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 正文

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

2016-12-23 06:23:0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 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调查研究。真正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掌握一手材料,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和不足。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巡视、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纠正、处理。走访中要特别注意消除部分企业和客商“不想说”、“不敢说”心理。

二、鼓励举报。一要方便举报,要大张旗鼓地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在企业集中办公地点设置举报箱。二是举报有奖。实行举报、投诉有奖制度,凡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并为举报人保密。

三、责任追究。党政一把手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第一责任人。凡发现在公务活动中存在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组织诫勉谈话直至追究纪律责任。

实行“一次查实下岗制”。对办事人员工作效能低下,搪塞应付、推诿扯皮、故意刁难、吃拿卡要、违反程序、失职渎职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一次举报查实后,对被投诉人给予离岗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政纪处分。

凡公民举报、客商投诉经查实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处分、解聘下岗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单位主要领导停职检查;属条管部门的,由党委、政府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作出处理。

四、坚决减负。一是清理收费项目,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经清理确需保留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并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二是规范收费行为。凡是到企业收取的各种费用,一律填写收费登记册,年底将涉及到的所有收费向社会公布。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对企业的收费行为。企业可依法自主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律师、审计、评估、公证、认证、劳动、咨询、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企业接受指定的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购买指定商品或按受有偿服务;禁止以办理快件、业务咨询、勘验评估等为名变相收费。

五、优质服务。完善办事制度,真正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客商投资项目全程代理制和为民服务项目全程代办制等制度。

简化办事程序。政府有关部门对符合规定和条件的投资项目,其立项审批、合同章程、工商注册登记均必须在规定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招商引资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从洽谈、签约、申办、开业、投产、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对重点企业要定期登门了解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建议,帮助支持投资者办成办好企业。对重大投资项目要实行领导跟踪服务制度和领导接待日制度,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报批、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重点引资项目,招商单位要指派专人代投资者办理报批手续。

搞好重点服务。外来投资者和企业在用水、用电及子女入托、上学等方面的困难,有关部门要主动协调解决,收费标准应与本地居民和企业一视同仁。 六、典型警示。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严惩影响投资环境的“三乱”、“三强”、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典型案事件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在媒体公开曝光。

篇二:对我市优化发展环境的几点思考

对我市优化发展环境的几点思考

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内容摘要〕优化发展环境对我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研指出了我市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 键 词〕发展环境 对策建议

我市资源丰富,具有建设煤化工基地、大规模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合各类企业在此“安家落户”,长足发展。因此,优化发展环境对我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优化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

(一)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工业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工业强省以来,我市围绕总量调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按照“立足煤、依托煤、超越煤、跳出煤”的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做大经济总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了传统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起步的多元化工业体系发展格局。一是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二是煤化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目前达到国家产业要求的焦化企业设计生产能力660万吨/年;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铝及铝加工、锰镁合金加工产业向高、精、尖纵深发展。

(二)抓好园区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载体

我市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抓转型、跨越抓项目”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使园区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是全市园区完成了整体布局和定位,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明确将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建成12个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二是园区在规划编制、机构设置、人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建设、园区及项目形象打造等方面,采取超常规方式全面推进。三是园区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在项目建设中注重大、中、小项目落地建设相结合,齐头并进。

(三)狠抓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作用

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带动战略,创新管理重方法,做好服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对未开工项目创造条件开工,对续建和开工项目抓进度,对竣工项目抓效益,全市工业投资加快推进,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80.81亿元,其中:2010年191.81亿元、2011年完成287亿元, 2012年1-9月完成24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350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率

近年来,我市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开展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为突破口,规范行政权力,特别是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全面推进“扩权强县”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县(区、特区)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认真组织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坚决杜绝各部门留有

“自留地”现象。二是细化行政审批运行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三是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主动帮助项目业主尽快顺利开展环评文件的编制工作,为项目投资者做好政策引导和服务,切实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健康落地。

(五)积极利用外资助推我市经济加速发展

过去五年,我市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约为8亿美元。

2012年1-10月实际利用外资总额:8861.4085(万美元),同比增长752.06%,完成年初省下达我市目标任务数7340万美元的120.72%。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1561.4085万美元;实际利用再投资金额为4.6亿元人民币,折约7300万美元。今年1-10月实际利用外资在省内排名第三。目前准备来六盘水投资的外商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约10亿美元。通过利用外资企业项目建设,加速我市经济发展。

二、我市优化发展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服务不到位,企业发展困难

从我市硬件设施建设上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交通、拆迁安置产城互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未得到全面解决,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推进,影响了我市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基础平台作用。

从服务环境方面看:一是体制不顺,管理部门过多。目前,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及区域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由于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致使口径不一、管理分散。二是服务质量不高。在项目审批、产品鉴定等方面职责不清、多方插手、重复收费,“四乱”现象仍然存在,加重了企业负担,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具有“无限大”的权力而无任何责任,到企业检查除了处罚、监督外,根本就没有服务。少数职能部门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至上,有令不行,“四乱”行为屡禁不止,这边项目刚刚破土动工,那边各项检查收费就接踵而至,对项目建设中企业不清楚的有关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给企业讲清楚,帮助企业整改,而是动不动就罚款,严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加之社会中介服务体制尚不健全,也造成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资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办理商务环节多、效率低,往往使企业坐失商机。三是企业周边纠纷不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工农关系紧张、纠纷不断,农户上访、断水断电、封堵企业生产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二)融资难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市的融资水平还不高,融资体制还不完备,市场信用环境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缺口大。六盘水正处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各类投资的需求强烈。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各类项目投资近80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需要融资,急需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创造新型融资工具。以城市建设为例,按照住建部的测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以及城市住宅等方面的投入大约需要3—4万元,六盘水要在2020年达到80-100万左右的城市人口,市政建设投资需要100—160亿元,投资资金存在巨大缺口。

二是投融资公司组建和运营不够成熟,融资能力受限。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相关文件的作用下,几家投融资公司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困难。首先,缺乏成熟的项目,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不到位。其次,没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第三,资本金、现金流、资产负债率过高,难以融资。第四,有效抵押资产不足,一些公司看上去资产量很大,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公益性资产(如水库),这些资产不能抵押贷款,以致投融资公司有效资产不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融资能力。三是融资方式不够丰富,融资手段太单一。而市土地收储工作滞后,进展缓慢,协议出让土地现象频繁,现可收储的土地量也非常有限,土地出让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除钟山区以外,其他县区都有出让权,管理比较混乱,而且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有关土地的宏观调控措施, 土地出让转让收入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土地储备需要相关资金配套,资金跟不上,土地储备工作开展也很艰难。据测算,在市中心区,储备一亩土地大概需要30万元,然而,目前在受理前期工作做完但还未支付的土地收储款项就有8000多万元,资金缺口很大。

融资步伐慢,融资金额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是我市当前和今后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园区规划缺乏前瞻性,项目布局不尽合理

一是园区规划滞后。我市产业园区中,除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有完整总规和详规外,有一部分产业园区只有一个总体规划,如木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还在制定之中;有些园区如盘县的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盘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的发耳产业园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有的园区虽有规划,但功能定位不准确,缺乏科学性,许多项目引入后,选址经常遭到随意更改或调整,企业建设成本加大,建设周期加长。有的园区产业规划虽然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存在“饥不择食”现象,对项目引进把关不严,一些入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入园项目与园区的规划定位不符, 主导产业不突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不多,企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致使园区的产业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优势。

二是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目前,全市园区中,机构健全及人员配齐的只有红桥、水月两个园区,管理功能完善和基本完善的仅有钟山开发区、两河开发区和水月工业园区。绝大多数园区管理机构存在班子不健全、内设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到位问题,导致管理体制不顺,力量不够,协调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难以达到省市对园区管理工作的要求,不适应园区项目建设和园区管理服务的需要。全市4个经济开发区中,只有红桥经济开发区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较好地保障园区发展,水城、两河、盘北和大河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真正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用地指标少,建设用地难。

三、对优化我市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首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商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职能应从“管理”型转变为“强化规划、协调、引导、服务、监督”型,由管企业转为管行业,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有计划地把重点发展项目转到非公企业上来,进一步放宽非公企业的准入领域。同时,加大清理“三乱”力度,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转变服务作风,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适时出台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方面,在发展方式上,注重引导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信贷、土地等要素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第三,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导向,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有激励政策,对吸纳劳动力多的企业,财政应实行就业岗位补贴,切实改变企业对社会就业贡献越大与自身负担越重的不合理状况。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各级政府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好,牵动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实施大户牵动战略,建立大户档案和联系制度,为他们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和相关信息服务。做好培训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从不成熟的产权制度向成熟的产权制度过渡,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转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上来,从粗放经营型转到集约化经营的轨道上来,从小而散向公司化、股份制合作、集团化方向发展,从短期行为转到可持续发展和注重保护环境、生态上来,从低层次、不规范,向依法经营、高素质转变,引导他们不断地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制定我市企业创名牌计划,帮助有基础、有前景的企业策划名牌和品牌战略。建立信息服务网络,提供适合企业发展的市场、产品、经营、人才、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信息化建设,真正地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纠正一切违法侵权行为;畅通企业投诉侵权行为的渠道;实行收费明白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作用,促进公正执法和依法执政,优化法制环境。

四是完善“一站式”办公运行机制。将政务服务中心职能进一步细化,分别设立三个中心,即:行政审批中心、收费办证中心和投诉中心。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由各行政审批职责单位及纪检监察机关抽人组成,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严格的审批责任,简化审批程序。所有审批事项一律由审批中心受理,在中心办结,不得再回相关主管单位研究。任何单位不得在中心外办理任何审批事项。收费办证中心。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进入服务中心,中心外的任何收费一律视为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领导责任,切实扭转“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和“随意收费、创意收费 ”的不正常现象。投诉中心。设立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举报中心,中心设立专用举报电话,协调解决违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投诉或举报,并限时反馈查处信息。给投诉中心以适当权限,如检查许可权等。

(二)扩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经济管理权限

赋予我市钟山开发区、红果开发区、水城开发区、盘北开发区和大河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履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职责,其内设机构可以通过授权、委托、代办等方式履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水月产业园区、郎岱农业产业园区和木岗产业园区市级产业园区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对县级产业园区可以比照省市开发区、产业园区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对等比照执行。

(三)多措并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仅靠单一的渠道,应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第一,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为民间资本涉足金融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逐步架起了民间资金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缓解企业资金紧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利于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为更好地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在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引导,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和流向的跟踪监测;另一方面,当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熟且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赋予其吸收存款的职能。

第二,利用出让股权融资。通过出让股权的方式帮助企业运作,不仅可以解决其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辅导其上市。对引入出让股权融资的企业来说,出让股权资金不仅可以补充资本金,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和其他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出让股权融资被市场各方视为改变企业融资难的希望之路,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应积极推出股权融资方式,通过目标企业上市获取回报。

第三,利用产权市场融资。鼓励企业通过出让产权获得资金,将产权市场作为一种投融资的平台。产权市场以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通过以产权换市场、以产权换技术、以产权换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扶持企业发展。

第四,利用项目融资。利用开发资金的导向作用,以项目区为招商平台,发挥部门优势,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全程代办、终身服务等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及外来资金,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统筹规划,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首先是统筹规划好园区建设。围绕国家全市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加快集聚。一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城市化、城镇化战略相衔接。把工业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做到科学规划、严格实施、逐步到位。二是规划与产业发展结合。根据地方资源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超前规划。三是加强工业园区的专项规划。园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讯、治污等有专项规划,按照专项规划要求逐步实施。四是园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是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资金,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多渠道、多模式进行社会融资,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高标准加快园区标准厂房 、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吸引力。二是划出部分园区作为合作园区或者外办园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土地“熟化”,招引有实力的地区或企业整体开发,也可以通过建设标准厂房,引进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形成规模效应,炒熟园区,孵化企业。三是严把项目准入关,提高入园项目质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具有投机性质的资本进行圈地炒作。四是要按照“绿色生态工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低碳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课题总指导:李新益

课题指导:吴进

篇三:优化发展环境建议

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

唐山港兴实业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企业和投资者评判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最直接的感受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应该把政务环境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口,全面优化提升我区发展环境水平。如何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请领导借鉴: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定。管委会各部门应该本着优质高效、便民利民、易于操作的原则,完善和落实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岗位目标责任,促进行政效率提高和服务质量提升。

二是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现有审批事项,凡是国家和省已经取消的,我们应该要做到一项也不保留。

三是发挥科技手段平台的作用。充分依托和利用电子政务这一载体,以更高效率的行政流程向社会提供公开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变“窗口受理”为“窗口办理”,加快推进政务公开网络管理标准化建设。

四是不断完善和严格实施问责机制。切实加强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特别是对不作为、乱作为、

变相吃拿卡要等行为和问题,不论涉及到哪个部门、哪名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五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主动加强与其他驻区单位的沟通协调,尽心竭力多办实事、多办好事,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争得理解,赢得支持,为促进我区又好又快发展聚集资源和力量。

六是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把政务环境建设的评判权、参与权交给群众、交给基层、交给企业;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公布公开相关政策、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容,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建立损害发展环境问题有奖举报制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建设沿海强区、美丽港城,是我们全区人民努力的目标,我们将从自身做起,为建设我们的家园尽自己的力量。


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30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
相关文章
  • 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