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秋天的古代诗歌诗词集锦
关于秋天的古代诗歌诗词集锦
秋风辞
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始安秋日
唐/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从军行二首
唐/王昌龄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长信秋词五首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 一作:归帆)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
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雨叹三首
唐/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篇二:关于秋天诗歌的赏析
秋色无边
“喜秋”、“悲秋”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秋景无限美,人们多以“金”饰“秋”,诗人们热爱秋景之美,在诗作中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
【赏】杜甫《客亭》曰:“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析】本诗是描写江南水乡清晨的佳句。诗句朴实明快、清丽自然,但却意境深邃、韵味悠长。这其中有动有静,有远景有近景,有空中有地面:清晨,曙色,抹亮了秋窗,树叶在秋风中飒飒飘舞。初升的太阳给晨雾缭绕的层峦叠嶂披上了赭红色的衣衫,清澈的江水悄无声息地向东流去,掩映在烟波浩渺之中——多么清秀美丽的江南秋晓。
【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诗人以画家的彩笔,把明月、清泉、竹林、荷花,以及喧笑晚归的浣女、顺流而下的小舟有机的镶嵌在一个画面里,有声有色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写意山水图”。
【赏】杜牧有《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析】诗人简直把秋色写成胜似春光了,在诗人眼里,这是一派多么清新明艳、生机勃勃的秋山景色!
秋日胜春朝
要说咏秋诗中真正写得色泽明亮的,还要数中唐诗人刘禹锡所作的《秋词二首》
【赏】《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是春色人狂。”
【析】,本意是指狗叫的声音,后以“使”比喻怂恿别人做坏事。秋天晴空万里,气爽怡人;放眼望去,寥廓纯净,一鹤排云;诗人的诗情悠然绵渺,畅然欢愉。诗人在欣赏明净的山水&斑斓的树色中,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语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抚若狂。这才是一扫悲秋之气,而对“秋日胜春朝”发自内心的赞美! 秋得食其实
秋天是色彩斑斓、缤纷灿烂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
【赏】“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韩诗外传》卷七)
【析】如果春天栽种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桃李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李树的果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赏】宋人苏轼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析】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即使冬天快要到了,仍然有结实累累的丰收。苏轼以此来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富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秋意阑珊
“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文人们常咏的对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勾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秋语】皆知俏媚终失去,无悔芳容刹那妍。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日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此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宋代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鹙,虫网栏杆。”
诗中写的是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长。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感叹人渐老去,读来令人凄凉顿生。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借景描写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
宋人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景则大处落笔,浓墨重彩,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抒情则畅达淋漓,黯然凄怆。情景交融,抒发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秋忆】古树啼鹃花枝瘦,晓风残梦人依旧。
“睹物”思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友或所敬仰之人的依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前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一样秋色,异地相思。着墨虽淡,韵味无穷
篇三:描写秋天的诗句三年级
描写秋天的诗句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3.《山行》【唐】杜牧
远上 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5.《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意: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6.《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7.《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⑴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们顺流而下。乘船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8.《枫桥夜泊》 张 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悠 扬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9.《夜书所见》 叶绍翁(唐)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0.《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 风呀,你吹落了秋天的树叶,你能让春天的花朵开放。你
吹过大江和大河,掀起了滚滚波涛,你吹进竹林,让无数竿翠绿的竹子向一边倾斜。
描写秋天的成语
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风落叶、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秋风萧瑟、 春花秋月、天高云淡、寒蝉凄切、秋风瑟瑟、果实累累、秋收冬藏、秋雨绵绵、落叶知秋、一日三秋、雁过留声、秋风送爽、春秋鼎盛、春去秋来、金风送爽、秋风习习、北雁南飞、金桂飘香、天朗气清、叶落知秋 秋水宜人 春种秋收
秋姑娘来了。
她来到了小路旁,各种各样的野菊花盛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花儿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群群的小蜜蜂采蜜,蝴蝶在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她来到了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菊花盛开了,粉的似霞,红的像火,白的如雪,黄的似金……走在草地上阵阵芳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她来到了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成熟啦!那石榴笑得咧开了嘴,红红的苹果像孩子的红润的脸蛋,一只只柿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红灯笼。”
秋风娃娃
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
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它把那金币儿摇落一地
然后又轻轻地把它抛起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一只一只,多么美丽!
仿写:大豆鼓着嘴儿撒娇着,享受一个夏天的甜蜜;稻谷恭敬地弯下身子, 在向秋姑娘致谢。
秋风如同淘气的娃娃,摇动着小槐树瘦削的枝杈;秋风如同慷慨的画家,将五彩颜色填满瓜果;秋风如同一把利剑,扫除树叶与残花;秋风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拂过你的脸颊。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43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