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 正文

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

2016-12-23 06:25: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一、测量

1、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3、、、、3、3nm;-1m、-2、-3m、-6m、-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4,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作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分度值是0.1cm,读数应该有2位小数。

5

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

(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

8、时间单位的换算:、、、

9、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停表。

10

11、误差产生原因:(1(2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

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二、机械运动:

1

2、被选来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参照物选择: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没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物选什么。

5

6、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2(3度相等;(4)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5)实际生活匀速直线运动是没有的。

7

8

9、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符号m/s,;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

10、速度公式:v=s/t,其中:s—路程,t—时间,v—速度。当s用米(m)作单位,t用秒(s)作单位时v的单位是当v米/秒(m/s);当s用千米(km)作单位,t用时(h)作单位时v的单位是当v千米/时(km/h)

11

15、平均速度公式

16、

s17

18、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1车运动的时间t;(2计算出速度。 t 总

st

篇二:第一章 机械运动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Km=1000 m;1dm=0.1m;1 cm=10-2

m;1 mm=10-3

m;1μm =10-6

m;1 nm =10-9

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②看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注: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2)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要与被测物边缘平行;②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③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②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

(4)记录结果:数字+单位(或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辅助工具法(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也称棉线法。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或没有弹性的柔软细棉线替代曲线来测量。方法是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曲线的长度是不易直接测出的,但可以将曲线化为直线,再用工具测出直线长。例如,测地图上某两城市铁路线的长度,可用棉线使之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把棉线弄直,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是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结合地图上的比例尺,利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便可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3)累积法: 又叫测多算少法,通过积少成多的办 法进行测量,再通过求平均来求得,这种方法还可以减 小误差。可用于测纸的厚度和细金属线的直径。如要测 某一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可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 适量),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

厚度,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所得的商即是每张纸的厚度。

又如,要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只要找一支圆铅笔(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滚轮法

(4)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秒,符号: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h=3600s2. 测量工具: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 3. 认识机械停表:(如右图)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

时间是30s,大表盘的分度值0.1s; . 2.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

间是15min,小表盘的分度值0.5min。 .

三、误差

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

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1.2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运动的形式:社会变化、生命变化、化学变化、原子核的变化、位置变化 3. 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 概念: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择另外的物体来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

(1)▲参照物的特点: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照物,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在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结果一般不同;

例:乘坐电梯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3.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1) 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2) 没有绝对的静止。 4. 典型例题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分析:竹排在江中游——以青山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2)两辆汽车同向行驶,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后退,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甲车开得快。(3)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丙 ,最小的是 甲 。

分析:甲感到顺风,说明其速度小于风速,且行驶方向与风向相同,即刮的是西风;乙感到无风,说明其速度的等于风速;并感到逆风说明其速度大于风速。

1.3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1)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2. 速度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 速度公式:

s——路程,t——时间,v——速度

4. 速度单位及换算: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5. 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4. 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计算公式:

s——总路程,t——总时间,v——平均速度

1.4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金属片、秒表、刻度尺 )

[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 [实验注意事项]

A.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头到头,尾到尾”。

B.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小车运动过快,时间太短不易测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变速运动不明显。

C.时间的测量:应该让小车做直线运动,小车运动时间较短,测量误差较大,可以听小车碰撞金属片的声音来计时。

例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 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 s通过的路程。

解:(1) 骑车的速度vs1==3 600 m-1 800 m

t1(30-25)×60 s=6 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v=st=3 600 m30×60 s=2 m/s

(3)步行的速度vs2=1 800 mt==1.2 m/s步行20 s通过的路程s

225×60 s3

vt=1.2 m/s×20 s=

24 m 23

例2. 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解:前一半路程为:

后一半路程为: S2=S1=36km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半程的速度为:

篇三:机械运动基础知识复习

导学设计流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编号: 015

第一章 机械运动基础知识复习

主备:吕占国 时间:2012-11-3 课时: 1

目标导航(1分钟)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知识回顾(10分钟)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微米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 _____。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

(1)选:观察刻度尺的 和 ,根据测量的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所能达到

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 ___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 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对于参照物 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2)。6、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

(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1km/h=m/s.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的比值。 考点点击(34分钟)

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B 人心脏跳动一次C 人正常呼吸一次D 人打一个哈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

(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该物体可能是 ()

A 一个篮球 B一个乒乓球C 一根头发 D一种病毒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 。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C.1.85mD.1.95m

考点3:误差与减小误差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7.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5.44cm,则此物长应是( )

A、5.44cmB、5.45cmC、5.46cm D、5. 445cm 考点4:长度的特殊测量

8.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度

9.如图2-2-3所示的方法常用于测量圆柱体直径,则图中圆柱体的直径应为。一根细铜丝如图缠绕 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mm.

考点5: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10、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1.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

12.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这说明 。 考点6: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13. 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4.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按图填写下列表格

(1)由此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 ;

物理学里所说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 内的平均速度。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答案解析:

1、B 能估计生活中常见时

间长短有初步的估测能力

3、D 对常见物体尺度有大

概的了解

4、B 会正确使用并读取刻度尺

6、B 能正确区分误差和错

误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8、D 对微小物体的测量应

用累积法 10、C

11、运动 静止

1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

止,首先选择参照物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D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知

道其实质,V=s/t只是它的表达式、计算式并不是它的决定式 14、(1)“快”

哪段时间或哪段路

(2)减小小车运动速度

便于时间的测量

说明:学会用刻度尺和钟表

正确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个性化导学设计:(包括导学更新、问题更新、习题更新)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 优 () 良 () 一般()

组长签字:


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31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
相关文章
  • 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一、测量1、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2、单位换算:3、、、、3、3nm;-1m、-2、-3m、-6m...