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演讲稿 正文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演讲稿

2017-02-12 06:45:4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三农演讲稿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听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东买里乡中学教师黄春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根网线连四方,万紫千红总是春》。

记得在我上小学时,老师曾告诉我们,国外的科学技术很发达,他们那儿的老百姓,农场主一个人可以种上百亩地,甚至是上千亩!都是靠现代科技,靠电脑操作。那时我实在想不通,种地不用手劳作,靠电脑?电脑与种植农业有何瓜葛?渐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儿时的迷惑自然是不攻自破了。

当今在我们叹服现代科技的多样化诞生的同时,网络不再是个陌生的话题了!是啊,神奇的网络资源牵引着我们大家以飞一般速度向前冲,不知从什么时候电脑、网络、远程服务早已不再是白领、上班一族的专利了,悄悄然中,咱农村老百姓也懂得了什么是现代科技,什么是电脑网络,什么是远程服务到家门啦!

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咱农村老百姓也懂得科学致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陈旧劳作方式,已被新型科技技术替代,利用科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老百姓知道什么土壤宜种什么农产品,什么产业带来经济效益高,闲暇时走趟农村瞧瞧,你会发现,种植业多样化了,养殖业现代化了,各类产业基地化了。瞧,那是东买里乡的“草莓基地”“核桃园基地”“蔬菜基地”,走进农户家院,你还会发现原来这还是个养殖基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老百姓自己在家里开设了家禽养殖。看,

一架架鸡舍干净整洁,半自动、全自动设施方便、轻捷。成箱的鸡蛋通过远程信息输送到各个城市,这一切仅仅是农村设施变化的一个小小切面。

远程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新型产物,其优越性就是让群众通过“小窗口”放眼看世界,使他们更便捷的了解外界,了解我们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变革,以往老百姓对远程教育的资源不太了解,同时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电脑应运程序不高,致使远程服务成了村民眼中的“摆设”,远程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近年来开展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其实开展远程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提高自身素质,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促使农民增收,如何让农民认可远程教育的先进性、多样化。首先要组织广大农牧民参与到此项学习活动中来。近几年我们巩留县许多村站、社区都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国家了配备了液晶电视、电脑、话筒、摄像头等设施,利用这些资源组织群众观看科教片,让农牧民懂得科学种植的重要性,还利用此平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先进理念,不断提高自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还可以解决农民在种植、养殖方面的难题。

自各村站点开设了“远程服务站”以来,村民们遇到问题再也不用东奔西走,瞎折腾了,服务站工作人员说了,以后有啥问题,打个电话就解决了,真是省时省力。

如今,一提到远程教育,老百姓脸上都乐开花了,“远程教育

站”成立以来,通过面对面授课、心贴心服务、以电话咨询,现场教学的方式,实现了远程教育的实质性,拉近了农牧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通过学习,通过远程服务中心的指导农民们懂得了如何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远程教育就像一张看不见却又摸得着的大网。它涵盖内容丰富、广泛,包罗万象。除了利用远程教育服务于农业生产,我们还通过开展远程教育丰富老百姓生活。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这一新的载体,借鉴外地经验,因地制宜,按照“小型、灵活、适用、多样”的原则启迪他们发展新品种的思路,让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回首昨天,喜上心头,展望明天,任重道远,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巨大潜能,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篇二: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真情服务演讲稿

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真情服务演讲稿

在今天的演讲之前,我先为大家讲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最平凡的故事:十月份的一天下午,正当我们准备下班结账的时候,一位中年男子手里提着一个红色的袋子,来到我们分社。他用试探性的口气询问:“同志能帮我帮这些钱存起来吗?”原本准备下班结账的我们还是微笑着接过客户手中的钱,打开包一看才发现,袋子里装的大部分都是硬币还有不少的残币。此时这位客户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他对我们说今天跑了两家银行但就是因为钱太散都被婉言拒绝了。我们决定先收下这笔钱。之后我们柜员加班将这些钱整理好,总共七千多元,第二天一早我们便通知这位客户钱清点完毕,他听后很是感动连声道谢,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体会到他将这笔钱存上之后的那份轻松与喜悦。

其实这样的故事也会在其他信用社发生,当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我们每天的工作时,在熟练的操作和优质的服务中有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信合精神:立足三农真情服务。无数的信合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以打造一流金融机构为目标,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在金融创新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例如充分我们利用营业网点遍布城乡贴近农户的优势,以代理业务为突破口,大力开拓中间业务,代理保险、话费,还适时推出了“齐鲁惠农一卡通”,将政府发给农民的各项补贴通过农信社的营业网点,直接兑付到每家每户,及时透明,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我们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形象。

近期,长清区信用社全面开展了“阳光信贷”工程活动,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在对经营项目和个人信用充分了解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贷款额度,力求达到每户一证,使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强国富民”口号,农村信用社积极响应,身体力行,以“支农、兴农、富农”为己任,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办好事,扎实有序的开展了“阳光信贷”活动。平安前王村以种植洋葱为主,由于前王村紧邻济南市中区,属于城乡结合部,村民在种植业之外,努力开展副业、增加收入。活动开展初期,我与同事们组成宣传小组,走街串巷,在主要街道张贴宣传标语和海报。每张贴一处便有村民前来询问,我们便向他们讲解什么是阳光信贷工程,信用社的贷款品种有哪些,如何办理等等。同时利用该村广播喇叭,向村民宣读《长清联社阳光信贷工程宣传提纲》,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切实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广泛的宣传,该村村民认识到阳光信贷的便利,使农民切实体会到“阳光信贷”是一项惠民工程,信用社能够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能够帮助他们发家致富。在前王村共受理农户贷款申请43户,总计450万元。发放贷款证那天,下着蒙蒙小雨,但浇不灭农民朋友的喜悦之情。当看到农民朋友脸上的微笑时,一切的辛苦与疲惫全部顿然消失。

农村信用社始终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服务当地经济,支持村民根据不同环境发展特色农业。纸坊村坐落在长清五峰镇的一个山沟里,地理偏僻,当地村民终年忙碌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一年下来收入无几。村委领导意识到这样不能改变山村贫穷的面貌,通过多方考察确定了种植樱桃的发展规划。可是村民开始不理解,一辈子都种花生玉米,种樱桃咋种?经过村委领导的动员,群众有了种植樱桃的热情。可是买树苗需要很多的资金,去哪里凑这么多钱呢?这时村委领导想到了我们信用社,向我们详细叙述了发展规划,第二天我们便组织客户经理实地考察,不到三天的时间,为该村村民发放贷款130余万元,村民购买了树苗。樱桃树在村民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硕果累累,并以上乘的质量很快的打开了市场。他们种植的樱桃进入了周边县市各大超市,每逢成熟季节,慕名而来的采摘着络绎不绝,成了远近闻名的樱桃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现在该村成立了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们信用社采用大联保体模式,加大对纸坊村的信贷支持,继续帮助他们发家致富。

建设新农村信用社是后盾。每每看到村口大大的红标语,看到一颗颗果树迎风飘香,看到整齐的村落,看到一排排的二层小楼,一股暖流油然而生。我坚信,一棵草可以展现春天的绿色,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农信人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让“农民自己的银行”真正成为发家致富的百宝箱。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是我们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平凡不是平庸,简单不等于单调。“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服务不因我们立足农村而落伍,真情不因我们面对农民而打折。让我们立足三农真情服务,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篇三:创新机制 建立科技服务“三农”长效机制

创新机制 建立科技服务“三农”长效机制

张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大胆探索实践,初步建立起了“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民群众拥护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我市选聘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的做法,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市科技局获得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3名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科学技术与农民增收密切融合,科技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有效转化,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指导)员创业、服务工作机制

1.公派科技特派员。从市、县(区)农口部门选派564名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由政府颁发聘书,下派基层创业、服务,工作期限为2年,重点是解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引进推广步伐,发挥科技支农惠农的作用。

2.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十大工程”技术需求,组建湿地保护、玉米制种、马铃薯、肉牛、现代农业示范、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利用多学科、跨部门科技交流,着力于打造高水平“科技团队”,形成流动的“技术转移中心”,综合集成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

3.选派科技副乡镇长。市委组织部从市直农、林、水、牧、农机等部门选派60名事业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技特派员到乡镇担任科技副乡镇长,主要职责是按照全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4.选聘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为了壮大农村基层技术推广力量,全市从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中选聘400名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发挥就近、方便、典型示范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直接到户、到人、到田,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8月份,甘州区一次就选派了100名公派科技特派员和100名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并进一步分别完善制定了管理考核办法和细则。

“四位一体”科技特派(指导)员创业、服务工作机制,按照利益联结和农民技术需求,紧密结合、梯次推进,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服务和创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着重解决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公派科技特派员着重抓典型示范和共性技术推广,科技副乡镇长着重抓农民技术培训,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以农教农,就近快捷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因而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建立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制度的体会和做法

如何做到既不增加财政供养经费,又能有效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从2007年开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市分两批选聘115名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由市县(区)两级政府颁发证书,鼓励开展技术服务和就地创业。三年多的实践表明,

选聘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是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对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改革,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力量,有利于“土专家”、“田秀才”施展创业才华,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创新农村科技体制机制,提升农村基层科技工作活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的体会,一是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当地情况熟悉,能够就近、快捷、方便地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并在服务中依靠科技、发挥当地优势进行创业。二是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一般都是当地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农村能人,从事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项目,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具备科技成果的传播、转化能力。三是按现行国家工资标准,增加1名财政供养的农业科技人员,每年财政负担2万元左右,而选聘1名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约为财政供养人员的十分之一,相当于1名国家技术人员的工资可聘请10名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并且是一支留得住、永不走的农村科技服务、创业队伍,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带路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为此,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选聘400名“土专家”、“田秀才”担当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第一件实事,市财政筹措资金80万元,对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主要任务是按照就近、便利、产业对口和以奖代补的原则,每人联系1个村社或产业示范点(基地)、联系部分科技示范户,围绕发展日光温室、高原夏菜、设施葡萄、林果、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所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流程,定期不定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典型示范,以农教农,带动周边农民提高技术水平,壮大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各县、区将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库进行管理,建立培训、技术服务、创业台帐。对选聘的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进行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市上一次性发放补贴2000元。考核结果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并优先推荐评聘上一级农民专业技术职称。不合格等次的不予发放补贴,并取消民间科技特派员资格。

我市在选聘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的工作实践中,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典型引路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科技服务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 拓宽渠道,择优选聘。根据当地主导产业,选聘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农民需求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实践中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就开展什么样的研究与创新。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选聘条件是年纪较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在技术服务、开展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群众公认。选聘程序是村、乡镇推荐,县(区)初审,市上复审、公示,并发放聘书。选聘对象既有农村基层干部,也有农村技术能人,既有当地种田能手,也有外地农民技师;既能自己依靠科技创业致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又能切实热心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业绩考核采取工作任务完成、服务对象民意测评和村两委班子总体评价百分制考核。从而树立了一批科技创业典型,催生了一支以管理骨干、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科技人员和文化人才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挥了科技服务、创业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中的示范作用,在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纽带作用,在科技兴农中的骨干作用,在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空间中的引领作用,在构建和谐村镇中的推动作用,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科学技术与“三农”实现了“无缝衔接”。

2. 双向选择,利益双赢。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同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报酬及风险责任,做到互惠双赢,共建立利益共同体40多家。临泽县聘请山东聊城和白银市农民李奇彪、位正军为科技特派(指导)员,有偿指导临泽、高台两县2000多座日光温室,示范带动王宏东、赵德善、杜世虎等致富带头人100余人,培养农村各类经纪人15名,农户单棚收入由原来的6000元增加到2万多元,每棚收取有偿技术承包费150—200元。实行“既开方子又买药”,每年收入8万多元,示范区农民总收入达5000多万元。山丹县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杨万年承包节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日光温室4座,示范带动园区500多亩大棚种植,年产无公害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各类精细蔬菜600多吨,使蔬菜种植农户增收200多万元,获得技术指导收益5万多元。全市畜牧系统黄牛冻配点的科技特派(指导)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授配一头牛犊,收取40—60元的技术服务费,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高台县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周国乔,与6个养殖场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有偿服务年收入8万多元,群众称他为“永久牌”的科技特派员。

3.产业联动,规模发展。科技特派(指导)员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市场+协会+农户”、“支部+协会+农户”、“贩销大户+协会+农户”、“供销社+协会+农户”等模式开展产业化开发,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创业增收的主力军。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65个,入会农户达4万户,占农户的16%,拥有资产总额1亿元,年经营收入10亿元。民乐的仔猪协会、山丹的啤酒大麦协会、甘州的蔬菜协会,都在市场与农户之间架起了很好的纽带和桥梁。甘州区大满镇紫家寨村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董杰,把全村养鸡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 实行“六统一”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技术和销售难题,2009年,合作社总产值达4750万元,养鸡纯收入480万元,实现利润近50万元。

4. 科技支撑,项目带动。大力加强科技项目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高台县巷道乡槐树村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夏玉聪,每年引进蔬菜新特品种70多个进行试种,创出了亩收入上万元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他的新特菜种植由最初的单打独斗,发展到附近4个乡11个村100多农户,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00多亩以上,亩均收入3000多元,他本人多次被乡上评为“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土专家。临泽县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杨万军是当地的农民,他以每亩耕地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600亩,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平川镇三二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大跨度日光温室30座,高标准钢架大拱棚50座,园区分为日光温室区、大拱棚区、新品种实验示范区、标准化育苗区。园区引进示范推广奥运蔬菜32个、高原夏菜等蔬菜新品种10个,种植新品种试验田10亩。该示范园区已成为全镇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试验区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今年,被列入市科技计划项目。

5.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为目的,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日光温室、高原夏菜、设施葡萄、林果栽培、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引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深入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市上筹措资金120万元,选派100名村干部到江苏华西村学习培训,选派100名种植大户到山东寿光学习培训,选派100名养牛大户到河北廊坊、内蒙古通辽等地学习培训,他们大都是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今年8月,市上还举办培训班,对200名科技特派(指导)员进行了培训。目前,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5.69万人,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达到4.2万人,90%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三、科技特派(指导)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实现了农村科技推广体制的创新,构建了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公派科技特派员、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科技服务网络。特别是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不仅弥补了国家编制内基层技术人员的不足,而且他们植根农村,农民随叫随到,能及时、有效的将农业科技传授给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满足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需求。

2.提升了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以科技为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完成繁制种面积116.02万亩,订单面积、基地认证率达到100%;新建日光温室5360亩,建成钢架大棚4279亩;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6700亩;落实高原夏菜面积40.38万亩。肉牛产业围绕120个示范点共养牛2.66万头,纯收入达到2.37亿元,养牛人均收入1782元,肉牛饲养量达61.1万头。初步建成城郊精细蔬菜、荒漠地区设施农业、冷凉灌区设施葡萄、肉牛规模养殖、现代节水灌溉、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六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十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3.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立足当地实际,瞄准市场需求,把大量的实用技术和高新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了农业生产领域。2010年,全市科技人员建立科技示范点209个,推广农业新技术8项,引进瓜菜新品种324个;良种覆盖率达98%,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5%;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16个,无公害农产品率达到62%;标准化农业生产率达到65%,农业科技利用率达到85%。

4.增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活力。在现有的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中,党员所占比例达到18%。在村支部改选中,有的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被选举为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这种以科技特派(指导)员为“媒”,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融合的作法,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稳定基层政权的有力抓手。

几点建议:一是建议省科技厅加大对科技特派(指导)员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真正做到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建立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引导扶持专项资金,安排扶持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的工作补助经费,为他们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建立健全科技特派(指导)员激励机制,从技术职称、装备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激发科技特派(指导)员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责任性。三是加大农民科技特派(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拓宽工作思路,提高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演讲稿》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50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演讲稿
相关文章
  •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演讲稿

    三农演讲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东买里乡中学教师黄春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根网线连四方,万紫千红总是春》。记得在我上小学时...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