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1942观后感 正文

1942观后感

2017-03-03 05:43:2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电影《1942》之影评

悲剧时代下的冲突:覆巢之下难有完卵

——电影《1942》之影评

周海英 包文姝

摘要:电影《1942》讲述了1942年中国河南大灾荒、300万人被饿死的故事,解读了一段积贫瘠弱的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的历史。电影通过双线并行,分别以老东家、栓鹿为首的灾民家庭和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展现出了悲剧时代下的中国所面临的多种矛盾与冲突,尊严与生存的冲突,信仰与肉体的斗争,真相与谎言的交织,良知与利益的纠缠,逃难与逃亡的演变,发出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国民性的关怀与追问。

关键词:1942 悲剧 冲突

一、引言

电影《1942》主要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电影分两线并行,一条以逃荒路上的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为核心,展现出灾民们在痛苦一线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一条以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展现他们的冷漠和腐败及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这部电影是一段对历史的深刻解读,是一段对生命人性的关怀与追问,它展现出了一个 70年前的中国,一个积贫瘠弱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一个早已被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所遗忘了却又必须面对的中国,一个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河南人所刻骨铭心而又不愿回首的中国。

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尊严与生存充斥,信仰与肉体斗争,真相与谎言交织,良知与利益斗纠缠着……在那里,没有什么是对,没有什么是错,一切似乎都是合理,一切又似乎都是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有饥饿,只有逃亡,只有绝望……

二、冲突

(一)贫民与财主

故事从河南的一个村庄开始,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财主与贫民既是一种对抗,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立体,一切都似乎显得那么平和。但在饥饿面前,这种对立失去了平衡。

一场饥荒,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不幸降临,有史未遇的旱灾与蚂蚱之害导致了河南粮食奇缺的景象。“在千千万万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涧里、陌头和阡边,都有饿得皮包骨头的人,提着篮子,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长竿,在四处寻觅,捕捉能够救命的东西”( 李蕤《豫灾剪影》)。面对饥荒,财主老范,不再是一向温和的老东家,粮食成了他最为关切的宝贝疙瘩,他反复叮嘱家仆要仔细看护好自家的粮食;地主的儿子也不再是常态下的公子哥儿,少许的粮食使他成为了引诱民妇的资本;贫民则不再是一向温顺的小绵羊,饥饿使得他们丧失理智、难念旧情,即便是曾经有过的救命之恩。终于有一天,邻村的刺猬带着大批的饱受饥饿之苦的农民们冲进了曾经的救命恩人老东家的宅院,面对老范为保护自家粮食而请官兵前来镇压,喊出了“老东家,兄弟们就吃顿饭,吃完就走,你就要我们的命啊”,一场混战毁掉了财主老范,毁掉了农民,毁掉了延续数辈以来财主与农民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避难与逃亡

所有的人都走上了逃荒之路,因为战争,更因为饥饿。一无所有的农民们携家带口,带上祖宗的牌位,带上自己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走上逃亡之路,正如李蕤在《豫灾剪影》里描述的那样: “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有的步行,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即便是穿上出嫁时花衣裳也丝毫掩饰不了逃亡者的命运与悲哀。硕果仅存的财主老范带着银元和粮食,带着家仆,带着母亲和女儿,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走上的是一条他自认为充满希望、优越感极强的避难之路,正如他对女儿星星所说的“人家是去逃荒,我们是去避难” 。离家十五天后,地主老范继续优越着,还能在别人饥寒交迫无粮可食时拿出余粮喂养女儿星星的宠物猫,还能在瞎鹿母亲病重的时候拿出一些粮食给与救济,还能依然自得地拥有并指挥着仆人栓柱。但在若干多天后,地主老范的优越地位开始出现崩塌。中央政府国民党军队溃败,他们在“迂回作战”时与难民们不期而遇,相拥挟行,抢夺食粮;日军发起了猛烈的空中攻击,爆炸,扫射,哭喊,奔跑,混乱,分不清哪些是民,哪些是兵,哪些是土匪,哪些是硝烟,哪些是浓雾,哪些是死人,哪些是活人。如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中所描述一样: “那些轰炸机整天在上空盘旋、

俯冲、活像一群马蜂在折腾一只鼹鼠”、“这城市就像个把木板拿开而现出原形的蚂蚁窝,人们在连滚带爬地乱跑”。在这恍然一梦中,财主老范成了一个象想向他求助救济一些粮食的佃户、想向他请求帮助的同村人一样的一无所有的避难者,“这下,咱也成为逃荒的啦”,他的“避难”之路成为了真正的“逃亡”之路。所有的人,只为活下去而一路向西。

(三)信仰与肉体

在普通民众看来,饥饿和逃亡是由于战争和饥荒,然而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看来,所有的受难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主的庇护,他们是异教徒,没有皈依主。善良的乡村牧师安西满竭尽所能告诉难民们要皈依主,竭尽所能地为活着的人减去一丝伤痛,让死去的人们闭上双眼。但现实是,不管如何,活着的难民们面对的依然是饥饿、依然是死亡。他们不仅仅面对着日本军队的狂轰乱炸,还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掠夺和欺凌。当仅存的粮食被抢夺、仅存的马车被征用、仅存的亲人在一瞬间灰飞烟灭,当看到年少稚嫩的姑娘伤口所流出的血用手也捂不住、用棉袍也捂不住、甚至用神圣的圣经也捂不住的时候,麻木的难民们完全不知所措,虔诚的牧师也近乎崩溃,他开始一遍遍地追问“这里发生的一切,主知道吗? ”、“为什么上帝总是战胜不了魔鬼? ”,他也开始质疑神圣的信仰是否能拯救天下这些饱受饥饿的肉体。

(四)尊严与苟活

人都是有尊严的,但河南大饥荒逃荒之路上的人却没有了尊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尊严。为了挽救病入膏荒的母亲,瞎鹿已无法再顾及父女之情,他下定决心打算卖出自己的女儿,尽管经过妻子花枝的强烈阻挠,没有能卖成女儿,但对瞎鹿而言,为了生存已无所谓父亲的尊严。为了换取五斗小米,曾经读过书、曾经花枝招展、曾经义气风发的星星决定卖出她自己,她告诉老东家,“爹,你把我卖掉吧,给我一条活路”。面对五斗小米,没有谁能挽留得住女儿的尊严。为了卖出自己,花枝决定把自己嫁给栓柱,拜堂后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她告诉栓柱,嫁给他之后两个孩子就有了着落 。为了生存,谁也无法留住花枝作为一个妻子的尊严。为了保命而随波逐流的伙夫老马,眼见栓柱因风车被日军用战刀刺死时,他满含屈辱却又不得不露出讨好的笑容,含着心中的眼泪而吞下日军悬在刀尖上的生鱼片时,面对生存,谁也无法保护一个想要活着的人尊严。

(五)希望与绝望

踏上逃荒之路的初期,无论是谁,都还充满着希望。老东家不停地安慰着家人:“咱们就是去避难,过了个把月,就会顺利回来的。”花枝也穿上了出嫁时的红衣服,打算出门见喜撞个吉利。栓柱心里默默喜欢着向往着星星,在老东家的沉诺里暗暗期盼着星星能嫁给他的那一天。可现实远不及他们所预料的那么美好,路越走越远,粮食越来越少,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遇到的不是好运气,而是日本人飞机的轰炸、国民党溃逃的军队、车马粮食的被抢夺。当瞎鹿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病入膏荒、奄奄一息,他却不能给她找来一点食物的时候,他彻底绝望了。当老东家看着自己的好儿媳产子不久被活活饿死的时候,他绝望了。当栓柱看着星星为了挽救家人也是挽救自己而自愿以五盆米被卖入妓院的时候,他伤痛欲绝,却只能在心里呼喊。面对死去的远离的亲人,他们没有哭天抢地,他们只是轻轻的合上亲人的双眼,告诉亲人同时也是告诉自己,“死了好,早死早托生,来世别再投胎到这里来啦”。这既是对亲人们的来世充满希望,也是对他们不幸所处的现世最彻底的绝望。

(六)真相与谎言

有的人在掩饰真相,有的人在揭露真相,有的人在真相面前无能为力,有的人在真相面前左右为难。谎言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大局,为确保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为维护政府的国际形象,政府公报河南饥荒死亡1063人、人吃人的现象绝不存在,“灾情是有的,但没有那么严重。” “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1063人。” “实际呢?”“300万人。”上报灾情时表示饥荒不严重、河南本省能够克服困难,甚至政府还休刊整顿《大公报》以停止真相揭露,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休德却不顾生命危险,躲过新闻审查,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事实真相,更可贵的是他回到重庆后通过重重渠道一定要将此事告知政府高层领导,他拼命找宋庆龄、孔祥熙、何应钦、蒋介石等告知自己在灾区的所见所闻、告知河南灾情的真实情况,以推动国民党政府赈灾、缓解灾民受困问题,同时也帮助中央政府解决问题。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尤其是在面对神父梅甘的劝导“要么获得普利策奖,要么成为日军俘虏”时,他依然选择奔向灾区揭示真相。

(七)救国与救民

河南这场灾荒是一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大饥荒,特殊之处就在于中华民族正陷于日寇的疯狂侵略之下。为了抗击日寇,几百万中国军队正在包括河南在内的每一寸土地上殊死抗争。为了保证战斗力,政府必须从农民那里筹集大量军粮。为了救济早已断粮的难民,政府必须向灾民拨出大量的救济粮。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对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而言,他深知灾民之不易,并试图想向蒋委员长提出赈灾请求,但在重庆他看到的是蒋委员长正忙着处理缅甸前线战事、来自华盛顿的最新消息、即将举行的开罗会议的动向等“救国”大事的焦头烂额。当他向第六战区蒋鼎国司令长官要求减免军粮任务时,他又遭到了“救国”与“救民”孰先孰后的质疑与困扰。在中央政府看来,河南是个包袱要甩给日本人,以获得政府在战争中的优势。在蒋鼎国看来,“救国”比“救民”更重要,“同样是一批粮食,如果两个人中非要饿死一个人,若饿死的是一个农民,土地还是中国的,但若饿死的是一个军人,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大家都会变成亡国奴”。

(八)无助与阴谋

面对成批死去的大量难民,面对人吃人的惨状,羸弱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即便有心也无能为力。中央政府本想将河南作为包袱甩给日本人,在被美国记者曝光的情况下不得已给予一些所谓的资助。陕西等地方政府为了保存自己岌岌可危的暂时的安全,在容纳了一部分难民之后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枪指着驶往陕西的列车,要求他们立马回头,喝止难民进入城内。也有人伸出了“援手”给了难民粮食,那就是凶残的日本人。利用“这些灾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的理论,日本人采用独特的“增兵”办法“仁慈”地用粮食赈济河南灾民,吸纳中国人作为日军的后援力量。他们看似仁慈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有六万兵力,而中国军队有四十万兵力。他们狡猾地向难民散发食物,使难民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在进攻时形成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局面,在防守时形成了中国人被中国人打的场景。想救助难民的无能为力,救助难民了的却是充满着阴谋,这就是1942年的河南难民们所面对的真实惨况。

(九)良知与利益

在救济粮的处理上,一部分人保持了应有的良知,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丧尽天良迷失自我。经过美国记者白休德冒着生命危险调查真相、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进谏,

篇二:《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

冯小刚导演用银幕为我们还原了对于河南人来说充满天灾人祸的灰色年代,河南人就在1942这充满压抑的年代中卑微的求生。

看完这不电影之后,不知道怎么表述自己压抑沉痛的心情,这是一部冰冷而绝望的电影,是对70年前的天灾人祸的全景展示,从灾民,贪官,蒋介石乃至“救灾”的日本人,芸芸众生,面面俱到。我们只关注战争,却忽视了战争下受苦受难的百姓,在这种故事背景下,个人卑微的如同蝼蚁,政府将灾民当做包袱,而日本人则利用灾民,使其成为自己战争的武器,而其中的共同点就是觉得灾民的死活无关痛痒,任其自生自灭。当下社会,我们对“四升小米”已经没有了概念,或许我们对于“四升小米”就可以换一个媳妇,两块面饼就等于一条人命感到诧异,而今的我们,生活在国家的庇佑之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个年代,没人愿意去回想,没人愿意去经历,死亡,饥饿,寒冷,在这个全民奔小康的年代,人们仿佛不再相信,只有一些老人们会把饭吃的一粒不剩,浪费,已不再是可耻的行为,在富人眼里仿佛是一种炫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社会变成了笑贫不笑娼的社会,这是可悲的。

1942所展现的不仅是饥寒交迫,还有尊严。栓柱为了自己唯一的念想,或许现今会有很多人认为栓柱是可笑的,甚至可悲的,但是对于一个朴实的农村人,为了胸中仅存的一点卑微的志气,不受嗟来之食,不对日本人低头,这正是映射了每一个国人应有的尊严——不管是以怎样的形式表达,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原因。而反观老马,从厨师到法官再到日本人的阶下囚,尊严在生命的考验中已经慢慢泯灭,对于回答生命与尊严哪一个更重要的时候,答案会从每一个人口中脱口而出,而现实中我们所走每一步都在无声地回答着这个问题。仓廪实而知廉耻,衣食足而知荣辱。而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向往着灯红酒绿的生活,每个人都想法设法为了能够更好的享受而抛弃着自己尊严,一个人有了想要捍卫的东西就会变得软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人开奥迪,有人开奥拓;有人开奔驰,也有人开奔奔。有钱人的座驾是捷豹,开捷达的人更多。而无论钢板的厚薄相差多少,坐在车厢里的人,那一具血肉之躯,都是同样的脆弱。有的人甘愿为了一己私欲而出卖自己的灵魂,拜金主义的出现,让许多人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内涵,精神层面也极为空虚,扭曲人们的人生观,背离自己的理想,最终也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的人情冷漠,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尊严,虽然大部分中国人心中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国家的崛起而奋斗,而负面影响的散播必须要加以制止,否则就会使社会失去精神支柱,道德沦丧,使发展失去意义。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物质条件上升的同时注重精神上的培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篇三:电影1942观后感(共4篇)

篇一:电影《1942》之影评

悲剧时代下的冲突:覆巢之下难有完卵

——电影《1942》之影评

摘要:电影《1942》讲述了1942年中国河南大灾荒、300万人被饿死的故事,解读了一段积贫瘠弱的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的历史。

关键词:1942 悲剧 冲突

一、引言

电影《1942》主要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电影分两线并行,一条以逃荒路上的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为核心,展现出灾民们在痛苦一线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一条以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展现他们的冷漠和腐败及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二、冲突

(一)贫民与财主

故事从河南的一个村庄开始,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财主与贫民既是一种对抗,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立体,一切都似乎显得那么平和。

一场饥荒,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不幸降临,有史未遇的旱灾与蚂蚱之害导致了河南粮食奇缺的景象。“在千千万万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涧里、陌头和阡边,都有饿得皮包骨头的人,提着篮子,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长竿,在四处寻觅,捕捉能够救命的东西”( 李蕤《豫灾剪影》)。面对饥荒,财主老范,不再是一向温和的老东家,粮食成了他最为关切的宝贝疙瘩,他反复叮嘱家仆要仔细看护好自家的粮食;地主的儿子也不再是常态下的公子哥儿,少许的粮食使他成为了引诱民妇的资本;贫民则不再是一向温顺的小绵羊,饥饿使得他们丧失理智、难念旧情,即便是曾经有过的救命之恩。

(二)避难与逃亡

所有的人都走上了逃荒之路,因为战争,更因为饥饿。一无所有的农民们携家带口,带上祖宗的牌位,带上自己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走上逃亡之路,正如李蕤在《豫灾剪影》里描述的那样: “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有的步行,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即便是穿上出嫁时花衣裳也丝毫掩饰不了逃亡者的命运与悲哀。硕果仅存的财主老范带着银元和粮食,带着家仆,带着母亲和女儿,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走上的是一条他自认为充满希望、优越感极强的避难之路,正如他对女儿星星所说的“人家是去逃荒,我们是去避难” 。离家十五天后,地主老范继续优越着,还能在别人饥寒交迫无粮可食时拿出余粮喂养女儿星星的宠物猫,还能在瞎鹿母亲病重的时候拿出一些粮食给与救济,还能依然自得地拥有并指挥着仆人栓柱。但在若干多天后,地主老范的优越地位开始出现崩塌。

俯冲、活像一群马蜂在折腾一只鼹鼠”、“这城市就像个把木板拿开而现出原形的蚂蚁窝,人们在连滚带爬地乱跑”。在这恍然一梦中,财主老范成了一个象想向他求助救济一些粮食的佃户、想向他请求帮助的同村人一样的一无所有的避难者,“这下,咱也成为逃荒的啦”,他的“避难”之路成为了真正的“逃亡”之路。

(三)信仰与肉体

在普通民众看来,饥饿和逃亡是由于战争和饥荒,然而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看来,所有的受难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主的庇护,他们是异教徒,没有皈依主。善良的乡村牧师安西满竭尽所能告诉难民们要皈依主,竭尽所能地为活着的人减去一丝伤痛,让死去的人们闭上双眼。但现实是,不管如何,活着的难民们面对的依然是饥饿、依然是死亡。他们不仅仅面

对着日本军队的狂轰乱炸,还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掠夺和欺凌。

(四)尊严与苟活

人都是有尊严的,但河南大饥荒逃荒之路上的人却没有了尊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尊严。为了挽救病入膏荒的母亲,瞎鹿已无法再顾及父女之情,他下定决心打算卖出自己的女儿,尽管经过妻子花枝的强烈阻挠,没有能卖成女儿,但对瞎鹿而言,为了生存已无所谓父亲的尊严。为了换取五斗小米,曾经读过书、曾经花枝招展、曾经义气风发的星星决定卖出她自己,她告诉老东家,“爹,你把我卖掉吧,给我一条活路”。面对五斗小米,没有谁能挽留得住女儿的尊严。为了卖出自己,花枝决定把自己嫁给栓柱,拜堂后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她告诉栓柱,嫁给他之后两个孩子就有了着落 。为了生存,谁也无法留住花枝作为一个妻子的尊严。

(五)希望与绝望

踏上逃荒之路的初期,无论是谁,都还充满着希望。老东家不停地安慰着家人:“咱们就是去避难,过了个把月,就会顺利回来的。”花枝也穿上了出嫁时的红衣服,打算出门见喜撞个吉利。栓柱心里默默喜欢着向往着星星,在老东家的沉诺里暗暗期盼着星星能嫁给他的那一天。可现实远不及他们所预料的那么美好,路越走越远,粮食越来越少,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遇到的不是好运气,而是日本人飞机的轰炸、国民党溃逃的军队、车马粮食的被抢夺。当瞎鹿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病入膏荒、奄奄一息,他却不能给她找来一点食物的时候,他彻底绝望了。当老东家看着自己的好儿媳产子不久被活活饿死的时候,他绝望了。当栓柱看着星星为了挽救家人也是挽救自己而自愿以五盆米被卖入妓院的时候,他伤痛欲绝,却只能在心里呼喊。面对死去的远离的亲人,他们没有哭天抢地,他们只是轻轻的合上亲人的双眼,告诉亲人同时也是告诉自己,“死了好,早死早托生,来世别再投胎到这里来啦”。

(六)真相与谎言

有的人在掩饰真相,有的人在揭露真相,有的人在真相面前无能为力,有的人在真相面前左右为难。谎言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大局,为确保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为维护政府的国际形象,政府公报河南饥荒死亡1063人、人吃人的现象绝不存在,“灾情是有的,但没有那么严重。” “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1063人。” “实际呢?”“300万人。”上报灾情时表示饥荒不严重、河南本省能够克服困难,甚至政府还休刊整顿《大公报》以停止真相揭露,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休德却不顾生命危险,躲过新闻审查,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事实真相,更可贵的是他回到重庆后通过重重渠道一定要将此事告知政府高层领导,他拼命找宋庆龄、孔祥熙、何应钦、蒋介石等告知自己在灾区的所见所闻、告知河南灾情的真实情况,以推动国民党政府赈灾、缓解灾民受困问题,同时也帮助中央政府解决问题。

(七)救国与救民

河南这场灾荒是一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大饥荒,特殊之处就在于中华民族正陷于日寇的疯狂侵略之下。为了抗击日寇,几百万中国军队正在包括河南在内的每一寸土地上殊死抗争。为了保证战斗力,政府必须从农民那里筹集大量军粮。为了救济早已断粮的难民,政府必须向灾民拨出大量的救济粮。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对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而言,他深知灾民之不易,并试图想向蒋委员长提出赈灾请求,但在重庆他看到的是蒋委员长正忙着处理缅甸前线战事、来自华盛顿的最新消息、即将举行的开罗会议的动向等“救国”大事的焦头烂额。当他向第六战区蒋鼎国司令长官要求减免军粮任务时,他又遭到了“救国”与“救民”孰先孰后的质疑与困扰。在中央政府看来,河南是个包袱要甩给日本人,以获得政府在战争中的优势。

(八)无助与阴谋

面对成批死去的大量难民,面对人吃人的惨状,羸弱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即便有心也无能

为力。中央政府本想将河南作为包袱甩给日本人,在被美国记者曝光的情况下不得已给予一些所谓的资助。陕西等地方政府为了保存自己岌岌可危的暂时的安全,在容纳了一部分难民之后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枪指着驶往陕西的列车,要求他们立马回头,喝止难民进入城内。也有人伸出了“援手”给了难民粮食,那就是凶残的日本人。利用“这些灾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的理论,日本人采用独特的“增兵”办法“仁慈”地用粮食赈济河南灾民,吸纳中国人作为日军的后援力量。他们看似仁慈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有六万兵力,而中国军队有四十万兵力。他们狡猾地向难民散发食物,使难民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在进攻时形成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局面,在防守时形成了中国人被中国人打的场景。

(九)良知与利益

同时也由于李培基一次次的上书,中央政府终于了解了河南饥荒的严重程度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国际影响,他们决定调拨粮食救济灾民。面对这批救济粮,一部分的官员表现出了应有的良知,但地方利益的驱使也使得一大部分人丧失了理智、出卖了良心、,他们一边贪污腐败、接受贿赂,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做出天理不容的恶心事,一边假慈悲的说着“是不是有点过分”。有的官员潜心于研制“吃一粒管一天”甚至“吃一粒管七天”的仙丹式食物,企图骗取救济资金。有的官员不顾整体利益,只顾自己管理的那块区域,拼命地争吵、攫取与阻挠。

三、结语

通过讲述1942年河南大灾荒这个悲剧,电影《1942》充分揭示了战争与饥荒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与民族性。在那个悲剧时代,信仰与肉体相斗争,尊严与苟活相矛盾,良知与利益相纠结,真相与谎言相充斥。正如作者刘震云所说:“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一个时刻,同时又是最温暖的时刻”。黑暗之处就在于肉体趋于泯灭、苟活几为真理、利益尘嚣于上、谎言不绝于耳,温暖之处在于终会有一群有信仰的人、终会有一群有尊严的人、终会有一群有良知的人、终会有一群相信真相并揭示真相的人。

地址:

身份证号:320219197706305023

篇二:电影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

1942,曾经对我,只不过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一个令我们心酸的年代,影片追诉了一个小小的家庭的经历,老东家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着万贯家财,可却因为避灾被迫逃离了家乡.一路上,多少坎坷,妻儿的离世,粮食的被毁,以及被迫卖掉女儿??种种因素,使他在那一年,失去了太多太多.

这场学校组织我们看的电影,不算太长,却意义深远.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里,他们颠沛流离,他们有着对食物,对和平的渴望.

在影片的最后,老东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母亲饿死的小女孤儿,从此,他们相依为命?? 看完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息.一年的灾荒,却因战争,成了愈来愈深的问题.可这是有能力改变的呀!可最后,还是一名外国记者站了出来.中国的人都不理中国事了吗?

历史是真实的,是无奈的,是辛酸的.那时候,离现在是多么的遥远,又像是历历在目.这,是一笔血红的历史,多少人死于在这1942!尘封的历史,却是无言的诉说??

篇三: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

在逃荒的路上,饥饿是压垮道德伦理的一座大山,在连吃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看

到了1942年逃荒路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灾难期间人命贫贱,影片中瞎鹿与人讨价还价卖掉自己的小孩,只为换得2升米给病重的老娘煮碗粥;张涵予饰演的传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爱的神父边帮他包扎边和他对话,信仰坚定的传教者眼神已经开始变得迷茫,直至最后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赢不了魔鬼,那还信他个求!”;迫不得已的地主老范的女儿自愿“卖身”换米,用“再也不见”来换取父女俩人的活路时,老范噙着泪水,仰天长叹:“我老范辱没祖先!”;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 在影片的另外一条救援主线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还死掉了唯一的儿子吗?如果国家富强,那场对日本的战争在一个月内打赢了,逃荒大军早早回家,还会有影片后面令人发指的情节吗?所以说,国富方可民安,落后就要挨打。目前,我国周边国际形势动荡,菲律宾、日本等国蠢蠢欲动,意图侵犯我国领土,而美国等国态度暗昧,我国再次站在了风浪的尖头之上。

影片只有2个小时就结束了,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的受到了触动,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发达,科技的发达离不开教育的普及,而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国家教育体质中的一颗螺丝钉,我更是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牢牢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才是对无数先烈们最好的回报。

篇四:电影1942观后感

电影《1942》观后感

3120103925 刘恒

首先第一感觉便是当时人民生活之艰辛,处于战争年代的人们,他们并没有过错,但是却要遭受天灾与人祸的双重蹂躏,如果现在让我回到那个时代,估计怕是怎么也活不下去。不禁感慨历史的残酷,古语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处在那个独特的历史时期的人们更是如此,影片真实反映的一些历史事实,以人换米、饿殍遍野、狗吃人人吃人种种,都让人切身体会到生存的不易。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人口密集,河南是中国的心脏,陕西是中国的脊梁,很庆幸这脊梁没有弯掉。纵然是在逃荒的过程中,即使是被农民仇视的地主东家也会把米借给瞎鹿来侍候其母,也会有长者呵护幼者,也会有乡里乡亲间的相互扶持,也会有拴柱甘愿一死也要保住孩子的风车。日寇虽然占据了我们的土地,但是却没有消灭我们的文化。在周围一片血腥的情况下,我们仍然看到了中国人的孝悌之义,还有善良的本质。影片在再现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强调了对人的关怀。

除此之外,对于建国前的历史走向我也有了一些认识。为什么国民党最后被赶出了大陆,为什么蒋介石的国军内战时败给了解放军,其实从抗战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影片中蒋鼎文的部队一直在向河南方面索要军粮,甚至讲出“饿死民,国还在,饿死兵,国就会亡”这样的话来,其实个人认为,蒋介石的部队打仗需要大量的军饷其实是非常致命的。内战后,前线的军需和国民党财力已经不能搭调,以至于后来发行金圆券,财政垮塌。

介石的军事头脑和战略战术思维是不能和毛主席相抗衡的。此外,国军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也是非常严重,这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内因,军队纪律也是极差,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国军内部一些败类如同土匪一般,抢掠人民的财物怎么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看完这部作品,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对生活、自身和历史都认真思考许久,既有悲哀也有亢奋,谈不上百感交集,但心情很复杂,难以平静。


1942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92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1942观后感
相关文章
  • 变形金刚2观后感

    《变形金刚2》观后感:还原记忆还是改变记忆?80年代,我们认识了一个叫变形金刚的东西。那时的我们没有那么多动画片看,打来打去的就更少了,《变形金刚》把我们牢牢地拴在了电视...

  • 1942观后感

    电影《1942》之影评悲剧时代下的冲突:覆巢之下难有完卵——电影《1942》之影评周海英包文姝摘要:电影《1942》讲述了1942年中国河南大灾荒、300万人被饿死的故事,解读了一段积贫...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