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居安思危观后感 正文

居安思危观后感

2017-04-21 06:44:5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大型专题片《居安思危》观后感

大型专题片《居安思危》观后感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倾覆,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悲剧性事件;而有着70年执政历史、拥有2000万党员的大党苏联共产党的自行瓦解,无疑是国际共产运动史上一个悲剧性事件。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做亡国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我们的邻居、大力支援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一直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怀,特别是对昔日一个强大到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苏联,走到今天这般境地,更有一种深深的惋惜和感慨。那么造成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居安思危》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值得深省的地方很多。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影片披露当苏共宣布解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倒塌时,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的基层组织,没有一位党员出来捍卫自己的党,自己的国家,甚至没有人表示抗议,人们普遍的反映是冷漠,是无动于衷!

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然而,只要我们深入到其内部,看一看它的指导思想、组织路线、作风等等,就会发现,这个曾经生气勃勃、与人民血肉相联的党,在它自身的演变过程中,如何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渐渐偏离了曾经指导其取得过辉煌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政

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直至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而且由于一系列错误路线导致经济恶化,民族矛盾尖锐,各种弊端累积,党内腐败日益严重。此时,它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党,人民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去奔走呼号,也不会为了捍卫它而拼死奋争,冷漠与无动于衷是必然的。由此,我们得到的又一个启示是:凡是背弃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终究将被人民所唾弃。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均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党,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每一位党员,都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的最后部分,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面对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出席党的十七大的代表一致认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自觉按照报告的要求,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

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四个一定要"集中概括了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具有鲜明针对性和现实性。而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清形势和任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从而走在时代和群众的前列。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有忧患意识,党员领导干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体现在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牢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无论是从加快发展、解决民生问题角度看,还是从党的作风建设看,都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辩证地看待形势,辩证地看待成绩,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走错路,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我国古代就有"天下稍安,尤须谨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之说。时刻忧国、忧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共产党人对事业发展必须保持的一种强烈意识。

提高防患能力,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作为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就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工作,更加严格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提高防患能力。而防患的首要之举,就是把发展搞上去,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时刻防止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党的宗旨通过自己多为民谋利益、多为民办实事、多为民解忧难来落实到最基层,落实到最实处,把干

部的政绩观、成就感建立在老百姓的满意度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时刻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本次会议重点从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等各个方面的形势入手,提出了"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与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脉相承,而且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民希望密切相关。

此次会议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字里行间透露的对问题不回避、对矛盾不掩盖、对形势不盲目乐观、对前景不失望悲观,不仅明确提出了要增强忧患意识,更明确要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党和全体党员"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就不可能有进步、有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盛衰存亡的历史告诉,什么时候有忧患意识,什么时期就兴旺,什么时候忘记了忧患、贪图了享乐,什么时候就出现衰亡。同样,建国六十年的历史也进一步证明,什么时期懂得了忧患,也就懂得了责任,

懂得了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改革开放三十年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与全党、全国人民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让每个党员、每个人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才勇于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但是,正如公报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少数党员的忧患意识开始消失、责任意识开始减退,"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所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成了当前必须认真对待、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必须进一步确立全党的忧患意识。只有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只有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才能有强烈的奋进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来源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刻剖析和矛盾的深入研究。

当前,世界形势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关键时期,政治形势变幻莫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随时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经济形势不用乐观,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随时都有出现反复的可能;和平环境很不稳固,各种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压力巨大,并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贫富矛盾更加尖锐,不稳定因素随处可见。

而从国内来看,在世界形势的影响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的

篇二:《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这些日子钓鱼岛话题很是火热,在国内的一些报道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忘战必危”,看过《居安思危》这部纪录片,我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了。

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共和国的政党,一个催生世界无产主义革命浪潮的政党在执政99年后却落了个亡党亡国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必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同时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和当初苏联共产党所面对的必然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国际敌人没有变,我们的敌人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我们酝酿着诡计。虽然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并没有遭遇大规模的战争从而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机遇期,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我们应当勇于承认我们所遭遇的国内和国外的困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庞大和复杂。

看过《居安思危》,我认为我们的国家要想在国外资本实力恶意破坏下保持持续的发展,这要求我们的执政党-共产党要保持其思想的先进性,同时我们每个公民在面对国内国外的困境时都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和保持充分的理智。毫无疑问,执政党在和平繁荣的时期是很容易走向腐化和堕落的,要保证我们党的先进性就要保证每个党员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坚持党内批评-团结-再批评-再团结的思路。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党员时候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旧政府,但在它拥有八千万党员的时候却被平静地夺取了领导权。中国共产党

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保持其先进性和党员的坚定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足够正确的决策,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执行这些决策。第二个方面就是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必须实施保持警惕和保持理智。我们所生活的年代只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我们在实现复兴的道路上必然遭遇一系列的困难,我们作为个人就是要保持警惕,防范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防范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妄图颠覆。在面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时,谨慎思考,取其精华。面对西方自我标榜的所谓“民主”和“自由”,不能被表面粉饰的假像所迷惑,作为个人保持独立的头脑审慎对待。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都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保持绝大多数人思想路线的统一,因为作为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崩溃最有可能从内部开始,作为一个拥有亿万人民和辽阔国土的国家,能彻底摧毁它的也最有可能是它自己。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平常的学习中不断去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去坚定自己的思想认识,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学习,坚定信仰,居安思危,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

41104026 代朝刚

篇三:居安思危观后感

篇一:居安思危观后感 前两天观看《居安思危》这部影片前三集,在近二个小时放映过程中,情节扣人心弦。剧中以列宁建立政权到最后的剧变、解体,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感想如下: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思想政治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忠于党、忠于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觉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能过硬的职工。 二、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想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党员形象,时刻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认真负责,牢牢记住入党誓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为实现长沙水文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篇二:居安思危观后感 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组织、一个党员公开对此表示反对或进行抗争。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

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 然而,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政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在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此时的苏共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其成功的方面,还是在错误、失败的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党我国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济奇迹,成就固然欣喜,但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居安思

危,认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国之间仍存在差距。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我党对于现在国际形势清楚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规律。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它关系着

党的命运,而党的命运,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和人民的福祸。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党如何才能发展壮大,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苏共垮台、苏联崩溃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失灵。 尽管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但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尽管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实施了各种拯救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马克思对资本、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就依然有效。只要人类历史的演进没有终止,无论人类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本身具有科学的、理性的力量,它靠的是以理服人,只有在讲科学道理的基础上,只有让人民感受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才能有效地让人民相信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 篇三:居安思危观后感 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组织、一个党员公开对此表示反对或进行抗争。 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然而,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政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在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 此时的苏共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其成功的方面,还是在错误、失败的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党我国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济奇迹,成就固然欣喜,但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居安思危,认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国之间仍存在差距。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我党对于现在国际形势清楚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规律。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它关系着党的命运,而党的命运,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和人民的福祸。 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党如何才能发展壮大,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苏共垮台、苏联崩溃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失灵。尽管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但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尽管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实施了各种拯救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马克思对资本、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就依然有效。

只要人类历史的演进没有终止,无论人类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本身具有科学的、理性的力量,它靠的是以理服人,只有在讲科学道理的基础上,只有让人民感受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才能有效地让人民相信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二、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苏共的垮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苏共脱离了人民群众,搞起了特权化。中国共产党应吸取这一经验教训,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三、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建设。()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才能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提高,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更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我们应该做到:一、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动向,将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紧密联系起来。二、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更好地为党和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三、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四、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于社会经济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改革,着眼于历史的高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推陈出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才能永葆青春。


居安思危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8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居安思危观后感
相关文章
  • 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居安思危》观后感这些日子钓鱼岛话题很是火热,在国内的一些报道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忘战必危”,看过《居安思危》这部纪录片,我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了...

  • 居安思危观后感

    大型专题片《居安思危》观后感大型专题片《居安思危》观后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倾覆,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悲剧性事件;而有着70年执政历史、拥有2000万党员的大党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