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火药的发明过程
火药的发明过程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炼丹方士的以外发现 炼丹术在中国起源甚早,据史书所载,至少在战国时期,即已有方士炼制不死之药,且自始即受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方士在进行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实验,也累积了一些实际的经验与文字记录(如东汉魏伯阳撰的《周易参同契》即为一例)。三国以后,这些方士逐渐托身于应时而兴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开始学习与尝试炼丹的工作,于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随着道教的在我国日益盛行,炼丹术也随之日渐发达,奠定了我国火药与养生医学发展的基础。 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一种物质经过若干程序处理后,若与另一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自动的将其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一种物质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如黄金、白银等矿石制造成易于吞食的丹丸,经由人吞食后,将其中“不腐不坏”的特质为人所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之效。上述理论今日看来显然是无稽之谈,然而自秦汉至隋唐之间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许多企盼长享荣华富贵的帝王贵族们亦颇以为是。在这种背景的推动下,烧炼矿石设法使其体积变小硬度变软,并去除其中原有的毒性,使其成为可吞食的丹丸,遂成为方士炼丹的主要内容。而矿石中的硫黄为炼丹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硫黄可改变其它矿石的形态外貌。 硝石(其成分为硝酸钾)则为古代制溶解金属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可能由于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炼丹家们从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会着火甚至爆炸。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在他撰写的《抱朴子·仙药篇》里有用雄黄、硝石、猪大肠油和松脂共炼丹药的记载。雄黄含有大量的硫,硝石是强化剂,猪大肠油和松脂含有炭,硫、硝、炭是火药的基本成份,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火药了。 迄今为止,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火药配方,保存在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清虚子撰写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之中,称“伏火矾法”。其内容为:“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草药,烧燋即炭)三钱半。……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中唐时期的《真元妙道要略》一书里记载:“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火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黄、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中国人民至迟在公元9世纪已发明了火药。
篇二:火药发明的
火药是由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的发明始于古代炼丹术,在炼制过程中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磺、硝石、木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
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药后来还被广泛应用在采矿、开山、筑路等生产领域。
篇三:《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考试答案
?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的青铜镜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
2、四根说认为,万物是由(火、气、土、水)组成的。
3、比达格拉斯学派进行数学的研究的真正动机在于(让灵魂从肉体解脱)。
4、关于赫拉克利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他强调真正的事实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5、(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存在巨链”的概念。
6、现代社会中,技术和需求的关系是(技术可以创造出需求)。
7、RNA的类型不包括(传输RNA)。
8、第一个来东方大陆进行传教的人是(沙勿略)。
9、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大量的计算是通过(微积分)完成的。
10、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角度看,细胞分裂的方式是(减数分裂)。
11、下列是拉瓦锡的贡献的是(氧化还原理论)。
12、技术和科学结合于(文艺复兴)之后。
13、清代用的天文历法体系是源自于(第谷)。
14、生物发展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15、在提出狭义相对论(10)年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16、参照遗传密码,UCA对应的是(丝氨酸)。
17、古希腊的柱式不包括(奥尼斯柱式)。
18、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神话没有讨论宗教与神)。
19、制造陶器最简单的方法是(泥条盘筑法)。
20、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的图形是(圆形)。
21、爱因斯坦奇迹年指的是(1905年)。
22、中国古代所有思想文化当中的最支撑、最基本的概念是(气论说)。
23、俄罗斯的科学真正有了飞速发展的基础是在(苏联建立)以后。
24、开普勒第三定律是指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25、现阶段,干细胞主要被用于(治疗性)的研究。
26、教父哲学在表达上的观念强调(象征主义)。
27、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1600年)。
28、有康熙“钦定”的名义的较为全面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是(《律历渊源》)。
29、贝克勒耳发现射线是因为底片(在无光线时感光)。
30、后人用哥白尼的理论计算得出了(普鲁士星表)。
31、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新的力学形式是(量子力学)。
32、大希腊地区不包括(意大利北部)。
33、18世纪俄罗斯科学院的构成中,人数最多的是(德国人)。
34、ISIS创刊于(1912年)。
35、X射线是在(1895年)由伦琴发现的。
36、笛卡尔认为,全部物理可以归结到(几何)。
37、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我认识一只凤凰》)。
38、哥白尼认为,因为地球和恒星的距离太遥远,所以我们看不到(周年视差)。
39、燃素说的提出者是(贝歇尔和斯塔尔)。
40、经院哲学结合的是(亚里士多德)和基督教的教义。
41、罗马教会于(1992)年为伽利略平反,承认其理论的真实性。
42、近代科学诞生的初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科学占主导地位,技术为科学服务)。
43、(DNA结构和功能)的发现使得20实际后半叶人类可以再分子水平上对生命进行干预。
44、达尔文理论里的重大缺陷之一在于,新物种的出现是离不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
45、吴越之剑的剑脊是红白两色,剑刃是(黄白)两色,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思想。
46、萨顿提出,科学史的主要任务是建造桥梁。这个桥梁需要联通的内容不包括(学术与社会之间)。
47、利玛窦最终安葬于(北京)。
48、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证明了(水)的重要性。
49、随着古代文明的衰落,中世纪欧洲科学史在探索的形式、对象、内容和成果上都是以(神学)为中心展开的。
50、俄罗斯从(瑞典)手中收回了圣彼得堡现今的所在地。
二、判断题
1、牛顿力学确定了力的概念,消除了关于“力是什么”的争议,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的答案: ×
2、中世纪人们流行的对于思想的态度是权威主义和宗教宽容。() 我的答案: ×
3、贝歇尔提出土可以分为油状的、水状的和岩状的。() 我的答案: ×
4、托勒密认为,宇宙中的星球在沿着围绕地球的均轮旋转时,也在围着均轮上的某一点旋转。()
我的答案: √
5、瓦特接触到纽可门机是在给布莱克当助手期间。 我的答案: √
6、乘号之所以有“×”和“·”两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奥特雷德和莱布尼兹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并在不同的研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我的答案: ×
7、与西医还原论的思想不同,中医更倾向于综合性方法来治疗。() 我的答案: √
8、建国后总共实行了三批简化字,但后两批简化字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叫停。() 我的答案: ×
9、古希腊人崇尚海洋的精神导致他们更愿意观测天文,也拥有比中国更为完整的天象观测记录。()
我的答案: ×
10、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先提出了宇宙和谐论。() 我的答案: √ 11、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演化的概念最先被意大利人引入了生物学。() 我的答案: × 12、清华大学于1913年开办的时候是留美预备学校。() 我的答案: × 13、大航海使得新的大陆、新的理论被发现,促进了欧洲学者眼界的开阔,推动了社会的思想变革。() 我的答案: √ 14、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所有的生物都起源于原核生物。 我的答案: √ 15、力学与数学紧密联系,主要需要运用数学手段把力学的知识组成系统而抽象的逻辑演绎体系。() 我的答案: √ 16、古希腊人推崇数学,尤其是数学里的几何学。() 我的答案: √ 17、俄罗斯科学院的建立过程中受到了莫斯科大学极大的支持。() 我的答案:× 18、沃森和克里克合作建立起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我的答案: √ 19、卡文迪西发现氢气本身是可以燃烧的。() 我的答案: √
《火药发明时间》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56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