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经典句子 > 巴金《家》好句子摘抄 正文 本文移动端:巴金《家》好句子摘抄

巴金《家》好句子摘抄

2017-03-31 06:52:4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巴金的《家》与家

巴金的《家》与家

活了一个世纪的巴金给后人的印象温和而谦逊,但在那个时代的那个家庭里,像他小说《家》里的觉慧一样,巴金却扮演了一个激烈的“叛逆者”的角色:与他资质及成长背景极其相似的两个哥哥,并非没有反叛的冲动和决心。只是在更激烈的弟弟面前。他们不得不各自去“认领”这个大家庭必须有的那个隐忍的、委曲求全的角色。或许也可以这样说。正是两个兄长作出的精神牺牲和物质牺牲,才成就了巴金和巴金的小说。

大哥之死与“觉新”之生

不知是巧合抑或暗示,1931年4月19日下午收到大哥自杀的电报时,27岁的巴金正写到《家》的第六章,那一章的标题恰好叫“做大哥的人”。就在一天前,巴金这篇最初以《激流》为名发表的小说在上海《时报》第一次开始连载,大哥“觉新”刚刚开始了他在纸上世界的生命,并借助于《家》自此获得延绵不绝的生命力,生活中的大哥李尧枚却在第二天用自己亲手配制的毒药切断了他与这个俗世的一切牵绊。

巴金与大哥的最后一面是两年前,那时巴金刚刚结束他在法国20个月的生活不久,分别六年的哥哥从四川赶到上海来看他。两兄弟相见甚欢,手足之情并未削弱,但巴金感觉两人思想的差异“却更加显著了”,哥哥“完全变成了旧社会中一位诚实的绅士”。

那时的巴金并不知道,此时的大哥,正很吃力地维持着这个庞大的家族:不知是出于好面子还是怕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弟失望,李尧枚也从不让巴金知道家里日渐窘迫的经济状况。1926年,巴金专程赴苏州东吴大学探望已放寒假的三哥尧林,跟三哥谈起准备去法国留学,但怕增加大哥负担的尧林不置可否。巴金考虑了一两个月之后,“终于向大哥提出要求,要他给我一笔钱作路费和在法国的短期生活费”。李尧枚收到弟弟的信,先是强调手头拮据,无法筹款,后又写信劝巴金推迟两三年出国。但巴金“当时很固执,不肯让步??坚持要走”。大哥李尧枚是家中长子,“过着一位被宠爱的少爷的生活”,喜欢化学的大哥以第一名成绩从中学毕业时,他的人生规划是投考上海或北京的名校,再赴德国深造。但父亲却令他早早成婚。虽然已和一位姑娘有了“旧式的若有若无的爱情”,但他还是遵从父命,娶了父亲抓阄定下的张家小姐。为了补贴家用,他虽然伤心地大哭一场,却只能再一次遵从父命,为了24元的月薪踏入社会。

巴金形容自己在这个大家族里的生存哲学是“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我偏要做别人不许我做的事”。革命家丹东的那句“大胆、大胆,永远大胆”也成了鼓励他对抗家庭束缚的精神信条。

但作为一个大家族的长房长孙,李尧枚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虽然早年的他经常买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阅读并带领弟弟们热烈讨论,从而在无形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但父亲遽然去世后,二十出头的李尧林就开始艰难承担这一大族的生活。巴金发现大哥在那时的环境下变成了两重人格的人:一会儿是旧家庭暮气十足的少爷,跟弟弟谈话时又是一个新青年了。“当时他们还把我看作一个小孩,却料不到我比他们更进一步。”

也正是在最后一次相聚中,巴金告诉来上海探望他的大哥李尧林,他想一部小说《春梦》(即后来的《家》),把自己家的一些事写进去。“《春梦》你要写,我很赞成,并且以我家人物为主人翁,尤其赞成。实在的,我家的历史很可以代表一切家族的历史。”回川后的大哥写信告诉弟弟,自己看了《新青年》那些文章后,自己就想写一部书,但实在写不出来,既然弟弟想写,“我简直欢喜得不得了”。

伤感是这一次重逢,李尧枚送了弟弟一支价格不菲的钢笔,巴金为他买的一张唱片,他知道弟弟喜欢听,临别时又执意还给弟弟。“文革”后,巴金发现了四封大哥李尧枚写给他的信。从李尧枚留下的文字来看,他也是位极其细腻而柔情之人。“亲爱的弟弟,当你们送我上

其平轮(注:李尧枚离开上海返回四川时乘坐的船)的时候,我的弱小的心灵实在禁不起那强烈的伤感,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下来,把许多要说的话也忘记了??弟弟,我人虽回到成都来,弟弟,我的灵魂却被你带去了??”

为了振兴家业,李尧枚卖了田去做投机生意,害了一场大病后却发现钱已损失了一大半。“他回到家里,等着夜深人静,拿出票据来细算,一时气恼,又急又悔,神经病发作,他把票据全扯碎丢在字纸篓里。”第二天清醒过来,碎纸早已被倒掉,家里彻底破了产。李尧枚不愿死,三次写了遗书,又三次毁了它。在第四次写了一封二十多页的遗书后,他终于喝下毒药。

《家》中高家长子那个隐忍而懦弱的“觉新”,早已定格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我责备自己为什么不早把小说写出来,让他看清前面的深渊,他也许还有勒马回头的可能。我不曾好好地劝告他,帮助他。”巴金后来说,关于小说里的觉新自杀还是不自杀,他斗争了好久,最后在《秋》里几次把觉新从自杀的危机中拯救出来,“觉新没有死,但是我大哥死了”。巴金借《家》中的“觉慧”之口说,“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

三哥之死与巴金之痛

14年后,巴金再一次体验了突失手足之痛——1945年,三哥李尧林因病在上海去世。大哥破产自杀,家里只剩下l 6个银元。而身后是一个支离破碎、却有十几口要养的大家。养家的担子落在次子李尧林身上。1904年出生的巴金之上有二兄二姐,李尧林本是巴金的第二个哥哥,依照大家庭习惯,巴金则称李尧林为“三哥”。

巴金其实是与三哥李尧林一道,走出那个大家庭的。1923年4月,已在成都外专读了两年半书的尧林和巴金得悉,由于没有中学文凭,因而不能领毕业证书,尧林就想出了赴上海读书的主意。他们说服了二叔和继母,一起乘船驶离了家乡,从此开始各自不同的人生漂泊。一端是不得不负担家里重任的大哥,另一端是一心要冲出旧式家庭桎梏的弟弟,处在中间的李尧林无奈地扮演着调和者的角色。当年,在弟弟巴金执意让大哥筹钱为自己去法国后,李尧林写信给巴金,劝他经常给家中写信,此外,“你自来性子很执拗,但是你的朋友多了,应当好好的处,不要得罪人使人难堪,因此弄得自己吃苦??”

“这些话并不是我当时容易听进去的”,李尧林死后,巴金在纪念文章里不无懊悔地写下这句话。李尧林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家中经济已发生困难,他便靠做家庭教师缴纳学费和维持生活。“我回国后才知道三哥的生活情况比我想象的差很多”,1929年,巴金与大哥在上海相聚之前,也曾邀约三哥。但李尧林告之因暑假要给学生补课并没有赶到上海,那时的巴金并不能体会,从北京去上海的路费对三哥来说实属困难。为此,他也错过了与大哥的最后一面。

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的李尧林资质并不在巴金之下,但在十几口人的生计面前,他放弃了可能的“自由”生活。在天津南开中学做教员,每月领了薪水便定时寄款回家,支撑十几口人的生活。稍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那时的巴金已经在文坛有了足够名声,但不知是因为名声并没形成经济能力,还是已决心彻底走出旧家庭的他在此方面并不在意,家庭负担全部压在三哥身上,“那些未实行的计划像空中楼阁似地一下子完全消失了”。

如果说大哥是为了巴金作了精神牺牲,那么二哥李尧林则为巴金更多作了物质牺牲。三哥李尧林在南开中学的宿合里住了十年,巴金来天津三次看望三哥,每次都看出哥哥的“疲倦,寂寞和衰老”,但李尧林总是淡然一笑,对自己的生活从无抱怨。“生活费越来越高,他没有力量维持下去,然而不开口,他只是剥夺他可怜的最低的享受。”李尧林的朋友李健吾说。不仅如此,李尧林也不敢回应周围投来的那些或明或暗的含情目光。

1933年,李尧林从天津到上海探望巴金,兄弟两人有了充分的交流时间。那时巴金的《激流》已在报纸连载完,三哥也知道弟弟对“家”的看法。“我说,我不愿意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主张,他却默默地挑起家庭的担子。”巴金后来才意识到,三哥李尧林“不单是承担了大的牺

牲”,“应当说,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他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往前走多么困难,他毫不后悔地打破了自己建立小家庭的美梦”。

1939年某一天,正在上海的巴金听到楼下喊自己名字的声音,从窗下看去,正看到仰起头看自己的三哥,他几乎没认出来又黑又瘦的面孔。李尧林在上海住了下来,开始动手译书,但身体已每况愈下。那时的巴金也开始写《秋》,每写完一章都要拿给李尧林看并请他提意见。《秋》出版后,巴金动身去了昆明,李尧林继续他在上海孤苦的生活。

1945年,已经在贵阳结婚的巴金在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后,马上打电报给已失去联系多日的三哥。李尧林回电:大病初愈,盼速归。巴金夫妇多方奔走,花了两个多月赶到上海后,才发现三哥早已病倒。李尧林起初不肯进医院,巴金也没有再坚持。待后来听三哥自己念叨“我觉得体力不行了”,“还是早点进医院吧”时,才急急把李尧林送进医院。

躺在医院里的李尧林日渐衰竭,但对探病的朋友总是说“蛮好”。去世前两夜,三哥突然醒来,对陪伴自己的巴金长叹一声“没有时间了,讲不完了”,有点害怕的巴金劝他好好睡觉,有话明天说。这却是他们兄弟的最后一面。

李尧林只在医院坚持了七天便离开了人世。病因是“肋膜炎”,身边的人却相信他其实是死于长期的营养不良。闻讯赶来的巴金站在三哥旁边,“没有流一滴眼泪,却觉得有许多根针在刺我的心”。“是我封了他的嘴,让他把一切带进了永恒”,“我抱怨自己怎么想不到他像一支残烛,烛油流尽烛光灭,我没有安排一个机会同他讲话,而他确实等待着这样的机会”。生活中的“觉民”也死了。把有限的全部收入都贡献给老家的三哥,死后只有一把“金钥匙”留给弟弟。这是他当年因成绩优秀而在毕业时得到的燕京大学的奖励,这把“金钥匙”,见证了三哥的优秀,也铭记了他为家庭所作的巨大牺牲。

“他并非不是斗士,我们一直把他看作《家》里面的觉民,随着三弟觉慧打出腐朽的世纪,独自、孤单单一个人,在燕京大学念书,在南开中学教书,以李林的笔名翻译外国杰著??他没有‘琴’,永远也没有那一位鼓舞他向前的表妹??”李尧林的朋友、著名作家李健吾形容他眼中的三哥。很多人问三哥,谁是他的生活中的“琴”表妹,李尧林总是淡淡一笑,回答,那是弟弟的“制造”。

三哥死后,那一大家子的生活依次落在巴金身上,也许这时候的他对两位哥哥的处境才有了更多了解。“我们三兄弟跟觉新、觉民、觉慧一样,有三个不同的性格,因此也有三种不同的结局”。巴金后来通过大量文字,表达他对两位兄长深深的负疚之情,他懊悔自己有些任性的执拗,不体谅大哥的处境,也没有多分担三哥的负担。

李尧林被巴金安葬在上海虹桥公墓。后来,李尧林以“李林”名义翻译的《悬崖》和别的书出版,巴金用这笔稿费为他两次修了墓。墓上用大理石刻了一本摊开的书,书中有字:“别了,永远别了。我的心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家。”那是巴金从李尧林以“李林”名义发表的译文中挑选出来的一句话。1945年底,巴金与萧珊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巴金将她取名为“小林”,以纪念在这一年逝去的三哥。

“文革”中,正在牛棚里的巴金听说虹桥公墓在“破四旧”风潮下被砸毁,石头搬光,尸骨遍地,惊得一身冷汗,“只希望这是谣言”,却连打听消息的时间和权利都没有。待终于恢复自由时,却发现整个公墓已荡然无存,三哥李尧林连那最后的小小的“真正的家”也失去了。

篇二:读巴金的《家》有感

读巴金的《家》有感

读完巴金的《家》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好比在严冬里往身上浇了一盆热水,好比在炎夏中赤脚逛街,心中一直有股劲头在不停的上升,上升。书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人物,同时也是兄弟俩——觉新和觉慧,他们虽然出生在同一家庭,但是两人的思想完全不同。觉新的“作辑主义”和“不反抗主义”使我义愤填膺;觉慧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追求自己的理想,使人感到一点欣慰。

因为懦弱,因为封建礼教的传统旧思想,断送了觉新这个有为的,年轻的生命。觉新虽然有过向往“五四运动新潮”的影响,但是在封建家庭的“孝”道的感染下,在全家的封建思想的带动中,他放弃了,他不敢说“不”字。当父亲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决定婚姻时,他默认了;当家人要让瑞钰到城外生孩子时,他更默认了??当他意识到家庭的腐败,正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时,梅却在忧郁中死去。不久,觉慧又离家出走,这不仅没使他放飞梦想,却让他在腐败的家庭中更加讨好每一个人,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他在懦弱中更加懦弱。

相反,觉慧这个封建礼教叛徒,这个胆大妄为的青年却在不平中走向光明的大上海。离开了这个关着他18年的恐怕的笼子。

正因为有了觉慧,才使这个生气沉沉的大家庭中带来了一丝朝气,一股清风。“无论如何,我不跟他们一样,我要走自己的路,甚至于踏着他们的尸首,我也要向前去。”这是觉慧对封建礼教,对就制度发出的一声警告;“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把自己的幸福争过来!”这句话证明了觉慧追求自己理想,是个热血沸

腾的青年。虽然他没有和鸣凤结合,虽然他努力的想把腐朽的家庭变朝气,但是他失败了,而他在失败中选择了离开和放弃,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许多人在谴责与犹豫中一直没有正确的选择。可你要知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不要管别人是如何指责,相信自己,向胜利之门冲啊!

篇三:巴金《家》读后感

巴金《家》读后感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又回了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没得了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

信。最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巴金《家》好句子摘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73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巴金《家》好句子摘抄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