现10项以上关键技术突破;促进5项以上新兴业态初具规模,企业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涌现10家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核心企业,创建并培育国际知名服务品牌10项以上。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为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重大的支撑。

2. 2010年目标

到2010年,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服务业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现代服

务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系统已具规模,并趋于完善;建成一批构成首都现代服务业构架的高端聚集区;在各个主要产业都有部分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新兴业态规模明显扩大,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核心企业;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高端部分产值占GDP的比例达到20%以上。

(三)基本原则

1. 创新引领原则

强调创新引领,就要在微观层面强调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提供新的服务产品,要在宏观层面强调体制创新促进产业获得新的发展突破。以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产品发展,就是要综合运用政策、项目、体系、人才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走上依靠科技和创新发展的道路,协调和动员各方力量,集成资源,建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创新体系,使北京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以体制创新促进服务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转变创新机制,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 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一: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

和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行业标准和示范工程,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

2. 高端带动原则

以北京具有比较优势、市场前景良好的文化创意高端产业为突破口,研究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领域问题和共性问题,研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实施相应的促进工作,有重点地推动北京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3. 聚集发展原则

通过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聚集区的建设,集成各方有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创建优良的小区域创新环境,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和创新型服务业企业的聚集发展,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规模效应,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

4. 开放促进原则

要以开放的姿态,立足京津冀,服务大中国,放眼全世界。利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和全国经济转型机遇,领先掌握和积累本土市场知识,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积极促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高,立足区域,辐射全国;利用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机会,提高承接较高层次国际外包业务的能力,积极参与高端分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积累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

三、优先促进领域

现代服务业包含众多领域,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部分,同时两者高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是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旗帜和龙头。科技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源动力,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核心推动作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北京丰富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同时,现代服务业中与科技密切相关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型服务业,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体现了科技与文化在文化商品创作、生产、流通及产业化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北京现代服务业结构关系图

“十一五”期间,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作优先领域定位于产业高端环节,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核心,以创新型服务业为发展突破口,以科技为源动力,围绕重点领域优先开展促进工作,以推动北京现代服务业全面升级和发展。优先促进领域包括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型服务业、基于高新技术的新型服务业态、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其他重点行业的科技应用行业等。

(一)大力发展基于大文化背景的创新型服务业

依托基地建设,进一步大力发展数字娱乐、数字媒体、数字学习等数字内容产业,优先支持部分行业研发服务以及应用设计等创新型生产服务业发展。优先促进领域包括:网络游戏等数字娱乐、电影、广播电视等,进一步加强基地的建设,促进产业聚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研发测试、咨询、技术交易及转移、标准和专业投融资等领域的研发服务,以及研发设计、出版、广告等应用设计类行业,加强个性化服务模式培育以及推动个人、集体创意的发展,促进各领域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新型服务业态

加快发展基于软件及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服务业态发展,优先促进领域包括:软件服务业、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等等。促进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资源及内容服务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能力及技术产业化应用能力,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业态,促进技术与服务的融合发展。

(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其他重点行业的科技应用

优先支持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其他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促进科技向传统文化和传统服务业的渗透。优先促进领域包括:表演艺术、音乐、视觉艺术、工艺、物流与速递业、

篇三:2010年北京市科技周活动项目一览表

2010年北京市科技周活动项目一览表


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7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相关文章
  • 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北京科技工作主题计划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零零六年四月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目录第一部分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 ...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