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游记作文写法 正文 本文移动端:游记作文写法

游记作文写法

2017-05-09 06:32:1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

《怎样写一篇游记》

一、游记的含义

简言之,游记就是描写游览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所见: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人文景观如庙宇、亭台楼阁及对联等。

所闻:神话传说、名人故事、历史典故、古人诗文、风土人情等。游记主要是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所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游记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二、游记的结构与写法

(一)游记的结构

1、开头。交代游览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概述向往心情或点出写作对象的总体特点。

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的开头: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飘渺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再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的开头: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文章起句以“朋友,你到过天山吗?”的亲切呼唤和询问开头,这不仅是为了开篇点题,引起下文,也给人以亲切之感。接着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和远眺美丽多姿的天山美景,连用两个“象??”的人格化的比喻,准确地抓住了天山的总体特点。而正当人们陷于遐想、热切向往的时候,作者又愿意当作向导“陪你进天山”,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一振。可见开篇不凡,引人入胜。

2、主体。具体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写沿途景物。游览过程一般用叙述方法,景物用描写,感想可以抒情议论。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出它们的形貌、情状,并能把自己的感情熔铸到景物描写中去。

主体部分是游记的核心部分,是写作的重点,因此,主体部分写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处理好四个“一”的问题:

①一条线索。游记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要记的景物不只一个,那么就要求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游记的线索也就是游记写作的顺序。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

穿其中,选择恰当的线索将游记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整篇游记才不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怎样安排游记的线索呢?最常见的就是以游记者的行踪为线索,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

②一处景点。对景物的描写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记中要写的景物不只一处,记游时千万不可平均用墨,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对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题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如果不加选择,将观察所得所有景物都平铺直叙地写出来,那么写成的只能是一篇“流水账”,这样文章就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

既然对景物的描写需要选择以确定详写和略写,那么选择景物的标准是什么呢?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任何名山胜地,都有它的特色。比如巴蜀大地景色秀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kui)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园林,至少要涉及园林的三大要素: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树木花卉。即使是写山,不同的山,其特点也不同,如华山的险,黄山奇,泰山的雄伟、武夷山的秀丽,等等。

2) 要选择感受较深的景物。写泰山的游记数不胜数,但各有其物色。有的侧重写观日出,有的侧重写泰山云海松涛,有的写石阶,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侧重写雨景、雨。?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 这又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和写好其它文章一样,文章的选材立意,更多的是从个人的感悟出发的。感受深,对景物的印象就深,写起来就能具体生动;感受深,联想就多,可说的话就多,写起来就容易得心应手;感受深,情就真,写景时就会自然地融进自己的感情,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就容易感染读者。所以优秀的游记总是选择自己感受深的景物来详写,突出中心。

③一个背景(指人文资料)。写游记文章不仅要写看到的景物,还要同时介绍一下与景物

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使游览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的了解和接受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景物浏览。

例如在介绍名山大川时,要穿插有关的神话传说;介绍古迹旧址时,要附带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介绍某地区风光时,同时补充一些民风民俗情况??总之,气候饮食、历史典故、名人故事、古人诗文、风土人情都是景物介绍时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只有把景点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把写景与文化背景的介绍结合起来,才能赋予游记丰富的人文内涵。

④一种情感。写游记文章一定要渗透着作者一种情感。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而是结合描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或是热爱,或是惊叹,或是赞美。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情景交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

(2)写景的顺序要清楚

常见写景顺序有以下三种:

① 按行踪为序。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即按照作者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也不断变化。

② 固定观察点,按远近高低的顺序描写景物。也就是常说的定点换景,即看同一景物,以作者立足点或方位作为固定点,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看,然后把观察的景物按照远近高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周密的《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③ 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如写《日出》就应按?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顺序观察和描写。

再如写《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应按?黎明?、?太阳升出海面?、?太阳由红变亮?、?太阳升到半空以后?的时间顺序观察和描写。

再如《天山景物记》第二个小标题?迷人的夏季牧场?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先写白天辽阔的牧场、肥美的牧群、幸福的牧女和牧场的云雨;再写黄昏金碧辉煌的牧场和热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后写初夜歌声嘹亮的蒙古包;最后写深夜宁静安祥的大草原。

(3)抓住景物的特点,加以细腻的描写

世界上的景物林林总总,变幻多姿,各以其独特的面貌相区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观察角度的景物其特点各异,这要求我们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目光,景物的特点是吸引眼球的闪光点,对重点景物的特点描绘是一篇游记成功的关键,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形象,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那么,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呢?

①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第一节在写野花时,不但写了野花的密、多、高、大等,还抓住了野花的颜色?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特点进行描写。

②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 如白杨树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 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③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描写了众多的水势水态,其中有一句是:?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呜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同样描写水,一静一动,互衬互托,而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描绘出各自的形态,且精神、气势也有所显现。“喑呜叱咤”(意思是厉声怒喝)是以声写水势,写滔滔滚滚的动态,似静实动。

更妙的是作者能于“动”中看出“静”,于“静”中看出“动”,用他那传神的笔,以动写静,把静写得活起来。

3、结尾。点明游览的中心思想,即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反映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是通过写景来阐明所吸取的教训、明白的道理,或是通过写景来探索人生真谛,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启迪、熏陶和教育

综上所述,怎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游记佳作呢,要做到三点:有物、有序、情景交融。

一.有物——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首先,在写游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主体交待清楚,如,游的人或者集体、要写的景物究竟是什么,是部分还是整体等。 其次,要注意在描写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即:通过描写

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写作目的表达出来,或者表达自己对山水的赞美、热爱,或者说明在游览中发现的哲理等。另外,要努力观察,把所要描写的景物有重点、有层次地写具体,写形象。有时,游览一个地方,你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复杂,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最有特色、最感兴趣的景物,按游踪的顺序,详细地写。还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

二、记叙重点要突出,即有序——线索清楚。

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参观游览时,可供观赏的不止一处,路线可能忽东忽西或者交叉,不能像记流水帐似的不分主次,不分详略可以按游览路线写,但在记叙时就要有一个清楚明白的顺序。一般有时间先后顺序、地点转换顺序。可以按空间顺序写即根据观察点的转换,描写景物的变化。也就是抓住游览时感受最深的几个场面来写。这样能使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观赏时应有重点,把印象最深之处写具体。有时也可把时间与空间顺序糅合在一起。

三、要刻画特征 各种景物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有形态上的,有颜色上的;有气味方面的,也有表现在声音上的。即使是同一景物,动态和静态时也不一样,我们要适当运用想象、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去表现它们。

四、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景往往是为了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景色描写与抒情结合在一起,就能达到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古语就鲜明地讲出了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在游记写作中,我们把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更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努力“见常人所未见”,让人读了你的文章之后有一种新的感受,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有多种方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大类,但必须真实

初学者写游记常犯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

(1)头重。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例如: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2)脚轻。没有点明游记的中心思想就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提醒大家的是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要下功夫好好着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结尾收束得好,不仅给人震撼的感动力,读者虽未亲身经历,也得到了最佳的“卧游”的效果啊!

(3)腰细。文中的主体部分是游记的精华所在,却写得又短又少。而最关键的应是“到达目的地后的游览经过”,总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行去匆匆,一无所获”的感觉,这样的游记显然是失败之作。

例文写作举例 大峡谷之游

沿途中你的心情和见闻

上个星期五, 我们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生态大峡谷。在那里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也让我在记忆的画卷中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早上 七点整,我们将踏上去生态大峡谷的旅游车。在车上, 大家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到大峡谷后的风景和心情。

终于到了朝阳生态大峡谷。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陡峭狭窄的山路,两边是高山峻岭,山上绿树成荫、野草满地,真是美丽极了。流水哗哗,溪水潺潺,那种凉凉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峡谷口冒出阵阵冷气,感觉非常的凉爽,把脚伸进溪水中,顿时感觉就像进了冷冻库一样,看到这样的美景,同学们忍不住一拥而上,马上踏着水钻进了峡谷里。

我们顺着长廊,听着溪水在脚下轰鸣,呼吸着峡谷里的新鲜空气,欣喜若狂地往前奔跑着

想看到更美的风景。溪水叮咚地从小桥底下匆匆流过,特别清,特别润,还散发着阵阵水雾。峡谷里很静,静的只听到我们的喊叫声和流水流水声。

峡谷非常的阴暗,两边都是岩石,就像沉香用斧头把这座山一下劈成了两半,偶尔抬头见到一束束阳光,仿佛是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一般……山上的泉水沿着岩石滴落下来,形成了一副透明的水帘,有时他们会调皮地钻进你的脖子里,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终于见到了一大片很宽敞的地方,抬头可以看到一片蓝蓝的天空,这里是专门供游客休息地方。我们一群人有的连忙补充食物和水分,有的还摆起了PS留影。

峡谷中的石头形态万千,有的像僵尸一样阴森恐怖,有的像乌龟一样可爱,有的像根柱子非常的直……

游戏时间终于到了,峡谷游览完之后,我们又赶紧来到了峡谷出口,与这里的溪水亲密接触。我们…….嫌不过瘾,又…..尽管溪水凉的浸骨头,我们仍不在乎,有的在水里躺着,有的快乐地打着滚,有的特地还带了水枪对着我们射击,调皮的朱鹏程还捉到了一只小螃蟹呢!

在一阵哈哈大笑中我们结束了本次大峡谷之旅,依依不舍的穿好衣服离开了。回头看看这美丽的大峡谷,默默地在心里对它说了声:?大峡谷,我还会来的。?

公园类风光为例介绍一下风光游记的一种写作模式。

标题:应该反映地点及风光特色。

第一段:主题性开头(意义或风光展示)。

第二段:起因,人物,时间。

第三段:第一眼看见该风光的感觉。

第四段:景点1的描写,侧重在我的心理。

第五段:景点2的描写,包括远看、中看、近看等。

第六段:景点3的描写,包括他人的活动。

第七段:行程中最有意义的景点,我及我们的活动和心理。

第八段,事件的结束。

第九段:抒情性的结尾。

【范文】初春游北海

3月28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北海公园。

一进公园大门,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被碧绿的湖水环绕着的琼岛,岛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而秀美的白塔。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着三五成群的游人快步朝白塔走去。穿过正觉殿,绕过普安殿,一棵棵树木被我甩在身后,一节节阶梯被我踏在脚下。很快就到达了琼岛的顶峰——白塔。 站在修饰一新的白塔下,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迎着湿润宜人的春风,顿觉心旷神怡。放眼四望,只见公园内棵棵柳树都吐出了嫩芽,条条柳枝随着和暖的春风翩翩起舞;苍松翠柏被忽紧忽慢的春风吹动,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窃窃私语,粉色、白色的野桃花开满枝头,娇黄的迎春花开得正旺,洁白的玉兰含苞欲放;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一树树鲜花为初春的北海增添了不少情画意。极目远眺,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一座座高大崭新的楼房,一条条玉带般的公路都历历在目。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北海原是辽、金、元、明、清历代封建皇帝的御花园。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只有修建的辛酸劳苦,而没有游玩的半点自由。那时,人们从北海公园经过时,只能看见北海白塔呆呆地直立着,只能听见北海湖水低低地哭泣着。今天,北海成为人民的公园,我们的心情就像那随风波动的北海湖水一样…… 下山后,我沿着湖边慢漫地走着,继续欣赏初春北海美丽迷人的景色。春风吹过湖面,送来湿润、清新的空气;湖边一处处景致来到我的面前。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的空气,贪婪地看着动人的景色:岸边的小草刚刚

篇二:中学生游记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中学生游记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2013-07-04 11:28 来源:巨人网·作文整理 作者:佚名 【我要投稿】

小编导语:游记作文是作文写作的体裁之一,怎样写好游记类作文呢?小编整理了游记类作文写作方法,为同学们写作游记作文时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更多游记作文写作方法尽在巨人作文网。

游记,是中学生感到最难写的一类作文,因为随着游程的行进,耳闻目睹的情景不胜枚举,很难将材料组织得当,往往写成流水账。如何将自己的游程清清楚楚、有详有略的记叙?如何避免将游记写成景点介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问题。

国庆长假你是否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是否踏访了华夏的文明古迹?是否流连于桂林的山水中?是否沉醉在丽江的灯影里??旅游,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当我们结束愉快的旅程后,烦恼接踵而来。父母和老师往往不会让我们“白”游一场,写篇作文当作“总结”与“汇报”常常成了旅游的“附件”。

最让大家头疼的是旅游涉及的时间长,景点多,如何才能写得不像流水账,又有自己的特点呢?

首先是“舍”。只有学会舍弃,才能有重点的描写。景点太多,一一赘述很难做到详细、具体。只有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才能写出特点,写清游历的情况。例如,你到云南旅游,一路走来,昆明的石林、大理的洱海、丽江的古城,还有玉龙雪山,处处皆景。你必须忍痛割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写作的重点,其他最多用一两句话带过。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游历的情况说清楚。

其次是“短”。这个“短”,不是指的篇幅短,而是指文章涉及的时间跨度要短。不要从出发开始写,一直写到全天的游程结束。这样无端生出的枝节会很多,烦扰了自己的思路。就从你到达这个景点写起,写到景点游览结束。时间的集中会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材料,突出景点的特色。

再次是“真”。这一点是同学们最容易忽略,也是最能体现写作水平的。很多人以为写游记就是把景点的情况告诉别人。其实不然。游记,就是游历的记录,更强调了自己独特的游览感受。游览同一个地方,大人和孩子的感受会不同,男生和女生游览的感觉也有差异。怎样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呢?那就是将自己游览过程中的“发现”写出来。这些发现可以是“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找一找”,甚至是“猜一猜”,也就是把你游览时的所见、所做、所闻、所思写下来。游记最忌讳的就是通篇景物描写,有了自己的活动出现在游览的过程中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游览经历。

最后是“趣”。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人,首先就是有趣味。那么,你的游记也要把你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的趣味表达出来。这种“趣味”的内涵很广:可以是放肆的玩耍,可以是悠

闲的漫步,可以是滑稽的场面,亦可以是别样的风俗??只要是觉得有意思的就不妨多写两笔,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掌握了以上“四字”要诀,估计再提笔写游记你就有了一些头绪了吧?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任何游记,对于景点的环境描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里可要写得细致生动哦。

篇三: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

一、游记的含义

简言之,游记就是描写游览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所见: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人文景观如庙宇、亭台楼阁及对联等。

所闻:神话传说、名人故事、历史典故、古人诗文、风土人情等。游记主要是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所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游记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二、游记的结构与写法

(一)游记的结构

1、开头。交代游览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概述向往心情或点出写作对象的总体特点。

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的开头: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飘渺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再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的开头: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文章起句以“朋友,你到过天山吗?”的亲切呼唤和询问开头,这不仅是为了开篇点题,引起下文,也给人以亲切之感。接着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和远眺美丽多姿的天山美景,连用两个“象??”的人格化的比喻,准确地抓住了天山的总体特点。而正当人们陷于遐想、热切向往的时候,作者又愿意当作向导“陪你进天山”,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一振。可见开篇不凡,引人入胜。

2、主体。具体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写沿途景物。游览过程一般用叙述方法,景物用描写,感想可以抒情议论。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出它们的形貌、情状,并能把自己的感情熔铸到景物描写中去。

主体部分是游记的核心部分,是写作的重点,因此,主体部分写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处理好四个“一”的问题:

①一条线索。游记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要记的景物不只一个,那么就要求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游记的线索也就是游记写作的顺序。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选择恰当的线索将游记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整篇游记才不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怎

样安排游记的线索呢?最常见的就是以游记者的行踪为线索,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

②一处景点。对景物的描写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记中要写的景物不只一处,记游时千万不可平均用墨,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对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题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如果不加选择,将观察所得所有景物都平铺直叙地写出来,那么写成的只能是一篇“流水账”,这样文章就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

既然对景物的描写需要选择以确定详写和略写,那么选择景物的标准是什么呢?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任何名山胜地,都有它的特色。比如巴蜀大地景色秀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kui)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园林,至少要涉及园林的三大要素: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树木花卉。即使是写山,不同的山,其特点也不同,如华山的险,黄山奇,泰山的雄伟、武夷山的秀丽,等等。

2) 要选择感受较深的景物。写泰山的游记数不胜数,但各有其物色。有的侧重写观日出,有的侧重写泰山云海松涛,有的写石阶,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侧重写雨景、雨。?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 这又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和写好其它文章一样,文章的选材立意,更多的是从个人的感悟出发的。感受深,对景物的印象就深,写起来就能具体生动;感受深,联想就多,可说的话就多,写起来就容易得心应手;感受深,情就真,写景时就会自然地融进自己的感情,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就容易感染读者。所以优秀的游记总是选择自己感受深的景物来详写,突出中心。

③一个背景(指人文资料)。写游记文章不仅要写看到的景物,还要同时介绍一下与景物

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使游览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的了解和接受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景物浏览。

例如在介绍名山大川时,要穿插有关的神话传说;介绍古迹旧址时,要附带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介绍某地区风光时,同时补充一些民风民俗情况??总之,气候饮食、历史典故、名人故事、古人诗文、风土人情都是景物介绍时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只有把景点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把写景与文化背景的介绍结合起来,才能赋予游记丰富的人文内涵。

④一种情感。写游记文章一定要渗透着作者一种情感。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而是结合描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或是热爱,或是惊叹,或是赞美。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情景交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

(2)写景的顺序要清楚

常见写景顺序有以下三种:

① 按行踪为序。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即按照作者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也不断变化。

② 固定观察点,按远近高低的顺序描写景物。也就是常说的定点换景,即看同一景物,以作者立足点或方位作为固定点,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看,然后把观察的景物按照远近高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周密的《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

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③ 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如写《日出》就应按?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顺序观察和描写。

再如写《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应按?黎明?、?太阳升出海面?、?太阳由红变亮?、?太阳升到半空以后?的时间顺序观察和描写。

再如《天山景物记》第二个小标题?迷人的夏季牧场?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先写白天辽阔的牧场、肥美的牧群、幸福的牧女和牧场的云雨;再写黄昏金碧辉煌的牧场和热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后写初夜歌声嘹亮的蒙古包;最后写深夜宁静安祥的大草原。

(3)抓住景物的特点,加以细腻的描写

世界上的景物林林总总,变幻多姿,各以其独特的面貌相区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观察角度的景物其特点各异,这要求我们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目光,景物的特点是吸引眼球的闪光点,对重点景物的特点描绘是一篇游记成功的关键,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形象,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那么,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呢?

①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第一节在写野花时,不但写了野花的密、多、高、大等,还抓住了野花的颜色?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特点进行描写。

②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 如白杨树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 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③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描写了众多的水势水态,其中有一句是:?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呜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同样描写水,一静一动,互衬互托,而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描绘出各自的形态,且精神、气势也有所显现。“喑呜叱咤”(意思是厉声怒喝)是以声写水势,写滔滔滚滚的动态,似静实动。

更妙的是作者能于“动”中看出“静”,于“静”中看出“动”,用他那传神的笔,以动写静,把静写得活起来。

3、结尾。点明游览的中心思想,即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反映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是通过写景来阐明所吸取的教训、明白的道理,或是通过写景来探索人生真谛,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启迪、熏陶和教育。

综上所述,怎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游记佳作呢,要做到三点:有物、有序、情景交融。

一.有物——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首先,在写游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主体交待清楚,如,游的人或者集体、要写的景物究竟是什么,是部分还是整体等。 其次,要注意在描写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即:通过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写作目的表达出来,或者表达自己对山水的赞美、热爱,或者说明

在游览中发现的哲理等。另外,要努力观察,把所要描写的景物有重点、有层次地写具体,写形象。有时,游览一个地方,你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复杂,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最有特色、最感兴趣的景物,按游踪的顺序,详细地写。还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

二、记叙重点要突出,即有序——线索清楚。

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参观游览时,可供观赏的不止一处,路线可能忽东忽西或者交叉,不能像记流水帐似的不分主次,不分详略可以按游览路线写,但在记叙时就要有一个清楚明白的顺序。一般有时间先后顺序、地点转换顺序。可以按空间顺序写即根据观察点的转换,描写景物的变化。也就是抓住游览时感受最深的几个场面来写。这样能使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观赏时应有重点,把印象最深之处写具体。有时也可把时间与空间顺序糅合在一起。

三、要刻画特征 各种景物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有形态上的,有颜色上的;有气味方面的,也有表现在声音上的。即使是同一景物,动态和静态时也不一样,我们要适当运用想象、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去表现它们。

四、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景往往是为了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景色描写与抒情结合在一起,就能达到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古语就鲜明地讲出了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在游记写作中,我们把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更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努力“见常人所未见”,让人读了你的文章之后有一种新的感受,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有多种方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大类,但必须真实

初学者写游记常犯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

(1)头重。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例如: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2)脚轻。没有点明游记的中心思想就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提醒大家的是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要下功夫好好着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结尾收束得好,不仅给人震撼的感动力,读者虽未亲身经历,也得到了最佳的“卧游”的效果啊!

(3)腰细。文中的主体部分是游记的精华所在,却写得又短又少。而最关键的应是“到达目的地后的游览经过”,总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行去匆匆,一无所获”的感觉,这样的游记显然是失败之作。

例文写作举例 大峡谷之游

沿途中你的心情和见闻

上个星期五, 我们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生态大峡谷。在那里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也让我在记忆的画卷中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早上 七点整,我们将踏上去生态大峡谷的旅游车。在车上, 大家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到大峡谷后的风景和心情。

终于到了朝阳生态大峡谷。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陡峭狭窄的山路,两边是高山峻岭,山上绿树成荫、野草满地,真是美丽极了。流水哗哗,溪水潺潺,那种凉凉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峡谷口冒出阵阵冷气,感觉非常的凉爽,把脚伸进溪水中,顿时感觉就像进了冷冻库一样,看到这样的美景,同学们忍不住一拥而上,马上踏着水钻进了峡谷里。

我们顺着长廊,听着溪水在脚下轰鸣,呼吸着峡谷里的新鲜空气,欣喜若狂地往前奔跑着想看到更美的风景。溪水叮咚地从小桥底下匆匆流过,特别清,特别润,还散发着阵阵水雾。峡

谷里很静,静的只听到我们的喊叫声和流水流水声。

峡谷非常的阴暗,两边都是岩石,就像沉香用斧头把这座山一下劈成了两半,偶尔抬头见到一束束阳光,仿佛是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一般……山上的泉水沿着岩石滴落下来,形成了一副透明的水帘,有时他们会调皮地钻进你的脖子里,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终于见到了一大片很宽敞的地方,抬头可以看到一片蓝蓝的天空,这里是专门供游客休息地方。我们一群人有的连忙补充食物和水分,有的还摆起了PS留影。

峡谷中的石头形态万千,有的像僵尸一样阴森恐怖,有的像乌龟一样可爱,有的像根柱子非常的直……

游戏时间终于到了,峡谷游览完之后,我们又赶紧来到了峡谷出口,与这里的溪水亲密接触。我们…….嫌不过瘾,又…..尽管溪水凉的浸骨头,我们仍不在乎,有的在水里躺着,有的快乐地打着滚,有的特地还带了水枪对着我们射击,调皮的朱鹏程还捉到了一只小螃蟹呢!

在一阵哈哈大笑中我们结束了本次大峡谷之旅,依依不舍的穿好衣服离开了。回头看看这美丽的大峡谷,默默地在心里对它说了声:?大峡谷,我还会来的。?

公园类风光为例介绍一下风光游记的一种写作模式。

标题:应该反映地点及风光特色。

第一段:主题性开头(意义或风光展示)。

第二段:起因,人物,时间。

第三段:第一眼看见该风光的感觉。

第四段:景点1的描写,侧重在我的心理。

第五段:景点2的描写,包括远看、中看、近看等。

第六段:景点3的描写,包括他人的活动。

第七段:行程中最有意义的景点,我及我们的活动和心理。

第八段,事件的结束。

第九段:抒情性的结尾。

范文】初春游北海

3月28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北海公园。

一进公园大门,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被碧绿的湖水环绕着的琼岛,岛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而秀美的白塔。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着三五成群的游人快步朝白塔走去。穿过正觉殿,绕过普安殿,一棵棵树木被我甩在身后,一节节阶梯被我踏在脚下。很快就到达了琼岛的顶峰——白塔。 站在修饰一新的白塔下,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迎着湿润宜人的春风,顿觉心旷神怡。放眼四望,只见公园内棵棵柳树都吐出了嫩芽,条条柳枝随着和暖的春风翩翩起舞;苍松翠柏被忽紧忽慢的春风吹动,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窃窃私语,粉色、白色的野桃花开满枝头,娇黄的迎春花开得正旺,洁白的玉兰含苞欲放;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一树树鲜花为初春的北海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极目远眺,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一座座高大崭新的楼房,一条条玉带般的公路都历历在目。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北海原是辽、金、元、明、清历代封建皇帝的御花园。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只有修建的辛酸劳苦,而没有游玩的半点自由。那时,人们从北海公园经过时,只能看见北海白塔呆呆地直立着,只能听见北海湖水低低地哭泣着。今天,北海成为人民的公园,我们的心情就像那随风波动的北海湖水一样…… 下山后,我沿着湖边慢漫地走着,继续欣赏初春北海美丽迷人的景色。春风吹过湖面,送来湿润、清新的空气;湖边一处处景致来到我的面前。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的空气,贪婪地看着动人的景色:岸边的小草刚刚拱出了地皮,暗柳垂下的枝条不时地轻拂着我的面颊。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银波粼粼,几只小


游记作文写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67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游记作文写法
相关文章
  • 游记作文写法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怎样写一篇游记》一、游记的含义简言之,游记就是描写游览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