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节日庆典 > 中国式的感恩节是什么意思? 正文

中国式的感恩节是什么意思?

2017-01-17 11:21:2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清明节,妇孺皆知,而杜牧的那首《清明》诗,人们更是耳熟能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清明节就是踏青节,就是祭祖节,就是扫墓节。每逢清明时节,男女老少都要到祖墓和逝者的坟前追思哀悼,甚至悲伤饮泣。为什么?因为人们心中怀有思念和感恩,当然,不少人恐怕还有“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吧。

众所周知,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来历与介子推、晋文公有关。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他的故事出于《左传》,而古典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介子推守志焚绵上,太叔带怙宠入宫中》也作了叙述。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之间的恩恩怨怨,几乎是妇孺皆知,这里就不赘述了。需要说明的是,后来,为了追思怀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以后每年介子推的殉难日,全国三天之内都不准动烟火,一律吃冷食,饮凉水。因此这一天称寒食节,又称禁火节。

第二年,晋文公又把介子推殉难日之后的第二天(也有说是第三天)规定为清明节,晋文公亲自乘车到介子推墓前为其扫墓、祭奠,追思介子推的临终遗言“愿政清明复清明”,时常告诫自己要当个明君,好好治理国家社稷,体恤百姓,强国富民。后来,民间逐渐把清明节演变成为踏青、祭祖、上坟、扫墓饱含感恩心境的节日了。

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祖感恩,追思怀念,是中华民族的礼仪风俗。然而,仔细想想:人死不能复生,恩人已逝,晋文公即使再悔恨,再感恩,再追思,再扫墓,再祭奠,都是于事无补的。难怪当时春秋各国的有识之士嘲笑晋文公是在演戏,假惺惺地作秀给世人看,以显示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就连晋国的一些老百姓也讽刺晋文公重耳的虚伪和做作,人们诘问: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在介子推艰难地奉养老母之时,晋文公干什么去了?

《韩诗外传》中有句名言:“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皋鱼在父母死后而发的感慨。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因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于是追悔莫及!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那拳拳的浓浓的挚爱时刻包围着我们,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及时把自己的爱回馈给父母呢?日常生活里,

我们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父母也习惯了以孩子为中心,即使孩子有孝顺父母的想法,也常常会推到明天后天,可是很多时候,往往不等到明天,生活就有了变化,让很多事情成为遗憾。

“乌鸦可返哺,羊有跪乳恩”,动物尚且能够如此,何况人呢?有一句话说得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孝敬父母也是这样。所以,无论在清明节抑或他日,做子女的要及时尽孝,不要把孝顺父母放在明天,莫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

感恩是一种生活品质

中华民族有感恩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它深深地滋养着一代代人,而且,感恩之心,已经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而是扩展到对世间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和事表示感激,并铭记在心。

感恩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无论你尊贵或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处,无论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只要你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必然会时时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随处可见的动人风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时刻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有别于他人的。因为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他们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反思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岁月,以及我们的父母亲朋,我们的同事客户,我们的邻居友人,甚至我们的对手或敌人……无不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父母养育我们,亲朋爱护我们,友人怜惜我们,对手监督我们,敌人逼迫我们变得强大……说到底,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成长、提炼和升华的机会。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是素质不全面的人;一个缺乏感恩的集体,是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抛弃感恩的社会,是充满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所以,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都要学会真诚地感恩。

回到主题,中国的清明节,实质上是感恩的一种形式,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感恩精神与感恩素养。然而,感恩逝去的亲人并不应该只是在清明节这一天,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感恩是一种生活品质,每时每刻都需要感恩。

篇二:清明就是中国感恩节

清明就是中国感恩节

中国感恩节清明就是中国感恩节

一,清明原本是节气,不是节日

央视记者:可以谈谈清明节吗?

易中天:好的。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多是跟着月亮走的。一种是初一或十五,也就是月亮的亏盈,叫朔望,比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还有一种叫重数节日,月和日的数字相同,比如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单数。它们在农历中的日子也都是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却是跟着太阳走的。也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以日照时间最短的冬至为起点(也有说以太阳垂直照射赤道的春分为出发点),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六个节气。这样算下来,一年是365天。所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相对固定,比如清明一般在4月5日。在农历中却相反,日期并不确定。比如立春,最早可以在头一年的十二月十五,最晚可以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很清楚,清明跟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是不一样的。

二,中国感恩节与中国情人节

央视记者:那么,清明是一个怎样的节气,又为什么会变成节日呢?

易中天: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是春季的一个节气。它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所以又叫清明时节。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后是谷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之时。这时,大家就出去踏青,迎接新生命周期的开始。大家知道,我们是农业民族。对农业民族来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希望也播种幸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走向田野,向上苍祈祷我们族的繁荣兴旺,同时放松自己,亲近自然。因此,清明又叫踏青节。

到春秋晋文公以后,清明前一两天又有寒食节,类似于伊斯兰的斋月。一年四季都是火食,这一天寒食,可以清理自己身体里面的浊气,也体现一下饥饿,体验一下痛苦,以便更好迎接幸福。

另外一个内容就是祭扫,就是扫墓,纪念先祖。越到后来,祭奠先祖的意义就变得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明节。

跟清明节时间相近的是上巳节,也就是农历三月三。三月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情人节。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去踏青,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尤其在周代,这一天恋爱是自由的,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是一个很好的节日。可惜到后来,汉民族把这个传统忘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下来。结果,现在一些人把七月七说成是中国情人节,实在是数典忘祖,没有文化。

清明节祭奠先祖,上巳节谈情说爱,搁在一块就能看出意义来,那就是生命的周而复始。生命的延绵不绝,也意味着文明的延绵不绝。所以,清明那天我们要扫墓,感激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承前启后呀!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清明节(公历4月5日)是中国感恩节。

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国情人节。

三,没有仪式就无法实现价值观

央视记者:这些年清明祭祀对老百姓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清明文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你怎么看?

易中天:可能是我们越来越感到亲人,尤其是父母对我们生命的重要。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的。父母亲去世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孤儿了,想尽孝心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能理解大家越来越重视清明节。它是怀念,是感恩,也是教育。我非常赞成父母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祭奠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其他故去的亲人。就是要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

人生父母养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我们的民族,也没有我们的文明。这是很好很好的教育。

那么,为什么要有一个扫墓的仪式?这个墓为什么要扫一下,而且一定要在清明时节,不能差太远时间?因为任何价值观或者说正能量,要传承,要传递,要传播,必须有仪式。没有仪式就没有内容。必须有一个形象的、生动的、固定的,但是又很简单,好操作,大家记得住一个或一系列的动作,才能把这个观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最后熔化在血液里面,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文化讲究的是,一个人要爱国,必须先爱家。要爱家先得爱父母。一个人连父母亲都不爱,他说他是爱国主义者,他热爱伟大的祖国和民族,谁相信啊?因此,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此刻做起。如果每年都能到父母亲坟前去祭扫一下,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遗传密码就越来越强。

我有一首小是写清明的:

清明雨,些些许。

细无声,轻如羽。

一丝丝,一缕缕,

都是中华感恩曲。

四,亲情与契约互补,是最不坏的选择

央视记者:我自己特别有体会,一年就只有两个节气,你会回家,一个春节,还有是清明,无论如何,你只有靠这样的节气,一大家族人才有可能在那天聚齐了去扫墓,甚至以前一个山头都是你们这个姓扫墓,你觉得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一个是宗族文化的传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易中天:中西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中华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内核是个体意识。在西方文明圈中,人与人的关系是靠契约来维系的,所以西方人会有结婚纪念日,意思是重申契约关系有效。中华文化圈里面,人与人之间靠血缘关系来维系,所以重视家族,重视血统,重视传承。吃年夜饭,就是跟在世的亲人团聚,重申血缘关系有效;清明节上坟,则是跟祖先团聚,重申血缘传承有效。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人与人的关系将来也要靠契约,这是必然的。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有个性。当我们都作为独立的人相处的时候,只有契约才是最好的规范。完全靠血缘关系来处理人际关系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如果你只有契约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有可能变得冷漠。这个时候,作为一种补充,我们重申一下血缘关系有效,是可以使这种关系变得温情的。

亲情与契约互补,可能会是最不坏的选择。

五,认祖就是认身份,归宗就是找归属

央视记者:说到清明这事,我发现它跟寻根祭祖也有关系。海外的华人不管怎么样,在生命结束之前,他一定会回来一次,你怎么看待这个?

易中天:其实,认祖归宗这四个字,已经非常准确表达了他们的心愿。什么是认?身份认同。什么是归?找到归属。实际上是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结论很简单,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是Chinese。为什么?因为我的祖宗在中华大地,我还要回到中华大地。这就是我的身份啊!

所以,认祖就是认身份,归宗就是找归属。

央视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易中天:每个民族都是这样的。比如犹太人,几度失去祖国,流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有一个身份认同——上帝的选民。他就能找到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到哪里去,也就能找到归属。所有民族都是这样。这是人类的共性。

篇三:清明:中国的感恩节

《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南宋)

2008年4月4日,中国即将迎来第一个拥有三天法定假日的清明节。

清明节通常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5日居多。因为它是定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后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如去年的清明节是农历的二月廿七日,而今年的清明节就是农历的三月初八日了。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看来,清明节就是扫墓的节日。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所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也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它的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祭奠先烈、追悼先祖,在“死”与“生”的对话间,感怀生命,反映的是“慎终追远、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这些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提醒人们合理安排农时,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们要常怀报恩之心。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担心自己先人的坟茔,是否长满荒草、是否塌陷,所以要去察看修葺。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与此同时也摆上供品,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这一天,人们走进陵园去悼念故人,祭祀先贤先烈,也可以自由选择体验快乐的方式,因为清明是春天的节日,领会春光的美丽与幸福,也是清明的实质意义。没有快乐,节日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去郊游,去体验野外生存,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清新,去演习仲春之月男女相会,去做骑马射箭、模仿播种、模仿狩猎的游戏,还可以去戴柳、插柳、放风筝、歌唱、跳舞,体会各种亲近大自然的嬉戏乐趣。总之,走出斗室,走进大自然,让身体受到锻炼,让灵魂受到洗礼,让心胸更加开阔。

据民俗学家们考证,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

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记取祖先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所以,清明节的特色可以用“悲欢离合”这个词来概括:清明节的“悲”是由“离”而生,缘于对祖先的追思、亡故亲人的怀念、英烈的缅怀,清明节的“欢”则因为“合”,源于祭扫活动中浓厚的亲情,“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清明节带子女扫墓祭祖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及使命的认识更明确,并能勇于承担,具有现实意义。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因柳树为春季应时嘉木,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但不管如何衍变,追悼与祭祀是中国人过清明的最重要内容。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清明节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感恩纪念”,缅怀故人;二是“催护新生”,珍爱生命。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人们怀着欣喜之情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接一个新生长季节的到来,迎接一个新局面的开始。在踏青、荡秋千等娱乐活动中,放松身心,让身心得到愉悦,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活得更健康更快乐的目的。

所以,完整而生动地恢复与重构民族节日系统,才能使传统节日更加具有积极意义。复兴民族传统文化,重构民族节日系统,应该尊重“礼失求诸野”的文化发展规律,从重视民俗活动开始。国家规定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是为了还俗于民,还俗于民是为了情怀回归。而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中国式的感恩节是什么意思?》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11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式的感恩节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 中国式的感恩节是什么意思?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清明节,妇孺皆知,而杜牧的那首《清明》诗,人们更是耳熟能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