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优秀学生谈学习心得 正文

优秀学生谈学习心得

2017-02-22 07:08:5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国内优秀大学生谈学习经验(细节与进度)

目录

北大学生:大学三年以及之前听课生活的总结 ........................ 1

人大侯瑀-统计学专业 ............................................. 5

旅行的意义:一个人大本科女生大学四年的故事 ...................... 7

附:关于学霸新闻两则-清华 ...................................... 11

清华现超级“学霸”15门课程100分4门99分...................... 11

清华双胞胎学霸走红学习计划表精确到小时 ......................... 14

(经济金融)“学霸”如何炼成?高瞻远瞩+目标专注 ................. 15

北大学生:大学三年以及之前听课生活的总结

细说大学各科学习的经验教训,兼谈恋爱和高中情况 作者:郑子杰Christal 2013-06

人一般在最痛苦的时候进步最大,虽然结果上往往不如意。

首先,我想说,我有点失落,因为即将告别了保持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三年的以听课为主的学生生活,打破的将是保持15年的生活习惯。从明天开始,就要开始以科研为主的至少6年的学术生涯了。

在此,我先总结一下我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提取精华,成为下一段生活的一些图式。 小学的生活细节已经忘得干净了,只记得偷过家长钱去买麻辣烫,只记得我那时候每天都会哭,只记得我是矮矮小小的,仰视天空的时候,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后脑勺。我曾经小学就被认为很聪明?其实更确切的说法是,我比较zhangmao(济南话吧),把所有的聪明的外漏给别人看罢了。

初中生活,依稀记得整天跟班主任吵,还会故意跟班主任对着干,而且跟家长打赌故意不努力考试,以及最后结果是中考考出了我进入初中以来的历史最差成绩。擦边进了实验班。中考成绩高中班里倒数第三。

高中记得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考了班里30多名结果被老师表扬了,其实当时很震惊。因为中考成绩的过弱,以及第一次考试的弱弱表现,我并没有像后来的高中生活那样扎眼。 直到高一上的期末考试,由于数学特别难,所以我的排名开始出现了质的飞跃。当然高一的生活的晚上基本都贡献给了数学竞赛,记得每天晚上6:30-9:30都去妈妈的办公室刷数学竞赛书,记得第一次龚老师布置的70多道平面几何题我连查书带推导每天晚上平均耗费4个小时加上2个周末才在一周时间内把它们做完,记得高一的时候刷的数学竞赛书比很多人(即使在山东)高中刷过的所有题都多很多很多。当时的世界貌似只有我跟数学竞赛。当然高一的山东的夏令营还是考砸了,后来从山大要的可以参加考试的名额。本着仅仅是去做题看题的态度拿了省一之后有了保送资格(其实之前我一直在准备新概念作文大赛),也许,当你不为任何目的仅仅是以研究的目的去对待试题的时候,发挥的最好。当然高中也碰过物理竞赛,由于准备不充分,满分160只考了22分。

当然高中曾经把政治书抄过3遍,历史地理书各抄过2遍,化学笔记抄过5遍(最后一遍是默写的一本子),英语背了四六级单词——这些都只是高二前,因为保送,所以没有高

三。

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是背四级单词是每天做完竞赛之后的1个半小时,那种感觉就像浑身被虫子咬的感觉一样,但是1个半月挺过去之后,英语有了基础,不再是特别弱的瘸腿项。当然从高中的综合成绩一直稳定在班里第二(第一总是换)。我从来没有爆发过,只是每一次都很稳的对待考试,记得当时考完试就能估计出自己应该大概能得多少分了。

我妈妈总是说,高中保送完了之后的我相当能玩,根本不用功,我其实想偷偷跟她说,跟她那早上5点半起来然后没事就读书的生活相比,我确实不算用功的。当时跟大部分同龄人比,我只能说我不能算偷懒的。高三水了一年的我深感到大学如果不用功就被淘汰的压力,所以上了大学之后格外用功。

大一上,看起来并不是我最顺利的一段时间,或许说是最痛苦的一个学期。

我选了邵老师的数学分析,由于大一上的上半学期不太用功(我以为很用功了,其实仅仅是形式上用功,而不是真正的勤于动脑),即使每节课都挺,数学分析还是落了很多,期末之后连续刷了一个月的夜,去看裴礼文、菲赫金哥尔茨、越神的APOSTOL、习题课讲义、解题指南,本着能会推就推不会推就背过的态度去学习数学分析,然后考试的时候以背的态度答题(当然由于习题课讲义的推导过于详细,有很多没必要的步骤,我又看不出来),所以最后期末考试没有答完。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用功程度足以让数分上九十,其实我说,我也就是70分的水平,因为我根本没有理解数学的精髓而只是形式上和应试上的用功而已。我到后来才理解邵老师的一些思想,突然悟道了很多道理,我太在意形式上的所谓的“掌握”而忽略了对问题的理解。

当然光靠理解不用功记忆是学不好一门课的,但是光背诵而不理解也是学不好一门课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仅做好一方面就会忘乎所以,当时确实看似学会了,以为就是掌握了,但是后来要不就是知识掌握不牢靠,要么就是核心思想不理解导致越学越累。当然,学术除了形式上的用功更要注意脑子的思考是我从苏骁同学的喜欢看着数分书想数学题的方式而得到的启示。

大一上寒假,我花了一个寒假看陶哲轩的实分析,渐渐理解了大一上所不能理解的一些知识。不过本着对推导的不理解,我还是转去学高数。大一上的计算概论,我是靠着同寝室张文泰同学的32道动态规划题和计算数论书上的数论问题将c的语法运用熟练的,同时对于高等代数,我刷完了指导书上的所有题,花了2个晚上(每天都是8:00到第二天早上6:00一动不动,有一次肯德基的工作人员看我太专心了,没有关掉二楼的灯,二楼的灯亮了一夜)把指导书上的结论整理一遍,然后没事就背诵,最后才感觉学的不错的。记得有一次还忘了出去刷夜,坐在走廊上自习学到了2点,碰到了刷夜回来的陈云帆同学。

我大一也很困惑,我喜欢学术吗?不喜欢!能玩当然喜欢玩,但是我不喜欢有问题压在心里不懂的那种感觉。我不在乎最后考试老师出什么样的题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批卷,但是在乎在考试之前,对于老师上课讲的知识不能有哪个方面还是迷茫的或者困惑的,即使有,也得强行背过。

大一下由于对当时喜欢的女生表白屡次被拒,让我把精力完全放在了学术上。

记得当时刷了吉米多维奇的3、4、5、6和电磁学千题解(越做越快,最后2个小时完成40道题没有问题),所以这两门课就不用愁了,对于微电子电路基础,每节课上完都回去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争取自己把上课讲的概述性内容理解清楚。由于呆呆老师和李红滨老师的班讲课内容差别很大,所以我会托曹萱同学给我讲一遍呆呆老师上课的内容然后再抄一下辛雨同学的微电笔记。当然笔记总是会有错误的,在你读别人笔记的时候就会去思考为什么跟自己的理解有出入,然后就去查书,搞懂,最后才明白到底是什么(大部分情况下是我理解错了)。

对于热学课,我只能说对于普通物理,应该重视概念的理解,当然理解的前提当然是要背过,连体系和基本概念都背不过,何谈理解。

程序设计实习是那学期最恶心的一门课,当然,由于c 语法部分还是主要涉及背诵,所以笔试我不会太愁。对于BLOKUS大作业(现在已经进化成了四色地图),由于陶世博同学的那份代码模板太过犀利,我花了9个小时的时间读懂之后又花了3个小时找出漏洞和不足,修改了深搜算法,然后写出了一份相对很稳定的ADAM程序,保证我们的大作业不愁了。

其实当时上c 语法课的时候我会去找c primer与课件进行对比,然后一般争取每节课之后都再背一遍,当然课前必然得预习,否则跟上的难度挺大的。

地震概论,对于我来说不算是水课,我认真地记笔记、写总结,虽然最后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是成绩真的不是关键,我真的想说,对于他上课讲的相关内容我已经掌握很好了,有些是bbs上的老题赵老师上课没有强调或者我漏掉了,考试的时候我就随便蒙而已。

那个电路实验课程给了我跟数分一样的低分,原因是老师是按照完成的顺序给分的,然后我每次完成之后都不跟老师说而是去找示波器的手册或者把实验的原理搞明白,走的一般都比较晚。这样做也许牺牲了成绩,但是好处就是我对于仪器的使用,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点与很多混过了基础实验课程的人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大一下想当学霸的初衷是一句:“想追到xxx吗?先把自己培养成学霸吧,然后就可以给她讲题了”。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没追上,但是侧面上促进了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其实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很幼稚,后来谈过恋爱才意识到,对于有的女生,也许她是女神,但是不适合作女朋友。

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你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时间?我想说大一的我基本不太喜欢打dota,而且喜欢刷夜。我都想说的是夜要刷,但是不是考试前刷,不要刷太多次(我连续刷一个月太过于暴力,会损害身体,严重不推荐)。把功夫用在平时是关键,考试什么的,考的是你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是否与老师相同,这点需要上课认真听老师是怎么理解的。(梦里江河注:悲催。)

同时也有老师是怎么出题与阅卷,但是这都与我不相干,因为我知识学到了就好了,怎么考是他的事情,我没法干涉也无权干涉,我也没有必要而且比较反感活在老师画的怎么考的圈圈里(我比较讨厌活在别人的圈圈里),那样失去了太多的自由,所以还是努力掌握知识比较靠谱。

大二上是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由于任务太过于繁重加上喜欢胡思乱想,所以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去过心理咨询中心。

所以那前半学期的事情我都已经忘了很多。只记得家长来过一次,告诉我要放松,以及怎么放松。我开始逐渐学会打dota(熟练)、逛淘宝以及玩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例如变形金刚玩具?火影护额?)等等。

当然那学期的129使得我开始了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场恋爱,当然第一场恋爱什么都不懂,所以谈了两个多月就分手了。当然现在想想,自己确实太过于幼稚了,或许只有通过谈恋爱,男生才能变得成熟。

当然对于课程的学习,忘得比记得多,记得最多的是数学物理方法和电路分析两门课(基本所有内容都记得大概),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的物理和电路课程都是以这两门课为基础的,而这两门课是我最重视的两门课。数学物理方法习题指南真是一本好书,因为上面有你想要的结论以及非常常用的方法。电路分析原理课程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构成了未来课程的基础。对于传输线理论的熟悉和双端口网络的熟悉,使得我在大三下

学微波课程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熟悉。大二上,最艰难的渡过,那段时间的悲观情绪只能慢慢缓过来。

大二下,开学,失恋,失恋的原因是因为我一周中发烧了两次,心情极度不好,同时课程有点压力,实验室有压力同时EX也认为没意思,于是我说了很多狠话,故意伤人的狠话,然后就理所当然的分手。当然这也积累了经验。对于现在的女朋友,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总是先想想自己哪里做错了,然后斟酌之后再说话。对于最亲密的人,狠话不能说,有些实话要婉转的说。

大二下的模电也许是很虐的课,因为最后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只有69,大二上的数电,我也考得很不好。因为当时的我还沉浸在听老师讲课,记笔记,自己理解思考,查百科的学习方法中。这两门课的失误都是因为我没有认真看教材。我突然回想起来自己高中所强调的,看教材的重要性。也许只有把老师的思想理解了,把经典教材的思想理解了,再融入自己的思考,才能对这门课有个相对“初步”的理解。模电考的很偏,数电考的很细,都是重点考的教材上的内容。

对于近代物理,反而比较喜欢考课件,不过对于普通物理,我还是倾向于背概念->抄概念->理解概念的学习方式。背不过的东西相当于只学了个皮毛,跟上网查查然后通识性的掌握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对于一个问题的阐述,能说大概思想的人有很多,但是既能说思想又能把每个细节都阐述清楚的人少之又少。而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专家或者大师,必须要求自己做这少之又少的人。

大三,一切开始变得理所当然,因为我开始熟悉了这种学术的节奏,老师讲课、课件、教材、自己思考融合的越来越好,我并不觉得学术方法再是一件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对于通选课的疏忽导致我中日文化交流史出现了严重失误。其实,对于考试考原题自己没有搜到原题这个事实当时有些耿耿于怀,但是后来才意识到自己确实那门课没有好好听,其他没有听课的成绩好仅仅是考试出题和评卷的问题,而对于课程到底掌握了多少,只有自己心里有数,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无尽的抱怨无非是对“凭什么他跟我一样的努力程度,或者不努力却得到了比我高的分数”或者“他搜到原题我没有搜到原题考试会吃亏”的形象的表现罢了。只有关注自己真正学到多少的人才不会担心考试时的心态,才会把任何的结果都看作是理所当然。因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只与自己有关而与他人没有关系。虽然DSP考砸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无论多砸,我就努力到了这些,对于老师出的这些题,我就该得到考砸的成绩,无可厚非。

我相信机遇与努力同样重要,但是从来不相信机遇会偏向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不断努力,即使机遇不偏向我,也能活的下去。

我曾经在乎过成绩,现在也不是完全不在乎。但是我比较在意自己到底得了多少而不关心相对的RANK或者这个成绩的相对高低。从成绩上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出我到底掌握了多少,以及考试的心态如何。

我曾经幻想过恋爱,但是现在觉得,只有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在一起才是恋爱,女神,作为曾经的美好幻想罢了。

我总是在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好,其实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有时候努力改,但是也会控制,以免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我觉得过程比结果重要,虽然好多人这么说,但是毫无自恋的说,只有像我一样的极少数人能践行注重过程而坦然接受结果。大部分人的心态只是认为这样是对的,自己可以这样劝自己,但是骨子里做不到。

我觉得,也许是受托于一定的强迫症心理,我能够强迫自己做到我想做到的,而且能够

从骨子里改变,貌似很容易就能产生自我的认知失调一样。

我喜欢从比较大的层面想问题,比如国家、比如社会、比如集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想这些,一定会被自己各种各样的烦恼绊住。会更多的要求生活的环境与自我的成就而忽略了做事情是为了奉献,而成就仅仅是他人评价你的一些东西。它们也许对于社会的我是有用的,但是对于寻求的宁静的自我真的一文不值。

我至今不能理解追求结果的人在最后的delta函数般的努力为什么不能化成平时的正弦波。

写不动了,已经写了很多,先写这些吧,希望对刚上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有点帮助。我会努力进入科研阶段,争取在中国开辟一个领域,让中国在这个领域上可以引领世界的潮流。

从明天开始,以学习、听课考试为主的生活将化作历史。跟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相比,我又变成了文盲一只,又得发奋努力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人大侯瑀-统计学专业

侯瑀,人大07级本科生,总平均学分绩3.83,专业学分绩3.91,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剑桥大学夏季奖学金,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北京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本科期间通过两门北美精算师考试,发表论文2篇,并于2010年被耶鲁大学邀请成为public health school访问学者。热爱音乐,哲学,旅行。曾任院学术部部长,辩论队队长。2011年同时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录取,将赴美攻读金融数学专业。

2011年6月5日晚,22岁生日,16个朋友陪在我身边,经历了整整12个小时的徒步跋涉,翻山越岭,登顶香山最高处,看完日出后下山,回到熟悉的学校。虽然辛苦的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虽然回想起来也会讶异自己的疯狂,但看透山下的灯火阑珊,山间的云起云落,把最荒诞不经的愿望变成现实,也算是给我无怨无悔的大学四年,画上了一个感动长存的句点。山峰总有更高的一座,太阳明天还会照常升起,但正是那一段段“在路上”的心情与志气,才拼接成一条旖旎而不可复制的记忆之河,任凭岁月翻滚,依然静水流深。

2007年夏天,抱着对“精算师”的冲动好奇选择了现在的院系和专业。此外早早坚定了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打算,所以在不遗余力地上好每一门课的同时每天背单词,听写新闻,也清楚地知道GPA是出国申请的最重要依据。由于一进大学就担任学院各种晚会的主持人,合唱比赛领唱,辩论队辩手等,对学习的时间格外珍惜。常常2,3点钟结束辩论赛讨论,早上6点多又匆匆奔赴自习室念书,竟然很难跟寝室的同学见面。也曾经因为学习压力想过退出辩论队,但发现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也就学会了把时间利用到极致。

大二伊始,总平均GPA位列全院第一,但我却不再满足于课程和考试,而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但由于年级低,又没有任何科研经历,所以只能自己争取机会。也许是倔强好强,也许是不知天高地厚,我闯到前系主任易丹辉教授办公室,自我介绍后提出想跟她做科研的愿望,百般恳求下获得了机会,并每周参加易老师的博士生讨论班,先从编程和数据处理开始,后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课题和科研项目,自己建立统计模型。除了向老师和师兄师姐学到了很多东西,惊喜的是在大二时我站上了全国生物统计学术会议的讲台,成了教授和博士生之外年龄最小的演讲者,并发表了自己关于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处理纵向数据的论文。

大二下半学期,几乎是同时完成了两门SOA北美精算师的考试,开始备战10月的GRE

篇二:优秀学生谈英语学习心得总结

优秀学生谈英语学习心得总结

语学习心得学英语到底有没有诀窍?或者说怎样才能很轻松的学英语?我一直认为,培养自己的兴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目前,在网上,有很多我感兴趣的文章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我来说,我一直对股票,投资,以及世界经济局势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就在网上经常游览这些方面的英文文章。后来,我才发现,比起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其它欧洲语言来说,英语应该是算最容易的。

我一直觉得,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像一些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的大学生,还是有捷径可走的。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词汇以及做全真试题,然后通过四六级考试,接着利用在准备这些考试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语感及词汇过渡到口语和听力的学习,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但这些都和diligence分不开。而大家的偶尔一句“我要好好学英语了”,也决不能只是一句漂亮的话,一定要有行动并持之以恒。

我高中英语一般,但是通过大学三年的积累,也自认为学到了很多,并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只有日积月累,通过量变,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大一的时候学英语还是很保守的,所以刚听到李阳这种英语教学者也觉得非常新鲜,所以寝室里每人都买了他的其中一本书,我记得我买的那本是“爱情英语”,因为它里面说学英语是枯燥的,而爱情是浪漫的,所以把英语与爱情结合在一起是最好不过了。我还记得我背下了“大话西游”里的那段经典的对白,那是我大学里学习口语的开端。而外语系公共教学普遍的背文章期末加分制,也促

使我背了好些文章,这些都为我以后四六级考试以及在和人家对话练口语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说实话我四六级考试至少在作文这块从来没有刻意去准备过,只是图表分析作文我看过一点格式,其他的我都是用我背诵的文章加改写完成的,背诵这个方法太有好处了,几乎涉及英语学习的每个方面。但是我背诵不是那种迷迷糊糊的背,而是背的很熟练的,能够脱口而出的,这是李阳老师的书上教的。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有时你会感觉自己进步很慢。曾经记得在刚准备四级考试时,每天做阅读,却发现还是错那么多。明明自己阅读的感觉好起来了,为什么还错那么多呢?后来出现自己还只是处在一种比较低的阶段。因为那时我由于语感还不好,所以无意识的就陷入那种想去把握句子结构的行为,却忽略了文章到底在描绘什么内容,所以一篇文章下来,虽然觉得自己把握复杂句子的能力加强了,却做不对考题。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不会那么在意做错还是做对了,反正总有一天我会做对的。

我有个蛮怪的方法,就是喜欢在平时做试卷时把所有答案都写好了,我指的是单选题。因为我觉得英语这东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那些不懂的东西只能拿来记,而不是刻意去理解,有些人一定要问我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我实在说不出,反正我自己知道了,因为我以前碰到过,有这种感觉。那些因单词问题而解决不了的题目就更是这样,我做错这种题目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什么挫折感,反而会在心里想,这种题目要是我认识这个单词早就做出来了。所以就刻意记一下这个意思,记住了就完事,没记住也没关系,反正我从来就是有重复做题的习惯的,一套试卷我可以做18遍而不会觉得烦,因为每次做我的

篇三:优秀学生谈英语学习心得总结

优秀学生谈英语学习心得总结 -心得

[]语心得学到底有没有诀窍?或者说怎样才能很轻松的学英语?我一直认为,培养自己的兴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目前,在网上,有很多我感兴趣的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我来说,我一直对股票,投资,以及世界局势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就在网上经常游览这些方面的英文文章。后来,我才发现,比起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其它欧洲语言来说,英语应该是算最容易的。 我一直觉得,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像一些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的条件的生,还是有捷径可走的。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词汇以及做全真,然后通过四六级,接着利用在准备这些考试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语感及词汇过渡到口语和听力的学习,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但这些都和diligence分不开。而大家的偶尔一句“我要好好学英语了”,也决不能只是一句漂亮的话,一定要有行动并持之以恒。 我英语一般,但是通过大学三年的积累,也自认为学到了很多,并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只有日积月累,通过量变,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大一的时候学英语还是很保守的,所以刚听到李阳这种英语者也觉得非常新鲜,所以寝室里每人都买了他的其中一本书,我记得我买的那本是“情英语”,因为它里面说学英语是枯燥的,而爱情是浪漫的,所以把英语与爱情结合在一起是最好不过了。我还记得我背下了“大话西游”里的那段经典的对白,那是我大学里学习口语的开端。而系公共教学普遍的背文章加分制,也促使我背了好些文章,这些都为我以后四六级考试以及在和人家对话练口语时提供了很好的。说实话我四六级考试至少在这块从来没有刻意去准备过,只是图表作文我看过一点,其他的我都是用我背诵的文章加改写完成的,背诵这个方法太有好处了,几乎涉及英语学习的每个方面。但是我背诵不是那种迷迷糊糊的背,而是背的很熟练的,能够脱口而出的,这是李阳的书上教的。在英语学习的道上,有时你会感觉自己进步很慢。曾经记得在刚准备四级考试时,每天做阅读,却发现还是错那么多。明明自己阅读的感觉好起来了,为什么还错那么多呢?后来出现自己还只是处在一种比较低的阶段。因为那时我由于语感还不好,所以无意识的就陷入那种想去把握结构的行为,却忽略了文章到底在描绘什么内容,所以一篇文章下来,虽然觉得自己把握复杂句子的能力加强了,却做不对考题。在到这个问题后,我就不会那么在意做错还是做对了,反正总有一天我会做对的。 我有个蛮怪的方法,就是喜欢在平时做时把所有答案都写好了,我指的是单选题。因为我觉得英语这东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那些不懂的东西只能拿来记,而不是刻意去理解,有些人一定要问我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我实在说不出,反正我自己知道了,因为我以前碰到过,有这种感觉。那些因单词问题而解决不了的就更是这样,我做错这种题目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什么感,反而会在心里想,这种题目要是我认识这个单词早就做出来了。所以就刻意记一下这个意思,记住了就完事,没记住也没关系,反正我从来就是有重复做题的的,一套试卷我可以做18遍而不会觉得烦,因为每次做我的感觉就会好一点,语感也会强一点,句子结构的把握也会再好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心也高一点,《》()。我是那种什么类型的题目都会拿来当作培养语感的人。比如,我以前在开始做一份试卷前,有时会20分钟在一道单选题上。因为我在培养感觉,通常我会挑一题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长一点的句子,在心里读上20分钟,直到自己觉得进入状态了,能发挥出自己实力了,才会一口气做完整张试卷。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答案。对完答案后从来不会有什么伤心的感觉的。阅读也是一样,我不理解我会一直看下去,曾经我一遍阅读看了一个早上,完全是我自己的。可考试的时候却也丝毫没有把这种慢热的习惯带到考场,因为考前对阅读的感觉自己心里完全有数的,感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的话我当天早上还要死命看上一遍文章。总之这些细节的很多,说也说不完。学好英语,兴趣非常重要,大家也都明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有人说,英语平高是将来找到的甚至的资本。这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我更觉得,英语是一扇窗口,他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一派新奇的景象。当我能够用英语同老外及口语好的,从那么多英语网站上了解国外的、历史、科学和

文化,并取得第一手时,我才真正的领悟了掌握一种语言的妙处。前面我说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但我相信:只要仔细,逐渐摸索,人人都可以创造出一套有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从“读”中受益无穷。二十一世纪报我也买了看,直到我有了电脑可以看电子版以后。通过有意识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培养了语感。而这两方面我认为是掌握一种语言的两大支柱。而语言就是这样,是相互促进的,语感好,在练习听力及口语时都会感觉到你以前在阅读中学到的有多重要。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足够大,语感足够强,其他的技能,只要多加练习,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而然的提高了。在听方面,是我的一块弱项,总觉得和阅读能力不相符合,所以只能靠最实用的逐句听写法了,再结合听,这样精听和泛听结合,进步也很快。到了大三,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很多人的。但很多人却羞于开口,而口语却偏偏是要以丢脸为代价的。正如新东方老师所说的,只有我们平时脸丢光了,到了最后与人交谈或参加各种口语考试时才没脸可丢,这确实有。平时适当模仿地道英美音的发音,并坚持开口说,借助各种媒体工具,总会有所成。有了那么点自信后,就可以开始找各种人说了,决对不能怕丢脸。但是对于口语学习我还是想说,单纯的背诵或者单纯的练习各种对话都是不够的,而要两者结合起来。当初我虽然背了很多文章,但却发现我在和外教对话过程中非常吃力,就是觉得自己没用,为什么背了那么多文章口语还是这么差。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到我一个同学的寝室里,却发现有个我们系的竹材工艺的同学在网上英语聊天室说英语。虽然我那时觉得他口音不好,但是却发现了练口语时交流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把口语学好,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巩固以前背诵过的所有文章。大家不用担心自己背的用不上,事实上你早上背的东西下午就可能用上了,前提是你在背完后有那个交流的过程。可能很多人说口语找不到partner,怎么交流。是的,这完全是现实,但是我的方法是和自己交流,这是最大程度的利用自己,而且自己和自己当然水平完全一样啊,我就把我自己的英文名james当成另外一,然后一个topic和自己交流。起步阶段什么都可以说,关键是练口语的感觉,渐渐地就可以让自己的对话有些逻辑和条理性。还有,一个人在时,可以说得很夸张,这样对自己以后说话自然不自然很有好处,因为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是觉得非常uncomfortable,那是受到中文发音的影响,而一个人在教室try to speak it in another way时,我指的是夸张的表达自己,就会克服这个困难。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勤奋比任何技巧方法都重要,学英语贵在坚持。

〔优秀学生谈英语学习心得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优秀学生谈学习心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29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优秀学生谈学习心得
相关文章
  • 优秀学生谈学习心得

    国内优秀大学生谈学习经验(细节与进度)目录北大学生:大学三年以及之前听课生活的总结 1人大侯瑀-统计学专业 ...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