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 正文 本文移动端: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

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

2018-10-22 09:26:0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

  前言

  这周魏先生的例课,讲解的是关于社会形态的发展问题,其中又穿插渗透着许多相邻的八卦类趣味知识。这是魏先生例课的特点,在给同学们带来乐趣的同时,这种时而进行严肃论证时而穿插趣味知识的风格也给例课记录带来了相当的麻烦,因为要理清魏先生的思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经过考虑,还是选择片段式记录的方式,宁愿失去逻辑主线,也不失去重点内容。

  1

  在政治学的诸多课题中,一直存在一个疑难问题悬而未决:中国社会尽管倚重农业,但同时也拥有发达的商业,无论是陆路的丝绸之路,或是海上欧亚贸易之路,其中都涉及巨额的财富,为什么不能通过社会变革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从而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劳动力过剩等顽疾?如果只是一次两次,那么是偶然;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似乎都走不出轮回的命运,封建王朝从建构、强盛,到变乱、中兴,到衰落、崩溃,总是三百年的兴衰轮回,却不能够实现社会结构的变形,这就一定具有某种必然性。这个问题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所努力破解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见解,但一直没有能够彻底解破。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很复杂,既包括社会结构的问题,也包括社会意识的制约。

  2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活动的控制反映了社会的结构特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大致按照从宽松到严格的历程发展。越是封建社会早期,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度越是不高,所谓礼不下庶人,或者说民间的乡绅自治,都有一个含义,就是对于百姓的生活的放任。只要按时完成各种赋税徭役,只要安分守己、不随意出省流窜,封建政权并不会过分介入市民生活,除非是为了移风易俗,鼓励各种社会道德,如孝顺,如节烈,如苦读,等等。到了明清两代,这种制约却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种趋势背后,或许是社会控制力弱化,旧式农业社会形态难以延续的必然后果。

  3

  社会控制被强化的一个后果,是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愈发分离。依照现代的理解,有权则有钱,反过来有钱则有权。但在明清时未必如此,权和钱之间是截然分离的,二者要实现联合多要借助其他的手段,如政治联姻。在婚姻关系中,一般会力图实现强强联合,互相弥补弱点。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门当户对,就是指代的这一层含义,因为不同的政治地位,会有对大门的不同要求;不同的经济条件,会有对屋宇的不同规划。门主要代表政治地位,户主要体现经济条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最好的婚姻搭配是门当,其次是户对。为什么贵族小姐可以嫁给普通的秀才,那时因为秀才具有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潜力,故此才能够满足潜在的门当的需求。

  4

  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结构实际上已经不太符合社会的需求,故此统治者不但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约束,更强化对思想的控制。而这种思想控制,又进一步导致了社会模式的僵化。一个例外的时期是嘉靖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导致社会控制力减弱,一方面是吏治不清明,法律不健全,边防不整肃,另一方面却是民众生活的自由与开放,而且各种含有生活气息的思想——无论是合乎道德还是违背道德——都得以滋生。这或许是中国思想解放的一次机遇。只是很遗憾,这次思想发展的历程,最终在皇权更迭与外忧内患中被中断。

  5

  同学们可能通常会认为,思想解放就是光明的,美好的。其实未必如此。思想解放,经常是释放人性中黑暗的东西。例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种欲望的释放,它释放着人类本性中的贪婪、自私、纵情等等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当时被宗教所束缚着,不能够公然提出,毋论宣扬。然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黑白参杂的集合体。如果只存在光明与高尚,人类社会将难以存在与发展。而这些欲望,很大程度上才是社会发展与前进的动力。道德的作用不是抹杀欲望,而是尽可能将欲望禁锢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欲望与道德,如同太极中的黑白,他们互相纠缠渗透,从而组成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

  6

  中国历代的发展模式大抵如此: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统治者休养生息,新晋的贵族也多半能够自我克制与约束。农业恢复、发展,物资积累,国家富强,豪强逐渐兴起,阻断了下层精英往上层的晋升之路。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叛乱,最后通过暴力方式镇压一部分贵族,从而获得国家发展的空间。之后国家达到鼎盛。然而,贵族的势力网建构成型,土地兼并剧烈,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出路,最高层的统治者已经没有力量拔出整个中产者的势力网,只能够依靠挖肉补疮式的整顿消磨时日。一旦内忧或外患爆发,整个国家就将破碎,因为只有国家的破碎,才能够实现中产者的群体网络破碎。这也就是中国封建王朝走不开的轮回。

  7

  如果单纯要解决流民问题,并非没有出路。通过大规模的工商业、采矿业、海上贸易的开辟,可以吸纳足够多的劳动力,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转轨。事实上,自宋朝以后,中国一直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再加上采矿、冶炼、制盐、制药等行业,足以形成强大的工商业群体。然而,遭遇到的瓶颈,则是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国策。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始终无法转型的根源。

  8

  关于重农抑商,既有农业立国的核心理由,也有传统思维的制约作用。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没有发达的农业,就无法保持人口的优势,致使难以贯彻强大的集权统治,也无法地域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略。在农业不发达的时代,这是必须的。由于周边缺乏足够强大的产粮国,使得中国难以通过海商业解决粮食问题,所以农业立国,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当明朝中后期,随着长江中下流地区的农业技术飞跃,以及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的输入,粮食问题其实已经不是瓶颈问题。这时候,国家不需要这么多的农业人口。然而,国家控制商业的发展,并且在法律上对商人阶层极力限制盘剥,地方豪强巧取强夺,都严重制约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业无法吸纳足够的富余人口。多余的人力,就成为流民,从而成为最终终结统治的核心力量。

  9

  要破除地方豪强,就必须要有对立的政治力量。除非商人阶层变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否则根本不可能挑战这种商业的制约因素。然而,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整个帝国都在对商人阶层进行无休止的控制。最致命的是海禁政策的持续,使得商人阶层缺乏足以撼动统治秩序的强大利益。最终的结局,是封建体制一直在摇摇欲坠中苟延残喘。没有强大的商人阶层,就没有商业中契约精神与平等思想的建构,就缺乏民主与法治的动力。从而导致内部难以产生摧毁封建社会的力量。这就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


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33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易经的奥秘13_易经与家庭

    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2010年02月03日星期三09:53主讲: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特别说明:本人根据...

  • 百家讲坛曾仕强讲易经整理稿

    百家讲坛曾仕强讲易经整理稿易经与人生我的名字叫曽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

  • 奥秘的近义词

    近义词小学近义词大全A??爱慕—喜爱?安然—安稳?遨游—游览奥秘—神秘?懊悔—后悔?B??报酬—酬劳?悲哀—悲伤?崩塌—倒塌?必然—必定?避免—幸免?便宜—廉价??哺育—培育?C??猜测—...

  • 探索月球的奥秘手抄报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探索月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选题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祖国大地科教兴国蓬勃发展,《探索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涉及...

  • 《探索月球奥秘》案例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

  • 探索月球的奥秘手抄报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探索月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选题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祖国大地科教兴国蓬勃发展,《探索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涉及...

  • 探索星座的奥秘手抄报

    手抄报资料数学家的故事一、数学陈景润的小故事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二、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16世纪德国...

  • 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

    例课心得 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奥秘  前言  这周魏先生的例课,讲解的是关于社会形态的发展问题,其中又穿插渗透着许多相邻的八卦类趣味知识。这是魏先生例课的特点,在给同学...

  • 共筑中国梦征文

    我的中国梦征文《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中国梦,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昨天梦,古国文明,闪耀东方;今天梦,走向小康,和谐社会;明天梦...

  • 中国教育模式的悲哀

    中国教育的悲哀张二狗是我的同学。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人拿来作为对比的两个极端,我曾经是他的梦魇,现在他却是我的梦魇。现将我和他的人生历程列出来,再一次深刻感受风水轮流...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